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人脑的高级功能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950349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人脑的高级功能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人脑的高级功能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人脑的高级功能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人脑的高级功能,1,学习目标:1.了解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 2了解突触的结构与功能 3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 能力目标:1.举例说明人体神经调节的过程 2举例说明人体语言中枢损伤后的病症 情感目标:进一步认识人体结构和功能统一的观点,2,情景导引 奥运会上,体操运动员舒展轻盈、顺畅自如的各种动作,让观众发出由衷的惊叹。是何种调节让运动员的动作能协调统一、出神入化?,3,核心要点突破,实验探究创新,知能过关演练,(一),基础自主梳理,4,基础自主梳理,一、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1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 (1)结构,5,(2)功能:神经元能_,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_。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结构基础 (1)基本活动方式是_。 (2)结构基础反射弧。,接受刺激产生兴奋,调控效应,反射,6,思考感悟 1脊髓灰质炎是由于病毒损伤了灰质即神经中枢,从而使患者不能进行有关运动,这说明什么问题? 【提示】 任何反射活动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 二、兴奋的传导过程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方式:兴奋是以_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2)特点:它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主要特点是_向的。,电信号,双,7,外正内负,外负内正,电位差,局部电位,突触,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小体,递质,突触后膜,兴奋,单,8,三、人脑的高级功能 1脑的组成 (1)小脑:重要的运动调节的中枢。 (2)脑干:生命活动的必要中枢。 (3)大脑: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 (4)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_中枢。 2高级中枢:大脑皮层,低级,9,(1)功能: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控制低级中枢的活动。 (2)言语区 运动性语言中枢:控制_和思想表达,受损伤导致_失语症。 听觉性语言中枢:控制_语言,受损伤导致_失语症。 书写性中枢:受损伤导致不能_。 视觉性语言中枢:受损伤不能看懂_。,说话,运动性,听觉,听觉性,写字,文字,10,思考感悟 2某人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此缩手反应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提示】 需要。,11,核心要点突破,12,特别提醒 (1)发生反射的条件:反射弧必须是完整的且存在条件刺激。 (2)兴奋在反射弧中单向传导,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13,(2010年高考全国卷)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 (1)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左后肢趾部的_中,神经中枢位于_中。 (2)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_所决定的。,14,(3)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右图),立即刺激A端_(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刺激B端_(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_(能、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主要原因是_。,15,【尝试解答】 (1)皮肤 脊髓 (2)突触的结构 (3)能 不能 不能 反射弧结构不完整(其他合理也给分) 【解析】 (1)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脊蛙的该反射活动属于低级反射,其感受器是皮肤中的痛觉感受器,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16,(2)反射弧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神经元连接而成,神经元之间靠突触相联系,而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方向的,这决定了反射弧上兴奋传递的单向性。 (3)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后,刺激图中所示的A端,传出神经能将A端产生的兴奋向左传导到效应器,产生收缩活动;B端位于剪断处的右端,刺激B端时,B端产生的兴奋只能向右传导,不能使效应器产生收缩活动。刺激A端产生的收缩活动因为没有神经中枢等的参与,反射弧不完整,不能称其为反射活动。,17,跟踪训练 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冷颤。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骨骼肌 B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身体的皮肤中 C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应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 D寒冷刺激以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中进行传导,18,解析:选C。以人体在寒冷环境中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冷颤,考查反射活动的途径。此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皮肤,感受器感受到寒冷刺激后,产生冲动,以电信号的形式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骨骼肌。,19,1神经细胞形成静息电位及动作电位的原因,20,21,特别提醒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具有双向性。 (2)电流在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2兴奋传导与电表偏转的方向及次数分析如下表,22,23,(2011年江苏泰州高二检测)下图所示的神经纤维上有A、B、C、D四个点,且ABBCCD,现将一个电表连接到神经纤维细胞膜的表面:AB、BD、AD之间,若在C处给一强刺激,其中电表指针能够发生两次相反方向偏转的有( ),24,A B C D 【尝试解答】 B 【解析】 当电极分别在A、B两点时,刺激C点,A、B两点不同时兴奋,电表偏转两次,方向相反,先AB、再BA;当电极分别在B、D两点时,因BCCD,B、D两点同时兴奋,同时恢复静息电位,两点间无电位差,所以电表指针不偏转;当电极分别在A、D两点时,因ACCD,A、D两点不同时兴奋,电表偏转两次,先AD,再DA。,25,【归纳提升】 在神经元之间 (1)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2)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点,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26,跟踪训练 下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下列说法和图示相符的是( ),27,A图中兴奋部位是B和C B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 C图中兴奋传导方向是CAB D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 解析:选B。处于静息电位时,细胞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由此可知,图中A点电位发生了变化,此处为兴奋部位,与相邻两侧形成电位差,则图中弧线可以表示局部电流的方向,即兴奋向A点两侧传导,膜内电流也向A点两侧传导,两者方向一致,而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28,1结构基础突触 (1)概念理解,29,(2)类型,30,2兴奋传递过程 (1)过程:兴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新一次神经冲动。如下图所示:,31,(2)信号转化: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方向:单向的,即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即轴突树突或轴突胞体。 (4)神经递质的种类:包括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递质,主要有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 氨基酸类、一氧化氮等成分。 (5)作用:决定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6)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神经细胞合成的神经递质需经高尔基体参与形成突触小泡,再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该过程需线粒体提供能量。,32,特别提醒 判断反射弧的各结构时,常用方法有两个:一是根据神经节的位置,含神经节的神经纤维为传入神经,其他结构依次类推;二是根据突触结构推断出反射弧各结构的名称,因为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33,(2009年高考宁夏卷)如图是神经元网络结构示意简图,图中神经元、都是兴奋性神经元,且这些神经元兴奋时都可以引起下一级神经元或肌细胞的兴奋。和神经细胞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图中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请回答:,34,(1)给神经元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这是因为刺激使神经元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_进入_,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_结合,导致神经元产生兴奋。 (2)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_ (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_。 (3)若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C处_ (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_。,35,【尝试解答】 (1)神经递质 突触间隙 特异性受体 (2)不能 由肌细胞产生的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不能逆向传递 (3)能 兴奋从A处传到神经元,再传到神经元,故在C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36,【解析】 (1)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刺激使神经元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神经元产生兴奋。 (2)由题意知图中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故刺激骨骼肌在A处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肌细胞产生的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不能逆向传递。 (3)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可以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因此,兴奋从A处传到神经元,再传到神经元,故在C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37,【互动探究】 (1)若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骨骼肌会产生怎样的反应? (2)神经元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X物质的方式是什么?此过程哪两种细胞器参与较多? 【提示】 (1)收缩或舒张。 (2)外排,高尔基体和线粒体。,38,跟踪训练 (2011年陕西榆林高二检测)如图表示一个神经元在一次兴奋后,将兴奋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下面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39,Aa处产生的动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B神经递质是通过自由扩散释放到突触间隙的 C兴奋由abc的传递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D某些麻醉药可以通过抑制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而发挥作用 解析:选B。神经纤维上的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细胞膜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传递信息,图中兴奋的传递即属于此作用。某些麻醉药可以抑制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阻断兴奋的传递过程。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释放进入突触间隙,属于外排。,40,1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关系 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大脑、小脑、脑干等)和脊髓,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相互联系、相互调控(如下图所示)。一般来说,位于脊髓中的低级神经中枢受到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调控,保证了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41,42,2语言中枢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区 人类在社会系统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语言文字,它是人类思维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人类所特有的判断、推理和综合等全部智力活动。由于大脑皮层内有丰富的神经元及它们之间存在复杂的联系,使得大脑皮层获得了完善的分析与综合能力,构成了人类思维和语言的物质基础。由于参与人类的听、说、写、看的器官不同,因此,位于左侧大脑半球的不同部位存在四个主要言语功能区(如下图所示)。当不同区域受到损伤后,人体将出现不同类型的言语障碍(如下表所示)。,43,44,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左半球侧面),45,如图哪个区域受损伤可能导致患者听不懂别人的谈话( ) 【尝试解答】 C,46,【解析】 本题考查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的定位及损伤症。分析如下:A为书写性语言中枢,受损后出现失写症;B为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后出现运动性失语症;C为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后出现听觉性失语症;D为视觉性语言中枢,受损后出现失读症。 【互动探究】 若上述A、B、C、D四个区域同时出现障碍,分析病人会出现什么情况? 【提示】 严重语言障碍。,47,跟踪训练 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中枢是( ) A语言中枢 B躯体感觉中枢 C躯体运动中枢 DA项、B项和C项 解析:选D。盲人在用手指触及盲文时,首先要接受盲文的刺激,产生感觉,这与躯体感觉中枢有关,手指的运动与躯体运动中枢有关,最后盲人通过语言中枢对盲文进行翻译领会其表达的意思。,48,实验探究创新,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特点 如图为猫后肢反射弧结构模式简图,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以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特点,假设所需实验材料及用具满足实验要求。请完成预期结果及相应结论:,49,(1)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 方法:电刺激b处,观察肌肉的反应,同时用电位计测量_处的电位有无变化。 预期结果:肌肉发生收缩反应,_。 实验结论:_。 (2)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 方法:先刺激a处,测量_处电位有无变化或观察_;再刺激b(c)处,测量_处电位有无变化。,50,预期结果:_。 实验结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3)实验拓展,据图写出两种判断传入或传出神经的方法 _; _。,51,【解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1)选择连接肌肉的神经元,刺激b处,在b处两侧均会出现相应反应,即肌肉发生收缩,c处可测出电位变化。 (2)测量整个反射弧对某点刺激的相应反应,刺激a处,可据图中突触结构得知在b(c)处能测到电位变化,肌肉随之发生收缩反应。再刺激b(c)处,由于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a处应无电位变化。,52,(3)判断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的方法有:观察脊髓形状或灰质中突触结构,与突触前膜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突触后膜相连的为传出神经;可根据神经节判断,一般情况下,有神经节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53,【答案】 (1)c c处电位有变化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2)b(c) 肌肉是否收缩 a 刺激a处,b(c)处电位有变化,肌肉收缩,再刺激b(c)处,a处无电位变化 (3)观察脊髓灰质中突触结构,与突触前膜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突触后膜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一般情况下,存在神经节的为传入神经,不存在神经节的为传出神经,54,【实验链接】 实验分析、评价、设计题过程中几个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55,知能过关演练,56,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点此进入课件目录,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谢谢使用,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