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文言文阅读练习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03109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文言文阅读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文言文阅读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文言文阅读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题一、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1、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张良出,要项伯。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沛公奉卮酒为寿。2、下列划线词语与“吾得兄事之”中的“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籍吏民 B、常以身翼蔽沛公 C、上食埃土 D、项伯杀人,臣活之3、下列划线词语古今意义没有变化的一项是( ) 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秋毫不敢有所近4、下列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A、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B、为之奈何?C、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D、 大王来何操?5、写出出自本段的成语: 6、这段文字可看出刘邦的 ( )A、忠诚多谋 B、勇敢机智 C、善于应变 D、耿直轻信 7、沛公与项伯“约为婚姻”的目的是( ) A、感谢项伯B、拉拢项伯C、敬重项伯D、慰问项伯8、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表现张良尽忠尽智的一项是( )良乃入,具告沛公。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ABCD9、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为: 为: (2)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 (3)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当: (4)君安与项伯有故? 安: (5)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 兄: 10、翻译:(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尽可王也。 二、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 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 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 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 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1.下列各句加横线的词读音、意义有错误的是:( ) A如今人为刀俎(wi,是) B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wi,做) C为击破沛公军(wi,替) D大王为人不忍(Wi,做) E且为之奈何(wi,对待) F吾属今为之虏矣(wi,被动) G若属皆且为所虏(wi,被动)2.加横线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沛公军霸上 沛公欲王关中 B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C项伯杀人,臣活之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D道芷阳间行 素善留候张良3.下列两组句子中的“请”字和“举”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请以剑舞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臣请入,与之同命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A、与相同,与相同 B、与不同,与相同 C、与相同,与不同 D、与不同,与不同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到达鸿门向谢罪项羽,认为自己不居功,两人有了隔阂是因为小人从中作梗,讨好项羽的同时还除了内患,突出了刘邦老谋深算、随机应变的人物特点。 B、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目的是向项羽表明自己的忠心。 C、范增有远见,认为如果不借此机会杀了刘邦,以后就会成为刘邦的阶下囚了,但项羽却为人心肠太软,下不了手,所以就与项庄合谋要借舞剑杀了刘邦。 D、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并常常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但项羽不加制止。可以看出他是不主张杀死刘邦的,反映项羽胸无城府、优柔寡断、刚愎自用。5.下面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 A令将军与臣有郤 B因击沛公于坐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 常以身翼蔽沛公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戮力攻秦( ) 范增数目项王( ) 因击沛公于坐( ) 故遣将守关( )而听细说( ) 坐须臾( )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 若入前为寿( )常以身翼蔽沛公( ) 臣死且不避( )7.项羽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从中可以看出项羽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答:8刘邦亲赴鸿门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几段文字表现刘邦怎样的性格特点?答:原因: 刘邦性格:三、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杀人如不能举 沛公起如厕B刑人如恐不胜 沛公不胜杯杓C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D其意常在沛公也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2下列句子中,“且”理解为“那么”的一项是 ( )A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C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D不者,若属且皆为所虏。3给本段话加上一个小标题:_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词义没有变化的一项 ( )A、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B、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C、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D、劳苦而功高如此5从句式的角度判断,不同的一项是 ( )A今日之事何如? B客何为者? C沛公安在? D为之奈何?6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鸿门宴人物性格的刻画是紧扣住情节的发展,通过人物间的矛盾和斗争以及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情态等来体现的。 B樊哙勇猛粗犷、清醒机智,是本文中写得生动突出的一个人物。 C“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游刃有余”等成语,均出自本文。7 下列对所选文段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刘邦在危急中“如厕”是借口,真情是急欲脱逃,招樊哙出,暗中有所谋算。 B樊哙陈词,把项王看得仅次于怀王,满足了项羽自矜功伐的心理。 C樊哙闯帐,“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主要表现樊哙对项王的愤怒、仇恨。 D樊哙闯帐陈词后,项王赐座,表明杀机已经基本消除。 8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_(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三、阅读师说相关语段,回答下列问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为惑,终不解。生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也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给文中空缺的八处选填恰当的词_ _ _ _ _ _ _ _2.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圣人之所以为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与的“惑”相同,与的“所以”不同 B与的“惑”相同,与的“所以”亦相同 C与的“惑”不相同,与的“所以”也不同 D与的“惑”不相同,与的“所以”相同3.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 )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圣人无常师4.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 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 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经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5.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年十七,好古文 A全不相同 B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C全都相同 D和现在的用法相同6.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圣人无常师C吾从而师之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乃大惊,问所从来 余嘉其能行古道7.下列各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B 而耻学于师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不拘于时,学于余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8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传:chun,流传 B作师说以贻之 贻:di,赠送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读:du,句中的停顿 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谀:y,阿谀,奉承9下列各句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B韩愈和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C韩愈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范仲淹、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D“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10. 下面对“师”字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则耻师焉 B吾师道也 C师道之不复,可知矣D或师焉,或不焉11. 11.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大王来何操?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不拘于时,学于余 12 下列各句中“传”的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D此世所以不传也13 1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孰能无惑(谁,哪一个)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本来) B彼童子之师(那些)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哪) C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赏) 士大夫之族(类、辈) D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是故无贵无贱(没有)14.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15. 下列选项中跟“传道、授业、解惑”中的“惑”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其为惑也,终不解矣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C惑之不解D孰能无惑16. 16选出对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A不知句读就向老师请教,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却不向老师请教,小的事情要学习,大的事情反而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的明智啊。B不知句读,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有人向老师请教,有人不向老师请教,小的事情要学习,大的事情反而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明白事理啊。C不知句读就向老师请教,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却不向老师请教,小的事情要学习,大的事情反而放弃了,我看得出他们的明智啊。D不知句读和疑难问题而不能解决,有人向老师请教,有人不向老师请教,小的事情要学习,大的事情反而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明白事理啊。17“嗟乎”一词表示的语气是( )A感慨 B叹息 C悲哀 D愤慨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19.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则群聚而笑之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古之学者必有师 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小学而大遗人非生而知之者20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D古之人不余欺也21 对第二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该段句式变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动耳。 B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土大夫”“君子”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D这一段批判反面现象的目的仅在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五、诗句填空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下来, 。 ,朝如青丝暮成雪。1、 ,莫使金樽空对月。2、 ,千金散尽还得来。3、 长风万里送秋雁, 4、 抽刀断水水更流, 5、 俱杯逸兴壮思飞, 6、 ,明朝散发弄扁舟。7、 ,不尽长江滚滚来。8、 万里悲秋常作客, 。9、 乱石穿空, , 念奴娇10、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11、 此情无计可消除, , 。一剪梅12、 众里寻他千百度, , , 。清玉案13、 羁鸟恋旧林, 。归园田居14、 ,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15、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6、 积土成山, ; ,蛟龙生焉;积善成德, , 。劝学17、 故不积跬步, ,18、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师说19、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师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