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12年高考语文.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500936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2012年高考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解读2012年高考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解读2012年高考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读2012年高考语文2012年的高考越来越近了,想必考题已经定局了。我就斗胆提前解读一下2012年的高考语文考题,如果能给莘莘学子带来一点帮组,我会非常骄傲。第一题:一般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此题是近年来必考的一个题,3个小题,赋分9分,一般为主观选择题。文章一般会从近期的国家知名报刊上摘取,紧跟时代信息。做好这类题目,要注意一下几点:1, 看懂文章的题目,把握好文章的论点,观点和有关概念。有很多的文章题目里就有2, 命题特征一、观点鲜明1、题目就是中心论点的简单概括(或论题)2、开头第一段可能就提出中心论点3、结尾回扣中心论点二、结构清晰1、分论点置于段首或独立成段2、分论点之间要注意过渡衔接(2)阅读文本的选择:题材侧重艺术、科学、文化、现实等等(3)阅读文本的篇幅:都是超过1000字的文本。(4)选择题的设置:部分设题是原文的相关内容的直接转换。部分选择题需要适度的迁移。不少设题不再是较多地照搬原文或稍加改造的思路,不再纠缠于考查局部的、字面上语词概念内涵的细微差别辨析,更多的是着眼于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着眼于繁杂信息的把握、筛选。采用一种有一定跨度的信息筛选整合方式,语言表达形式的转换中常常还包含了一定的因果推断意味,隐含了一定的能力迁移要求。这种能力迁移可以看作是以文本的说法(核心概念)为依据,来判断、理解文本未有提及,但又与之相似的某些情形。解题指导一、通读全文,思考四个问题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就什么事情阐述道理;作者的基本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本文依照怎样的顺序布局谋篇、组织文章,其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行文中为突显立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材料二、阅读备考中的突出问题(“五缺”)缺乏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意识缺乏结构意识,不善于借助层次分析把握内容要点缺乏文本意识,作答过于主观随意或盲目缺乏提炼整合手段,有效分析往往不足缺乏作答规范意识,错字语病频频出现三、选择题解答一般方法第一、比照原文 弄清概念 把握句意 辨析筛选.设题情形有三种:形同意同 (信息吻合 直接判断)形异意同 (有所转换 实质一致)形似意异 (迷惑性大 格外留意)第二、懂得审辨标志性词语。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别词、过渡词。此外还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以下的关键词在读文本时要圈划出来:1、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 、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等表范围的词语)(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表程度的词语)2,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1)因果(因为、因此、的原因是、因而、由于、从而)(2)转折(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3)并列或递进(也、又、不再是而是、不仅还)(4)分类分层(首先、其次“;”等等)(5) 举例子(例如、如、人名)类型题拓展3,抓住关键词要注意: 1、尽量落实到词,集中注意焦点; 2、可以用符号将有用信息作好标记; 3、若有题目根据题目把握全文的中心,若没有题目找出现频率较高的词,尽快弄清文章的论题及观点; 4、注意把握全文的顺序,边读边理清思路,读完全文要整理出全文的中心主旨。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1. 墨家何以成为历史上的失踪者 陈玉明 先秦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自然要数儒、墨、道、法四家。但自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之后,它们的命运开始分化:儒家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法家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与法家相反,道家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只有墨家,在刹那辉煌之后,无论是作为一种学说,还是作为一种组织,都烟消云散,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作为一个长期而普遍的历史事实,墨家的消亡大概也并非偶然的命运安排。只是,原因是什么? 墨家与儒、道、法三家有一点差别,那就是它不仅有一套学说,还有自己的组织。这方面它与晚起的作为宗教的道教和东汉以后传入中国的佛教相类似,胡适先生甚至直接把墨家视为一种宗教,所以我们不妨拿墨家与释道二教来作比较。 就外因看,百家既罢、儒术独尊的历史环境可能是墨家消亡的重要原因,但同样不能居庙堂之高的道教(个别时期除外)却没有像墨家一样消亡,反而在民间发扬光大,并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底层民俗文化。除开外因,墨家消亡大概有其内在的因由:一个人要想成为墨家的忠实信徒,就必须有强烈的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必须能忍受生活上的艰苦,必须怀有对众人的博爱之心,而不能讲私人感情墨家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相比之下,做道教门徒似乎要幸福得多。道教的修行目标不是来世往生极乐世界,而是今世就要长生不老,成为仙人。所以,道教,尤其是历史悠久的正一道,并没有太多禁欲方面的规定,房中术甚至还是一种仙家秘术。 为什么墨家、佛教同样主张禁欲,而两者命运迥异?这可以从两者的不同之处找到答案:墨家只是一种世俗学说,而佛教是一种出世的宗教。作为出世的宗教,佛教能为信徒提供一套灵魂救赎的法门,让他们在禁欲的同时能享受心灵的满足,从而把所有的苦难都视为通往幸福彼岸的舟筏。正由于有这种“心灵鸡汤”,虔诚的佛门弟子可以忽略形而下的艰苦,去追求形而上的禅悦。 而墨家的理论体系本质上是世俗化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命、非乐、节用、节葬这些都是纯粹世俗的学说。墨家思想中唯一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观点是相信鬼神并以此劝善,但这不足以改变整个墨家思想体系的高度世俗化色彩,不足以成为墨家门徒灵魂信仰的基础。而如果不以坚定的信仰为基础,禁欲的生活、无私的行为就不会有普遍而长久的吸引力。 总而言之,一种学问要想成为广被接受的显学,总得有某种足以吸引信徒的东西,这种东西可以是形而下的物质动机,也可以是形而上的精神慰藉。而墨家恰好这两方面的东西都无法提供,最后只能“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墨家如要长存,必得把世俗主义与禁欲主义二者舍去其一,以世俗主义搭配功利主义(如同大多数世俗学说),或以禁欲主义搭配神秘主义(如同大多数宗教学说),庶几方可免于沦亡。除此之外,墨家还有一个不得不消亡的理由:在大一统的专制君主制下,一个内部有着严明纪律的世俗化组织必然会让朝廷产生极大的戒心。专制君主对一切世俗组织都必然心怀警惕,“结党营私”之所以是一个很重的罪名,关键不在于“营私”而在于“结党”。“结党营私”固然不可,“结党营公”就更加显得别有用心。不过,虽然墨家已成遥远的绝响,但其思想至今依然散发着灿烂的光芒。倘能返本开新,墨学亦未必不能造福于今。 (选自书屋2011年01期,有删节)1下列关于“墨家”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时期,墨家曾经历过刹那辉煌,但最终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B. 墨家思想也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比如相信鬼神,并以此劝善。C. 统治者之所以要对墨家心怀戒心,是因为墨家的“结党营私”。D. 墨家作为一种学说,已成遥远的绝响。在现实生活中销声匿迹,影响不再了。【解析】选B。相关信息在原文第八段,“墨家思想中唯一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观点是相信鬼神并以此劝善”。A项在第一、二段。C项在倒数第二段。D项在原文最后一段,“但其思想至今依然散发着灿烂的光芒”。2下列说法,不属于墨家最终消亡原因的一项是( )A.百家既罢,儒术独尊的历史环境,使得墨家失去了生存的土壤。B.墨家的每一个人都具有强烈的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能忍受生活上的艰苦。C.墨家高度世俗化的理论体系,使得其门徒缺乏灵魂信仰的基础。D.在专制君主制下,统治者会对一个内部有着严明纪律的世俗化组织心怀戒心。【解析】选B。据原文“一个人要想成为墨家的忠实信徒,就必须有强烈的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可知。A项在第四段,揭示的是消亡的外因。C项在第五段,“除开外因,墨家消亡大概有其内在的因由”。D项在倒数第二段,“除此之外,墨家还有一个不得不消亡的理由”。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做道教门徒要幸福得多,因为道教不像墨家那样有禁欲方面的规定。B.自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之后,法家因为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所以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C.佛教也主张禁欲,但远不如墨家那样严酷,佛教徒都在禁欲的同时享受心灵的满足。D.东汉以后传入中国的佛教和墨家相类似,不仅有一套学说,还有自己的组织。【解析】选D。相关信息在第三段。A项是在第六段“并没有太多禁欲方面的规定”。B项强加因果。C项“但远不如墨家那样严酷”属无中生有。4依据原文,怎样才能使得墨家避免最终沦亡的命运?答: 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题。记忆的确是神奇的东西,人们要么忘了不该忘的事情,要么是想抛开的回忆却无论如何也摆脱不掉。主动忘却是一种适应性表现,有助于大脑的记忆存储系统更新信息。不过,我们在生活中发现,有些跟情绪有关的记忆,我们“越想忘掉越忘不掉”。这种情绪记忆使人能牢牢地记住自己所体验的情感,尤其是那些富有情感色彩并曾激起自己情感的事物。所以人们要刻意忘却一件事情的前提条件就是要从精神上和那些与事件相关的信息完全隔离开来。然而,记忆中的情感因素往往会破坏这一过程。因为人们的情绪记忆在形成时,与自身生活的许多部分都发生了关联,因此要隔离它们很难。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情绪记忆永远不能被主动忘记呢?科学家认为,只要遗忘的动机足够强烈,人们完全可以超越情感因素的影响。 我们在生活中还发现,每个人的情绪记忆能力有所不同。面对过去的烦恼,有的人很快就忘记了并开始了新的生活,而有的人却难以自拔。科学家认为,这和是否带有ADRA2B基因变异体有关。带有ADRA2B基因突变体的人比没有这种基因的人更容易记起那些或激动人心或让人痛苦的时刻。科学实验研究小组给参加实验的每个人每隔4秒钟呈现一幅照片。这些照片画面可以分为以下3种:没有任何意义的(如一个正在打电话的秘书)、积极的(如祖父正在和孙子玩耍)和消极的(如有人受伤的车祸场景)。结果是带有基因突变的人,可以记起80%积极或消极的照片,而没有这种基因的人则只能回想起40%。科学家认为,这项研究或许会对焦虑症的治疗有积极作用,因为引起焦虑症的重要原因就是情绪记忆。 最近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科学家声称,他们在大脑中发现了一种叫作PKM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与令人烦恼事件的回忆有一定的联系,通过抑制PKM活性可以清除创伤记忆,从而让人们忘记痛苦记忆。对于战争老兵、暴力犯罪受害者等人来说,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从道德角度出发,一些持怀疑态度的人们指出,记忆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组成,科学家的修改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有些学者认为,人类需要有恐惧心理,如果人类没有一点恐惧感,将来就有可能会出现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如果这种失忆药物被用心险恶的人利用,就会造成很大的社会灾难。恐惧和高兴都是处于高度兴奋的、高度唤醒的一种精神状态,而且都与大脑前扣带皮层有关,因此,不排除人类在失去恐惧感的同时,也不懂得“高兴”为何物了。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虽然主动遗忘情绪记忆无法做到,但是目前已可以通过一些科学的方法去修改和删除它。 B 带有ADRA2B基因变异体的人更容易记起那些或积极或消极或没有任何意义的照片内容。C科学家通过抑制大脑中的PKM蛋白质活性,可以让战争老兵和暴力犯罪受害者忘记痛苦。D修改记忆虽然可帮助人们忘却想忘却的事情,但却会触及道德伦理并带来其他严重后果。答案:(c)2综观全文,分条概述遗忘和改变人类情绪记忆的方法以及可能由此带来的危害。(5分)方法:有强烈的遗忘动机 改变ADRA2B基因变异体 抑制PKM蛋白质活性危害:如被用心险恶的人利用会带来社会灾难 可能失去高兴的精神状态。第二大题,文言文阅读文言文其实不难、三道选择题、两句翻译。先说选择吧、第一道考实词:四个选项、你把它给你的意思代回原文、看看通不通顺。要知道、高考语文所考的内容一定是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的。就比如他可能在背诵默写篇目范围外的一些课文中的不经意间的一个位置挑出一个实词考你什么苏武传、什么陈情表、什么孔雀东南飞(偏义副词什么的) 。记住、他不会考你不知道的、就算有不知道的、剩下的三个你一定学过、只不过可能你没印象而已。第二道考的就是挑事件、就比如什么“直接表现XXX骁勇善战的是”“表现XXX怎样怎样性格的是”等等。这个就看你的理解能力了、不过这个不难真的、只要你文言文不算很差、就应该能选对。第三道也是找事(理解题)。这个题就是看你对全文事件的理解了、他可能把时间或地点或人物悄悄给你换了什么的、这个你只要仔细一点就可以不错。【选择题的正答率就是题海战术虑出来的(把感觉虑出来、最后生成条件反射)】最后就是翻译了。.翻译有翻译的采分点、采分点对了、句子大体上没有什么毛病就可以得满了。我还是那句话、他不会考你没学过的、都是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的。、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2分) 年大将军羹尧,儿时性黠犷,力复过人,入塾不肯读书,师偶威以夏楚,反受其侮,齿已舞勺,尚不识一丁字。(其父)都统患之,遍托人物色名师,有能教化其子者不吝厚俸。有叟突然不介来谒,自称愿为公子师。都统谓叟曰:“豚儿蠢劣异常,先生惠然肯来,敢问教化当用何法?”叟曰:“如公不弃老朽,请择乡村僻地筑花园一所,池沼山石、竹木花草毕具,备设经史图籍及一切兵器日用各物。园中惟居师弟二人,不用仆从。四围高其墙垣,不必设门,仅留圭窦,按时以进饮食。比及三年,老朽自有以报公也。”都统如言部署。叟与羹尧居园中,日自兀坐观书,听羹尧所为,绝不过问。羹尧日浚沼填池、移山运石、种竹木、栽花草,嬉戏自得,亦与叟从不通一语。自春徂秋,园中池沼、山石、竹木、花草,或自东迁西,或由南徙北,迁徙既遍,羹尧颇自厌烦。一日饭毕,见叟观书孜孜不倦,旁观良久,似有羡心,卒然问曰:“先生竟日看书,其中果有味耶?”叟漫应曰:“书味极好,非汝所知也。汝第戏耳,勿来相嬲。”曰:“然则我亦可学乎?”叟曰:“有何不可?但恐汝不肯用心耳。”曰:“我若用心,汝肯教否乎?”叟笑曰:“汝如肯用心,我有何不肯教?”羹尧喜曰:“请从今天始,愿师有以教我幸甚。然究竟读书有何好处?敢请。”叟正色曰:“书之好处甚多,上焉者为圣贤,其次立功名,又其次取富贵,不知汝欲自居何等也?”曰:“敢问何谓为圣贤?”曰:“则古称先躬行不倦,明体达用,可仕可隐,道重一时,教垂百世,是谓为圣贤。”曰:“何谓立功名?”曰:“贯通天人,经纬文武,伐罪戡乱,拓地开疆,带砺山河,勋铭钟鼎,是谓立功名。”曰:“何谓取富贵?”曰:“简练揣摩,务趋时尚,弋获科第,雍容华瞻,妇嬉子笑,温饱自甘,是谓取富贵。”羹尧沉吟久之,曰:“圣贤非所敢望,寻常富贵又非所屑,愿师教我以立功名者可乎?”叟曰:“汝果真心从学乎?”羹尧乃拔剑斫树誓之曰:“如不真心从学,有如此树!”叟知其志已决,大喜,于是先取经史,日与讲论,又教其攻习举业,暇则谈论兵法,早晚或习射、或舞刀剑干戈,相与为乐。羹尧天资固优,凡事一学即精,三年学果有成,其齿甫成童也。 (节选自清代名人轶事(葛虚存著)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听:听任,放任 )A听羹尧所为听:倾听B自春徂秋徂:及,至C汝第戏耳 第:只管D勋铭钟鼎铭:铭刻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A两个“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B第一个“以”,连词,表修饰。第二个“以”,介词,表凭借,有以,有用来的办法。C第一个“之”,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之”,补音节助词,无义。D第一个“其”,代词,代书。第二个“其”,人称代词,他,指年羹尧。)A先生惠然肯来 卒然问曰B按时以进饮食 老朽自有以报公也C书之好处甚多 羹尧沉吟久之D其中果有味耶 叟知其志已决3. 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B 非转折关系,“却”应为“而”,是顺承或递进关系。)A. 都统患之,(乃)遍托人物色名师B. 听羹尧所为,(却)绝不过问C. 我若用心,(则)汝肯教否乎D. 圣贤非所敢望,(而)寻常富贵又非所屑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C 羹尧“蠢劣异常”,“一经”叟师激发,“就”变得聪明优秀,错误。“蠢劣异常”是其父都统在叟师面前的谦辞,结尾有“羹尧天资固优”。)A都统对年幼的羹尧顽皮不肯读书很担忧,就不吝厚俸物色名师教化他,并如叟师所言,耗巨资建筑花园,部署一切,表现了为人父者对儿子深深的爱与期望。B叟师对羹尧教化有方,“听羹尧所为”欲擒故纵,“书味极好,非汝所知也”吊足胃口,“但恐汝不肯用心耳”“汝果真心从学乎”激将有法,终使他真心从学。C年羹尧儿时很顽皮,蠢劣异常,不肯读书,但一经叟师激发出学习之志趣,就变得聪明优秀,经史举业,兵法兵器,凡事一学即精,居园学习三年就学有所成。D年羹尧由“齿已舞勺,尚不识一丁字”到“三年学果有成,其齿甫成童也”的转变,足以说明在学习成才上教师的教育方法与学生的学习志趣二者都非常重要。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15分)叔孙通者,薛人也。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徒长沙,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叔孙通降汉王。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汉五年,已并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钦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北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臣愿颜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馀人习之月馀,叔孙曰:“上可试观。”上既观,使行孔,曰:“吾能为此。”乃令群臣习肆。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帜。传言“趋”。殿下郎中央夹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www.thn21.com百石以次率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静。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筋九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竞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叔孙通出,皆以五千斤金赐诸生。诸生乃皆喜曰:“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取材于史记叔孙通列传)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益:渐渐B.度吾所能行为之度:估量C.若真鄙儒也 鄙:品德低下D.竟朝置酒竟:真至终于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B.及项染之薛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C.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D.度吾所能行为之数十年,竟为秦所灭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章的一项是A.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胸诸侯一起拥戴汉王在定陶即位为皇帝B.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您所侍奉过的人主将近十位了,您都是赁当面阿谀得到信任和富贵C.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帜摆开战车骑兵步兵以拱卫皇宫,设置士兵的队列,并竖起旗帜D.以尊卑次起上寿按照地位高低次序起身上前,为皇帝祝寿4.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叔孙通有眼光、识时务的一组是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A. B. C. D. 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邦初即帝位,不喜欢繁文缛节,崇尚简易B.跟随刘邦征战的将军们不懂礼仪,表现粗鲁C.叔孙通帮助朝迁建立了一套庄重威严的礼仪D.鲁地儒生皆固守气节,坚决不与叔孙通合作第三题诗歌鉴赏诗歌鉴赏技巧答题要领: 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1.赏析诗中的关键字词命题方式:这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命题变式:甘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2.赏析诗中的重要语句命题方式:这句诗有何特殊含义或深沉含义?命题变式:这句诗最具表现力,试简要分析。解答分析:先解释清这句诗的字面意义,然后或扣语言特点、或扣思想情感作具体分析。3.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命题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命题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当然围绕艺术手法,也会有一些更具体的提问方式。问题越具体,相对而言,回答越容易。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4.赏析诗歌的语言特色命题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命题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语言艺术)。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或某句诗的含义(特殊含义、深层含义,如语境含义、意境含义)。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沉郁顿挫、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5.赏析诗歌的思想情感命题方式: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命题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主旨或对于本诗内涵,你是如何理解的。解答分析:这种题型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情感或某句诗的含义(特殊含义、深层含义,如语境含义、意境含义)。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壮志未酬、报国无门、闺中怨恨、念远思家、忠贞爱国等。一、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花草类(1)菊:隐逸、高洁、脱俗(2)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3)兰:高洁(4)牡丹:富贵、美好(5)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6)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7)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8)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生活的轨迹就是一个永恒的圆,终点也就是起点。关心如火把,上进心像梯子,责任心是勇气的指向标。 树木类(1)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2)黄叶:凋零、美人迟暮、新陈代谢(3)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4)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5)竹:气节、积极向上(6)梧桐:凄苦(7)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器物类(1)玉:高洁、脱俗(2)簪缨(冠):官位、名望 颜色类(1)白:纯洁无瑕、丧事(2)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3)绿:希望、活力、和平(4)蓝:高雅、忧郁(5)黄:温暖、平和(6)紫:高贵、利国利民(7)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对死者的怀念、命途的多舛 除非你自己弯下腰,否则没人会跳到你的背上。成功的画卷,要用自信的画笔去描绘。 其他类(1)英雄:追慕、自愧自叹(2)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3)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衰败、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4)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5)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6)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7)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朴美好、安逸宁静(8)城市(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9)破晓:初现希望(10)朝阳:希望、朝气、活力(11)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12)深夜:愁思怀旧 二、诗歌的语言这部分涉及的考点有炼字、音韵、格律(押韵、对仗等)、简繁、用典等。在这里我们把炼字以外的内容称之为炼篇。1炼字。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艺术,古往今来的诗家都非常重视炼字,有“诗眼”“词眼”之说。一般指五言之中第三字,七言之中第五字,也有以第二字、第四字乃至末字为“眼”的。其实“眼”就是诗句的关键处,不拘在腰在膝在足。动词、形容词等是古诗炼字的重要内容,其他一些词语如名词(意象名词、表颜色的词)、副词、数量词也常常耐人寻味。还有一些特殊形式的词语,如叠词、拟声词、意象名词罗列等,常能表现出特殊的表达效果: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拟声词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多个名词连用,意象的组合会营造一定的意境。2炼篇。对于绝大多数的诗,炼字只是其锤炼语言的一部分,如果一味强调炼字,就会使诗歌陷于“有句无篇”的误区,所以诗人们同时也非常重视对“篇”的锤炼,即应包括格律的锤炼与总体语言风格的把握。总体的语言特色包括一句话或者全篇的语言特色。诗歌的语言风格常见的有平淡、工丽、直率、委婉(含蓄)、清新、简洁、明快、自然、飘逸、清幽、雄奇、豪放、浑厚、旷达、悲慨、苍凉、沉郁、低沉、舒缓、洗练等。需要指出的是每一个诗人都有各自的风格特点,而同一个诗人也可能具有多种风格。3注意诗歌语言的变形。诗歌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要把握词性的改变,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了解诗歌组织语言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如果别人给我一枚枫叶,我将还他整片枫林。今天你抛弃时间,明天你将被时间抛弃。三、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歌表达技巧指的就是在进行诗歌创作活动时所运用的技巧。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而就古代诗歌而言,描写、抒情两种表达方式比较常见,是考查的重点。 2.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叙事抒情等。一般情况下,写什么景抒什么情。个别时候以乐景抒哀情,目的是增加哀的程度。 3.表现手法主要有渲染、烘托(包括正衬和反衬)、白描、悬念、赋比兴、联想想象、动静相衬、以动写静、列锦(名词罗列)、虚实结合、欲扬先抑、寓褒于贬、明褒实贬、言此意彼、换位思考、画龙点睛、以小见大、语序倒置、情景理合一,等等。 4.行文结构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承上启下、起承转合、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衔接、铺垫、伏笔、照应等。 5.材料取舍有主次、详略、繁简等等。材料是构成文章的血肉,材料的详略取舍往往体现了作者的用意。 6.修辞手法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对比、起兴、反复、设问、互文、用典、象征、寄寓、寄托等。在实际运用中,多种修辞往往是交叉在一起的。 四、诗歌的思想内容 1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1)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同情人民的疾苦。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2)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走到花儿跟前,给它一滴水,它将会绽放得更美丽。今天燃起信念之火,明日定能铸就辉煌。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3)思乡怀人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李白子夜吴歌。(4)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昔胜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5)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的留恋。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应注意的问题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2)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中,尤其是边塞诗中,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诗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3)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4)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当然,读者有时也可以在原作的基础之上发挥想象,进行二度创作。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取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陈与义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 草木相连南服内,江湖异态栏干前。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注】宋钦宗靖康二年(1126)春,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掳徽宗,钦宗二帝,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难”。陈与义1124年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靖康之难发生后,流离失所,后流亡到洞庭湖。此诗写于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秋。南服,指南方。(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A首联中“楼阴”指楼的南面,“背日”也指楼南,两词点明观景角度:站在楼南向远处眺望。B颔联继续写登楼所见景色。“江湖异态”写出倚栏远眺,江水与洞庭湖水不同,异态纷呈。C颈联意思是:诗人被贬官迄今已有五年,“靖康之难”后,宋室南迁,诗人颠沛流离,双鬓已白。D尾联中用“风壮浪涌”,即写出江水湍急汹涌,同时也表明诗人此时心潮起伏如波涛汹涌。(2)诗人登临远望看到怎样的景象?这种景象描写有何作用?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人登高远眺,看到岳阳楼周围的壮阔景观:江堤曲折,草木连绵不断,江水、湖水形态各异,风高浪急。以壮景衬哀情,壮观之景使人产生飘零之感,诗人触景伤情,引发了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后的迁谪之恨,家国之愁。)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10分)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张孝祥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注:张教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波神:水神。准拟:准定。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3分)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5分)第四题古诗文默写2012高考古诗文默写的六种形式高考语文试卷中,古诗文默写题所考内容在朝代上侧重先秦和唐宋,在文体上侧重诗歌和散文,在内容上侧重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其中,湖南卷侧重于课本内容。随着高考的改革,古诗文默写的形式也精彩纷呈,实现了由单纯识记默写向理解识记默写能力培养的跨越,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六种。一、一线串珠式默写命题者用一“话题”贯穿试题,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联系与“话题”有关的名句,然后进行准确默写。1.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送我至剡溪”。王维山居秋暝中的“_,清泉石上流”。李清照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_;_”。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_”。2 .愁,是人类一种特定的情绪,但在古代诗人的笔下,这种情绪却异彩纷呈。李煜_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_”。李白_中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_”。张继_中的“月落呜啼霜满天,_”。_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_,_”。3.古代诗词常用“空、自”等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杜甫蜀相中的“_,_”。陆游_中的“_,镜中衰鬓已先斑”。李清照一剪梅中的“_。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岳飞满江红中的“莫等闲,_,_”。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_”。这些句子都用一“空”字抒写了怀才不遇之情。4.鸟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在古诗文中常被用来表达复杂的情感。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_,著有归去来兮辞饮酒等。他写的归田园居中有“_,池鱼思故渊”,用鸟表达自己的归隐之情。李白在蜀道难中感叹“_,雄飞雌从绕林间”,表达了蜀道艰难,行程孤独之情。杜甫在登高中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_。”_在_中写道:“飘飘何所似?_。”这寄寓了飘泊不定老病孤独的情感。李密在陈情表中有“_,愿乞终养”,用乌鸦反哺表现自己对祖母的孝顺之情。二、比较式默写此种考查方式单刀直入或用一个“主题”引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异曲同工的诗句,要求考生在揣摩题旨和细细回忆诗歌内容的前提下,对名句进行准确默写。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他的登高和登岳阳楼两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登高中的“_,_”和登岳阳楼中的“_,_”。2.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柳永的雨霖铃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琵琶行中的“_,_”和雨霖铃中的“_,_”。3.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同样是菊花,在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看来是“_,_,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而在领袖毛泽东笔下则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_,_”(采桑下重阳)。4.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师说中“_,_”的观点异曲同工。四、嵌入式默写此种考查方式交代篇目、作者和内容,要求考生在分析判断的同时准确默写出名句。1.陆游曾用“_,_”的诗句来表达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2.王勃滕王阁序中用“潦水尽而寒潭清,_”两句描写深秋的景色。3.南宋词人_在扬州慢中用“过春风十里,_”描绘了战争洗劫后扬州城的荒芜景象,令人感叹。4.杜甫在_中借感叹历史人物诸葛亮的诗句“_,长使英雄泪满襟”抒发自己功业无成、壮志未酬的情怀。同样,南宋诗人陆游在书愤一诗中以“ _,_”来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五、观点式默写在这种形式的默写题中,试题明确篇目、作者和观点,让考生在理解的前提下默写名句。1.劝说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因而比喻说:“_,朽木不折;_,_。”2.曹操短歌行抒发了广招贤才、一统天下的博大胸怀,诗最后四句是:“_,_,_,天下归心。”3.阿房宫赋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揭示秦王朝覆亡的历史教训,故说:“_,_;_,_。”4.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认为父母应该这样爱子女:“_,_。”5.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政治境界是:“_,_。”6.柳永的_中的“_,_”常用来表现亲朋洒泪而别、欲语难言的感人场面。7.杜甫_中慨叹诸葛亮壮志未酬、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两句诗是:“_,_。”六、引入式默写在这种方式中,命题者用一观点切入,然后连缀一组名句,让考生在具体的语境中领悟大意和关键词,以达到正确默写的目的。1.“男女思念之情是古代文人笔下常见的题材”,如宋代词人_写的_中有表达男女情感不受时空限制的词句:“_,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的_中有表达他对女友一往情深的诗句:“_,为伊消得人憔悴。”2.好的文学语言常常善于把抽象化的感觉形象化,如_中的“_,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白居易_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_”。苏轼赤壁赋中的“余音袅袅,不绝如缕;_,_”。第五题文学类文本阅读1、小说概念: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 2、小说种类?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3、小说三要素? 人物、环境、情节 4、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自然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 5、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6续写小说结尾。 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二、考点及答题技巧 一整体感知类题型及答题要点。 1.用短语或句子概括情节,写在空格内。 2.概述故事内容(特别注意情节双线发展的内容概括) 3.局部内容的理解 二人物形象分析的题型及答题要点 1.你认为主要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 2.结合内容具体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这类题的答题步骤: .答出描写人物的方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侧面描写) 答出这些方法的具体内容(找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 3.发挥想象,补写人物心理活动。 心理活动的作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 出现问题: .缺要素 .心理活动不符合人物性格。 原因分析: .答题时随意,说的话不符合人物性格。 不注意联系上下文,忽略了文中人物的潜台词。 这类题的答题方法:.通过语言、神态、动作分析人物的心理过程。 4.体会人物感情的变化。 三环境描写的题型及答题要点 (节气、天气、气候、风物、景色) 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2.推动情节。3.渲染气氛。4.刻画人物形象,衬托人物的性格、情绪。5.使故事情节更为生动、真实。6.使主题更为突出、深刻。7要表现一定的新鲜感受或微妙情绪,做到情景交融,能够给人以感染、启发和美的享受。 四理解标题的含义。 1以主要内容或主要事件拟题。 2.以贯穿全文的线索拟题。 3.以有象征意义又暗含中心的的实物为题。 4.以主要人物为题。 5.以特定环境为题 分析标题的答题注意事项 注意分析标题中的中心语和修饰语的含义。一般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内容概括,二是主题概括。 .如果小说标题就揭示了中心,那就结合小说结尾答出文章中心。 五关于评价、体验、感悟、启示的问题。 这类题往往是考查学生们对文学作品内涵的把握。并结合自身经历谈体验、感悟等。 启示领悟的道理。(结合人物、主题答) 体验亲身经历或通过实践对周围事物的认识。 感悟有所感触而领悟。 评价对人、事的看法。 六关于写法的问题。 1.题材与主题的关系。 题材表现主题的材料:人物、环境、事件 丰富人物性格,增强情节发展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可感性以及整个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倒叙、插叙的作用。 一般来说,倒叙的作用是设置悬念,为下文铺设,吸引读者。 插叙是指作者在叙写主要情节线索时,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插叙的主要作用是使作品内容丰富,充实;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完整。可以明白某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或了解某一事物的来历。使文章结构紧凑。 3.伏笔叙述的一种手法。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出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其作用是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 4.悬念作品使欣赏者所产生的一种关于事件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这种心理活动叫作悬念。其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七)对关键性词语含义的理解 一般来说,这类题目结合上下文,根据文章所提供的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在这个环境中的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或者其所具有的内涵和外延,此知识点在湖南益阳的白蝴蝶花中就有考查到。在做题的过程中可借助“代入法”将自己的理解代入文中,检验一下这种理解与上下文的意思有无不协调,甚至冲突的地方。 (八)对主旨的把握 小说的主旨是文章的核心,只有主旨把握正确了,人物、环境才有章可循。概括中心的关键在于对文章中的人、物、事的整体性思考,要把重点集中在反映出来的社会现象上,人物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上和通过在对人命运的考察中领悟到的哲理上等等。还要多注意抒情议论式的句子,作者的观点往往隐于其中。再者,主旨的卷面表达也要注意其规范性,一般的模式为“通过_事表达一种_现象(思想、品格)。 (九)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人物塑造的方法有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地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及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即通过他人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例如:多收了三五斗中米行老板的描写正烘托了“旧毡帽”的悲惨命运。细节描写。通过分析人物的具体细微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枝末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1-5题。 难以避免的灾祸(泰戈尔)地主的总管吉里什巴苏家里,从很远的他乡异地雇来了一个新的女仆。她名叫佩丽,年纪很轻,品行端庄,性格温柔。没干几天,佩丽就发现老总管不时地用贪婪的目光注视着自己。她出于自卫的考虑,到总管的老婆跟前哭诉了一番。 女主人对佩丽说:“孩子,你到别处去另谋生路吧!你是规矩人家的姑娘,呆在这里对你不合适。” 说完后,女主人悄悄地给姑娘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