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五校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96846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许昌市五校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南省许昌市五校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南省许昌市五校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 史 试 卷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题,每题 2分,共计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明朝初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欲请方孝孺为其草拟即位诏书,成祖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此朕家事”。相传方孝孺后被诛十族。明成祖的话揭示了中国古代哪一项重要的制度 ( ) A家天下的制度 B嫡长子继承制 C礼乐制度 D分封制2有学者指出:“商代邑中居民,甲骨文称为邑人,通常以族氏组织相集约。”如河南偃师城,“邑中居民各成体系,保持着以族为纽带的较严密分片分等级的居住形式。”该材料能够反映的是 ( )A商代已经实行宗法制度 B商代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是氏族C商代社会各阶层等级差距明显 D商代平民多居住于城市3公元前782年,幽王宫涅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就是“烽火戏诸侯”的典故,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 )A幽王荒淫无道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C分封制确立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政令D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4南朝宋约曾有这样的论述,“周汉之道,以智役愚;台隶参差,用成等级。魏晋以来,以贵役贱,士庶之科,较然有辨。”“以贵役贱”指的是 ( )A世袭贵族力量强大,士族和庶族界限鲜明B从世卿世禄到举荐制,政权的开放性增强C九品中正制造成世家大族垄断政权 D官僚特权现象严重5“太宗命曹彬取幽州,而宰相李昉等不知。其伐辽,一日内六招枢密院计议而中书不预闻。”(钱穆国史大纲)这说明当时 ( )A军事行动与宰相无关 B相权受到较大削弱C吏治混乱职责不明 D政府执政效率较低6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经济困境从此不再把人们排斥在政事管理之外”。实现这一局面应归功于 ( ) A苏格拉底 B梭伦 C克里斯提尼 D伯利克里7“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间,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人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来,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没在尘土之中。”材料认为雅典民主 ( ) A体现了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B是一种直接民主C易形成集体暴政 D是少数人的民主8“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十二铜表法的上述规定集中体现了罗马法 ( ) A考虑周全,甄别案件性质 B宽容忍让,代表弱势郡体 C叙述详细,内容庞杂繁琐 D司法不公,保护强者、富人 9随着公民法到万民法的演变,“层出不穷的诉讼案件使得法律人才辈出,许多职业传授法律知识和诉讼技巧的民法教授应运而生,律师成为一种收入颇丰的社会职业。”这种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 )A梭伦改革时期 B罗马城邦时期 C罗马共和国时期 D罗马帝国时期101796年,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这说明当时英国政治的特征是: ( )A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政权B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C贵族控制议会D与经济发展脱节11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这个比喻形象的说明了当时帝国各邦实力的差距。此说法的依据是( ) A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B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C帝国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D帝国元首由推举产生12正是美国的爱国者感染了英国的激进分子提出了更为民主的选举口号,激励他们为提高英国普通被统治者的政治影响而奋斗。19世纪30年代英国的激进分子的奋斗包括( )A确立议会主权的原则 B限制王权 C实现普选权 D议会改革13“大多数制定宪法和把全国政府置于宪法之下的人,如华盛顿、约翰亚当斯和汉密尔顿,都倾向于贵族政治,而不是民主政治。他们不信任平民他们的目的在于民主政治和贵族政治平衡起来”。在1787年宪法中体现这种平衡的是 ( )A参议员由各州议会指定,众议院按各州人口比例选出B总统由选民选出,对议会负责C最高法院为非民选机构,拥有最终的司法裁判权D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权分立14根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制法律之权。据此可知法国 ( )A总统拥有立法权 B实行总统制C立法权和行政权互相牵制 D立法权依附于行政权 1519世纪,英法美德等国以不同的方式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尽管殊途,但最终同归。这反映了 ( )A代议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体趋向统一C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 D各国以代议制粉饰门面16“广东十三行垄断与外国贸易的局面被打破了,中国与外国人经商的传统习惯和组织发生改变,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以上所说情况最早可能出现在 (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7近代某位思想进步人士曾经说过:“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像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其中最能体现列强“以华制华”策略的条约应该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8兴中会革命史要记载:孙中山“谈起洪秀全,称为反清第一英雄,很可惜他没有成功”。孙中山崇拜洪秀全主要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 ( )A将暴力斗争矛头直指满洲贵族统治 B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C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的剿杀 D表达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19金冲及教授在其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 )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B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C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 D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20HG韦尔斯世界史纲“对欧洲人的仇恨如同烈火一般蔓延到全中国。一场针对外国势力的仇恨和恶作剧以一种古老的形式爆发出来”。这段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保路运动 D辛亥革命21中华民国的政体曾经发生变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C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 D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22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B属于资产阶级革命C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23“当孙文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失败,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孤独;当中国工人的斗争一次又一次被军阀镇压,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的弱小。于是我们的代表可以把急需伙伴的他们叫到一起,达到他们自己的同盟。”材料中的“我们”是指 ( )A中国国民党 B共产国际 C中国共产党 D其他民主党派241928年3月,我党早期某位领导人针对大革命失败后革命潮流的问题说:“依乡村来看是高涨的,依城市看是低落的趋势。”这一判断 ( )A正确,当时的城市没有出现工人运动B不正确,当时农村还没有建立革命根据地C正确,大革命失败后,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D不正确,乡村、城市的革命都处于高潮25“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氏、方志敏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的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是正确的”。请你判断上述摘录的内容所属的历史时期是 ( )A抗日战争时期 B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国共十年对峙时期26“驼峰航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飞行条件最艰险的空中运输线。美国空军与中国空军一起,以平均每月牺牲飞行员39名和损失飞机11架的代价,坚持41个月,将约70万吨战略物资运往中国战场。这充分说明了 ( )A美国政府从来就是世界和平力量的最坚定的盟友B国际反法西斯力量支持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C美国空军是战胜日本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D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中国国力的孱弱导致了军事力量的低下27“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下列事件与之相关的是 ( )A八国联军侵华 B北伐战争 C渡江战役 D抗日战争281945年10月8日,毛泽东发表了演说,他说:“我们要在蒋委员长领导之下,克服困难,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大家一条心,要和平、民主、团结、统一。”这说明了 ( )A“独立、自由、民主”是两党的共同追求 B中国共产党维护合作,建立联合政府的诚意C“统一、富强”是当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D国共两党再次揭开了团结合作的新篇章29有学者指出:“解放战争不仅有三大战役、渡江战役那样摧枯拉朽,所向披靡。亦有攻打太原的艰难和血腥,攻打金门岛的惨烈和失败,攻打兰州的诡异和曲折,无数的人生悲剧掩埋在历史的深海里。”解放战争经历曲折、跌宕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政府合法地位和军事实力较强 B全国人民反对内战牵制了解放军C人民解放军军事技术和战略战术落后 D美国的军事援助并直接出兵干涉3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将革命进行到底”,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 )A工农武装割据 B民主革命 C抗击外国侵略 D推翻国民政府统治第卷(40分)31中国的政治制度随着时代发展,历经变化。(14分)材料一: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材料二 : 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以君主权力独占基础上的分权辅政为基本特征。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摘编自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材料三: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第四十九条 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第五十一条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第五十二条 法官在任中不得减俸或转职。非依法律受刑罚或应免职之惩戒处分,不得解职。惩戒条规以法律定之。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分析材料一,“天下变局”是指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2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君主专制背景下分权辅政的两种模式。(2分)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中两种模式(4分)(3)依据材料三分析中华民国政治体制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体制与中国古代的权力制衡体制有何不同?(2分)32(14分) 材料一:在此民主政治鼎盛之际,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任何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则无论功勋威信多高,皆依法惩处,从罢官放逐直至处死。 刘绪贻中西法治观和法治体制比较及意义材料二: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1215年 大宪章限制王权 1628年 权利请愿书1689年 权利法案 1701年 王位继承法1832年 议会改革法案 19世纪50年代 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备19世纪中叶 两党制度形成 1884年,第三次议会改革材料三:美国人生而平等,因而从未为创造平等而操心。他们没有经历过民主革命的苦难而坐享了民主革命的果实。美利坚合众国一诞生便引进了17世纪英国的政府形式和施政方法。所以,美国人从未为创造一个政府而担忧。当一个美国人在考虑政府建设问题时,他的思路不是如何去创造权威和集中权力,而是如何去限制权威和分散权力。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和雅典在政务大事上决策方式的差别及带来的不同结果。(分)()据材料二分析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并结合史实予以说明。(6分)()依据材料三1787年宪法说明美国是“如何去限制权威和分散权力”的?(4分)33(12分)材料一:在诸多构建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事件中,就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而言,20世纪的辛亥革命,30至40年代的抗日战争和1949年革命是标志中国民族主义的里程碑。这些历史事件强化了民族主义观念,并使中国进入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之中。 徐迅民族主义材料二:1941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赴后继,再接再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度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寰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王侩林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若干问题研究 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是中国民族主义的里程碑?”(4分)()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抗日战争丰富了民族主义观念的哪些内容?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复兴问题上的认识是什么?(分)(3)材料三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