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91583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过关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1鸦片战争时期,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该书在序言中阐述的主要思想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提倡民主与科学 D实业救国2李鸿章自嘲“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及所用的“材料”分别是A清朝封建制度西方先进科技 B清朝封建统治君主立宪制度C清朝封建制度 民主共和制度 D清朝封建统治养兵练兵之法3某班学生编导的一场历史剧涉及以下素材:主题维新变法;地点北京;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光绪皇帝;经过定国是诏、103天。请判断,剧中历史事件发生在A1894年(农历甲午年) B1898年(农历戊戌年)C1901年(农历辛丑年) D1911年(农历辛亥年)4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是在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5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指出:“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教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反映新文化运动高扬的两面旗帜是A民主、科学 B人文、浪漫 C科学、理性 D民主、法制6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主张“殊途同归”。“同归”是指两派都致力于A实行三民主义 B实行君主立宪 C推动民主进程 D建立共和政体7近代有篇文章回顾中西文化争论,说:“盖在昔日,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今日”是指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8. 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有关的事件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9.“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这幅对联中的“先行者”是A洪秀全 B梁启超 C孙中山 D毛泽东10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基本内容是A.“创立民国” B.“平均地权” C.“耕者有其田” D.“节制资本”11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于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含义是 反对帝国主义 “耕者有其田”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制定劳工法”A B C D12.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的结果,是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其形成的标志是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提出B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提出C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提出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13建国之后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发展的表现是 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问题的论断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论断 对社会主义建设速度问题的分析A B C D14. 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15.1984年10月1日,“小平您好!”的横幅出现在天安门广场的游行队伍中。邓小平获得人民敬重和拥戴的根本原因是A主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主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最早提出和阐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D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16歌曲 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歌词内容,分别对应了中共的三代领导人,以这三代领导人为核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下列的哪次会议确定的A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B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C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D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17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把人类先进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的理论是 早期维新思想 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A B C D18在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B“一国两制”的构想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D“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19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这次会议最重大的决定是A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C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20“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袖人物分别是A毛泽东、周恩来 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 江泽民、胡锦涛二非选择题:2小题。21题20分,22题20分,共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指出:“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材料四 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 以上材料摘自中国近代史上(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4分)答:魏源认为近代中国面临外国侵略的威胁;张之洞认为,外国侵略不是大祸,国内提倡兴民权影响清朝专制统治才是大祸。(2)材料一反映了作者什么进步思想?(2分)答: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去抵抗外国侵略的进步思想。(3)材料二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反映了近代哪一派的观点?你怎样理解他们这一观点?(6分)答:洋务派的观点。中学为体指保持封建制度的根本,西学为用只是用西方先进技术为手段,根本上还是去维护旧的封建制度。(4)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进步在哪里?(2分)答:材料一只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材料二认为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材料三则提出了触动封建统治根本的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的口号。(5)材料三内容中存在什么不足之处?(2分)答:不足之处在于,产生了否定一切中国古代文化的片面性认识。(6)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有什么重大影响?(4分)答:材料四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李大钊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22. 历史学习是一个积累历史知识,感知体验历史,再到理解感悟历史的过程。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提示,完成“中国近代前期思想解放潮流”活动素材表。(6分)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背景图片青年杂志或新青年 (只填写杂志名)历史人物 魏源 康有为 陈独秀思想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变法或君主立宪 民主、科学(2)图9所示内容是哪一革命政党的纲领?这一纲领后来被孙中山阐释为什么主义?(4分)答: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或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3)图10所示内容是毛泽东在什么时期写的?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请写出这条革命道路的中心内容。(6分)答:井冈山时期(如答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亦可)。农村包围城市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4)你认为孙中山、毛泽东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4分)答:如伟大的抱负、忧国忧民的情怀、坚定的革命意志、百折不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