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培养正确的权力观.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89863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导干部要培养正确的权力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领导干部要培养正确的权力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领导干部要培养正确的权力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领导干部要培养正确的权力观刘春党的十六大以后一直到十七大,党中央对领导干部队伍建设非常重视,特别是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思想建设。那么在思想建设中它就必然涉及到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思想认识、观点、立场。那么在这中间根据我们党的性质,根据我们党章和党的方针路线的要求有一系列需要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的正确观念,那么首当其冲是什么呢?那就是权力观。那么对于领导干部来讲为什么首当其冲应该树立的观念是权力观呢?这个问题实际很简单,因为领导干部手中握有管理权力、领导权力。领导机关握有社会管理,国家统治的权力。那么如果我们在领导干部这个群体和其他社会群体之间寻找最突出的一个区别的话,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领导干部有权,那么既然是行使权力的队伍,那么对于这些一批人来讲他手中握有权力,又承担着依法依照党的纲领路线政策来管理国家、管理社会、协调社会矛盾、处理社会危机这么一些职能。可见领导干部他信奉或者说他自身抱有什么样的观念对行使他手中的权力有直接的决定和影响作用。因为我们知道人的行为都是在他的主观意识指导支配下而形成的,行为也好、行动也好从认识论来讲无外乎都是人的主观意识、观念、精神的一种外化。既然观念有这么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们行为、行动的上游性的一个内容,因此我们就应该很自然的理解到为什么对领导干部建设首先要抓他的思想建设,而思想建设中首先要抓权力观的建设,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那对我们共产党来讲,正确的权力观具体实指的内容实际上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八个字。所以我们说什么是正确的权力观,肯定它基本的出发点,它基本约束的要素是要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来解释,来定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就要认真的来认识、把握我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的意义、地位和作用。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我们中国的改革进入到一个加速发展、全面推进的新时期,当我们中国的改革开放特别是社会转型进入到既面临巨大的机遇,又需要处理纷繁复杂的挑战和矛盾的时候,我们就更应该深刻的体会到为什么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强调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的意义和目的。围绕领导干部应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有以下三个问题。二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的重要意义我们知道正确的权力观之所以重要,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要从根本上,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出发点来认识自己手中的权力。那么就一支队伍来讲,这么庞大的领导干部队伍,拥有国家和社会管理巨大的权力,所以从这一点我们就能看出为什么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它的重要性,因为这和整个国家的建设、社会的管理,跟我们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宏观战略相联系的一件大事。从这个出发点,我们从哪些方面来认识正确的权力观的重要意义呢?这就是我们需要研究的,或者说需要我们认识和把握的。首先我们看权力观,就权力观这个核心词不外乎就是人们对权力的基本态度和看法。你对权力有什么看法,你在运用权力的时候就会持什么立场。你认为权力它基本的价值定位是什么?你就会在实践中用权力这个工具去追求这个价值。所以权力观就是对权力基本态度和看法,因此也直接决定了人们对于权力行使的基本路径和基本的价值取向,那么这是我们对权力观的一个基本的解释。那么就当前来讲,我们中国在新的世纪以后进入了全面、加速、深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那么我们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我们一定要从这些新的形势和挑战中来深刻把握和认识。领导干部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当前我们强调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的必要性,从下面三个方面来认识、理解和把握正确的权力观。第一点,我们要从执政党的性质和地位这个角度来认识为什么我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必要的,从我们党的性质、地位,这是什么角度呢?这是从我们这个组织基本的政治本质,政治性质的角度来出发,来认识。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执政党,在党的新的党章也就是党的十六大以后同时又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我们过去几十年一以贯之的一个性质,一直到今天,这是一个基本性质。那么党的十六大以后,性质上又有了发展和丰富,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只理解到你是工人阶级先锋队还不够,因为党章讲的很清楚,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的性质,这就完整了,不能只讲一个。那么既然我们是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人民的先锋队,这就使得对中国共产党的定位一定要定位在代表工人阶级利益,也要代表中国人民整体利益的这个定位上。那这个性质对我们理解我们手中的权力,大到国家整体宏观的权力,小到我们每个干部手中的权力,你怎么理解呢?特别是我们讲到的第二个先锋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先锋队,那就是你的权力是中国人民赋予的,你的服务对象是服务于中国人民,它不仅是一个具体的人,它是人民的整体。那么正因为这样就使得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就是跟我们党的性质高度吻合的一个充分体现。当我们理解手中的权力,这个权力来源于哪里,因为任何事务的产生、形成它都是有来源的,权力也不例外。权力的来源就我们执政党宏观上来讲,权力来自于人民。就微观上来讲,每个领导干部,每个领导机关,每个领导部门你的权力它总得有个终端,总得有个原始的来源,这个原始的来源就是人民。那么这个关系、性质我们认识清了,答案或者说这个问题的确定性我们就大致明确了。也就是说权力既然是来自于人民的,而且又是人民通过特定的程序委托给你的。因为我们手中的权力都是一种授权,什么意思呢?都是接受的权力。接受谁的权力呢?人民的权力。那这个关系就清楚了,那我们清楚以后再对权力的定位,或者是一个基本的定位在认识上就不应该发生什么样的差错,也就是说这个权力不是你私人、利益集团的,更不是哪个领导的,你认为是某个领导提拔的你,其实都不是,那种观点都是错误的。你用权力工具所做的一切无论是决策,无论是推动工作进行,无论你是从事经济、政治、还是文化工作它都只是在不同的角度为人民的需要服务而已,所以我们在这个角度来理解,从党的性质角度来理解正确的权力观的实质为什么叫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呢?尽管这八个字似乎有点抽象,但是我们从权力的来源,权力的接受,权力的授予这个角度我们应该理解这是人民赋予的权力。正是从这点出发,这就是一个最基本的必要条件。我们手里的权力不是私权,是公权,是人民的权力。这是关于我们从党的性质怎么来看。那么对于正确的权力观的必要性,我们这里也谈到还要从党的地位来理解,那么所谓从党的地位来理解就是我们首先要明确中国共产党它的地位、任务、职能是做什么的?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对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任务、职能有一个清醒的把握以后,你才能够把你手中的权力,它是服务于什么的?它的价值何在?它的规范应该来自于哪些方面才能有清醒的认识,否则的话会发生混淆,会发生模糊。那么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建设经历了三大阶段,党的代表大会讲的非常清楚,从十六大到十七大。首先我们最早是领导中国革命的,那么领导这个革命的时候,我们手里的权力它的价值取向是做什么的?就是要推翻旧政权,建设新中国,这个地位就决定了权力使用的取向,导向和价值。那么推翻了国民党旧政权,建立了新中国,这就进入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这个时候从国家政权到我们各个部门、各个岗位权力的运作应该服务于什么呢?是服务于革命吗?现在回头看应该不是,而是服务于建设。当然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曾经发生过认识上的偏差和失误,本来应该搞建设了却继续搞革命,这就是手段和目的发生了偏离。社会主义建设到了文革结束,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的历史一页,进入改革开放的阶段,这就是第三个阶段。那么进入改革开放以后,作为执政党来讲,作为政府来讲,手中的执政权、领导权、管理权应该服务于什么?要服务于改革。要用改革成败来框定或者是来定位你权力行使的价值规范和目标。所以大家看从革命的党到建设的党,再到改革的党,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任务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那这就标志什么呢?这就是对执政的权力,政府管理的权力也不能够停留在过去凝固的、僵化不变的那样一种状态下。讲到今天改革,就是以改革的思想来看待我们的发展,看待我们的建设。同样也要以改革的思想,改革的思路来看待我们权力功能的完善、丰富和发展,特别是到今天最近几年,科学发展观成为我们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那我们从上到下你手中的权力要解决什么?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统筹协调、解决民生。这就是改革的新任务,你权力的运作要根据改革的发展任务来定位,因此你在现实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现在正确的权力行使应该是什么呢?就是促发展、保稳定、保民生。只要你服务这方面,你就是跟中央、跟国家发展的基本定位吻合了,是我们这个阶段的责任和义务,你不服务于这方面,不考虑民生,自己的思想还停留在过去的革命阶级斗争的那个旧时代,那岂不是南辕北辙吗?如果是用这样的思想来支配权力的话,它能够为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服务吗?所以我们看我们理解正确的权力观也一定要从党的地位、任务来看问题,千万不能脱离这个现实,根本不能脱离我们党现在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发展这个事情。也千万不能忽略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这个根本的指导思想,所以说这是第一点,我们从党的性质角度认识到权力是公,权力是人。同时我们也从党的地位的角度,从领导革命到建设、改革任务的这种丰富发展变化的角度来理解我们的正确的权力观绝不是空谈,它是来自于实践的,它是来自于改革开放的需要的,这是非常重要、突出的一个必要性。第二点,我们还要谈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还必须从干部队伍自身来分析和探索,就是干部队伍自身发展变化的状况。我们知道说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重要的,是必要的,但是不从这个队伍现实需要出发来论证,那肯定是有偏颇的。所以这一点我们就必须从干部队伍发展变化的现实中来认识,也就是说在很大程度上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干部队伍自身建设发展的需要。那么干部队伍发生了哪些变化呢?领导干部队伍必须承认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领导干部队伍无论在人员构成、思想认识、在干部队伍承担的职能任务上也发生了非常大的甚至于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说仅仅是新老交接这个事儿就可以说是翻天覆地,当年启动改革开放从上到下还是经历过革命战争洗礼,经历过社会主义建设大风大浪的这么一批老革命家,老干部。我们可以回想一下1978年启动改革开放的时候,同志是总设计师,现在30年过去了我们从上到下干部队伍可以说已经脱胎换骨。比如说从人员上,你还是经历过战争洗礼的老革命家吗?肯定不是了。我们在各级领导岗位实践改革的,承担领导责任,掌握权力,承担管理社会,管理我们的改革开放各个战线的重要使命的这么一批人都已经是中青年新干部了,这个变化很大。那么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干部新老交接,新旧交替的步伐和频率显著加快了。这是包括我们各位干部都深有体会的,你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都是这样的。中青年干部大批大批的走上重要的领导岗位,从中央到基层,老同志都退休,这几年更是发展的非常的快捷,快速。那么干部队伍的变化会发生什么问题,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第一个问题,一个老干部,老一带的革命家他们形成的大公无私、无私无畏那样的一种观念是不是在每一个新一代领导干部中都继承下来了?我们可以宏观上讲新一代领导干部不负重托继承了老一带革命家先辈的这种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传统和好的理念。但是我们实事求是的讲,这个优良观念、传统革命观念的承接,它不是自发完成的。因此你也不要想它能够自动的由老一带转化到中青年一代。既然不是自动完成的就需要教育、需要灌输、需要宣传甚至还需要纪律要求。第二个问题,新老交接干部队伍发生重大变化,那么老一带革命家他们经过暴风骤雨般的革命考验,社会主义建设包括当年党内的政治生活的严酷考验,所以他们在心理素质上,人格上应该说是千锤百炼。那么这样一种过硬的心理素质和人格也不是自然而然的传接到新一代领导干部上。通过这几个问题,我们知道正确的权力观就隐含着我前面讲的那种大公无私的,无私无畏,而且是经历了大风大浪的锻炼,考验的那样一种素质。所以说既然这样一些素质,这样的一些传统它不能自发的传接而成,那这个正确的权力观能自发的建立起来吗?当然也不能。这就是为什么在大规模发生新老交替,大批的中青年干部走上重要的领导岗位,中央特别的强调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要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去锻炼自己,建立健康的人格,树立健康的观念来正确的处理你手中的权力,跟你私人的利益,跟你家人的利益,跟你工作的利益。而类似这样的问题,在老一带的革命家那里早就解决了,那不是说他们没有面临过这些事儿。而是新环境下的老任务。包括刚才讲到的心理素质,大家可以想一想这些年发生在我们干部队伍里边的一些事,你会发现有的人确实党性觉悟差、违法乱纪、腐败。党纪国法要处理;还有一些人工作打不开局面,犹犹豫豫,另外也不能正确的处理自己和同志,自己和环境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像这一部分人因为心理素质差。缺乏锻炼;有的人在组织面前有什么事情不说,有什么误解就像有天大的冤枉,干劲也没了,意志消沉。但你碰到的这些跟过去的老一代在那种暴风骤雨,腥风血雨的锻炼那算什么?人家能够以坚强的意志,非常坚硬的一种精神状态去克服这些挑战,那你这些人有这个魄力吗?这不就是心理素质和个人的品性的培养的差距吗?所以我们会看出很多现象,特别是在干部新老交替以后,新的一代中青年领导干部一方面长处很多,学历高、知识新、业绩感强。业绩感强就是愿意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办事,就是业绩感,当领导干部要是没有业绩感是不合格的。给你重头,给你权力,你就得要干点什么事儿。另一方面,我们革命优秀的观念传统是不是继承下来了,老一代的处理问题的那种丰富的经验是不是具备了,这个不一定。还有刚才也谈到的老一辈的那种坚硬的坚强的那种意志力,心理素质是不是也继承下来的。培养而成了?没有。所以干部队伍存在的这些问题也直接的提出来,我们应当树立一个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观念?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导向,什么样的要求来推动干部队伍发展,使他们尽快成长,尽快成熟。所以我们来理解为什么新世纪以后十六大以后中央就特别提出来几大观念,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等等,而且首当其冲的是权力观,又牵扯到权力的使用了,所以这个必要性很突出。正如我们说,人的观念,思想和某种精神价值的确立,一要教育和灌输,二也要经过锤炼和锻炼。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意识的把权力观的问题作为我们干部学习,作为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自己思想、精神形成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围绕这个正确的权力观来带动对于地位、利益等等这样一些关系的正确的认识,摆正位置。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使我们的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有一个思想保障、观念保障和主观意识方面的保障。所以我们说我们理解正确的权力观,还要从咱们干部队伍成长、发展、壮大的现实状况来理解,来认识。第三点,我们还必须看到这个必要性是来自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党是在人民中的,政府是在社会中的。当你们在论述执政党的领导干部,政府的领导干部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的时候,你能脱离开这个特定环境的背景吗?你能脱离开我们这支队伍跟社会的各种各样的思潮,各种各样的影响,各种各样的利益这些群体它的互动吗?你脱离不开。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之所以强调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也是因为社会环境变化提出来的,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是脱胎换骨。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巨大的提高,社会的利益关系极具的发生转换和变革,这是在计划经济时期我们看不到的。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地位的互动关系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那就不用说在这30年中间,社会思潮、思想风起云涌,各种各样的观念,各种各样的说法、思潮在直接间接的包围着、影响着甚至可以说成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着我们领导干部。因为你脱离不了社会环境,在这么一个纷繁复杂的状态下,我们需不需要从抽象的角度,从高标准的角度对我们的领导干部提出要求呢?当然需要了。社会这么复杂,人们的思想、思潮的变化,社会的各种各样的纷繁复杂,多样化,多元化,越是这样越对我们这个队伍的冲击相当大,你能不重视观念的培养,你能不充分的考虑这个社会大背景下的领导干部的思想,他的价值观的养成吗?必须得到重视。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巨大的变化中我们需要的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要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对那些错误的,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际上的,因为现在全球化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刺激,不正确的观念有损于我们或者可能会伤害到我们党的基本的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那些说法,对于那些观念必须要克服它。那么首当其冲领导干部你怎么做,这是毋庸置疑。我们必须看到最近10多年中国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走上市场经济之路之后社会的各种各样的观念、思潮对我们干部队伍的撞击、刺激和影响是巨大的。而且也必须承认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在这种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思想、思潮的包围中没有经得起考验,没有能够坚持自己的立场,而是随波逐流啊,抛弃了正确的观念和思想。我们的行为的滑坡和堕落,都是从你的道德防线,从你的思想状态的堕落滑坡开始的。也就是说你脑子里想了一些不该想的事儿,手里有权了,这跟老百姓不一样,作为一个一般的老百姓他想点不该想的事儿,比如说不道德的,违法的,但他们不损害社会资源。领导干部不一样,他控制社会资源,拥有权力。权力为什么是相当多数利益集团追逐的对象呢?因为权力控制的是社会的资源,而一个社会权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稀缺的,在经济学上说的是稀缺资源,这就形成了争夺,那这就越凸显出你这批掌握权力的人能不能妥善的掌握好权力和运用好你手中的权力资源。这个问题的严峻性能不提出来吗?那么其中一部分人他经不住诱惑,经不住刺激,经不住撞击。特别是他的道德理念发生了滑坡,所以对权力的看法全是错误的权力观。再加上我们也必须承认,只说这个社会环境那也是一个基本的方面之一,再加上确确实实我们的体制、机制还有不健全,不完善,甚至缺陷的地方,也导致错误的认识。我们为什么推进人事干部制度改革,为什么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的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就是要破除一个人说了算,那如果老是一个人说了算,那他就不认为什么权力是人民给的,而是某个人给的,只对这个人负责,对别人都根本不负责任。所以随心所欲运用权利。所以说综合来看,社会环境、体制变革中的意识的漏洞,都会给领导干部对权力的定位和认识形成干扰,使他模糊,使他发生错位在认识上,这都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实实在在的状况。比如说这些年处理的一些领导干部,因为腐败、违法乱纪的人都是在价值观、权力观、道德理念上出了问题。这个漏洞一开就相当于一个大堤钻了个洞,最后就是堤坝溃决。所以说无论是从个案,还是案例的分析我们都可以看到,你不充分的研究社会背景,不充分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的形势对咱们领导干部发生了这些撞击和挑战,那你对领导干部建设,特别是思想建设就会失去针对性,会脱离实际。脱离了实际,不针对这个大环境,不从实际出发,不充分的引导他,那最后领导干部的权力观的正确树立会很困难的。所以说,我们这里讲的认识,特别是当前为什么中央在过去的几年中,从十六大到十七大特别强调正确的权力观,我们一定要从这几个方面来把握和认识它的必要性。这是关于必要性的问题。那么谈完了必要性,大致上我们对于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的基本价值定位有了一个把握。那么更近一步就需要我们来认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都有哪些重要的意义,它是必要的,但同时它是重要的,那重要性体现在下面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重要前提。所谓的掌权、用权,领导就是掌握权力的人,而对权力他持什么态度,他把权力看作是什么,就直接决定了他在现实中间怎么用这个权力。所以第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这是个前提,就只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才能保障领导干部正确的用好权,掌好权。那么用好权,掌好权这个标准何在呢?标准就是权力他运用的好坏要以是不是为人民,是不是实现服务对象的利益为标准,为评判的依据。这就是掌好权,用好权的重要前提。在我们国家执政党和政府的权力都是以特定的方式由人民委托而来的,比如说党的执政地位,我们一再说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人民选择的中国共产党,什么叫选择?就是委托,把这个政治的权力,领导权力委托给了中国共产党。由于当时是战争,它没有什么委托的那种层次化的东西,就是实践性的。政府那就更容易看了,像我们每年开两会,政府要向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受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说明整个庞大政府体系的权力是一种授予的权力,用在你手里的权力并不是你的,而是人民的,是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给你的。那么这在一定的程度上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之为委托,授予的关系,那么这样一些关系形成以后,我们就会看到对于行使权力的人,有一个基本的伦理、道德上的要求,所谓受托人,就是以自己的专业,自己的知识和才干完成受托任务。在政治上也是这样。所以说基本的就是说你手里的权力是人民群众通过某种的程序,或者是某种的制度安排授予的,委托的。那你的义务就是要使用好这个权力,运用好这个权力。那么使用好这个权力,运用好这个权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那当然正确的权力观就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所以说重要意义的第一点就是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基本的解释就是因为这个权力是受托而来的。我们知道党的十六大以后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际上我们大家想一想,“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的那个“代”字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是代表,你不是终端,不是本体,因为你的背后是中国人民,你是代表中国人民,是受托人,你只有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把这个受托的这个任务做好了。宏观意义上说就是把社会主义领导好,建设好,对我们各个部门来讲就是把你的工作做好。用你的专业,用你的能力把它做好。而没有任何资格和资本在相反的方向来行使权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正确的权力观是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重要前提,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失去这个前提什么也谈不上,这是第一个重要意义。第二点,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有助于我们摆正自己和组织的关系和群众的关系。正确的权力观里面当然包含着怎么看待我作为一个权力的执掌者和组织的关系。其次,怎么看待自己和群众的关系。那么你如果没有正确的权力观,没有意识到权力是来源于人民,没有认识到你这个权力的根本要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那就会发生错位,就会在权力的定位,对你手里权力的认知上发生偏差。第二点讲的就是和群众的关系,树立不了正确的权力观你怎么摆正和群众的关系,你认为群众是无足轻重的,你无论是一个单位也好,在一个社会管理中也好,认为自己是凌驾于所有人之上,群众都是小民,一个一个的公民是无足轻重的,权力是我的权力,就是一种错误的权力观。他可能会认为权力既不是从你这儿来的,我也不需要向你负责,这就根本上在自己和群众的关系定位上发生错位了,于是什么脱离群众,从自己的利益着想,从小集团利益着想,根本不顾及群众,或者说一些部门,一些单位与民争利,不是考虑民生,不是给老百姓办实事。根本上是没有摆正和群众的关系,这都是错误的观念。所以建立不起正确的权力观。重要意义的第三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树立正确权力观的重要意义第三个方面是正确的权力观能够促进我们进而树立正确的地位观和利益观。我们在讲权力观的时候,肯定也会同时意识到人对于应用权力支配的观念不仅仅是一个权力观的问题,也与用权、掌权有非常直接的关联关系的观念,还有地位观、利益观。我们知道这几个观念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有利于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地位观和利益观。反过来讲,如果权力观出了问题,抱着一个不正确的权力观,那么对于这个领导干部他的利益观和地位观的形成也有相反的作用。所以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是相互联系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一定要抓住他们之间的这种客观关系,通过树立正确的权力的看法和价值,来促进我们对于领导干部自身地位的看法,对于我们自身利益的看法,形成正确的导向。我们知道领导干部的地位观、利益观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人在自我定位上,如果发生了偏差,也就是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的要素,基本的规定性背道而驰,就会形成错误的地位观。就像上面讲的,会发生凌驾于组织之上,不把组织原则当回事;在利益的看法上把个人利益,小集团利益,甚至自己家庭利益,家族利益凌驾于党的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凌驾于群众利益之上,这就是地位判断,地位观错位,利益观也错位的后果。如果权力观不正确,这种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权力观不正确,利益观也不正确,大家想想这后果是什么?后果可想而知。一手抓权,用公权,为另外一手牟利,牟什么利?私利,左手的权为右手的利服务,这对一个公共管理体制来讲是非常危险的,它的损害对我们一个公正的、公共管理体制的瓦解,基本价值的瓦解是致命的。这些年已有大量此类的例子,比如说查处、惩处了一批贪污腐败分子,你会发现,犯事的这些人,在这几个观念上,没有一个是正确的。权力观不正确以后,利益观、地位观马上就滑坡了。那么利益观和地位观如果不正确的话,也会反过来瓦解和侵蚀他的权力观,最后他的道德判断,做事的伦理基准也自然发生了错位,自然在法律之外、党的规章之外、制度的轨道之外去胡作非为,所以说这个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我们强调地权力观,很大程度上也是树立正确的地位观、利益观,怎么样摆正自己的地位?怎么样处理公和私的关系?怎么样处理个人和组织的利益关系?怎么样处理自己的利益、小集团的利益和群众的利益关系?这些关系都非常的直接和明显。所以说,正确的权力观有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地位观和利益观。重要性的第四点,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有助于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党性,遵守党纪国法。也就是说,它是坚持党性,遵守党纪国法的一个重要的保证。为什么说树立了正确权力观就能坚持党性、遵纪守法?我们必须承认,如果一个领导干部他对自己手中的权力有正确的认识,没有私心杂念,更没有前面说到的那些不正确的看法。而就是老老实实、全心全意的把这个权力当作就是执政为民,就是为人民牟利的工具,而不是自己私人利益的一个工具,就会在他的管理活动、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和在处理和协调个人利益或者说小团体整体利益的过程中能够表现出正确的立场和态度。这就是党性的要求、就是党性所要求的、就是立党为公不为私,所以说他就是坚持党性。同时,他更是遵纪守法者。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但是这个义务在中国,在我们中华文化的传统的土壤和背景下,你必须明确领导干部对于遵纪守法社会风气的形成富有特定的、突出的导向和模范作用,这是中国特色。在古代,老百姓在社会上怎么做?在处理利益关系上、在处理家庭关系上怎么做?在校方谁?在跟谁学?跟当官的学,这是中国人的传统,叫以吏为师。如果一个县里面的县官,一天到晚把80岁的老母伺候得很好,必恭必敬,底下的百姓自然对自己的老母亲就孝了,以吏为师。他有带头和做模板的作用,孝是什么?就是要通过当官的做一个模板,所以当官的要做好自己的官。大家想想,如果你在中国古代做官,自己又不孝,对自己的老爹又打又骂,不孝顺,老百姓能学你吗?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吗?这是中国特色。直到今天,这种传统和文化特性,消灭了吗?没有,这就是为什么中央特别强调领导干部要带头遵纪守法,善良风俗。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美德领导干部要把带头做好,带头做好的意思是什么?你就是标杆和模板,别人都照你这个来,老百姓就看这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干部对于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社会风气、对于每个公民自律来遵纪守法富有特定的引导和模范作用,这是中国特色。既然你承担这么重要的作用,既是导向,又是模范,那对领导干部遵纪守法的要求不就很高了吗?你不让别人干的事,自己也不能干;要别人干的,自己率先去干,这样就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法制风尚和伦理风尚。而形成这两种风尚和正确的权力观有着内在的联系,你如果形成了正确的权力观,别人就会主动、积极的去做。要求老百姓做到的,当领导干部的(古代叫当官的,现在也是当官的)得先做榜样。群众看在眼里,就跟着了。不让别人干的,自己也不能干,不让别人偷摸,不让别人抢,自己就不能贪污。不能让大家不要偷摸,不要抢,结果自己以权谋私。最后,为什么很多部门、单位风气坏?这跟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包括班子,打铁自身不硬有关系。这些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地方风气很好,一个单位,一个部门风气就非常好,正气压倒邪气,根本上是因为什么?班子的风气正,不让干的自己不干,让大家干的自己率先垂范。这就要求我们领导干部一定要率先做到遵守党纪国法,而遵守党纪国法的保障就是正确的权力观。真正一事当前,无论大事小事,有一个主心骨,这就是我无论怎样来用这个权力,它只能在一个目标上,不能谋私,而只能为公。在为公的方向下,他能违法乱纪?能干了不该干的事?不可能。这种违法乱纪、贪污受贿都是在一个基本的方向上迷失了、错位了,这才使得在用权的过程中也用到了错误的方向上,谋取不该得的利益,这就是他的后果。所以说,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坚持党性、遵纪守法的保障。特别是遵纪守法,它是一个底线,其实也不尽然,同时也是一个标准。以上我们讲题的第一个大的问题。就是关于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的重要意义,主要讲了两层,一个是必要性,一个是重要意义。第二个大问题,错误的权力观及其表现。先做一个分析,中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在很大程度上它是针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正确的权力观而言的,有针对性的。这种不正确的权力观当然是错误的,不对的。就当前来讲,我们必须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来破除错误的权力观,进而才能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不破就没有利,那么,错误的权力观及其表现都有哪些。最近几年,我们如果从案例分析,从发生在某些领导干部身上的一些错误的和普遍性的这种状况来分析的话,我们能够概括出有普遍性或者说是具有多发性的这样一些错误的权力观及其表现。我们来列一下,然后再看我们为什么要破除这些。我下面列了五种观念及其表现。第一种,视权力为个人工具,独断专行。这是第一种错误的权力观及其表现,就是视权力为个人工具,既然是个人工具就是自己说了算,不跟别人分享,独断专行。这种观念我们必须承认,在某些主要领导干部的身上还存在。我们说这些的主要是依据已经披露出或被处理的这样一些主要领导,从他们,包括他们自己反思而总结出的这种表现。这种表现突出的观念的内涵就是权力它不是公共的,更不是人民的,在他们那里认为谁掌权就是谁的,既然谁掌权这个权力的归属,所有权归属关系是掌握权力个人的,那不就是个人工具吗?于是乎,这种权力观的定位对权力的基本性质就发生了极大的错位,什么错位呢?本来这个权力是公,是人民的,党的,国家的,结果他这么一错位不就变成个人工具了吗?那么这个权力姓什么呢?它不姓公了,姓私,叫私权了,这个变化或者是说这个改变,可就是一个颠覆性的了。就是说在他的观念里公权变私权,变私人工具。这是很致命的,或者说具有极大破坏性的一种错误认识。既然是私人工具,那不就是私人所用吗?个人垄断,不与他人分享,在他眼里的他人不就是组织吗,不就是班子吗?都不是,就是个人独断专行,所以说独断专行的事就自然而然的发生了。什么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制、民主监督、民主协商、民主决策、统统没有了,这个后果可是严重的。所以,这些年,特别是一些被纪律处分,党纪国法追究的主要领导干部,在他们的观念里统统都有这种错误的认识。把权力当个人工具独断专行。这种损害小的话只对本部门,而对地区改革开放的损害是巨大的,对整个党的事业的损害更是巨大的。既然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那我们就应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决的克服、屏除这样一种错误的观点,克服这种错误的观点。当一个人在权力的定位上克服了这样的错误认识,真正把这个权力不看作私人工具,那在权力的运作方向和规范性上就有了一个基本保障,在大的方向上不发生错误,这是第一个表现。第二个表现,错误的权力观及其表现是什么呢?视权力为获利手段,以权谋私。这跟第一个表现有联系,但也有不一样的地方。第一个像私人工具,独断专行,有时候属于渎职性的,官僚主义性的。第二点不一样了,纯粹就是给自己捞好处,把权力看作获利的手段以权谋私,这是一种严重的权力错位观念。错位在哪儿?为什么是严重的?权力变成获利的手段,甚至在有的人那里,权力是一种公共资源,本来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公共资源的服务目的是为人民福利,是民生,结果在他眼里变成了获得利益的手段。结果,在实践中他就变成了以权谋私。以公权为自己创收,用公共权力为自己谋私利,这不就是以权谋私吗?这就是腐败了。大家知道腐败的意义是什么?根本的含义腐败就是四个字,以权谋私,或者再说大点就是以公权谋私利,这是巨大的错位。因为公权在官员的手里只能谋公利,结果拿公权在一个错误方向上去谋私利,这就把权力的性质发生颠覆性的改变,公权变私利。既然权力的性质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这就像物品一样发生了质变,质变不就是腐烂败坏吗?这就是腐败,腐败就是从这儿来的。所以,第二个表现,权力为获利的手段以权谋私,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腐败。这些年我们查处的腐败的官员不都是这样?在他们眼里权力越大,越是为自己牟利的资本,结果或迟或早出事了。游走于法律和党章之外,下场可想而知,就是他错误的看到并定位于这个权力,认为是获利的手段。到这里,我们必须要谈一点,中国的历史已经几千年,特别是在封建社会,权力是谋私的工具,这种传统是非常深厚的。过去古代官员来做官,考科举,为了功名,就是为了做官。做官可以获得其他职业得不到的好处,可以公开甚至是合法的为自己,为家族,为自己的小集团来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如果说是一两个人这么做也就算了,整个体制就是这样的,结果成为了一个传统。所以我们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到今天,我们从现在发生的一些被查处的领导干部身上或多或少还能看到这个影子,我们也不能说几千年的那个传统已经绝迹了、消亡了。有些领导干部大权在握,首先想到自己老婆孩子,给他们牟利,几千年前中国当官的就是这样。如果他手里掌握了权,眼里没有老婆孩子,那眼里是什么呢?是授予他权力的广大群众和组织,何至于能犯这些事?所以,到上游去找原因,在他骨子里,脑子里还残存着那些落后的、愚昧的、不符合现代政治文明和法制标准的那样一种以权谋私的认识,多多少少还对他起了作用。这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的。到这里,自然我们就知道文化的改造,包括中国这种传统的官场文化的一些糟粕,仍然是我们廉政建设、政治文明建设需要克服和扫除的。这是第二个表现。第三个表现,视权力为光环,追名逐利。它不是贪污受贿,也不是多大程度上的渎职。坦率的说,相当多数的人不同程度是有这种不正确观念的。也就是说,权力是光环,可以给带来名,有时候也可以得利,当然这个利是广阔的,它不同于前面两个钱财的利,是其他的利,起码是名。为什么这么说?这就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看看四中全会的决议,讲到了大兴艰苦奋斗之风,要克服挥霍奢靡铺张浪费,挥霍奢靡、铺张浪费是什么?是什么人干的?有权的人干的。他认为权力是一个光环,他可以通过挥霍和豪华做一些赢取虚名的事,这就是我们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导干部的风气,叫花架子。不实事求是,做表面文章,做数据游戏,博得虚名,通过造势、策划、包装、造某种势。这是一种风气。不能说干这些事的人都是贪污和腐败分子,实事求是的讲,有的干部是非常有能力、有创意的。但是,花架子,形式主义,挥霍浪费,博取虚名是一个风气。怎么会有劳民伤财的事?发生这些事情的根源是什么?是他对权力有不正确的看法。比如说:我们作为一个领导机关,一个领导干部,掌握了大量的资源和权力,按照党的优良传统和国家法律应该怎么做?应该紧守规范,牵扯到资本、利益分配和资源消耗的事应该怎么干?正确的权力观要求的是务实、节俭,勤俭建国。如果在地方坚持的不够一贯,反正有钱,也有资源,就花架子,挥霍,造势都来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针对的就是这些,为什么要大兴实事求是之风和艰苦奋斗之风?最近这些年,各地发生了什么?可以把这些叫不正之风,这些都是错误的权力观所带来的,就是把权力当光环,当作可挥霍的资源。比如说庆典活动,从上到下,什么都搞庆典。庆典要花钱的,该庆的庆,不该庆的也庆,就能够搞事、能够弄钱、能够铺张、能够造势,于是迎来送往、你来我往、礼尚往来,这个是好的党风吗?肯定不是,乌烟瘴气,这个是正确的权力观吗?权力在你手里是能够这么铺张浪费?能够这么毫无节制的用吗?当然不是了。错误的权力观,就是把权力当做可以挥霍的资源;是一种光环;是一种能够造势的手段;是追名逐利,虚张声势的;是做表面文章,花架子。所以,这些年在现实中看到的这些风气,像挥霍也好,奢靡也罢,固然跟我们的财务体制不健全、机制不到位和监管不严有关,但是很大程度也跟我们把权力;把自己能干某件事的资格看作是一种可以带来某种效应,可以博取虚名的工具,这种错误观念有关。所以在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决定的,特别是这些年出现的一些事:挥霍浪费,铺张浪费、形式主义、表面文章、不勤俭节约、奢靡豪华,这些风气确实是该杀了。杀这种风气固然有机制、体制上的措施,同时也需要我们改变观念。尤其是我们中国30年的改革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大家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个财富,它意味着权力可支配的资源极大的膨胀了。过去穷的时候你的权责大,能支配几个钱?有多少资源?现在有钱了,权力无形中的使用价值也极大的膨胀了,结果越是这样,是不是越是应该坚持我们党一贯的优良的勤俭节约,勤俭建国的优良传统?这是肯定的。如果不能把这个传统、这个观念继承下来,结果家大业大,富裕了,可以挥霍浪费了,后果是什么?我们创造财富的意义何在?又怎么样去保民生,怎么样真正把该花的钱用在刀刃上?无从保障了。所以表现的第三点就是针对表面文章,花架子,挥霍浪费,也就是不正确的权力观的表现。第四,错误的权力观的表现还表现在轻视权力责任,失职渎职,这是错误的权力观。正确的权力观对职责应该是尽职尽责,而且要为自己的过失而发生的后果承担责任,这是正确的权力观,因此民主法制下的权力运作都有问责制。谁干的谁承担责任,而作为领导干部本人,也要勇于接受。但是,错误的权力观不一样,错误的权力观是光看到权,而看不到责。因为我们知道民主法制下的权与权责是相互的,使用多大的权力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二者是平衡的,你不能光有权不尽责,光有权不尽责的话那会发生什么事?那不是他的决策,他的领导行为,肯定不谨慎,随意妄为。所以权责要平衡,权责要相应。但是,我们体制和机制在这方面有一些环节也没有到位,同时在观念上也没有到位,这就是不能把权力看作是责任;不能把权力看作是使命。如果当作一个可以应付差事的工具的话,结果就发生了大量的失职渎职。在党性教育上,把工人阶级执政党,共产党手中的权力看作是重大使命,使命这个词绝对不是一句空话。而正确的权力观肯定都是有使命感的,不要小看这个使命感,它不是一句空话。当你看作这是一个使命,是一个重大的嘱托,是一个重大的职责的话,他不可能胡来的,这叫尽职尽责。可是一旦像我们这里讲的第四个表现,那根本就不把它当做是使命,更不是什么责任,就是随心所欲,甚至失职渎职,这不就自然发生了?失职渎职是什么后果?特别是一些特定的部门,一旦失职渎职,给社会的发展,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害非常惊人的。这一点我们必须看得到,在一些领导干部中,关于权和责的关系还没有理顺,关于权力不仅是责任更是使命的理念还没有树立起来。所以说,这是一种不正确的权力,最后在实践中他的表现就导致失职渎职和不作为。我们现在看到社会上发生的很多事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后果,仔细去看,很多像人为的或者是本来可以预防的,最后,为什么会发生了这种后果?发生了对人民群众生活生产不利的事?其中很多情节是不作为的,是有关部门不作为,这就是失职。这个后果还不严重吗?相当严重。该有立场的时候,不吭声,该在某个部门表态的时候你没有态度,结果最后导致社会的某项事件,或者是某项不好的现象变本加厉的发生,结果最后造成后果,上面也关注,媒体也报道,这个时候才收拾残局,这都是不作为的。这种现象在这里就是轻视权力责任,光觉得权力好,手里有权好办事,但是就没有想到这是责任,这也是一份辛苦,更是一份使命,这个观念真的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注意。第四叫轻视权力责任,失职渎职,包括不作为。这就是错误的权力观。第五,也是最后一个表现。忽视权力规则,缺乏程序意识,这也是错误的权力观。前面我列的四项很大程度上都有道德,职业准则,政治标准在里面。第四点更多的讲的是这种错误的权力不把权力看作是一个专业,不把权力看作也是一个有规范的系统,不把权力的行使看作也是技术性要求很高的一个作业,一个工作,这也是不正确的。比如说:领导干部,他认识到了权力是使命,权力是责任,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这个都没有问题。但是他就是没有认识到权力本身还是一个专业化的运作体系,它有规则,有质量标准,有技术要求,他没有认识到,结果胡来。不走程序,不依法办事,不注重过程,更不注重手段、形式和你要追求目的的关联关系。这在实践中的表现也集中的反映了我们在权力观上的一个错位或叫偏差。这种偏差就是权力的运作有他的技术要求,有规范性,甚至也是一门专业。而如果不把它看作是专业,看作是规范,是一种技术流程的话,那在实践中也会错误的行使权力。这就是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好多部门和领导干部是不是办好事,当然是办好事,他是不是想给人民办实事?是,但是他做事的手段、方式、程序要么不合法,要么没有严格的标准,结果导致最后好事没有办好,善事没有起到善的作用。结果最后这个事没有办好,借口是好心办了坏事,下次注意。根源在哪儿?根源是没有把公共权力的行使,严格的,有规则,有技术要求的专业活动,这个观念没有树立起来。所以我们说这也不是正确的权力观。正确的权力观要求我们每个领导干部从政治上要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职业道德,职业伦理上要守规范,尽职尽责。在做事的方式上要注重合法性,要注重过程的规范性,要注重你做事手段的法律规章制度是不是有依据,要注重这个。前面两点政治上为人民,职业道德尽职尽责,可是具体一行使权力不守规范,过程混乱,甚至是不择手段,最后会由于这个过程,不讲究合法性,或者是由于不遵循程序而损害了你追求的那个目的,这就是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一定要树立程序意识,规范意识,合法性意识,再好的事也要靠规范的操作步骤加以保障,不能胡来,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不能胡来。再高尚的目标也需要用相应的、规范性的手段去实现。不规范的手段,胡来的事永远是损害高尚目标的,这就是为什么好多事是好事没有办好,原因就出在程序、过程和规范上。可以实事求是的讲,运用权力的程序意识、合法性意识、规范意识一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相当一些领导干部思想观念中的短板。如果我们提出一个高的要求,事实上不是如果我们提出,而是已经提出了,党的十五大,1997年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法制国家就是要依法行政,依法执政。按这个高标准,严要求的话,你来衡量我们现在相当大的短板就是在做事的方式、流程、步骤上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观念、骨子里还没有牢固的树立起程序意识和规范意识,所以这里也把这块的事也放在错误的权力观里。尽管它在严重性上没有前面四个严重,前面四个包括以权谋私就是腐败了,最后这个是干好事,但是好事要好干,善事要善办,而且公共权力的行使更是严肃性、权威性的一个事情,不能够随心所欲,要严格依法办事。合法性、程序性要遵循。这是第二个大问题。从五个方面列举了错误的权力观及其表现。谈这些不外乎就是要有针对性,不破不利。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就这一点来列举了一下。第三个大问题,树立与坚持正确的权力观。第一个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第二个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权力观。第三个大问题用下面的几个方面来加以分析和展开,怎么样树立和坚持?首先,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在根本上一定要从政治和战略上给以正确的定位。这个定位就是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权力观,最根本的问题也就是它最实质性的是要解决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权力观的问题最终是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的问题,正像第二的问题罗列的五大表现,最终要是按照那五个错误的权力观来,跟人民将越走越远,你的执政基础会越来越薄,不可能稳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着眼于血肉联系,正因为这个基本的出发点,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认识怎么树立和坚持?第一点,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第一点是就是学风建设。权力观,观就是观念,是精神境界,精神层面的东西。它要通过人的学习来形成,要通过人的思考来形成,大的方面在领导干部建设,特别是党的作风建设,学风建设。你放弃了学风建设,放弃了理论学习,还有什么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呢?没有。所以,要坚持正确的权力观,首先要抓紧学风建设,对我们这支队伍来讲叫学习作风,对个人来讲就像现在中央提的党要建设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型政府。那么个人呢?我们领导干部个人也要做学习型的干部,加强学习。所以说加强学习,加强对于正确的权力观的理解和把握,肯定是首当其冲的第一点。谈到理论学习,自然就谈到了最近中央领导,包括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倡的,学习型的干部和个人首先就要多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多读现代科技知识,多读好的书。这就是现在给领导干部提出来的,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多读书,自己要愿意读书。第二要读好书。前面提到的权力观,提到权力观就要多读,民主法制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人阶级政权怎么行使权力,当年列宁提的那些,都是这方面的书,对我们有指引,权力怎么行使,这是读好书。不能读那些不该读的书,有的人一天到晚手里捧着一本,不是手里有权吗?怎么用?捧着一本厚黑学,从这里面学的,厚黑学里学权力运行规则,怎么样在现实生活中用这个厚黑学去为人民服务呢?实现党的宗旨、纲领和目标呢?那不是南辕北辙吗?另外还要善读书。你通过加强学习,读好书,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自己的理论素养。因为我们知道人的学习直接提升的是你的理论素养和素质,我们在生活中也能会看到那些有能力的、在领导活动中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的干部一般来讲都是善于学习的干部。他要不读书,不学习不可能形成较强的分析实践的能力,判断问题的能力。所以说,加强学风学习,从里面吸取对于形成我们的权力观有积极作用的,最终是形成我们对于权力运作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最后会融化成我们的一种实践能力。学以致用,最后要落实到怎么决策,怎么管理中间,在这里面反映出来,通过学习正确的理论,形成正确的权力观,最后在实践中又能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这是我们的目的。所以,提高我们的理论素养,提高我们的理论素质是一个学习的重要目的。中央提出来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性组织,我们当然就要学习。通过学习,除了提高理论素质,理论素养之外,树立正确的观念之外,我们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建设,也是对于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有直接作用的。前面说到正确的权力观,从政治的角度论述,领导干部也是一个职业。公共管理,政治领导,这个在社会分工中也是一个职业。而在现代社会,只要有职业就有职业伦理和职业道德,从这个意义上说,正确的权力观又何尝不是领导干部公共管理的职业伦理的必然要求?也就是说,既然是必然要求,所以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也要不断的养成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遵循职业伦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观念的话,怎么在权力的行使中体现出良好的职业风貌?不可能的。实际上,大公无私也好,严格依法办事也好,严格的区分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诸如此类所有的这些,实际上不仅是我们国家,只要是你现代国家,他是一般的公共管理的伦理,一般道德,你是做官的,你就应该遵守这个道德,你不遵守这个道德,你就会跟你这个做官的本来的目的相冲突,相摩擦,最后可能会招至,就不仅仅是职业伦理上的后果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