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组织的社会学分析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948664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组织的社会学分析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班级组织的社会学分析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班级组织的社会学分析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 班级组织的社会学分析,1,现代学校组织是由若干个班级构成,作为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直接和集中反映了学校组织的社会职能和社会关系。班级作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有着自身的社会特征和社会功能,学生在班级中进行学习和社会交往,产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因此,班级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校教育管理有着特别的意义。对班级进行社会学的分析,是教育社会学微观研究的重要方面。,2,第一节 班级组织的特性,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班级是履行着学校组织的社会职能,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进行活动,有着一定社会关系结构的综合性群体。 一、班级的社会属性 (一)班级社会群体具有较统一的目标。 就班级群体成员而言,他们都是基于在一定空间的直接接触而结合到一起的。成员所共有的某种文化上的同质性在于他们所追求的某些共同的目标,即完成预期的社会化,或者说是预期的社会化的目标把他们统一起来。,3,第一节 班级组织的特性,(二)班级社会群体具有变化的群体结构 由于班级群体规模比较大,成员之间关系密切且带有比较浓厚的情感色彩,班级存在许多非正式群体,使班级中的分工和权力分配经常变化,并且带有不确定的、临时的和偶然的特征。班级比其他社会群体的结构更加复杂,角色分配和人际关系也具有更大的变动性。 (三)班级社会群体互动方式具有双重性。 班级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这是一种具有情感和理性双重性的互动。教师通常是以理性为指导与学生进行情感交往,学生则常常以情感为途径,理解和接受教师的教导和班级的规定。,4,第一节 班级组织的特性,二、班级组织的特性 (一)自功能性 在现代教育中,班级组织的生存目标具有“内指向性”,班级组织所产生的首先是与其成员的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功能。 (二)半自治性 1、从学生的自主意识水平来看,班级组织的运行趋向于半自治。 2、从学生的组织调控技能来看,班级组织的运行滞限于半自治。 3、从学生的相对地位来看,班级组织的运行被控于半自治。,5,第一节 班级组织的特性,三、班级的社会功能 (一)社会化功能 学生的社会性是在现实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形成和发展的,班级社会体系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情景、角色选择和社会规范,为学生社会性的实践创造最佳条件和机会。 (二)选择功能 班级社会体系为学生在多样化社会角色和多元化的社会价值中提供各种选择的可能性和条件,使之获得相应的角色、机会和地位,为今后的社会生活奠定了基础。,6,第一节 班级组织的特性,(三)个性化功能 (四)监护功能,7,第二节 班级组织的结构,作为社会系统的班级,有一个正式结构和一个非正式结构,他们同时并寸,意味着学生需要应付两类价值观,而且也成为学生在班级中地位高低的两个纬度。,8,第二节 班级组织的结构,一、正式结构 班级正式结构主要把学生看成是学习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并传递给学生的期望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教育措施和教师的教学策略,同时,学生的表现是由教师给予正式的心理报酬,如以分数、表扬等表示。这种情形构成了班级成员在班级结构中体现学术成就的主要基础。 我国班级的正式结构: 班干部;这是班级正式组织中最重要的角色。 小组长; 小组一般成员。,9,第二节 班级组织的结构,二、非正式结构 班级组织中的非正式结构,主要由学生个体之间的人际关系决定,并以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为参照。 (一)非正式群体特征 1、人数少 2、吸引力强 3、“集体性”强 4、沟通效率高 级组织的非正式结构,同样是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的文化资源,学生从自己在非正式结构中所处位置进一步体验着社会地位差异,接受着群体水平上的肯定或否定的社会评价,形成群体生活中的成功感、平凡感、失落感或失败感。,10,第二节 班级组织的结构,(二)非正式群体对班级的作用 班级组织的非正式结构实际上反映了班级成员人际关系的复杂结构。由于这种人际关系的形成并非建立在正式角色关系的基础上,而完全建立在同学之间情感需要的基础上,它对成员的功能具有两面性。 1、积极作用: (1)满足学生的交往与表现自我的需要; (2)促进班级组织内意见沟通。 2、消极作用: (1)群体内部的过多接触,容易影响其成员对班级组织活动的参与; (2)群体利益的一味保护,容易导致群体发展成为班级组织内的“独立王国”。,11,第二节 班级组织的结构,三、班级组织结构的关系 无论是从社会学或心理学特征上看,这两种结构都是互为补充的。当学生感到一种结构不能满足其个人需要和期望时,就会设法在另一个结构中得到满足。有研究指出,当学生或家长对班级正式结构感到不满意时,便会有意去支持班级非正式结构中那些突出的、非学术性的,甚至事实上是反学生性的不良倾向,如搞小圈子。总之,无论是班级正式结构或非正式结构,都有助于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它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隐性文化,成为学校教育知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2,第三节 班级组织中的互动,如果说结构是班级组织的静态层面的话,互动则是班级组织的动态层面。 班级的功能常常是多方面的,他们既包括知识的传递与接受这种交往,也有情感方面的交流与分享,等等。 班级应该满足学生六个方面的要求:“懂”的满足(知识的认知领会);“会”的满足(技能方面的进步);“变好”的满足(道德态度的转化);“快乐”的满足(解放感的获得);“得到承认”的满足(承认与被承认的问题);“有用”的满足(贡献和成果的问题)。在实现这些功能的过程中,既有教师与学生之间或学生与学生之间正式的角色互动关系,也有他们之间各种非正式的互动关系。,13,第三节 班级组织中的互动,一、师生互动 (一)师生互动类型 1、教师中心互动模式 2、知识中心互动模式 3、学生中心互动模式 (二)师生互动的过程 1、教师对互动情境的界定过程 (1)教师的一般观念 (2)对学生的具体认识与期待:一种源自教师的特定框架;另一种来自教师的经验。 教师对学生期待的相对稳定性导致师生互动对班级组织成员具有一种分化功能。首先,影响学生参与师生互动的机会;其次,影响到教师在师生互动中的言行特征,教师与“优生”互动时的言行往往更符合教育要求,而与“差生”互动则常常会出现“非教育性”的言行。从这个意义上说,师生互动会制造或者扩大班级组织成员之间的差异也不过分。,14,第三节 班级组织中的互动,2、学生对互动情境的界定过程 (1)学生的一般观念 (2)学生对教师的认识与期待 3、教师与学生的碰撞过程 教师通常会设计一系列“生存策略”来维持其所规定的互动系统,如“社会化”、“支配”、“磋商”、“亲善”等。 学生可能会采用一系列“捣蛋策略”来推测教师的容忍程度,寻求使教师接受自己的互动系统,如“形成群体”、“戏谑与巧妙的反驳”、“挑战性的言语行为”、“非言语的挑战”等。,15,第三节 班级组织中的互动,4、教师与学生的调整过程 (1)师生互动过程并非教师“为所欲为”的过程,而是师生双方相互界定、相互碰撞的过程; (2)师生互动过程并非始终稳定不便的过程,而是师生双方之间不断解释对方所作反应、并随时采取相应对策的过程。,16,第三节 班级组织中的互动,二、学生互动 (一)根据参与者的互动行为分类。 1、社会的情绪领域:与群体自身的生存有关的行为。 2、情绪中立的任务领域:与群体目标的完成有关的行为。 (二)互动行为类目系统分类 沟通;评价;控制;决定;紧张消除;再整合。 (三)学生选择互动对象的依据分类 1、相似性 2、互补性,17,第三节 班级组织中的互动,三、班级组织的发展水平 (一)班级组织的发展水平 1、孤立探索期 2、横向分化期 3、纵向分化期 4、小群体形成期 5、群体统合期 (二)班级组织水平测量 1、正向指标: 积极情绪扩展指数:A=c+/N(N-1) 内聚力指数:C=ci+j/N(N-1)/2 2、负向指标: 消极情绪扩展指数:P= c-/N(N-1) 离散性指数:D=C0/N,18, ,19, ,20, ,21, ,22, ,23,主讲人:吴文刚 韶关学院教育学院,Thank You !,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