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2节 糖类(第1课时)教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9483300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章第2节 糖类(第1课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4章第2节 糖类(第1课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二节 糖类 (第1课时)一.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糖类这一基本营养物质,这类物质与人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同时又是生活中常见物质。经过初中化学学习,学生对葡萄糖、脂肪、蛋白质有了初步的了解。高中化学必修2安排在学习甲烷、乙烯、苯等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以及乙醇、乙酸等烃的衍生物的主要特点后,再学习糖类,可使学生对有机物的初步认识相对完整,也可深化对不同有机物特点的理解,为后续学习作准备。二.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记住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2)学会鉴别葡萄糖和果糖的方法。 2.能力目标: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掌握糖类主要代表物的性质,通过探究实验,完成知识的建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单糖的探究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对化学物质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和性质 难点: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和性质四.学情分析教材没有对较复杂的有机物的结构和反应原理进行深入的探讨。这是由于糖类的结构复杂,学生已有知识还不足以从结构角度认识糖类的性质,课程标准只要求从组成和性质上认识,因此,在教学设计时,不要盲目拔高,从生活经验和实验探究出发,以使学生的思维对象由单官能团的化合物、小分子的化合物自然地过渡到多官能团的化合物。五.教学方法1.实验法 2.学案导学法:(1)预习检查,总结疑惑;(2)情景导入,展示目标;(3)合作探究,精讲点拨;(4)反思总结,当堂检测;(5)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学案和教材 2.教师的教学准备:学案和教学设计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两人一组,实验室内教学。课前打开实验室门窗通风。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引入“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赞美绿叶的事业吧,她总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诗人为何对“绿叶”情有独钟?回答绿叶利用廉价的水和CO2,化腐朽为神奇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通过光合作用生成了葡萄糖。人们每天报取的热能中大约75%来自糖类。引入 什么是糖? 哪些物质属于糖?多媒体展示糖的定义及分类(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有何异同? 多媒体展示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式及球棍模型,让学生总结描述其异同,并派学生代表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展示,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究二:根据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特点推测它们的化学性质。 (1)写出葡萄糖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方程式。 (2)写出葡萄糖和果糖与氢气反应方程式。 学生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将化学方程式展示到黑板上。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团结协作精神。探究三:如何鉴别葡萄糖和果糖?做葡萄应糖和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指导学生根据已知试剂和仪器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分组实验,实验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及时纠正学生操作中的不规范动作。设计意图:分组实验的设计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九板书设计 糖类 第一课时一、 糖的概念和分类 (二)果糖 二、 葡萄糖和果糖 1.结构特点 (一) 葡萄糖 2.化学性质1. 结构特点2. 化学性质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本节课45分钟,其中情景导入、检查预习5分钟,探究一二十五分钟,学生分组实验10分钟左,反思总结当堂检测5分钟左右,其余环节10分钟,能够完成教学内容。十一、参考答案:见导学案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