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80654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对应学生用书P355)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2临沂模拟)工业经济一旦发展,就开始对社会产生冲击。有人认为:“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不公正的,将被新的和谐制度所代替”;他们中有人将和谐社会的理想付诸实践建立起“新和谐公社”,他们是()A巴黎公社社员 B马克思主义者C空想社会主义者 D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答案】B【解析】从“和谐公社”得到答案,对于空想社会主义者而言,他们只看到社会存在不公,但只是幻想通过诸如建立“新和谐公社”之类的个人努力来实现公平,没有看到阶级斗争的力量。2(2012宿迁模拟)“在更公正的社会组织到来之前,在机器转归工人自己所有之前,机器不可能给工人带来真正的好处。”材料中“更公正的社会组织”的理论依据是()A民法大全 B共产党宣言C权利法案 D十二铜表法【答案】B【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机器转归工人自己所有”,这是工人阶级当家做主的表现,即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工人获得真正的解放,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3160多年前的那年2月,英国伦敦瓦伦街一家并不起眼的印刷所,印刷了一本字数不多却震撼世界、影响人类的小册子共产党宣言。其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A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B以三大工人运动为标志,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C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马克思、恩格斯参加革命实践,同工人保持密切联系【答案】A【解析】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原因和条件。思想起源于社会生活,尤其是社会经济和政治现状。4(2012安徽联考)共产党宣言是近年来美国教育部公布的“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之一,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美国中学生可以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A B C D【答案】D【解析】解题关键是准确掌握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后才出现项,即在共产党宣言中看不到项的内容。5(2011安徽师大附中高三二模)在解释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列宁这样说道:“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列宁的这段话可理解为()A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革命B在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以前不能进行革命斗争C革命的成功需要成熟的主客观条件作保证D1871年是革命条件成熟与否的分水岭【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直接得到答案。6(2012江苏模拟)有学者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史实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建立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答案】D【解析】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标志事件是十月革命的胜利。7(2012南京模拟)世界通史载:“(俄国)临时政府的表现证明它无力处理它面临的问题。临时政府的领导人似乎并不理解战争所造成的新情况”这里的“新情况”包括()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工人建立了自己的武装人民要求和平与面包布尔什维克掌握了军队A BC D【答案】A【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战争所造成的新情况”。A项并不是由于战争引起,先排除,项属于当时出现的情况,而项的提法不科学,布尔什维克掌握的只是自己的武装,但国家军队仍然在临时政府手中。8(2012安徽联考)有人认为俄国二月革命以来人们期待的宪政民主前景在1918年消失了。民主宪政消失是因为()A尚未被推翻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负隅顽抗B宪政民主只能是资产阶级复辟的工具C列宁此时始喊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D苏俄建立了工农革命民主专政【答案】D【解析】注意掌握二月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目的是反对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但革命超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出现两个政权的并存,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建立目标无法实现,故答案为D。9(2012肇庆模拟)列宁指出:俄国革命的国际环境、军事形势、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布尔什维克党,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的“国际环境”主要是指()A俄国军队前线出击失败B国际工人运动风起云涌C资本主义爆发经济危机D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答案】D【解析】主要是“国际环境”的要求,A项不是国际环境;巴黎公社失败后,国际工人运动逐渐转入低潮,虽然在一战时期又有所发展,但国际工人运动对俄国的影响有限,只有一战才直接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促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10(2012广东省韶关市高三二模)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布尔什维克提出“我们不要战争,我们要土地”的口号,在后方按现有成年男子分得土地,前线参战的士兵担心失去分得土地的机会,离开军队逃回家分土地,临时政府对德国的战争也难以为继了。此事反映了()A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实行土地公有制B布尔什维克和临时政府一致对德国作战C此土地政策对结束俄国与德国的战争起了重要作用D布尔什维克和临时政府一致同意结束对德国的战争【答案】C【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与理解。由材料可知,当布尔什维克提出“我们不要战争,我们要土地”的口号后,士兵纷纷回家加速了俄国与德国战争的结束。11(2012宁德市质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对苏维埃的产生、职责等做了规定:“在苏维埃政权领域内的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和他们的家属皆为苏维埃共和国的公民凡上述苏维埃公民在十六岁以上皆享有苏维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直接选派代表参加各级工农兵会议(苏维埃)的大会,讨论和决定一切国家的地方的政治事务。”苏维埃这种民主形式的主要特点是()A仿效近代西方国会制度产生B实行工农民主专政C按照“三三制”原则建立政权D本质上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相同【答案】B【解析】材料中提供的信息是俄国的工人、农民和士兵及一切被压迫大众都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利,体现了工农当家做主的特点。12(2012中山模拟)从人类文明演进史(即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角度看俄国十月革命,其意义在于()A促进了世界和平发展B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C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D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答案】D【解析】注意题目要求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正确答案是D。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2011佛山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9分)材料一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第一阶段向革命第二阶段过渡四月提纲材料二因此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成熟。中央委员会建议各级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实际问题。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关于武装起义(1917.10.2)材料三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和约。和平法令材料四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土地法令(1)材料一中的“革命第一阶段”和“革命第二阶段”各是什么性质的革命?(4分)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4分)(2)材料二中“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结论是怎样得到的?(5分)它和四月提纲的主张有什么不同?(5分)(3)材料三、四反映了俄国人民当时的什么要求?(4分)(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十月革命的爆发是不是偶然的。(7分)【答案】(1)第一阶段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还镇压1917年7月的革命。不同:四月提纲希望以和平方式取得胜利;而此时主张“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使然。(3)对和平与土地的要求。(4)不是偶然的。一战加深了俄国人民的痛苦和不满,人民要求土地与和平。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拒绝采取措施促进社会发展,并继续进行战争。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进行土地革命退出战争,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7月,临时政府使用武力镇压革命,和平向社会主义过渡已不可能,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14(2010安徽安庆示范高中校际合作模拟联考)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经历了许多仁人志士的流血与奋斗。观察下面四幅图,请回答。(23分)(1)某学习小组拟对上述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拟定一个研究课题。(4分)(2)2006年4月6日,俄罗斯科学院下属的俄罗斯历史研究所发表了一份声明,指出“列宁的活动使国家在社会经济和思想方面走入死胡同,阻碍了国家发展,使国家孤立于文明世界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作出评价。(14分)(3)俄罗斯历史研究所还建议拆除列宁墓,将列宁遗体入土安葬,该声明令俄罗斯就列宁墓问题的争论再掀波澜。假如你是一位俄罗斯国民,请谈谈你对此的看法。(5分)【答案】(1)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实践。(2)这一观点不正确。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0世纪初,俄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矛盾尖锐、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国内社会矛盾等历史因素,说明了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落后的俄国具有客观条件。十月革命使俄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推动了俄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这种观点的意图在于否定十月革命的必然性和历史意义,是错误的。(3)反对拆除列宁墓。它不利于推动社会和谐和民族团结,拆迁容易导致社会分裂、国家动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