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80141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对应学生用书P35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2临沂模拟)“中英之间,为什么会爆发这场(1840年)战争?关于是否对中国开战,看起来似乎是与两种植物有关的贸易引起的英国人的鸦片和中国人的茶叶。”下列关于这场战争的研究结论,正确的是()A正当贸易中中国在银元方面是出超的B鸦片和茶叶的冲突是战争发生的根源C英国发动战争的决议主要取决于英王D进行战争是维护正当贸易的必要手段【答案】A【解析】考查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对于战争的根源,是英国完成工业对市场和原料的需要,B项错误;英国的国王没有实际权力,决定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是议会,C项错误;D项是为英国的侵略战争辩护的,错误。2(2012台州市二模)下列是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入中国后,国人在某一茶馆中的言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日本要这么多赔款,中国砸锅卖铁也不够给B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还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C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办厂的人日子更难过了D听说有的青年去了日本,研究日本强大的原因,还成立了同盟会【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史实,马关条约是1895年签订的,而中国同盟会是1905年成立的,所以明显错误,应该选择D。3(2012淮阴模拟)“瓜分豆剖燃眉急,扶清灭洋树大旗。莫道中华尽懦弱,农民阶级志不移。”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三元里抗英 B义和团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答案】B【解析】解题关键是“扶清灭洋”,这是义和团的反帝爱国旗号,B项正确。4(2012沈阳市二模)20世纪初,中国出现“文明排外”的思想。其直接原因是()A对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的反思B对西方列强侵略的认识逐渐全面C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D新文化运动中民主思想的影响【答案】A【解析】解题关键是“文明排外”。“文明排外”即排斥外来文明,这种做法并不理性,B、C项明显错误;新文化运动主张吸收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猛烈抨击,不合题意,义和团运动中有盲目的排外思想,其发生的时间也符合题目要求。5(2012合肥质检)“今兹议约,不侵吾主权,不割吾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与材料中“议约”有关的侵华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D【解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条约没有割地,反映列强开始“以华制华”。其他几次侵华战争后签订条约有割地。6(2012江门市高三一模)戊戌变法期间,香港总督卜力爵士上任后到中国内地视察,香港报纸给予大量报道,下列报道不符合史实的是()A在北京接见中国外务部官员B到上海视察英国人开设的工厂C乘军舰在长江各口岸考察中国风情D在西什库教堂做祈祷【答案】A【解析】“外务部的设立”是1901年,是当时辛丑条约的内容之一。7(2012南通模拟)下表是小张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能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时期领导阶级斗争纲领或指导思想重大斗争19世纪中期农民阶级平均主义太平天国运动19世纪末资产阶级兴民权、君主立宪维新变法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农民阶级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20世纪初资产阶级三民主义辛亥革命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B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C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答案】C【解析】表格中既有农民阶级,又有民族资产阶级,不同阶级的斗争目的、指导思想不一样,所以A和B项均错误;在近代中国,由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两大主题是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反侵略的斗争一直没有改变,所以D项也错误。8(2012临沂质检)图系福建省档案馆馆藏文献国货调查录,其中有“国难期间大家要厉行节约倡用国货”、“洋货畅销是全国同胞的耻辱”、“用国货就是实际救国”等多条标语。这次倡导国货运动的历史背景是()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C红军长征 D抗日战争【答案】A【解析】从图片中“民国九年”“一九二0年”得到答案。9(2012天津市河西区高三第二次质检)2007年9月27日,上海中共“一大”会议纪念馆首度正式对公众展出由中、俄、蒙三国学者共同发现的中共一大“第15人”共产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的照片与真实生平资料。这一珍贵历史资料最能说明()A俄国给中国革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B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以俄为师”C中共的诞生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答案】C【解析】本题从材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得到了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派代表来到中国,了解中国情况,并帮助中国建立党组织。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共有15人,其中国内同志13人,共产国际代表2人。他们是: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陈独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及马林、尼克尔斯基。A、B两项主要指俄国1917年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使中国人开始“以俄为师”。C项与本题无直接联系。10(2012顺化质检)下列是有关中国共产党党员数变化的材料年份1923年6月1927年4月1927年8月1928年6月1932年1937年初党员数(名)4325.7万1万多4万多30多万4万多上述材料中说明中国共产党成长并非一帆风顺,其中有两次人数大大下降,其中第二次下降的原因是()A“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灾难B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破坏C国民党反动派的叛变革命D日本帝国主义的大肆屠杀【答案】A【解析】中国共产党人数第二次下降时间是19321937年之间,当时一方面的原因是国民党展开了对中国共产党的“围剿”,另一方面主要是当时中共的领导人犯了“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使得革命的有生力量遭到了重创。11(2012北京市宣武区二模)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斗争实践中得出的认识是()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B必须把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C必须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D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答案】B【解析】A项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运动之后得出的教训;南京起义和秋收起义都以攻打大城市为目标,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秋收起义失败后,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C项是由于秋收起义过程中出现背叛局面,因而在三湾改编时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2(2010深圳市宝安区高三调研)18701911年,中国工人罢工斗争105次;19121919年,工人罢工斗争130次。反映了()A无产阶级迅速壮大B资本势力对工人的剥削、压迫不断加剧C外国侵略不断加剧D封建势力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答案】A【解析】18701911年42年间工人阶级罢工斗争105次,而19121919年8年间工人阶级罢工斗争130次,充分反映了在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影响下无产阶级也迅速得到壮大。1919年五四运动中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读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3分)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港。丘逢甲春愁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诗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1945年台湾在割占50年后回归祖国,主要原因又有哪些?(3分)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什么?(2分)(2)诗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3分)此前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是什么?(2分)(3)导致诗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3分),这次“远征”结果如何?(2分)(4)诗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2分)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什么?(3分)【答案】(1)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与澎湖列岛;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国共两党内战,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2)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井冈山道路)。夺取“中心城市”。(3)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左”倾错误的领导。到达陕北,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4)解放战争时期;渡江战役;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14(2011潮州市二模)近代以来,列强把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强加到中国人民头上,中国挣脱不平等条约束缚的过程漫长而曲折。(29分)材料一1919年4月,中国代表团向巴黎和会提交了中国希望条件说帖,正式提出了中国希望废除的外人在华特权,内分七大方面:一、废弃势力范围;二、撤退外国军队、巡警;三、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四、撤销领事裁判权;五、归还租借地;六、归还外国租界;七、关税自由权。材料二1927年1月初,武汉民众举行庆祝国民政府迁都武汉的活动。英国水兵与民众发生冲突,造成民众死伤。激愤的人群大批拥入租界,英工部局不得不向国民政府外交部请求派军队进入租界保护,这促使武汉国民政府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汉口特别区仍然保留英国人的部分参与权);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就协定关税和领事裁判权发起“改订新约运动”,到1930年,中国的关税自主终于实现,而领事裁判权方面最终因“九一八事变”而不了了之;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国和英国签订条约,规定废除美英在华特权,包括:在华领事裁判权、通商口岸特别法庭权、使馆区及一些铁路沿线的驻兵权、沿海贸易与内河航行权、外人引水权、英籍海关税务司权以及废除辛丑和约等。是为战时废约。材料三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为了争取苏联出兵对日作战,美英在未征得中国同意的情况下,便在外蒙古独立、大连商港国际化、租借旅顺及东北铁路等问题上,对苏联作了有损中国主权的许诺;1946年11月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则从另一方面说明中国所处的地位,有人把它称为新形式的不平等条约。材料四中共执政后,它一反民国历届政府的软弱,决意彻底扫除不平等条约的残余。1950年2月,通过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国废除了苏联在东北的特权,至此,中国已经完全挣脱了百年之久的不平等条约的束缚。引自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1)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努力结果如何?(3分)由此对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重大影响?(3分)(2)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战时废约得以实现的原因,(6分)你是如何评价民国历届政府的废约行动的?(3分)(3)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的背景和后果怎样?(6分)(4)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过程的特点。(8分)【答案】(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以失败告终,中国的正义要求横遭拒绝,中国没能要回山东胶州湾。由此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原因:中国军民浴血奋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牺牲和贡献,国际地位提高;美英等国需要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倾力合作,以战胜凶恶的法西斯;国民政府的外交努力;中国各阶层人民的长期斗争;国际上正义力量的支持。评价: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和利益上,应予肯定;历届民国政府的废约行动都比较软弱,没能彻底根除不平等条约。(3)背景:蒋介石为了得到美国援助而发动内战,不惜出卖国家主权。后果:美国取得了在华的政治、经济等特权,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中国民族工业大受打击。(4)特点:中国的废约是几代人和数届政府不断努力的结果。群众性的反帝运动与历届政府的废约外交相互配合,人民群众的斗争为废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废约的过程是渐进的,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中国的废约从废除某一国家或某一方面的特权开始,利用一切机会,一步步地艰难前进,逐渐收回丧失的国家主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