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学情调研历史.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79680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学情调研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学情调研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学情调研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ww.ks5u.com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学情调研高一历史试题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吴波第卷(选择题 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纽带?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答案】D考点:宗法制。从材料“宗,尊祖庙也”可以看出宗法制的特点是按血缘亲疏确定财产继承和权力分配,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故选D。A项明显错误,血缘关系是财产分配的标准;BC项均与材料“宗庙”无关。2.吕思勉先生曾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和“郡县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对应的是 A.西周B. 秦朝 C. 西汉D. 宋代【答案】A考点:分封制。“部落时代”指的是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时期,“封建时代”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封邦建国、封建诸侯时期,“郡县时代”指的是亲以后的高度的中央集权时代。故选A。3.书序说:“武王既胜殷,邦诸侯,班宗彝,作分器。”这里所说的“诸侯”臣服于商王朝 相对于材料中的武王是小宗 可以拥有军队,可以自己任命官员 普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A B C D【答案】A考点: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从材料的内容可知,应是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情况,故,含有此项均可排除,即排除B、C、D三项。所以应选A。4.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皇帝信玺 右丞相印 御史丞印 南郡侯印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秦朝统一了文字A B C D【答案】C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依据所学可知,秦统一后,为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度量衡、货币等;文化上统一文字为篆字。分析选项,符合题意,故应选C。5.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郡、国并行制度B、颁布推恩令C、实行编户齐民制度D、颁布“附益之法”【答案】A考点:郡国并行制。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海内新定”可以推断出是汉初采取的措施;根据“同姓寡少”可以推断出该措施与血缘有关系;根据“惩戒亡秦孤立之败”说明该措施要恢复被秦朝废除的分封制度。由以上推断可以得出为郡国并行制,A符合题意。BD是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削弱诸侯权力的措施。编户齐民是为了加强对百姓的政治控制和经济剥削而采取的措施。6.唐朝时“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与此观念直接相关的制度是A世袭制B察举制C科举制D九品中正制【答案】C考点:本题是对选官制度的考查。A项是西周时期的选官制度,在商鞅变法中被废除;察举制是始于西汉武帝时期的选官制度,D项是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唐朝时进一步发展,设进士科。故正确答案为C项7.近年来,围绕曹操墓真伪的争议持续不断。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尤其在用人上,有人说他“唯才是举”,有人说他不善用人。他死后,其子曹丕废汉称魏,历史上称曹魏。曹操生活的时期战乱频仍,国家主要的选官制度应该是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答案】B考点:选官制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唯才是举”、“曹操生活的时期”等,可知,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A项按军功受爵始于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排除A;B项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始于西汉武帝时期,符合题意;C项九品中正制,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魏曹丕时建立起来的。排除C;D项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朝时建立,排除D。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B。8.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其中最能体现列强以华制华策略的条约应该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D考点:辛丑条约。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辛丑条约中规定,禁止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组织,体现了“以华制华”。太平天国运动中,英美组织洋枪队镇压太平天国,体现了“以夷制华”。在洋务运动的影响下,北洋舰队使用的武器属于近代军事工业的产物,甲午战争的失败体现了洋务运动的失败,体现了“以夷制夷”,故本题选择D项。9.近年来,日本的右翼势力逐渐抬头,公开否认曾制造南京大屠杀。假如中日两国对簿公堂,身为中方的律师,下列资料中,你会选择哪些作为第一手资料提供给国际法庭:南京大屠杀时外国记者拍下的照片 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的回忆录 万人坑遗址 陆川导演的电影南京,南京A B C D【答案】D考点:日本侵华罪行。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由材料“第一手资料”可知,电影南京,南京并不是第一手资料,而是经过加工过的资料,所以排除,答案选D。10.太平天国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建立了圣库。据此分析它对商业的态度是A重农抑商 B.平买平卖C.反对投机倒把D.取消商品贸易【答案】D考点:太平天国运动。既然是物物归上主,平民百姓不会有多余的物资来进行商品贸易。11.近代有家“帽业专家”盛锡福帽店。某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这种情景最早应该出现在A太平天国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答案】B考点: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A项错误,太平天国时期并未提出断发的主张;“失去辫子”以致“时兴起戴帽子”,只有在推翻清朝时才会出现。辛亥革命发生后,南京临时政府颁令强行剪辫,故B正确。CD都在B后,不符合题干“最早”要求。12.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主要反映了A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 B.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C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 D.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答案】C考点:五四运动的意义。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论分析能力。题干通过比较要求理解“转变主要反映了”什么?题项列出类似的“变化”;经辨析可知;A、B、D三项在鸦片战争失败后就发生了变化;C项“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关键。故C正确。13.“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从内容上看,这首诗纪念的是A中国共产党诞生B红军长征胜利C抗日战争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答案】A考点:中共成立。从材料中南湖水画船新天地等可以看出,这首诗纪念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中共一大先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进行。故选A。BCD三项均与材料信息“南湖”、“画船”无关。14.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指出:“我们要使人民经济一天一天发展起来,大大改良群众生活,大大增加我们的财政收入,把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确切地建立起来。”下列史实直接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B反“围剿”失败后战略转移 C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答案】A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20世纪30年代是个独特的时间,20世纪30年代是毛泽东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既包括革命战争也包括经济建设,开展土地革命,所以本退答案是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15.某中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放映了一部电影,其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一队士兵冲进一座很大的建筑物,建筑物上写着“总统府”三个大字,士兵爬到建筑物上扯下原来的旗帜,旗帜飘落地上。镜头转到一房间,房间里办公桌上日历的日期是4月23日。据此判断日历上的年份应该是A民国三十五年 B民国三十七年 C民国三十八年 D民国四十年【答案】C考点: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由材料中的“总统府”和“办公桌上日历的日期是4月23日”可知影片再现的是1949年4月23日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的史实,所以按民国纪年应该是C。 16.下列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的表述不恰当的是A.中国人民基本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结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D.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答案】D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但是此时并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是三大改造后,故选D。17.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答案】D考点:政协职能的转变。在新中国成立后,政协代行人大的职责。在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后,政协转变成了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职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故答案选择D项。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标志着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故B项不正确;1954年以前,政协代行人大职能,是人民行驶国家权力的机关,1954年后,政协成为各党派参政议政的机构,故A、C项不正确。18.右图“刘少奇被揪斗”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混乱B红卫兵的出现使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D“文革”期间中国的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答案】D考点:文革。刘少奇是我国的国家主席,但是也依然遭到“揪斗”,反映了此时人们的生命财产得不到维护,民主与法治遭到践踏。故选D。19.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的会议是A第一届全国人大 B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 C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 D第九届人大第二次会议【答案】D考点:依法治国。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的会议是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故选D。20.1949年,这串“东海捧出的珍珠”再次与“母亲”分离。为了让她早日“回来”,邓小平提出A“九二共识” B“九条方针” C“一国两制”构想 D八项主张【答案】C考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解决台湾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故答案选择C项。“九二共识”和八项主张是江泽民执政时,故AD项不正确;“九条方针”是叶剑英提出,故 B项不正确。21.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外交方针中,哪一项最有利于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答案】A考点:另起炉灶”改变了过去的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开始处于独立自 主的地位。“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 “一边倒”有利于打破新中国的孤立状态。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利于增强新中国的影响力。故 选 A。 22.2010年,为庆祝中国与印度建交60周年,中国在印度举办“中国节”,印度在中国举办“印度节”。下列事件与中印关系直接相关的是A日内瓦国际会议 B万隆会议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D考点:新中国的外交。中国与印度在50年代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的原则,故选D。ABC项都是与印度无关。23.(如图)人们称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七天是“改变世界的七天”,最主要的依据是 A.有助于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 B.打开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C.美国长期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 D.为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奠定基础【答案】D考点:新中国的外交。1972年,美国当时的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故选D。AC项是在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项是民间的外交。24.中国有句俗话“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A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 B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D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答案】B考点:新中国的外交。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合作的区域性国际组织,B项符合题干中俗语的含义,A项参加国际维和显然不是只在中国的周边;C项世贸组织是全球性的国际组织;D项说法错误,亚太经合组织并非中国发起创立的。因此ACD三项均不能体现题干中俗语的含义。25.“梭伦和伯里克利所进行的改革,不仅导致了新的统治形式的建立,而且还导致了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至少对雅典的市民来说,不再是命令和服从,而是言论的交锋。”(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文中“新的统治形式”指 A君主制 B中央集权制 C民主制 D联邦制【答案】C考点:雅典民主制。从材料中“梭伦和伯里克利”、“改革”、“语言的交锋”等信息可知是民主制。故选C。 A项无辩论的条件;BD项是国家的组织形式,和材料无关。26.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A经济繁荣B疆域最辽阔 C对外战争屡获胜利D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答案】D考点:雅典民主制。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准确理解材料所要表达的意思,同时还要抓住一个关键的提示“伯利克里同时代的”来作判断。27.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各族和能力上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罗马帝国于是通过一系列司法实践,形成了A.民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答案】C考点:罗马法的发展历程。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说明为了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罗马法律发生了重大变化,结合史实可知罗马由共和国演变为帝国,罗马法也实现了由公民法向万民法的过渡,答案选。28.苏格拉底案: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谁有资格入选陪审团? A10岁雅典男童 B雅典贵妇 C40岁雅典男性公民 D来自波斯的商人【答案】C考点: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民主却是遥不可及。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29.十二铜表法规定:“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应视将其杀死为合法。”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权 B罗马法强调“轻罪重罚”C罗马法重视道德修养 D罗马法蔑视人权【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十二铜表法的有关内容。从材料中的规定体现出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B、C、D三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A正确。故本题选A。30.“有一个叫奥赫的罗马平民赶着马车在山坡上行走,结果马车退下来碾死了一个奴隶的小孩,孩子的父亲向法庭提出诉讼。”依据罗马法,法庭应该A判处奥赫死刑B判处奥赫过失杀人,处一定的罚金C判处奥赫向孩子的父亲道歉D不予受理【答案】D考点:罗马法概念。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罗马法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全部法律,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罗马法指通行于罗马统治的整个地中海世界的法律制度。狭义的罗马法指罗马公民法。从形式上可以区分为成文法与习惯法;从整体结构上看包括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根据所学史实罗马法协调的是罗马社会内部公民之间的关系,维护奴隶主利益。材料中小孩的父亲是奴隶,没有公民权,并不适用于罗马法。所以他的诉讼法庭将不予受理。故选D。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并将答案涂入答题卡(本部分共5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31.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显著不同是郡守县令与诸侯王的产生方式不同。【答案】A考点:郡县制下,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不能世袭,分封制下的诸侯王则是世袭的。32.我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共同纲领。 【答案】B考点: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个宪法是1954年宪法,共同纲领不是宪法,是起到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33.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答案】B考点: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的发展方向的是三大改造,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34.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展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响应联合国的裁军行动都属于这一范畴。【答案】A考点:维和、裁军等都是在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范畴之下进行的,我国积极的进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35.公元3世纪,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人的法律。【答案】B考点:万民法的适用范围不包括奴隶等非自由人。第卷(综合题 共30分)三、非选择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15分)社会组织方式和政权组织形式的演进,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自古以来的政治文明发展史中,出现了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这表明,世界上不存在唯一的、普遍适用的和绝对的民主模式。材料一公元前6世纪,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作为常设机构),每部落抽签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雅典民主政治初探材料二我们提倡民权,便不可完全仿效欧美。中国几千年来,社会上的民情风俗习惯和欧美大不相同,中国社会既然是和欧美不同,所以管理社会的政治,自然也和欧美不同。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4月)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夫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语中国前途我今只说要定一条: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 孙中山材料四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据材料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显著特点(2分),简要说明近代西方社会政治文明在哪些方面借鉴雅典的民主政治运作方式?(2分)(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根据材料说明孙中山产生这种观点的主要原因。(3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中国谋幸福”都做了哪些贡献?(3)(4)材料四反映了怎样的思想?(1分)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具体史实说明我国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2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你对民主政治演变的认识(2分)【答案】(1)特点:主权在民、直接选举(抽签选举)、轮番而治。(2分)借鉴:民主选举与决策、议会制、任期制、差额选举制等等。(答出2方面即可,2分)(2)观点: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能完全仿效欧美。(1分)原因:孙中山认识到中国的民情、风俗与欧美不同。(2分)(3)进行辛亥革命,建立中国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宪法(3分) (4)思想:以法制保障人民民主。(1分)实践:1982年通过经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97年在中共十五大上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入宪法。(2分)(5)人类社会的民主政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民猪政治的实施必须与本国国情相适应。(2分)考点:(1)据材料“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每部落抽签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但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的显著特点有主权在民、抽签选举、轮番而治。结合西方的政治制度,可知近代西方社会政治在民主选举与决策、议会制、任期制、差额选举制等方面借鉴雅典的民主政治运作方式。(2)根据材料二“不可完全仿效欧美社会上的民情风俗习惯和欧美大不相同”可概括出观点是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能完全仿效欧美,产生这种观点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民情、风俗与欧美不同。(3)根据材料三“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反映了以法制保障人民民主。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具体史实有1982年通过经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4)对民主政治演变的认识可以从横向和纵向的角度去分析。37.下图记载了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的外交历史,试结合图表与史实回答问题。(15分) 图一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 图二 侵华日军代表向中国代表递交投降书 图三 1972年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图四 2000年9月 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会晤(1) 图一为1840年8月29日,清政府在英国军舰上签订南京条约的历史照片。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主要依据?(2分)(2) 图二为1945年9月,侵华日军代表向中国代表递交投降书的历史照片。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3分)(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尼克松访华的意义(2)。概括说明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改善的主要原因。(4分)(4) 根据图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2分)(5) (5)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新、旧中国外交的不同。(2分)【答案】(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2)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与配合。(3分)(3)标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分)中方,应对苏联威胁、解决台湾问题;美方,孤立中国政策失败、美苏争霸的需要;(4分)(4)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新型区域合作(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2分)(5)旧中国屈辱、妥协等;新中国独立、尊荣等(2分) 考点:近代以来中国的外交。(1)鸦片战争作为我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因为鸦片战争后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要从中国人们的浴血奋战,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角度进行分析,还应该指出,国外的援助也是重要的原因。(3)尼克松访华,是中国与美国关系正常化的体现,中美两国在70年代相互需要,相互借重,关系改善。(4)新时期中国的外交则是体现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的外交,强调国与国之间的新型的紧密的合作,以合作代替对抗。(5)从近代以来,中国的外交发展经历了一个明显的由被动的屈辱的外交到主动地独立的新型的外交的这样的发展历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