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京翰2015高考模拟卷语文.docx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79275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京翰2015高考模拟卷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郑州京翰2015高考模拟卷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郑州京翰2015高考模拟卷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新课标高考语文模拟卷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每个社会都不可避免地会因个人争端而引起纠纷,但不同社会中的人们选择解决纠纷的方式却不完全相同。在中国,人们对一般的民事纠纷采取的解决方式更多的是调解而非诉讼,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其中孔子的“仁学”可以说是调解生成的思想基础。 孔子的仁学由四个要素构成:血缘基础、心理原则、人道主义和个体人格。其整体特征是实用理性。其中,血缘基础、心理原则、人道主义构成了后世“调解”传统的主要支柱,而由此衍化出来的“中庸”之道、重德轻刑和重教化思想更为调解提供了直接的依据和原则。 孔子的仁学体系在政治方面要求以血缘宗法为基础,在整个社会建立了一种严格的等级秩序,同时又有某种“博爱”精神的人道关系。这样,它就必然强调全社会上下左右、尊卑长幼之间的秩序、和睦、互助和协调。 孔子阐述了他极其温和的政治法律思想,包括重视教化,反对“不教而杀”,以及重德轻刑等主张。正是这种珍惜原始民主、看重人际温情、强调中庸和睦的仁学理论,不仅使中国古代始终保持着“仁政”的理想和具有“仁道”色彩的诉讼原则,而且也始终滋润着独具风采的“调解”传统。因为,相比较于官僚的判决来说,调解(不管是乡邻亲族调解,还是州府县官们亲自调解)总要显得更富于原始民主和人际温情,也更容易为社会大众所接受。 由是观之,孔子的仁学所具有的民主精神,以及直接诉诸亲情和心灵的特征,对于以“合情合理”“合乎道德”(而非“合乎法律”)为首要标准的调解无疑是个极大的理论和思想支持,从而使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调解作为一种解决纠纷的手段,虽然在原始社会即已出现,以父系为中心的宗法家族制度为调解制度提供了社会基础;但是,正是由于孔子的儒家思想,使得调解不仅作为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而存在,而且被社会赋予了正面的、主流的价值。 面对各种解决纠纷的可能方式(尤其是诉讼),调解不但是全社会公认的最佳手段,而且成为一种衡量普通百姓和官吏是非善恶的标准。这样,调解便逐渐积淀为一种社会文化心理结构,选择调解成为人们经过内化而生成的一种无意识行为。这种状况在历史上长期延续,即使在当今“个人权利”为本的现代社会,调解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不能说与儒家仁学对中国人心理情感的塑造和培养没有关系。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儒家仁学不仅是调解的思想文化基础,而且是文化心理结构层面的基础。 (节选自高航中国传统文化与调解的契合)1下列对文中“仁学”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血缘基础、心理原则、人道主义和个体人格这四大要素,成为仁学的整体特征。 B仁学体系使整个社会不仅有严格的等级秩序,还有“博爱”精神的人道关系。 C重视教化、重德轻刑、反对不教而杀等主张是仁学在政治法律思想上的体现。D珍惜原始民主、看重人际温情、强调中庸和睦是仁学理论中重要的思想内容。2下列有关“仁学”与“调解”的关系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血缘关系、心理原则和人道主义这些仁学的要素构成了调解的主要支柱,也为调解提供了直接的依据和原则。B仁学理论不仅使中国古代始终保持着仁政的理想,而且也始终滋润着独具风采的民间的和官府的调解传统。C仁学所具有的民主精神和直接诉诸亲情和心灵的特征,从理论和思想上支撑了调解,使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D孔子的仁学是调解的思想基础,而由于儒家思想的地位及其影响,调解便被社会赋予了正面的、主流的价值。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对人们产生着多方面的深远的影响,当然也包括对人们选择解决纠纷的方式的影响。B孔子的仁学体系在政治方面要求以血缘宗法为基础,所以它必然强调全社会都要注意上下左右、尊卑长幼之间应有的秩序和关系。C由于调解已成为人们普遍愿意接受的解决纠纷的方式,所以就连古代的官府对那些诉讼案件也主要采取调解而非判决的方式。D调解在原始社会就已出现,后来逐渐积淀为中国社会的一种文化心理结构,即使在现代社会,调解也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曼卿,讳延年,姓石氏,其上世为幽州人。幽州入于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南归。天子嘉其,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父讳补之,官至太常博士。幽燕俗劲武,而曼卿少亦以气自豪。读书不治章句,独慕古人奇节伟行非常之功,视世俗屑屑无足动其意者。自顾不合于时,乃一混以酒。然好剧饮大醉,颓然自放。由是益与时不合。而人之从其游者,皆知爱曼卿落落可奇,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年四十八,康定二年二月四日,以太子中允秘阁校理卒于京师。曼卿少举进士,不中,真宗推恩,三举进士皆补奉职。曼卿初不肯就,张文节公素奇之,谓曰:“母老乃择禄邪?”曼卿矍然起就之,迁殿直。久之,改太常寺太祝,知济州金乡县。叹曰:“此亦可以为政也。”县有治声,通判乾宁军。丁母永安县君李氏忧,服除,通判永静军,皆有能名。充馆阁校勘,累迁大理寺丞,通判海州,还为校理。庄献明肃太后临朝,曼卿上书,请还政天子。其后太后崩,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自契丹通中国,德明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曼卿上书言十事,不报。已而元昊反,西方用兵,始思其言,召见。稍用其说,籍河北、河东、陕西之民,得乡兵数十万。曼卿奉使籍兵河东,还称旨,赐绯衣银鱼。天子方思尽其才,而且病矣。既而闻边将有欲以乡兵扞贼者,笑曰:“此得吾粗也。夫不教之兵,勇怯相杂,若怯者见敌而动,则勇者亦牵而溃矣。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则人人皆胜兵也。”其视世事,蔑若不足为。及听其施设之方,虽精思深虑,不能过也。状貌伟然,喜酒自豪,若不可绳以法度,退而质其平生趣舍大节,无一悖于理者。遇人无贤愚,皆尽欣欢。及闲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恶,当其意者无几人。其为文章,劲健称其意气。(节选自欧阳修石曼卿墓表)注:县君:中国古代宗女、命妇的位号。德明:北宋时期,西夏李元昊的父亲,是宋朝的定难军节度使,被宋朝封为西平王。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曼卿上书言十事,不报 报:答复,给回信B稍用其说 稍:逐渐C还称旨 称旨:称职D及闲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恶 可否:褒贬,议论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B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C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D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他的父辈是幽州人。幽燕一带一般人都强健勇武,石曼卿年少时也豪气逼人,只仰慕古代那些有奇伟节操品行并建立非同寻常功劳的人。B石曼卿年少时便被举荐为进士,但没被选中。真宗皇帝广施恩惠,凡多次被举荐的人都补奉职。曼卿一直没有就职。C石曼卿曾经为朝廷的边防担忧而进谏,皇帝未加理会。后元昊造反,这才引起皇帝的注意,逐渐采用了他的主张。D石曼卿奉命在河东征兵,回到朝廷,皇帝赐给他绯衣银鱼。皇上正想充分发挥他的才智,他却身体不好生了重病。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丁母永安县君李氏忧,服除,通判永静军,皆有能名。译文: (2) 自契丹通中国,德明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 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 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8这首词的上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三句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请简要分析。(6分) 9有人说这首词的下阕妙在“虚境实写,化虚为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要说明。(5分)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苏轼赤壁赋中“ , ”,写曹操斟酒祭江、执矛吟诗的骄态,极力渲染其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2)屈原在离骚中 “ , ”,写虽然芬芳香草和污浊汗衣混杂,可纯洁的品质并没有受到侵袭,以此表现自己的洁身自好!(3)柳宗元在小石潭记里写潭中的鱼,先是鱼儿一动不动,接着“ , ”写鱼儿忽然向远处游去,往往,轻快敏捷,“似与游者相乐”。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Ks5u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4)题人在胡同第几槐 刘心武五十八年前跟随父母来到北京,从此定居此地再无迁挪。北京于我,缘分之中,有槐。童年在东四牌楼隆福寺附近一条胡同的四合院里居住。那大院后身,有巨槐。那株巨槐,仰起头,脖子酸了,还不能望全它那顶冠。巨槐叶茂如伞,网住好大好大一片阴凉。最喜欢它开花的时候,满树挂满一嘟噜一嘟噜白中带点嫩黄的槐花,于是,就有院里还缠着小脚的老奶奶,指挥她家孙儿,用好长好长的竹竿,去采下一笸箩新鲜的槐花,而我们一群小伙伴,就会无形中集合到他们家厨房附近,先是闻见香气,然后,就会从那老奶奶让孙儿捧出的秫秸制成的圆形盖帘上,分食到用鸡蛋、蜂蜜、面粉和槐花烘出的槐花香饼后来搬出那四合院了,但依然会在梦里来到那巨槐之下,梦境是现实的变形,我会觉得自己在用一根长长的竹竿,吃力地举起不是采槐花,而是采槐花谢后结出的槐豆如果槐花意味着甜蜜,那么槐豆就意味着苦涩,过去北京胡同杂院里生活困难的人家,每到槐豆成熟,就会去采集,将它晾干后卖给药房做药材在梦里,我费尽力气也揪不下槐豆来,而巨槐顶冠仿佛乌云,又化为火烫的铁板,朝我砸了下来,我想喊,喊不出声,想哭,哭不出调恶梦醒来是清晨,但迷瞪中,也还懂得喟叹:生存自有艰难面,世道难免多诡谲除了院子里的槐树,还有更可爱的胡同路边的路槐。槐树有多种,国槐虽气派,若论妩媚,则似乎略输洋槐几分。洋槐开花在春天,一株大洋槐,开出的花能香满整条胡同。北京胡同四合院树木种类繁多,而最让我有家园之思的,是槐树。东四牌楼附近,现在仍保留着若干条齐整的胡同。胡同里,依然还有寿数很高的槐树,有时还会是连续很多株,甚至一大排。不要只对胡同的院墙门楼木门石墩感兴趣,树也很要紧,槐树尤其值得珍视。青年时代,就一直想画这样一幅画,胡同里的大槐树下,一架骡马大车,静静地停在那里,骡马站着打盹,车把式则铺一张凉席,睡在树阴下,车上露出些卖剩的西瓜这画始终没画出来,现在倘若要画,大槐树依然,画面上却不该有早已禁止入城的牲口大车,而应该画上艳红的私家小骄车过去从空中俯瞰北京,中轴线上有“半城宫殿半城树”一说,倘若单俯瞰东四牌楼或者西四牌楼一带,则青瓦灰墙仿佛起伏的波浪,而其中团团簇簇的树冠,则仿佛绿色的风帆。这是我定居五十八年的古城,我的童年、少年、青年、壮年的歌哭悲欢,都融进了胡同院落,融进了槐枝槐叶槐花槐豆之中。不过,别指望我会在这篇文章里,附和某些高人的高论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一点都不能拆不能动城市的改变当然包括着拆旧与建新,拆建毕竟是一种活力的体现,而一个民族在经济起飞期的亢奋、激进乃至幼稚、鲁莽,反映到城市规划与改造中,总会留下一些短期内难以抹平的疤痕。我坚决主张在北京旧城中尽量多划分出一些保护区,一旦纳入了保护区就要切实细致地实施保护。在此前提下,对非保护区的拆与建都采取具体的个案分析,该容忍的容忍,该反对的反对。发展中的北京确实有混乱与失误的一面,但北京依然是一只不沉的航空母舰,我对她的挚爱,丝毫没有动摇。最近我用了半天时间,徜徉在北京安定门内的旧城保护区,走过许多条胡同,亲近了许多株槐树,发小打来手机,问我在哪儿?我说,你该问:岁移小鬼成翁叟,人在胡同第几槐?(取材于北京青年报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作者一直想画一幅画,表达他对北京的热爱,但因生活经历的变化,一直没有画成这幅画。B作者心中前后两幅画的画面虽有变化,但大槐树不变,表明作者对北京的传统生活始终热爱。C作者在文中一再指出五十八年定居在北京,是为了强调北京与自己一生相伴,密不可分。D过去从空中俯瞰北京,中轴线上有“半城宫殿半城树”之说,这显示老北京与古槐相依相存。E虽然作者对胡同四合院很有感情,但他认为将胡同四合院全部拆掉是北京发展必需的过程。(2)在不同时期,“那株巨槐”给“我”的感受不同。请分别概括“我”童年时和搬出四合院后对巨槐的感受。(6分)(3)本文笔墨多集中在槐树上,而倒数第二段又写到作者对北京城改造的看法,你认为这段内容是否可以删去,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4)作者在文末用两句自创的诗句作结,作者这样写想表现什么?有什么好处?(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传记,完成(1)(4)题。王烈:甘做乡野一画贤王烈学画之初,就对竹兰情有独钟。四十余年来,他对宋代文同至清郑燮、蒲华等一百五十余位兰竹大家的作品,逐一反复研究,探索其神韵,得其精髓,力创新意,建造着属于自己的艺术殿堂。20 世纪70 年代中期,一个偶然的机会,王烈得知山东艺术学院院长于希宁教授家中有一部日文版的支那书画大成兰竹集。这部书在山东已是孤本,于先生视为家宝,从不外借。一个深秋飘雨的季节,王烈从淄博赴济南于先生家登门求借。他首先做了自我介绍,又当场作画。于先生被王烈的真诚和执著所感动,破例将画集借给王烈,但与其约法三章:一是只能自己看;二是必须亲自送还,不准邮寄,不准托人捎送;三是限期七天。王烈抱起画集,如获至宝地急速赶回淄博。他买了几大包饼干,提了几暖瓶开水,把自己反锁在屋里。整整五天六夜,他未走出房门,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看,又临摹了二百八十六张兰竹画。第七天中午,王烈赶往济南,推开于先生的家门。当于老得知他在五六天内竟然临摹了那么多兰竹画时,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王烈异常疲惫地赶回淄博,回到宿舍怎么也脱不下鞋子脚背肿得撑破了皮,小腿肿得像牛腿。正是凭着这种执著精神,他的绘画技法越来越精。“师从古人,师从造化,师从我心”是王烈从事国画创作以来坚定不移的信念。20 世纪70 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王烈九下江南写生。其间,同去的画友都忙里偷闲逛城市,买东西,他则一头扎进竹林里,细细观察体会,找素材、写生,一画就是几个小时。风雨雾露、春夏秋冬,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季节竹子的变化,历历在目,颇有心得。每次从江南返回淄博后,几百张写生素材摆满了床上地下,王烈一张一张地回想着翠竹的长势与变化。一时兴起,挥毫即作,江南幽篁,亭亭立于纸上。每一张画中,都融入了他的心血和才智,韵味无穷。在传承与变革的问题上,王烈经过多年的思索,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坚定不移地实践着。一是探索画竹的构图,大胆创新,不拘泥于古人,亦不蹈今人,精、简、奇、崛;二是在题款上,善于用简洁的文字,通俗易懂的词语,使题款与画作和谐一体,珠联璧合。东营市作家协会主席在一篇散文里写道:“王烈先生的兰竹,按其功力来说,已经可以进入大师之境界,但先生的闲云野鹤孤傲不群却影响了作品的传播。”“闲云野鹤,孤傲不群”。王烈的身上始终保持着传统文化人的这种品格。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已届不惑之年的王烈,远离闹市,在颜山城南山顶一间小屋里住了下来那原是看林人的山房,这座小山房,不足二十平方米,四周无路,全是碎石,路滑难行。他在这里一住就是三年。除非有紧急的事情他才下山到单位去,平常就在此专心致志地创作,生活非常艰苦,他却十分舒心。1993 年内退后,王烈毅然离开城市,回到老家利津县台子庄的老宅子里。干干净净的农家院落,低矮的院墙,简陋的木门,门上方镶着“兰竹苑”的牌匾,院里栽种着翠竹和兰草,满院滴翠。屋前有供来访朋友喝茶、聊天、下棋用的石桌石鼓。堂屋门口贴着他书写的一副对联,上联是:泥舍久居心自乐,下联为:篱院长守身更舒。横批:老屋隐士。有媒体记者采访他,问他为何避居乡间,王烈坦诚地说:“我作为一个画家,在什么情况下才觉得遗憾和愧疚?决不是因为没有得到地位、金钱和荣誉,而是作品缺少激情和灵感,没有把内在的感情倾泻出来。艺术需要孤独,艺术家需要静心。”王烈对自己的绘画要求非常严格。每次画好一幅画,总是要挂在画室的墙上自己先看。看上几天后觉得不足,心中萌生出新的章法和构思,就铺纸挥墨另画。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每作一幅画他都认为不完美。“画,愈画愈难。”这是王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时常对人们说:“我画画永远从零开始,永远在起跑线上。”王烈在艺术创造上一贯主张求真,鄙视哗众取宠,不愿包装与炒作, 始终以一种平和的心态进行国画艺术的探索。不逐名利,务实自励,默默耕耘。“退掉官方协会茧,甘做乡野一画贤。写兰写竹写自我,自由自在天地间。” (选自名人传记,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传记开头详细记述王烈向于希宁教授真诚求借孤本的情形突出了王烈对绘画艺术的真诚热爱和执着追求。B在传承与变革的问题上,王烈认为艺术家应更多地师从古人,但不能拘泥于古人,更不必借鉴今人。C王烈远离闹市、避居乡间的主要原因是要避开官场俗务,获得自由的创作空间,找到创作激情和灵感。D“画,愈画愈难”在文中的意思是当画艺达到极高境界后,再想有所突破、提升十分困难的。E王烈认为画家不应因为没有得到地位、金钱和荣誉而遗憾和愧疚,而应因作品缺少激情和灵感而感到遗憾和愧疚。(2)王烈“师从古人,师从造化,师从我心”的具体表现分别有哪些? (6分)(3)文章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展现王烈的大师风范?结合文本任选两种简要赏析。(6分)(4)王烈“闲云野鹤,孤傲不群”的文化品格,得到了人们的尊重,但也“影响了作品的传播”,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第卷(表达题 共80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一旦独立地投入严峻的生活,中学生的浪漫情调很快就 。想到众兄弟就要 ,他不免一番悲戚。偌大的城市想找个人,如同 ,今天竟在街头无意中碰上了。以雪填井,画饼充饥,种种愚昧无知的行为无异于 。A风流云散 烟消云散 海底捞针 海底捞月B烟消云散 风流云散 海底捞月 海底捞针C烟消云散 风流云散 海底捞针 海底捞月D风流云散 烟消云散 海底捞月 海底捞针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由于缺乏科学和权威的统计数据,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陷入一团统计迷雾中,围绕它为核心所进行的争论也只能是雾里看花。B浙江省监察机关对今年省内发生的两起血铅超标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追究了19名相关人员的纪律责任。C面对众多的稿件,一个合格的新闻编辑要精心选择、善于取舍、分清主次,将多条新闻进行搭配、重组,让新闻编排发挥最大作用。D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日益强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在对外贸易中,既要保持出口额的稳定增长,又要进一步重视进口,适当扩大进口规模。1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真实的“自我”之所以被压抑到无意识的领域之中,这种“自我欺骗”起了重要作用真正的自信者必是有勇气正视自己的人,而这样的自信也必定和对自己的怀疑及不满有着内在的联系软弱的人往往有意无意的欺骗自己,忘掉那些不愉快的经历和体验由此造成虚假的自信,有些人的自信不过是一种“有益的盲目”真实需要巨大的勇气,认识真实的“自我”也不例外事实上,几乎所有伟大的天才都并非天性自信的人,相反倒有几分自卑,他们为自己的弱点苦恼,于是奋起自强,反而有了令一般人吃惊的业绩A B C D16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不管是语文教学还是其他功课的教学,都不是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 _ ,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这就触及教学上的根本问题:在教学活动中, _?叶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师教会学生怎么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 ,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有一句精辟的话,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17.北京大学校徽(见下图)是最受公众喜欢的校徽之一。认真读图后回答问题。(5分) (1)请概括校徽中小圆内的构图特点。(2分)(2)请写出校徽所体现出的寓意。(3分)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三个学习绘画的人在学艺途中将自己的得意之作以1000元标价出售,他们的第一位顾客均说了一句相同的话:“ 您的画怕是值不了那么多吧?”其中一个人听了之后,对自己的画仔细掂量,最终以2000元售出,而他经过后来的刻苦努力,成为意大利著名的画家。他就是丁托列托。另一个听后只是轻轻地将画撕毁,从此改行,学习雕塑而成为一代宗师。他就是当代著名雕塑家杨惠之。第三个呢,认为自己的画或许真的不值那个价,便降低了要求,以500元售出。至今,他也只是一个三流的画家,以卖画糊口,过着流浪的生活。他一直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1A(“仁学的整体特征”是“实用理性”而非“四大要素”。)2A(为调解提供“直接的依据和原则”的是“中庸之道、重德轻刑和重教化思想”,而不是这三个要素。)3C(原文没有说官府对诉讼案件主要采取调解的方式。)4答案:C 称旨:符合皇帝的心意。5答案:B6答案:B “一直没有就职”错,与原文不符。7答案:(1)(他)遭母亲永安县君李氏逝世,服丧完后,任永静军通判,都得到好评。(采分点:“丁母忧”,遭母丧。“服除”,服丧完。“通判”,做通判。“能名”,有才能的名声或者获得好评。以上4点每点各1分,句意通顺1分)(2) 自从契丹与中原结好,李德明全部占有黄河以南并臣服(北宋),北宋就致力于休兵养息政策,天下安宁,从中央到地方放松军事三十多年。(采分点:“有”,占有。“河”,黄河。“臣属”,臣服,称臣。“务”,致力于。“晏然”,安宁。以上5点每点各1分)【参考译文】 曼卿名延年,姓石,他的祖先是幽州人。幽州被北方的契丹占领后,他的祖先自成才率领他的一族人向南逃逸,投归北宋。北宋皇帝为嘉奖他们投奔,准备让他们享受国家的俸禄,没有实行,于是在宋州的宋城定居下。曼卿的父亲,名叫补之,官至太常博士。幽燕一带一般人都强健勇武,石曼卿年少时也豪气逼人。读书不研究章节句读,只仰慕古代那些有奇伟的节操品行并建立过非同寻常功劳的人,看轻世俗的小功名,心中不为所动。自认为跟时代不相合,于是整日借酒混世。且喜欢痛饮大醉,颓废地放纵自己。从此更加与时代不相合。那些跟他交游的人,都只懂得爱慕曼卿卓异超群的气度,却不懂得他的才华可以为世所用。康定二年二月四日,在京城逝去,时年四十八岁,担任太子中允秘阁校理。石曼卿年少时便被举荐为进士,但没被选中,真宗皇帝广施恩惠,凡多次被举荐的人都给予奉职。曼卿开始不肯就职,张文节一向以他为奇才,对他说:“你母亲去世了,你才选择官禄吗?”曼卿惊视了一下,同意就职了,后调任殿直。不久,改任太常寺太祝,管理济州金乡县。曼卿曾感叹说:“这也可以施展治理国家的才华啊!”治县得到好评,任乾宁军通判。他的母亲是永安县君,他遭母亲李氏逝世,服丧完后,任永静军通判,都得到好评。充任馆阁校勘,调任大理寺丞,海州通判,后任校理。 庄献明肃太后上朝处理国政,曼卿上书,请求太后还政给天子。后太后去世,范讽因进言被皇上宠爱,推荐那些曾经为太后还政天子一事进过言的人,那些人很快得了高官,范讽要推荐曼卿,曼卿坚决推辞不就,范讽才作罢。 自从契丹与中原结好,李德明全部占有黄河以南并臣服(北宋),北宋就致力于休兵养息政策,天下安宁,从中央到地方放松军事三十多年。曼卿上书谈了(留心边事、平时练兵、防患未然等)十件事,没有引起重视。不久元昊背叛,北宋向西边用兵,皇上才想起曼卿的谏书,召见了曼卿。逐渐采用了他的主张,在河北、河东、陕西百姓中征兵,得到乡兵几十万。石曼卿也奉命在河东征兵,做得非常好,合乎皇帝的心意,回到朝廷,皇帝赐给他绯衣银鱼。皇上正想充分发挥他的才智,重用他,他却身体不好。不久听说有一位边将想率领乡兵与贼决斗,曼卿笑着说:“这只领悟了我的表面意思。没有经过调教的士兵,勇敢的胆小的杂在一起,假如胆小的见到敌人就动摇溃逃,那么勇敢的人也会跟着溃逃。现在或许没有空闲调教,不如招募那些经过调教有品行的人,这样招的人个个都是强兵。”他看待世事,轻得像不值得做似的。到听了他设计的方案,即使是深思熟虑,也不能超过他。他仪表英俊,喜欢饮酒,性恪豪爽,表面看去好像不可用法度约束他,退一步想想,他一生做事却追求大节,从不违背事理。不管是贤者不贤者,都十分喜欢结交。等到闲暇议论天下是非善恶,却没有几个人能符合他的心意。他写文章遒劲刚健,正像他的为人。8.表达了作者离别后的惆怅难舍之情和人生漂泊的孤苦无奈之感。“回头烟柳渐重重”中作者不断回望的动作显示出内心的依恋不舍,隔断了望眼的重重烟柳象征了词人心头浓重的愁绪。“淡云”两句融情于景,“淡云”、“孤雁”是词人别后孤单无依的漂泊境况的写照,“寒日”一句渲染傍晚惨淡清冷的氛围,透露出作者心头的寒意。(情感2分,分析4分)9.同意。离别之情和别后的境况本为虚有,但在下阕中,淮畔夜泊,酒消人醒之后,残灯明灭、孤枕难眠、五更风起、暗浪拍船这些羁旅情形被词人描绘得真切感人,以景写情,不言愁而愁自现,确是“虚境实写,化虚为实”的秒笔。(共5分,要写出虚写手法的运用和效果)10答案:(1)酾酒临江,横槊赋诗(2)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3)俶尔远逝,往来翕忽11.(1)(5分)A E(2)(6分)在“我”年幼时,“我”感受了槐树巨大的荫庇和恩惠,(1分)体会到了浓浓的人情。(2分)“我”搬出了四合院以后,“我”则对槐树有了新感受,“我”能从槐树中体会到生存的艰难、人生的苦涩。(3分)意思相同即可。(3)(6分)示例一:不该删去(2分)。文章谈的是槐树,实际上借槐树谈的是对胡同院落和北京传统生活的感受。(2分)作者谈的对北京城改造的看法,实际上是从另一个角度表达自己对胡同院落的情感不会改变,对北京传统生活方式不会消失的信念。(2分)意思相同即可。标例二:可以删去(2分),文章的主题是借槐树表达自己对北京传统生活的眷恋,(2分)倒数第二段虽然也谈到了对北京的爱,但大段篇幅都在谈旧城改造,略显得赘余(或枝蔓),如果删去可使中民更明确,主旨更清晰。因此可以删去。(2分)意思相同即可。4.作者通过这两句诗表达自己从小到大(2分)都对以槐树为代表的胡同四合院生活(2分)有深深的眷恋(2分)。这样写,使文章更加令人回味,更真切地抒发眷恋情怀,也可以点明主旨,使表达更富有文采,同时达到与题目照应的作用。(2分)(意思相同即可)12(1)A 3分,C 2分,E 1分。选B、D不得分。(B项“更多地师从古人”、“不必借鉴今人”,表述不当;D项对文中语句理解有误,“当画艺达到极高境界后”表述不当。E,原文信息的关系不是“不应而应”,是“不是而是”,也就是说,原文王烈只是说自己的人生观,而非要求他人。)(2)师从古人:他对一百五十余位兰竹大家的作品,逐一反复研究,探索其神韵,得其精髓;执着求借于希宁教授珍藏的支那书画大成兰竹集,并刻苦临摹。(2分)师从造化:九下江南写生,细细观察体会,找素材、写生,一画就是几个小时。(2分)师从我心:探索画竹的构图,大胆创新,不拘泥于古人,亦不蹈今人;在题款上,善于用简洁的文字,通俗易懂的词语,使题款与画作和谐一体,珠联璧合。(2分)(该题题干问“具体表现分别有哪些”,所以每一方面应答至少两种表现;不分点酌情扣分。)(3)细节描写。例如,“他买了几大包饼干,提了几暖瓶开水,把自己反锁在屋里”、“回到宿舍怎么也脱不下鞋子脚背肿得撑破了皮,小腿肿得像牛腿”等细节,真实地展现了王烈对于艺术的执着追求。引用。例如,东营市作家协会主席的评价、王烈 “兰竹苑”的对联、接受采访的回答等,真实地展现了王烈的孤傲不群与淡泊宁静。侧面展现(衬托对比)。A以环境衬托。通过写“小山房”的艰苦环境展现王烈在创作上的专心与投入;通过写“兰竹苑”的简朴清幽,衬托王烈的孤高淡泊。B以他人映衬。通过于先生的被感动侧面展现王烈对绘画的执着;通过“同去的画友都忙里偷闲逛城市,买东西”对比出王烈对绘画的投入;通过当今画坛一些人“哗众取宠,包装炒作”的不良作风,反衬王烈的不逐名利,务实自励。(答出两种即可。每种要求答出手法名称、举例分析以及具体表达效果。)(4)答案要点:远离世俗,不慕荣利地位,甘于孤独淡泊,耐得清苦寂寞才能成就大师境界;(2分)求真务实,鄙视哗众取宠,不愿包装炒作,追求艺术的真谛,这才是真正的大师风范。(2分)王烈无论是独守逼仄山房,还是安居家乡老宅都能专心致志地创作,生活艰苦,他却能“久居心自乐”,这是他画艺有成的重要原因。(2分)不逐名利,务实自励,默默耕耘,虽然影响了作品的传播,却也使他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和认可。(2分)(观点:答出王烈文化品格的两层内涵,各2分;引据:举出传主的具体表现,2分;分析总结:分析这种文化品格对汪列的意义,2分。)13答案:C风流云散:像风和云那样流动散开,指原聚在一起的人零落离散,也形容某种事物或思想很快消失。烟消云散:比喻某些思想、情绪或事物消失得无影无踪(不能指人)。海底捞针:比喻很难找得到或无从寻觅,侧重“难”。海底捞月:比喻根本不能达到目的,徒劳无益。14D。 (A,句式杂糅,去掉“为核心”。 B,搭配不当,“事件”可以处理,但是不能“教育”。C,语序不当,将“分清主次”与“善于取舍”互换。)15B(为中心句,“欺骗自我”对应“这种自我欺骗”,呼应“由此”,“有些人自信”连接“真正的自信者”,“怀疑及不满”对应“为弱点苦恼”。)16我把东西交付出去了教师究竟起什么样的作用(或“教师应该怎么教?”或“教师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答对一点,得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