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检测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79168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检测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检测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检测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庆四中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检测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宗法制度是周代国家权力继承和分配的重要基础,强调“亲亲”“尊祖”与“敬宗”,希望凝聚全族成员的力量。但宗法制度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无法继续维持封建秩序。下列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A宗庙祭祀活动频繁,规模日大,导致民穷财困B邦国各自发展,亲戚关系日远,甚至相互兼并C强宗大族垄断土地,使政府无法获得足够税收D公卿大夫世袭,握有政权,促使官僚体制发展2.华东师大历史学教授王家范在论及中国历史上的“郡县”和“封建”时说:“集权和分权是必难避开的两极,相反而相成若仅执其一端,必偏执僵硬而丧失生机活力。”据此,作者认为A“郡县”优于“封建” B“郡县”和“封建”都有其合理性C“封建”优于“郡县” D“郡县”和“封建”矛盾无法调和3. “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他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材料意在揭示 A内阁制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 B内阁官员权力较小,无法助理国政C明朝皇帝与内阁的矛盾日益激化 D内阁内部争权夺利,无法发挥效用4.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材料反映了罗马法的主要作用是A使法官拥有裁判权 B造成地方秩序混乱C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 D维系帝国的统治5.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城邦。这些城邦的基本特征是A.地域辽阔,农业发达 B.法制健全,等级森严C.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D.中央集权,分权制衡6.2013年7月17日社科网国家成功学:“为什么小国寡民的雅典城邦对人类文明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其让人最为赞叹的是对权力的自我克制以及为此创设的自我净化的政治体制,从而将雅典政治推向更加民主”。材料讨论的制度最有可能是A组建陪审法庭 B实行陶片放逐法C废除债务奴隶 D对参政公民发放津贴7.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美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B.美国的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C.美国的联邦宪法是一件好看不实用的美丽艺术品D.美国联邦宪法是美国人排除外部思想的影响而独自发明的8.民国初期政体变化频繁,时而实行总统制,时而实行责任内阁制,但是政局依然动荡不已,这说明A.先进的政治制度始终超前于落后的政治文化B.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C.立宪派势力在制宪活动中作用举足轻重D.西方列强为维护其在华利益不断干涉中国革命9.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农村包围城市,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之一是A.俄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国B.俄国城市人口占多数,中国农村人口占多数C.二月革命后,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中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强大D.俄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深蒂固10.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11.1987年欧洲一体化文件正式生效后,美国明确表示这“对美国构成了威胁”,认为这将是“拒美国商品于国门之外的欧洲堡垒”。美国商务部副部长莫尔说:“如果欧洲共同体的计划成为保护主义的产物,美国最大的海外市场将危存旦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欧洲联合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B欧洲开始摆脱美国控制C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裂 D美国将失去海外市场12.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人们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13.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时期“废井田,开阡陌”,这直接反映了A.分封制的瓦解 B.社会性质的变化 C.王权的削弱 D.土地所有制的变化14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材料反映出 棉织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棉织业成为主要生产部门对外交往频繁A. B. C. D. 151565年,徽州人叶权在游岭南记中写道:“广城人家,大小俱有生意,人柔和,物价平若吴中非倍利不鬻者,广城人得一二分息成市矣。以故商贾骤集,兼有夷市,货物堆积,行人肩相击,虽小巷亦喧填,固不减吴阊门、杭清河坊一带。”材料说明广州商品经济异常繁荣商业促进了中外交流 商品实行薄利多销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 B C D16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历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下列对这一政策相关信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B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的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C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内涵就是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抑制商业的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使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活力受到了压抑17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 C不敬宗族 D不纳租税18.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丁而成之,荫而通之。”并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A.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 B.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 C.以农为本 D.重农轻商19 “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曲礼中这段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形态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20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21.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22金瓶梅描写了北宋运河沿岸的市井风情:潘金莲下棋赢了五钱银子,用三钱买酒、两钱买一个猪头、四只蹄子卖炊饼的武大,凑了数十两银子,典得县门前楼上下二层房屋居住。以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北宋城市中市、坊不再严格分开 B北宋时期白银已经广泛流通C北宋城市经济比较发达 D文学作品有一定的虚构成分23明朝万历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B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C劳动力的商品化开始出现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普及24山西在明朝中叶出现“商贾之家亦雕龙绣拱,玉勒金鞍,埒王公矣”。入清以后,山西人择业把商业排在首位。雍正帝朱批称:“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这些材料反映出明清晋商对当时山西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A削弱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B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C引起了社会风尚的变化 D形成了独特的晋商文化252013年中国与日本围绕“钓鱼岛”的争端不断,中国用实际行动,有理、有力、有节地对日本进行回击。当今的中国已充分地认识到了海洋权益的重要性。回顾历史,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选择了海洋”,中国却“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26. 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27明朝初期的一首“竹枝词”说:“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征税)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A政府压制棉纺织业的发展 B出现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C农民直接以棉纱抵税 D棉布正逐渐取代麻布28从全球史观的角度,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分析,正确的有 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统一的世界历史客观上传播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推动了西欧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A B C D29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取得的地理大发现的成果有发现绕过非洲南端的航路到达美洲的沿海地区 开通绕过美洲南端的航路完成通往印度的航行A B C D30英国女王伊丽莎白(15331603年)曾经说:海洋和空气为世界人共同享有,海洋不归属于任何民族或任何个人。这段话主要是针对A葡萄牙 B荷兰 C西班牙 D意大利31 某史学家说,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了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全球分裂”是指A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争夺殖民霸权B欧洲形成了两个政治军事集团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格局形成D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鸿沟扩大32 “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主要是由于A在此以前未出现著述世界历史的史学家B其探险打破了人类彼此隔绝,促进了世界各民族的联系C他们在探险过程中都记述了所到地区的历史D其探险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第卷33(16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絍,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墨子卷八上材料二东汉晚期,成熟青瓷在上虞烧造成功,之后绵延千年,盛烧不绝,窑址更是遍及全省各地。唐五代时期,浙江青瓷空前繁荣,越窑生产的精品被称为“秘色瓷”,被诗人誉为“千峰翠色”“捩翠融青”“嫩荷涵露”“古镜破苔”,其玲珑端巧的造型、精美繁缛的纹饰,表现了越窑鼎盛时期的制瓷水平。北宋以后,越窑日趋衰落,龙泉窑成为“民窑之巨擘”。器物种类繁多,形制各异,纹饰题材众多,装饰技法丰富,是浙江青瓷史上一个集大成的时期。唐以后浙江生产的精美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飘世界各地,更成为当今世界热门藏品。摘自浙江博物馆青瓷馆前言材料三“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算缗”“告缗”。“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汉代晁错材料四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纳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有哪些特征?简述小农经济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浙江瓷业发展的特征。(3分)(3)材料三反映了汉代对“贾人”实行什么政策?晁错的理由是什么?(3分)(4)依据材料分析,明清时期“国际贸易”有什么特点?依据当时的国家政治特点分析其原因。(4分)34(16分)2013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访问德国期间对中外记者表示:中国将进一步推动城镇化的发展,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将给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增添活力。城市的发展水平,往往是一个社会发展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在中国,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城市的发展,代表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别属于160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材料二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年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南京“织机愈百张”,繁阜喧盛。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东京出现“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的表现并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2)材料二反映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有什么新特点?(4分)(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述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6分)35(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通途” 雅典居民比例 材料二(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玉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苏格拉底材料三美国历史学家J.卢姆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胜利。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10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1)材料一中“通途”上的交通禁行标志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有人说“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请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是怎样突破古代民主的局限性的?(6分)(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自古以来民主政治的发展给你的启示。(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