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认识泥石流暑期实践报告范文.doc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946975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认识泥石流暑期实践报告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认识泥石流暑期实践报告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认识泥石流暑期实践报告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作报告/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认识泥石流暑期实践报告范文 20xx年x月x日22时许,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截至x月1x日16时,泥石流致使xxx0人遇难,4x4人失踪,住院x0人,累计门诊1xx4人,解救xx43人。解读今年泥石流成因泥石流灾害形成需要满足几个条件,其中包括地形地貌复杂、地层土石松散、强降雨等条件。清平乡、龙池镇、映秀镇这几个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地区多为高山深沟;自去年以来这些地区降雨较少,在经历干旱后地表土石相对比较松散,易于破碎。此外,xxx地震对地震灾区地质破坏严重,致使震区形成大量的滑坡、崩塌,坡面土石疏松。一遇强降雨就很容易导致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发生。一般来说地震后3到x年是灾区地质灾害易发期,有的时间延续还会更长。专家指出强震发生后,泥石流是震区最大的潜在威胁。今年以来,很多地质灾害发生在已知隐患点范围外。南方植被茂盛,地质灾害特征往往被掩盖;黄土地区常年干旱,干旱时黄土稳定性较好,但黄土具有湿陷性,遇有雨水情况下其结构可能迅速破坏,造成地质灾害;西部高山峡谷地区,近年来在强降雨作用下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的范围远远超出以往区域。今年我国地质灾害约1/3是在监控点以外,多属新发生的。今后一段时间地质灾害防范形势依然严峻。x至9月份仍是主汛期,依然存在发生强降雨的可能,汛期还可能延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远不能有丝毫松懈。1.什么叫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由泥沙、石块等松散碎屑物质和水组成的流体。泥石流与一般洪水不同,它暴发时,山谷雷鸣,地面震动,浓稠的流体或依着陡峻的山势,或沿峡谷深涧,前阻后拥,冲出山外,往往顷刻之间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我国不少山区都发育有泥石流,但各地的叫法颇不一致:有些地方称山洪,西北地区称为流泥、流石或山洪急流,华北和东北山区称为龙扒、水泡或石洪,川滇山区称为走龙或走蛟,西藏地区则称为冰川暴发。2、泥石流沟道有哪些特点?常见的泥石流沟有2类,即沟道(谷)型泥石流沟和山坡型泥石流沟。(1)沟道型泥石流沟(2)山坡型泥石流沟人类对山地环境的破坏常加剧山坡型泥石流的活动。如火灾后的林地、森林砍伐后的迹地、人工开挖的高边坡和弃土场、人工建筑物产生的集中水流出口等类斜坡都易于产生山坡型泥石流。3、我国诱发泥石流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在中国暴雨是诱发泥石流的主要因素,其次为冰雪融水。在多雨年份,区域性或局地性暴雨多激发群发性泥石流灾害。4、为什么大地震后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大地震可在发生的瞬间改变区域内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强震区比地震前更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地震引发的大面积滑坡、崩塌产生的巨量松散岩土体,或堆积在山坡上,或进入沟道,甚至堵断沟谷形成堰塞湖,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固体物质。因此,大地震后,强震区泥石流活动将加剧,清水沟可能变成泥石流沟,老泥石流沟将复活,现有的泥石流沟将加剧活动。如,20xx年发生在四川的x.xx汶川地震引发了数以万计的滑坡、崩塌,产生的泥沙石块总量达x0亿立方米,强震区泥石流将进入高度活跃期。由于泥石流的形成除了需要陡峻的地形和足够的松散固体物质外,还需要充足的水源,因此泥石流的发生有滞后性。进入20xx年雨季后,x.xx汶川地震重灾区由降雨激发了多处泥石流灾害,如x月1x日发生在崇州山区的鞍子河支流火石沟泥石流,x月13日发生在甘肃文县的多场泥石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