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复习基础题.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463400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复习基础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复习基础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复习基础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基础知识1.物理学发展的三个重要标志(1)哥白尼的 日心说(2)牛顿的 三大定律(3)爱因斯坦的 相对论 。2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位置 的改变称为 机械运动,简称 运动 。3.事先选作为 参照标准 的物体,叫做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可选作 参照物 。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 位置改变 ,则称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反之是 静止 。物体运动与静止是 相对的 。4.长度测量的工具是 刻度尺。使用刻度尺时要做会认(零刻度线量程 分度值)测量时要估读到 分度值的下一位 。读数时注意 加上 单位 。测量结果由 数值 和 单位 组成,记数时 精确数 + 估读数 +单位 。5.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米 ( m ),其它单位,千米( k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微米( um ),纳米( nm )。6.时间的国际单位是 秒 ( s ),其它单位时( h ),分钟( min ) 7单位换算1m= 10 dm= 100 cm = 103 mm = 106 um= 109 nm1km= 103 m 1m= 10 dm 1m= 100 cm 1公里 = 1 km 1h= 60 min 1min= 60 s1h= 3600 s 1min= 1/60 h 1s= 1/60 min8、在物理学中 速度 即物体在 单位时间内 通过的路程的多少。速度是用来比较物体运动 快慢 的物理量。9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米/秒常用千米/小时 。1 m/s =1km/h 。10、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v=s/t 。变形公式 s=vt 和 t=s/v 平均速度公式 v s表示 路程 国际单位 m V是 速度 国际单位 m/s 。t 是 时间 ,国际单位 s 。 11、某人步行的速度为1.2m / s表示物理意义;某人一秒行驶的路程是1.2米 12. 1m / s= 3.6 km/h , 1km/h= 1/3.6 m/s13物理学中把 速度大小不变 的直线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物理学中把 速度大小变化 的直线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14.测平均速度用 刻度尺 测 路程 用 秒表 测 时间 。再根据公式 v = s/t 可以求出平均速度。声 音 1.声音是由物体 振动 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 停止 。2.声音在 固体 , 液体 , 气体 都可以传播 。但不能在 真空 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 3.常温下声音在 固体 中传播速度最大,声音在 气体 中传播速度最小,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340m/s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 介质 和 温度 有关。5.乐音的三要素是 响度 ,音调 , 音色 。人们把声音的强弱称为 响度 ,响度与 振幅 有关,响度还跟听者离声源的 距离 有 关。人们把声音的高低称为 音调 , 音调与 频率 有关,频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 振动 的次数。頻率的单位是 赫兹 ( Hz )音色与材料 有关。6.正常人耳只能听到 20 Hz到 20000 Hz的声音,通常把高于 20000Hz 的声音称为超声 。低于 20 Hz 的的声音称为次声。7.减弱噪音的方法是 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接收处减弱 。光 学1光线:用一条带 箭头 的直线表示光的 传播路径 。2.光在同种 均匀透明的 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解释现象 小孔成像 , 日食的形成 , 射击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0x108m/s 。光年是 长度 的单位5.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 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 与法线 在同一 平面内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 两侧; 反射角 等于入射角6.光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都等于 00 。7. 反射现象 的实例 水中倒影,平面镜成像, 8. 光反射时,光路是 可逆 。9.镜面反射: 平行入射平行射出 .漫反射:平行射入四面八方射出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 反射定侓 。10.平面镜成像原理: 光的反射 1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像 ,像与物 大小相同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相等 。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 垂直 。像与物关于平面镜 对称 。 12.实像:是 实际光线 会聚而成的,眼睛能看到,也可以呈现在 上,形成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或光的折射。13.虚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 反向延长线 的交点,只能用眼睛看到, 呈现在光屏上,形成原因是由于光的反射或折射。14.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 斜射 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 的现象。15.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 平面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 两侧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 改变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 增大 ,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 减小 。光从空气 斜射 入其他透明介质时,折射角 小于 入射角;光从其它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 大于 入射角。16.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 不变 。 光发生折射时,光路是 可逆 。17.光折射的实例 筷子变弯,凸透镜成像。 18.太阳光可以分红,橙 ,黄 ,绿 ,蓝,靛紫 七种颜色的光。19.光的三基色: 红 绿 蓝 。20.透明物体的颜色由 透过 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 它能反射色光决定,其他颜色的光被其吸收。白色物体能 反射 各种色光,黑色物体能吸收各种色光。21.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 主光轴 ,透镜的中心称为 光 心 。22.凸透镜的定义:中间 厚 、边缘 薄 的透镜。23.作用会 会聚 ,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24.光心:凸透镜的 中心 。(O)25.焦点:平行于 主光轴 的光经凸透镜 折射会聚 的点。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 实焦点 (F).26.焦距:焦点到 光心 的 距离 (f)。27.物距:物体到光心的 距离 (u)。27.像距:像到光心的 距离 ( )。28.凹透镜定义:中间 薄 、边缘 厚 的透镜。29.作用:发散光,凹透镜,又叫 发散 透镜。30.凹透镜有两个 虚焦点 (F).。31.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不变 。32. 平行 于主光轴的光线,经 凸透镜折射后过 焦点 。33.过凸透镜 光心 的光线 ,方向 不变 。34.过凸透镜 焦点 的光线,经 凸透镜折射后 平行 。35.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正倒大小虚实像距(v)应用 u2f倒立放大 实像f u2f照相机u=2f倒立等大实像u=2f同步复印件f u2f幻灯机u=f 不 成 像0uf正立 放大虚像/放大镜一倍焦距分 虚实 ,二倍焦距分 大小 。35.找焦距的方法(1) 当物体所成的像是一个最亮的圆点时,测量出透镜到此圆点的距离就是焦距。 36.近视眼将像成现在视网膜的 前 ,矫正需 带 凹透镜 制成的眼镜37.远视眼将像成现在视网膜的 后 矫正需 带 凸透镜 制成的眼镜。二、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叫质量,用字母m表示,它的国际单位是千克,用字母kg表示,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是 天平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对于给定的物体,它的质量是确定的,它不随物体的 形状 、 状态 、 空间位置 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2天平应放在 水平 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 零刻度线 处,调节横梁两端的 平衡螺母 ,直至指针指在 分度盘 的中线处:3将被测物体放在 左 盘,从大到小向右盘中加 减砝码 ,并适时移动 游码 ,直至指针再次位于分度盘的中线处:4、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 砝码 的总质量加上游码 的 左 侧所对应的刻度值。 注意事项:天平使用使用时应主意,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 镊子 ,。 三、密度1、密度公式 中 m是 质量 ,国际单位 kg 。V是 体积 ,国际单位 m3 。是 密度 ,国际单位 kg/m3 。1g/cm3 = 1000 kg/m3 ,升( L ), 毫升( ml ) 1L= 1 dm3 , 1cm3= 1 ml , 1L= 1000 ml , 1m3= 1000 dm3, 1m3 = 106 cm3 , 1cm 3 = 10-6 m3 , 1dm3= 10-3 m32、密度的定义: 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公式是是 = m / v .密度的国际单位是 kg/m3 3.水的密度是 1.0x103kg/m3 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体积为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1.0x103kg,测量测量物质密度的原理是= m/v 。三、力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物体不直接接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比如 磁体 力的单位是 牛顿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 (物体速度大小的改变。运动方向的改变或者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改变):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3、力的三要素: 大小 、 方向 、 作用点 ,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用力的图示或 示意图 表示出来。4.重力(1)、产生原因:由于 地球 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2)、大小、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成 正 比,即:G mg 。(3)、方向:重力的方向是 竖直向下 ,重力的作用点在 重心上 。5.弹力(1)、产生条件:弹力是物体产生 形变 而产生的。日常生活中的压、推、拉、挤等现象中的力均属于弹力。 压力、 支持力 。(2).测量工具: 弹簧测力计 ,它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 大 ,弹簧的伸长就越 长 。(3)、注意事项:测力计在使用前,要观察 量程 和 分度值 ,注意指针是否在 零刻度线 。试用前要轻轻来回拉动几次,以免 摩擦 ,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板 垂直 。6.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只有两 压力 和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光滑:用 滚动代替滑动 增大摩擦力的的方法: 增大压力 和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