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试题汇编之古诗词鉴赏专题.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462360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试题汇编之古诗词鉴赏专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试题汇编之古诗词鉴赏专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试题汇编之古诗词鉴赏专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试题汇编之古诗词鉴赏专题一次北固山下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1)画面:潮水上涨,江面宽阔;顺风驶船,船帆高悬。(2)赏析:以小景与大景互相映衬,画面十分精彩,“阔”写出了江面开阔的气势,“悬”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很有韵味。2你能了解到多少有关作者的信息?请用完整的一段话表达出来。作者是洛阳人,旅行在外,在一个年终岁末的清晨,他停船在北固山下,看到了江南早春的美景,想起了家乡,就写下了本诗。3海日生残放,江春入旧年。(1)画面:黎明时旭日在江上冉冉升起,江南春早,尚在年终岁末,已有了春天的气息。(2)赏析:a诗中所描绘的景色,气势恢弘,形象逼真,把空间景物和时序的交替融合在一起,给人以光明、乐观、积极的艺术享受。b在炼字造句上也极见功力,“出”“入”等动词的准确运用和倒装的句式,既生动形象,又不落俗套,别出心裁,给人以无限的美感。4本诗表达了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你认为诗中哪个句子最能表达这种情感?为什么?“乡书洛阳边” 鸿雁传书江春入旧年,临近春节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二赤壁1、内容:咏史诗借黄洲赤壁之战,以咏赤壁之战,抒发兴亡之感,表达诗人敏锐的历史眼光和独到的见识,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反映他抑郁不平。2、艺术特色:叙事平实,想像奇绝。诗人不正面写周瑜如何败曹操,而从反而落笔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建立一番功业,需要一定的条件。3、诗人借“折戟”古物,抒发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4、末句认为“国破人亡在此朝”不好,为什么?虽表意思基本一样,可文中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曹操胜利后骄姿和东吴失败的屈辱(以小见大)而改语过于直白,缺乏诗味。三浣溪沙1内容:写优美自然景,表诗人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2艺术特色:上阕写景,清新宁静,下阕议论抒情,由水想到青春,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3名句:休黄鸡赏析:人们惯用“白发”“黄鸡”来喻光阴催人老,作者反其意,是诗人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对青春活力的召唤,是一首催人自强的赞歌。四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写出杜甫写春雨的诗句?结合本诗说春雨的特点。(1)“好雨细无声” (2) 细滑,润泽2内容:首句点出初春小雨,第二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远看似青,近看却无,写出初春小草沾雨后有朦胧景象,突出早春特点,三、四句通过与晚春的对比,突出了早春的美丽可爱,赞美初春景色。3把第2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4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5本诗的主旨?主旨:早春比暮春风光更好五西江月1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1)蝉鸣、鹊啼、蛙叫、人声。()渲染了欢乐的气氛,突出了夏夜的寂静。2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乌云骤起,月光渐隐,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地,雨点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的心里是何等的高兴呀!3赏析“明月鸣蝉”:表面看写的是风、月、蝉、鹊平常事物,但经作者巧妙组合就平常了。“惊鹊”“鸣蝉”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象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4关于这首词的正确说法是( D )A.作者是唐朝的辛弃疾 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 C.“见”读iian,“见到”之意 D.本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农事丰收的喜悦之情。5.本词的上阕从视觉、听觉和嗅觉方面写夏夜的山村风光。六秋词1内容:一反过去悲秋情调,反映自己虽遭打击却不气馁,保持昂扬的进取精神。2艺术特色:咏秋之作,1、2句对比,3句描绘一幅豪迈高旷的图画刘禹锡的思想感情是豪放,热情。马致远是凄凉哀愁。在表现手法上,本诗议论兼抒情,天净纱是借景抒情。3赏析“晴碧霄”:作者一反常调,使人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为下文赞美秋日作铺垫。“排”字使全诗意境开阔。“便”末句反映了作者豪迈的气概,借景抒情,豁达乐观的情怀。七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杨花”唤起读者对诗人漂泊远方(漂泊不定,漂泊流离,不幸遭遇,被贬)的联想。2末两句赏析:把我的愁心当作物一样托付给月亮,将明月人格化,当作善解人意的知已, 通过晚风传送到遥远的夜郎之西3下面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BC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B.首句写景兼点明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的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E.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4请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愁心”的?杨花、子规、明月、风、杨花随风飘飞,子规啼鸣凄楚,都含飘零离别之情,明月,清风更能理解我的一腔愁情,成了可寄我心的“邮差”工具。八题破山寺后禅院1内容:写后禅院景物的幽静,表达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绪。2艺术特色:写景抒情,但意在言外。3赏析“曲径花木深”:“曲”“幽”“深”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这两句不仅再现了诗人踏过曲径,穿过深幽的花草树木,走到禅院的情景,且艺术表现了华夏文化对曲折美,摇曳美的追求。4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A.起首两句书写诗人在清晨入破山福寺时,旭日初升,光照树林B.三四两句用“曲”“幽” “深”等字表现禅房花木扶疏幽深清净的环境。C.五、六句写诗人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悦,“潭影空人心”表现诗人精神上完全消除俗念,获得愉悦的内心感受。D.这首诗题为“题破山寺后禅院”,可见“破山寺”是全诗重点所在,所以在第一、二句景致刻画后,立即转入对“破山寺”的描述。5尾联似矛盾,请从表现手法上和诗人内心旨趣两方面分析不矛盾,这里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假如周围一片喧嚣,其他尘世的声音都没有了,这里抒发的是向往佛门清静的心情。6你认为“潭影空人心”一句中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空”是说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杂念)消除净尽。“空”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呼应。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宋代1内容:中秋词,诗人苦闷,借问天问月问人生来排遣愁绪。2艺术特色:借月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虚实结合,以自然的深远澄净映衬自己胸怀的超脱开朗,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3名句赏析:“但婵娟”:只希望两人平平安安,虽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表对离别亲友诚挚慰问及祝愿,唤起人类普通的情感体验。4作者“欲乘风又恐寒”表达他怎样的心态?表达作者向往月宫那宁静华美的生活,但又眷恋人间的直爱亲情,表达他矛盾犹豫的心态5“人有圆缺”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说明人世间的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完美,因此对生活中的一切坎坷挫折要从容面对,心胸要开朗豁达.十过故人庄孟浩然1内容:写山村风光及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景,抒发诗人闲适恬淡的田园情趣2艺术特色:诗人用看似平淡的描述创设了深邃高远的意境,将恬静秀美的山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融为一体。3名句赏析:“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1)这是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画面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运用对偶修辞,写出了恬静秀美的山村风光。(2)析:a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b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C这两句诗用诗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合”字表现了绿树的环境相拥的情志,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4诗人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之间朴素深厚的情谊? 开轩面场圃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十一游山西村陆游宋代1内容:写山西村秀丽的自然风景和淳朴的民风民俗,表诗人愿成为其中一分子的强烈愿望。2艺术特色:通过写淳朴的民风民俗来表对山西村的喜爱,并借写景句子启示人们:在困难时要相信前途必定光明。3赏析“山重又一村”这是动中有景,写出曲折多变的景色,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的哲理,后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4a首联中“足”字好在哪里?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b颔联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突生活中有何意义?情景:颔联描写的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意义:现突生活中人们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漫长变化的哲理。5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a.村民的热情好客 b.优美的景色c.淳朴的风土人情6“山重又一村”是名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运用它?为什么?(1)面对困境时因这两句蕴含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2)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因为这两句诗描写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7本诗以什么为线索?刻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以“游”为线索,刻画了一幅宁静祥和,优美朴素的山村农家生活的清新画面8“夜叩门”与首句哪个词呼应?表作者怎样的感情?与“农家”呼应,表作者对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十二白雪歌送武判宫归京岑参 唐代1内容:包括咏雪和送别两方面,以咏雪起,以送人结,展现了雪中送人的奇景和深情,再现边塞的风光和守边将士的精神风貌。2艺术特色:全文紧扣“雪”,语言明朗优美,节奏跌宕生姿。3赏析“千树开”。 写雪后美景,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动人,一片银白的世界,变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给人的感受不畏奇寒而是欣喜和爱意。4本诗是送别诗,可主要内容却是写边塞雪景,是否离题?为什么?并不离题,奇寒之景是送别之景,在此情此景中的送别,更是令人永生不忘。十三观沧海1内容: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开阔胸襟,抒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2艺术特色:借景抒情,紧扣“观”,把眼前海上之景与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融合,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3名句“明若出其里”寥寥十六个字,写出了沧海之大,活现了它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我们也可从中感受到诗人比海、比天更广阔的胸怀,可领略到诗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4理清全诗的写景顺序远近,实虚5诗中哪些句子是写海景的?哪些是凭想像虚写的,有什么作用?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实写。“西月之行若出其里”,想像,虚写,虚写。进一步表现了大海雄伟壮观的景象。十四破阵子(醉里)1内容:抒发作者渴望驰骋沙场,为国建功立业的美好愿望及这一愿望未能实现的无限感慨。2艺术特色:前九句,每句咏一事,节奏紧凑,写声绘色,形象生动,末句余味无穷,多用典故,贴功而寓意丰富。3名句“了却身后名”作者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朝、收复失地的大业,以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4说说“沙场秋点兵” 和“可白发生”分别表现了怎样的美?雄壮美;悲壮美5词中哪两句点明了作者的人生追求?了却身后句6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收复中原,统一国家7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浴血奋战的沙场。这种眷恋情结从词中挑灯看剑梦回连营两个细节呆读出。8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的“秋”字表达效果。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十五黄鹤楼 崔颢1内容:全文以出神入化之笔写出了黄鹤楼一带的景色及由此而引起的乡愁。2艺术特色:将远古情思和眼前的自然景色水乳交融,不着痕迹地书写乡愁。3赏名句:A“日暮使人愁”“乡愁”之情和“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使人的心境复归于渺然的忧思而益发深沉,不能自。,尾联点题,由上联的写实景而引出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愁绪。B“晴川”写汉阳晴川和鹦武洲的景致。“历历”“萋萋”描绘出山川清楚分明,草木极其茂盛的状貌。4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并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中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愁/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和“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十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赠刘禹锡1“乐天”是谁?白居易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诗人对被贬谪遭弃置境的愤懑不平和悲痛怅惘之情,同时在表达对友人的谢意与共勉之中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3“到乡翻似烂柯人”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回到乡里反倒象是提着烂斧柄回来的王质/表诗人二十年后物是人非,恍如隔世的感慨4诗中作者用“沿角”“病树”表达了一种达观情怀,还体现了什么哲理?新陈代谢,即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5诗的3、4句借“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怀念故友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情。6赏析“沉万本春”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A、这两句诗借人事变迁的感叹,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一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发展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更好。B“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C原意是:沉船旁边千帆飞驶而过,病树削头万木峥嵘,春意盎然,新意是:事物在迅速向前发展,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十七渔家傲1“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一个“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天冷,声杂,城孤2本词表诗人怎样的感情?思乡之情和自己报效国家的志向,也表达了自己报国无门,功业未建的苦闷心情。3词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边塞的景色特点? (“边声”“角起”“千峰”“孤城”等)十八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A诗的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B颔联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冬天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C颈联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百花竞放,五彩缤纷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意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D本诗能紧紧抓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选取典型事物,把西湖描绘得生机盎然,抒发出了诗人喜悦的情感。2诗中的“钱塘湖”,就是现在的杭州西湖,你知道写西湖的名句还有哪些?请写出连续的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3从诗中哪些描写中看出本诗是写西湖早春美景的?几处,谁家,早莺,新燕4用散文化的笔调扩写颈联或颔联?(提示:景美与喜悦心情相结合)5本诗写了西湖早春(春天)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6“几处准家”是写诗人所见之景,请说说这样的景色会给人们怎样的感觉?给人们带来的生机勃勃(一片生机)的感觉。7赏析“乱花马蹄”。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天妩媚动人,又以“渐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勃勃生机。8尾联详细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9五、六句诗人用“乱”字来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10“争”字用得好: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春的蓬勃生气。十九关睢1以歌者的心态各用一句话分别概括五个章节的内容,反映出歌者微妙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我看中一位好姑娘我要没日没夜追求她如追求不到我睡不着觉我要弹琴鼓瑟去亲近她我要敲钟击鼓让她快乐。2从本诗中你能大致了解到那个时代的男女爱情状态吗?恋爱比较自由,感情诚挚,热烈、朴素、健康。二十蒹葭1请你据本诗内容或中心,为本诗另拟一个标题。如秋歌寻觅水中情人等。2对照关睢的热烈直率,本诗所表达的感情有什么特点?含蓄、朦胧而又执着坚定。二十一使至塞上王维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诗写了一件什么事情?作者奉命出使边疆劳军,经过居延城后在大漠上遇前线侦骑,得知了前线将领的位置。2请就红楼梦第48回对“直”“圆”的评价(“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但换这两字很难再现此景),请你试找两字换原诗中的这两个字,谈谈对这段话的体会。诗的好处,往往是有口难言,看似无理却非常有理,表面像俗却又不俗。炼字炼句,不在词藻是否华丽,而在于是否贴切。二十二饮酒 陶渊明1作者在诗中“忘言”的“真意”,你能帮他说说吗?(结合作者生平及其他作品)参考:围绕“不求仁途,回归自然”2“采悠然见南山”一句,展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的胸怀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A本诗是我国晋朝诗人陶渊明的一首五言津诗。B第1、2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对车马喧嚣的官场生活的厌倦。C第3、4句自问自答,表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D第58句描绘了一幅由菊花,南山,山中晚景,归林飞鸟构成的大自然的美丽画面,说明作者完全陶醉在悠闲自得之中。E“此欲”两句是全诗的总结,意思是这种隐居生活包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我想要说出来却忘记了怎样表达。二十三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本诗一反离别诗的伤感之情,试举一联加以分析。如:首联把送别地点与千里之外的目的地用“望”字联结起来,缩短了两地的心理距离,用不着悲伤。如:第二联点明双方同是宦游在外的人,离别是常事,不足悲伤。如:第三联点明友谊可超越时空,给双方以安慰和鼓舞。如:第四联直接劝慰友人不要像一般青年男女一样悲悲切切,要坦然面对,心胸豁达,使气氛由悲凉变为豪放。二十四行路难 李白1本诗是怎样表作者痛苦心情的?写眼前之景,盛宴佳肴无法下咽,再写想像之景,渡河登山,冰雪塞川封山。夸张言明了行路难,表达报国无门的苦闷,无法施展抱负的抑郁。2本诗表作者心潮起伏的矛盾心态,请结合诗句说说如何涌读才能更好地表现了作者的情感变化。第1-20句写盛宴,宜平缓;3、4表心情苦闷,应低沉顿挫,去声字应重读;5、6句表苦闷的程度,令人无法“行路”,宜表现极度失望的情态,“渡”“登”重读;7、8句略显神往,宜稍作舒展;9、10句为短句,宜短促,跳跃;表现出作者探索追求的心理;11、12句昂扬奋发,表作者的理想希望之所在,“会”“济”应重读。3对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现在在哪里呢 )A、珍羞:精美的菜肴;羞,现在写作“馐”B、直:价值,现写作“值”C、茫然:漫然无所适从的样子。D、今安在:今天会在哪里安宿呢?4诗中“直持云帆济沧海”一句意思是径直挂上白色的船帆横渡沧海。表明诗人自信,必有远大的前程。5分析。(正确打,错的打)A诗前四句欲抑先扬,极言宴席的华美,又生动刻画出诗人既悲愤郁闷又竭力从苦闷中挣扎出来的自我形象()B接着从“茫然”引出行路难,用四个景象揭示人生遭遇的变幻莫测,生动表现出诗人心情的变化()C“行路难,行路难!”这感情突发的惊叹,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惊讶与不安()D这首诗反映诗人盼望游遍祖国的高山大川和在现实中遭遇艰难的矛盾心理()6“闲来垂梦日边”,诗人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诗人盼望自己也有姜太公;伊平他们那样的官运)7在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从怀才不遇和仁途不顺的茫然变为对仁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二十五望岳杜甫1 从哪些字词可看出本诗是“望”而不是“登”岳呢?青:所见的山色,割:所见的山势,高耸入云,分开阴阳,曾云:所见的山中雾霭;决眦,归鸟:是望的具体情态和所见之物;会当:一定要,表将来的结果,由山势高峻所见。2 据考证,本诗为作者考进士及第后所作,大约二十六七岁,就此诗,请你推测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态。本诗由一个“望”字,从自己所见所感写出泰山的巍峨秀美,尤其是末句,更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攀高峰,俯瞰一切的坚定信念和豪迈气概,侧面显示了青年杜甫不凡的理想和抱负。3 本诗不是作者登上泰山顶后所写。4 “割”好处: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5 赏析“会众山小”。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二十六己亥杂诗 龚自珍1“落红更护花”与陆游“零落尘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相比,思想境界有什么不同?陆游笔下的梅花具有洁身自好的品格,而本诗的“落花”比“梅花”更有远大的追求,不仅追求自身品格的纯洁,更要为国家为后人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思想境界更为高远.2“落红不是无情物”中的“情”包含了哪些内容?为国分忧的豪情和为民效力的热情.3前两句抒发诗人不得已辞别还乡时的无限愁思,而后两句却表达了他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积极思考,寄托了为培育人才以及维护自己崇高理想而献身的情怀。4本诗写了诗人的复杂心情,既有卸甲归田的惆怅,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继续忠心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二十七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1. 此曲中的“聚”和“怒”写出了山与水怎样的特点?“聚”写出了山的连绵起伏和巍峨险峻,“怒”写出了水的波涛汹涌.2. 作者伤感悲愤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用原句答)兴百姓苦;之,百姓苦.3. 曲中写主人公在潼关驻足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的句子是望西都,意踌躇.4. 全曲由所见所想到所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这样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二十八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1.本曲共写了哪十种事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西风,瘦马,夕阳.2.说说哪些因素会让游子有“断肠”之痛?对家乡的思念,不能与家人团圆的辛酸,流落他乡的孤独,出门在外的种种艰辛,没有建功立业的遗憾等.3.全诗渲染了萧瑟苍凉(凄凉)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极其孤寂愁苦(悲伤)的情绪。4.“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以乐景写哀情,反村离人思乡的愁绪.二十九过零丁洋 文天祥1.“风飘絮”和“雨打萍”分别比喻什么? 喻国家的山河零落破败喻人生的险恶遭遇.2.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品质和气概?表作者纯洁坚贞的品质和为国效力,誓死如归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三十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1. 概括上、下阕的内容上阕写出猎的阵势,豪情勃发,气势恢弘;下阕写为国效力的愿望.2. 写出猎的场面,表词人怎样的情怀?表作者渴望亲临战场,卫国杀敌,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3. 全词感情奔放,气概豪迈,请把体现这一特点的动词找出来。发,牵,擎,卷,射,挽,望等).4. 从表达方式上看,上阕重在叙事描写;下阕重在抒怀。5. 词人借“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什么意思? 表达自己报效国家,御敌建功的决心.6. 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略7. “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指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三十一登飞来峰 王安石1. 诗中哪两句表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难的胸怀? 不畏自缘.2. 读了本诗,你得到了哪些启发?只要锐意攀登,登高一定会望远;只要个人埋头苦干,进取追求,那么任何挫折和困难都是不必畏惧的.3. 赏析有错的一项( D )A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塔之高,后两句登飞来峰塔的感想。B后两句表面看是写自然景象,实暗指社会现象。这里表示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阻挠。C作者善于把抽象的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怀,表明自己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D前两句意为:我登上飞来峰顶寻找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那里可以看到日出。4. 本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5. 本诗提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同上2题三十二浣溪沙 晏殊1. 词人借助了哪些物象来怀旧的?他是用怎样的方式来表现怀旧的感情的?天气,旧亭台,花,燕词人用叹今的方式来表现怀旧的感情。2. 据词的内容,你能想像出词人“独徘徊”时在思考些什么吗?可能是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人生思考。3. 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找出一个例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A“新”“旧”前者是唱新词的环境,后者是饮酒唱词时的环境,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怅惘情思。B“去”“ 来”,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三十三相见欢 李煜1.“无言独上西楼”一句从哪两个角度写出词人无法倾诉的孤寂和凄婉的?是从神态和动作两个角度写的。2.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一般滋味”指的是怎样的滋味?(联系词人的经历说说)这是一般的离愁所无法比拟的别一种愁情,既写出了他亡国之后的那种辛酸苦辣,百味人生的复杂感受,同时又写出了此种滋味只有自己才能感悟的深切痛苦。3.“剪是离愁”一句以丝喻愁,请说说这样比喻好在哪里?以丝喻愁,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化了。三十四无题 李商隐1首句中两个“难”字意思分别是指什么? 困难 难受。2“春泪始干”是名句,表诗人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3作者写此诗其实不在写情,而是为表达被贬职的痛苦与郁闷()4诗中有一句是比喻,这句诗是“春蜡”。这个句中运用了谐意,以丝谐思,使此句诗成为名句。三十五夜雨寄北 李商隐1第一句中两个“期”字在诗中有怎样的作用?一问一答,不仅写出了彼此之间的思念之情,还写出了诗人宦途失意,羁旅他乡,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2“何当夜雨时”,诗人在这儿想像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什么感情?想像诗人与亲人相聚时,细细述说巴山夜雨时的情景,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3本诗既写了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又写了想像景(未来景) “何当却话”,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4“秋”字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点明了季节,并烘托了人物的心情5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三十六泊秦淮 杜牧1北宋王安石的“至今商女,时时唱,后庭遗曲”与本诗中哪两两句异曲同工?均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担忧之情?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 表他们对历史是否重演的担忧。2说说“夜泊秦淮近酒家”一句在诗中的作用。(如交代了时间地点,点明了题目,承上启下等)3“烟”句中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4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忧国忧民5说说你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理解。表面上是对商女的埋怨责怪,实际上是批评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颓靡世风,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晚唐统治者,寄寓着诗人无限的忧愤和辛辣的讽刺。三十七、雁门太守行 李贺1. 首句写出了一种怎样的气氛和形势?“压”字包含了解哪些内涵?写出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压”字揭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内涵。2.诗中哪两两句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声?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三十八观刈白居易1.请问本诗叙了什么事?写了怎样的心?叙述了农民田地里辛苦劳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惭愧而同情的心。2. 用自己的话分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矛盾心理。尽管天热,“力尽”,还是“但惜夏日长”,说说农民除此依靠别无活路,真是惨苦到极点了。三十九春望杜甫1.作者所“望”的是什么?在朗读时应将重音落在哪些字词上?诗中所“望”国都,山河,春日,草木,花鸟,家书,盼望2.后人认为首联明为写景,实为抒感慨,请说说你的体会。开头两句“望”“春”之景,国都沦陷,残壁断垣,山河依然,草木森林,满目疮痍,令人感慨万千:春日明媚,长安应为游人如织,所见却是乱草丛生,林木苍苍,人烟稀少,一变而为荒芜萧索,作者痛心由此显现。3.诗中“草木”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4.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5.前四句统领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花鸟。6.请展开想像,描写末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汉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了。 / 细节描写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