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地质学课后习题答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53219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地质学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综合地质学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综合地质学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章 :矿物和岩石1.什么叫矿物?什么叫造岩矿物? 矿物(Mineral)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的元素或化合物。造岩矿物rock forming minerals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称造岩矿物。主要造岩矿物:石英、钾长石、斜长石、角闪石、辉石、橄榄石、云母、方解石、白云石。2.地壳中的造岩元素通常是指哪8种元素?含量最高的是元素是什么元素? O Si Al Fe Ca Na K Mg地壳中重量百分比最大的10个元素的顺序是:OSiAlFeCaNaKMgTiH,若按元素的原子克拉克值(原子个数),则原子个数最多的元素是:OSiHAlNaMgCaFeKTi。3.常见主要造岩矿物有那些?肉眼如何鉴别?主要造岩矿物:石英、钾长石、斜长石、角闪石、辉石、橄榄石、云母、方解石、白云石。具体鉴别方法参照课本方法4.什么叫岩石?什么叫岩石学?岩石(Rock)是天然形成的、由固体矿物和岩屑组成的集合体。岩石学是研究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产状、分布、成因、演化历史和它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等的学科,地质学的分支。(w)5.野外如何区分三大岩(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矿物成分均为次生矿物,成分复杂,但较稳定,常见有石英、长石、角闪石、辉石、橄榄石和黑云母等。次生矿物占当数量,物成分简单,但一般多不固定,常见的有:石英、正长石、白云母、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绿泥石和海绿石等。除具有原岩的矿物成分外尚有典型的变质矿物,如石榴子石、透辉石、矽线石、盐晶石、十字石、红柱石、阳起石、符山石等。结构粒状,斑状结构为其特征以碎屑,泥质及生物碎屑结构为其特征以变晶,变余、压碎结构为其特征。构造具流纹,气孔及块状构造多具层理构造多具片理构造产状多以侵入体出现少数喷出岩呈大规模形状产出层状或大透镜状随原岩的产状而定分布以花岗岩,玄武岩分布最广黏土岩分布最广,次为砂岩,再次为石灰岩以区域变质岩分布最广6.如何理解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之间互相转化关系?论述岩浆岩的分类依据和分类方法,并进一步论述三大岩类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答案:(1)岩浆岩根据其化学成分(SiO2)分为四类,即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又根据生成条件(产状)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2分)。 (2) 超基性岩中喷出岩为苦橄岩;浅成岩金伯利岩;深成岩为橄榄岩,辉石岩。 基性岩中喷出岩为玄武岩;浅成岩为辉绿岩;深成岩为辉长岩。 中性岩中喷出岩为安山岩;浅成岩为闪长玢岩;深成岩为闪长岩。 另一组中性岩的喷出岩为粗面岩;浅成岩为正长斑岩;深成岩为正长岩。 酸性岩中喷出岩为流纹岩;浅成岩为花岗斑岩;深成岩为花岗岩。 (5分) (3)三大岩类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岩浆岩经过外力地质作用转变为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变成变质岩;变质岩经过外力地质作用转变为沉积岩,经过岩浆作用变成岩浆岩;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变成变质岩,经过岩浆作用变成岩浆岩。三大类岩石成因不同,特征也各异,可是它们之间却又相互联系、相互演变、密切相关,可以互相转化。岩浆岩、变质岩在地表条件下,经风化、搬运、沉积、固结作用,可形成沉积岩;沉积岩、岩浆岩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受到高温高压以及热液和气体的作用,原来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改变,可转变为变质岩;沉积岩、变质岩在地壳深处的高温条件下,经重熔作用可行成岩浆,此后岩浆向上侵入或者喷出地表后,冷凝、固结为岩浆岩。第二章:沉积岩1什么叫沉积岩?什么叫沉积作用?沉积岩是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是指物质被搬运到适宜的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和堆积的过程(w)2沉积岩的沉积物来源主要有那些? 陆源物质母岩风化产物 生物物质 生物残骸及有机质 火山物质(深源物质) 火山碎屑物及深部卤水 宇宙物质陨石3沉积物在成岩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有那些? 风化搬运和沉积沉积分异成岩风化作用(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作用)搬运和沉积(机械搬运和沉积,化学搬运和沉积,生物搬运和沉积)机械搬运(流水的机械搬运作用,风的搬运及沉积,冰川的搬运及沉积)沉积分异作用(机械沉积分异,化学沉积分异,化学沉积分异作用 以前两者为主)4沉积岩中的矿物按其成因一般可分为那些? 1、陆源碎屑矿物:从母岩中继承下来的一部分矿物。 陆源碎屑矿物:从目岩中继承下来的一部分矿物,呈碎屑状态出现,是母岩物理风化的产物2、自生矿物:在岩浆岩中缺乏的的一些矿物,如粘土矿物、沉积的铁铝锰矿物、白云岩、方解石和盐类等矿物,在风化沉积作用中形成的,叫自生矿物。 自生矿物:指沉积岩形成过程中,母岩分解出的化学物质沉积形成的矿物及成岩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矿物3、次生矿物:沉积岩遭受风化作用而形成的矿物,如黄铁矿风化相成的褐铁矿5沉积岩的原生构造主要包括那些? 沉积岩的构造是指岩石各个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沉积岩的原生构造:沉积岩在沉积、成岩过程中产生的构造层理构造(平行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层面构造(波痕,泥裂,雨痕、冰雹及印模,冲刷痕)生物痕迹软沉积变形也属原生沉积构造,如滑塌构造、卷曲层理、碟状构造等6陆源碎屑岩按碎屑颗粒大小可分为哪四类?过去,在我国较为流行的沉积岩的分类,主要是以沉积作用方式和岩石成分为依据的分类,它把沉积岩分为三大类:碎屑岩类粘土岩类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类由于上述分类对于沉积岩的物源表示含糊不清,所以现在按沉积物的来源将沉积岩分类两大类:外源沉积岩类【陆源碎屑岩(碎屑物、化学物质、基质(或杂基),火山碎屑岩。】内源沉积岩类外源沉积岩的组成物质主要来源于沉积盆地之外,是在盆地之外生成的物质,它包括母岩风化后形成的陆源碎屑物质和粘土矿物及火山喷发作用形成的火山碎屑岩。因此,外源沉积岩又分为陆源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根据碎屑颗粒的大小,陆源碎屑岩可以分为四类:1 砾岩:碎屑直径大于2毫米;2 砂岩:碎屑直径20.063毫米;3 粉砂岩:碎屑直径为0.0630.004毫米;4 泥质岩:碎屑直径小于0.004毫米;7内源沉积岩的结构按其成因和特点大致可分为那几种?内源沉积岩由于其形成方式较多,既有化学或生物化学沉积的,也有生物作用直接形成的,还有机械沉积的以及交代作用生成的,因此,其结构也多种多样,甚为复杂。按其成因和特点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粒屑结构、生物骨架结构、晶粒结构和交代残余结构内源按成分可分为八大类:铝质岩类、铁质岩类、锰质岩类、磷质岩类、硅质岩类、碳酸盐灰、蒸发岩类和可燃性有机岩类,其中除碳酸盐岩及硅质外,其他各类数量较少,且都是重要的沉积矿产。8碳酸盐岩类的主要岩石类型有那些?碳酸盐岩是以钙、镁碳酸盐矿物为主组成的沉积岩。主要有的岩石类型为石灰岩和白云岩。因为碳酸岩的形成方式很多,故其结构也是多种多样,有粒屑结构、晶粒结构、生物骨架结构和交代残余结构。首先根据成分分为石灰岩和白云岩两个基本类型第三章:岩浆岩1什么叫岩浆?什么叫岩浆岩?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高温、高压熔融硅酸盐物质(部分物质包括碳酸盐岩、氧化物、硫化物)叫岩浆岩浆岩(magmatic rocks)?岩浆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温度降低,最后冷凝成的岩石叫岩浆岩,喷出地表的叫喷出岩、侵入地壳叫侵入岩2岩浆岩按矿物成分分,可分为哪三类?岩浆岩矿物成分及含量是分类命名基础,矿物主要考虑石英含量、暗色矿物种类及含量、长石的种类及含量。三、按产状、结构构造分类在成分基础上,再按产状、结构构造的不同把各类岩石进一步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3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分别有哪些?结构是指岩石的组成部分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自形程度及其相互关系。岩浆岩的结构主要包括:(一)结晶程度 结晶程度是指岩石中结晶矿物与非结晶玻璃质的含量比例,按结晶程度岩浆岩结构分为:1 全晶质结构:岩石全部由结晶的矿物组成。缓慢冷却,多见深成侵入岩2 半晶质结构:由结晶物质和玻璃物质组成。多见浅成岩和喷出岩。3 玻璃质结构:全部由玻璃质组成(二) 矿物颗粒大小 显晶质根据矿物平均直径大小,又分为:1 粗粒结构:颗粒直径大于5mm2 中粒结构:颗粒直径52mm3 细粒结构:颗粒直径20.2mm4 微粒结构:颗粒直径小于0.2mm(三) 矿物的自形程度 1 等粒结构:岩石中同种主要矿物颗粒大小大致相等, 2 不等粒结构:岩石中同种主要矿物颗粒大小不等, 3 斑状及似斑状结构:如果基质为隐晶质或玻璃质为斑状结构;如果基质为显晶质为似斑状结构。(四) 颗粒相互关系按矿物自形程度分为:1 自形结构:矿物具完好的晶面。2 半自形结构:晶体发育不完整,具部分晶面3 它形结构:无完整晶面,形状不规则。 构造是指岩石中不同矿物几何体之间的排列方式及充填方式。主要有:块状构造、斑杂构造、条带构造、气孔和杏仁构造、流纹构造、枕状构造4侵入岩的原生流动构造包括哪些?野外如何确定?侵入岩体原生流动构造,原生流动构造是在岩浆流动过程中,由于岩浆内部某些先期结晶的矿物颗粒、析离体或捕虏体等,受岩浆流动的影响发生定向排列而成,包括流面和流线。流线又称线状流动构造,是由角闪石、长石等线状、柱状矿物或透镜状、长条状捕虏体和析离体优选定向排列而成,多发育在侵入岩体的边部和顶部,一般平行于岩浆流动方向,反映了岩浆的相对流动方向。流面又称面状流动构造,是由云母、长石等片状、板状矿物或扁平状捕虏体、析离体面状定向排列而成,一般平行于岩体与围岩的接触面,常发育于侵入岩体的边缘或顶部。流面的形成与岩浆的层流有关。原生流动构造的发育程度主要受岩体侵位方式、岩浆流变性质、构造作用强度,以及岩体形态、大小、岩性、侵位层次等控制。不同侵入体中流动构造发育程度差别很大。如超基性、基性和碱性岩中流动构造较发育,而花岗岩中发育较差。浅成小型侵入岩体中流动构造一般比大型侵入岩体发育。有些岩体仅仅发育流线,另一些岩体则只发育流面。如果岩体中同时发育流线和流面,则流线位于流面之上,并且流线在流面上的侧伏向和侧伏角可以任意变化。5什么叫矿物的自形程度?岩浆岩的结构按矿物的自形程度分为哪几种结构?自形程度:即指矿物形态发育的完善程度1自形粒状矿物由晶形发育良好完整的矿物组成2半自形粒状矿物矿物晶体部分发育完整,有良好的晶面,部分则为不规则状轮廓3它形粒状矿物-矿物晶面多不发育,边缘弯曲呈不规则状1 自形结构:矿物具完好的晶面。2 半自形结构:晶体发育不完整,具部分晶面3 它形结构:无完整晶面,形状不规则。6岩浆岩常见的构造类型有哪些?构造是指岩石中不同矿物几何体之间的排列方式及充填方式。主要有:块状构造、斑杂构造、条带构造、气孔和杏仁构造、流纹构造、枕状构造7 岩浆岩的原生节理有哪几种?野外如何识别?1、原生节理类型: 横节理( Q节理) :垂直流线的陡倾斜节理,节理面粗糙,裂开宽度较大,延伸较短,并常被脉岩或矿脉充填。 纵节理(S节理) :它平行于流线而垂直于流面构造,节理多细密,节理面平滑,一般无充填物。 层节理(L节理) :节理面平行流面(并与接触面一致)和流线,倾角一般不大,较平整, 有时可见岩脉或矿脉充填。 斜节理(D节理):它是与流线、流面构造斜交的,常成两组出现,具有剪切节理特点, 常有错动,它常常切割矿脉或岩脉。 2.野外工作中区分原、次生节理的几点参考意见: (1)最基本的是原生节理与岩体流动构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有较明显的现律可循。 (2)原生节理不切穿岩石中的矿物颗粒,但次生节理则有切穿矿物的可能。 (3)原生节理分布比较局限,特别是岩体边部的原生节理决不可能穿插到围岩中去,这与次生节理区别。(4)原生节理常被后期脉岩所切断,但次生节理,有的可以被脉岩切断,有的则可切断脉岩。(5)一般来说原生节理的充填物常属高温热液或气成产物,而次生节理则常常不然。(6 )断层线附近有规律分布的节理,一般为次生节理。 3.确定原生节理的方法:首先在节理面上或附近观察柱状矿物、片状矿物和捕虏体的排列情况,以判断流线和流面,然后根据节理和流线、流面的关系判断属于那一组节理。 测量L节理面产状即可代表接触面的产状,进而可以恢复岩体的产状。 对岩体原生构造的研究必须慎重细致,应在全面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包括对流动构造,原、次生裂隙,被充填的岩矿脉的研究) ,通过不同性质地区内的岩体构造系统和围岩构造体系对比分析及对岩体裂隙的力学性质分析、配套后,才能比较可靠的区分原、次生构造,以求恢复和探索岩体不同阶段的构造应力状况。8、岩浆岩按Si O2 的含量将其分为哪四大类?9超基性岩类中常见的岩石有那些?基性岩类中常见的岩石有哪些?中性岩类中常见的岩石哪些?酸性岩类中常见的岩石有哪些?这些岩石野外为何特征?超基性岩:橄榄岩苦橄岩类 金伯利岩类 霓霞岩霞石岩类 碳酸盐类(橄榄岩,苦橄岩,苦橄玢岩)基性岩类:辉长岩玄武岩类 碱性辉长岩碱性玄武岩类(辉长岩,玄武岩,辉绿岩)中性盐类:闪长岩安山岩类 正长岩粗面岩类 霞石正长岩响岩亚类(闪长岩,安山岩,闪长玢岩)酸性岩类:花岗岩流纹岩类(花岗岩,流纹岩,花岗斑岩)10. 岩浆岩常见的造岩矿物有哪些?橄榄岩,辉石,角闪石,云母,斜长石,钾长石,石英第四章:变质岩1什么叫变质岩?什么叫变质作用?岩石圈内大部分岩石在温度较高(700-200)静岩压力较大(上百到上千MPa之间)局部定向压力(即构造应力)较大地内流体的作用下,仍保持固态使物质成分或结构、构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另一种岩类,叫变质岩变质岩:是由原来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在地壳中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成分加入的影响,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变化后形成的新的岩石变质作用(Metamorphism)是指在地下特定的环境中,由于温度、压力或流体作用的影响,使原岩在基本上为固态条件下,发生物质成分与结构、构造变化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为变质岩变质作用:原先存在的各种岩石,由于受到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及地热变化等内力地质作用的影响,使其所处的地质环境及物理化学条件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岩石的结构、成分、构造等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而形成新的岩石的过程2根据原来岩石的类型,可将变质岩分为哪两大类?原岩为岩浆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为正变质岩。原岩为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为副变质岩。3变质作用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重结晶作用 指岩石在固态状态下,同一种矿物经过有限的颗粒溶解、组分迁移,然后又重新结晶成较粗大颗粒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矿物成分不发生变化。)变质结晶作用 指在原岩总体化学成分基本不变化的条件下,形成新矿物或新矿物组合的作用。)交代作用 指化学活动性强的流体与固体岩石之间发生物质置换与交换作用,产生新矿物,岩石总体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变质分异作用 指成分比较均一的原岩,经变质作用后,形成矿物成分不均匀分布的过程。4变质岩矿物按其成因划分为哪两种矿物?在一定变质条件下形成的变质岩,其矿物组成可根据成因划分为稳定矿物和不稳定矿物。稳定矿物 又称为新生矿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原岩经变质结晶作用和重结晶作用形成的矿物。它可以是原岩中已有的、经变质后仍然存在的矿物,如大理岩中的方解石;也可以是原岩中不存在、经变质作用后新产生的矿物,如硅灰石大理岩中硅灰石。不稳定矿物 又称为残余矿物。是指在一定的变质条件下,由于反应不彻底而保存下来的原岩矿物,如云英岩中的钾长石残余就是不稳定矿物。5变质岩的结构按其成因分为哪几种?变质岩的结构是指构成岩石各矿物颗粒的大小,形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变质岩的结构,根据成因可分为四大类: 变余结构:由于变质重结晶作用进行的不完全,原来矿物成分和结构特征被保留下来。 变晶结构 是岩石在固态下由重结晶和变质结晶作用形成的结构。根据变晶矿物相对大小:等粒、不等粒和斑状变晶结构根据矿物相对大小:粗、中、细变晶结构根据矿物的形态:粒状结构、角岩结构、鳞片变晶结构、纤状变晶结构 碎裂结构:岩石受到机械破坏而产生的结构 交代结构(metasomatic texture):由于化学性质活泼的流体的作用,导致物质成分的带入和带出使原有矿物被溶解的同时被新生矿物所取代,这样形成的结构6变质岩的构造主要有哪两大类?变成构造包括哪些?根据变质岩中原岩构造保留的程度,可将变质岩的构造分为变余构造和变成构造两大类。岩石经变质后仍保留原岩部分的构造特征,这种构造称为变余构造。 正变质岩(岩浆岩)常见的变余构造有:变余气孔构造、变余杏仁构造、变余流纹构造。 副变质岩(沉积岩)常见的变余构造有:变余层理构造、变余波痕构造、变余雨痕构造、变余泥裂构造。变成构造 由变质作用所形成的构造称为变成构造。主要有: 斑点状构造 板状构造 千枚状构造 片状构造 片麻状构造 条带状构造 眼球构造 块状构造7常见动力变质岩有哪些?由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动力变质岩。动力变质岩分为两大系列: 碎裂岩系列:碎裂岩系列是指地质体发生脆性断裂形成的动力变质岩。碎裂岩系列一般包括断层角砾岩(大于2mm)、碎粒岩或碎斑岩(0.1-2mm)、碎粉岩(小于0.1mm)、伪玄武岩和断层泥等。 糜棱岩系列:韧性剪切带内的变形岩石一般形成糜棱岩系列。糜棱岩系列岩石的重要特征是具流动构造,矿物经受了塑性变形,并由塑性变形导致明显的重结晶及强烈的优选方位。糜棱岩通常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粒径减小;出现在较窄的带内;出现强化面理(流动构造)和(或)线理。随着糜棱岩化程度的增高,糜棱岩中的细小颗粒因重结晶而增大,并有上些新生矿物出现,使糜棱岩转变形成各种结晶片岩。基质以重结晶作用为主的糜棱岩可根据结晶程度和结晶颗粒的大小分为千糜岩、构造片岩和构造片麻岩8主要的区域变质岩包括哪些?岩石的结构,构造的类别来看,泥质岩随着变质程度的加深,变质岩类别变化最明显,可以由变质最浅的板岩、依次变为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直到麻粒岩;中酸性的岩浆岩可变成片麻岩和麻粒岩;偏基性的岩浆岩可变质为片岩和角闪片岩等。石灰岩或石英砂岩,变质后的变化序列不明显,一般都变成大理岩或石英岩。9接触变质岩的类型有哪些?接触变质作用 是在岩浆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上,主要由岩浆活动所带来的热量及活动性流体所引起的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的温度较高,一般在300800之间,静岩压力不太大(300MPa)单纯由于热量多而引起的接触变质叫接触热变质作用;除温度因素之外,还有从岩浆中分泌的挥发性物质所产生的交代作用,这种叫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当碳酸盐岩石与中、酸性侵入岩相接触时常形成矽卡岩。我国大量中、小型含金的富铜、富铁矿床大多是与矽卡岩关系密切的金属矿床。一)热接触变质岩根据原岩性质不同可分为:泥质岩石热变质、碳酸岩热变质、碎屑岩热变质、火成岩热变质1.泥质岩石热变质:板岩和角岩2.碳酸岩热变质:大理岩1)板岩:为泥质岩低级变质产物。2)角岩:为泥质岩中级变质产物。3)片麻岩:为泥质岩高级变质产物。(二)接触交代变质岩矽卡岩:是由石榴石、辉石及其他钙铁镁硅酸盐矿物组成的岩石,它是在深度不大的条件下由碳酸盐岩和中酸性侵入岩接触时,因接触交代作用而形成的岩石。10交代作用形成的岩石主要是什么岩?这种作用产生的主要矿物有石榴子石,绿帘石,透闪石,透辉石,阳起石,硅灰石等。形成的岩石通常包括两三种主要矿物和一些次要矿物,常为颗粒状和不等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的岩石类型是矽卡岩(接触交代作用)11 什么是混合岩?有哪几类?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各种岩石。形成于地壳较深部位,由浅色花岗质和暗色镁铁质岩两部分组成。矿物组成和结构、构造常不均匀。混合岩化作用较弱的混合岩,明显分出脉体和基体两部分。前者是由于注入、交代或重熔作用而形成的新生物质;后者基本代表原来变质岩的成分。条带状构造明显。随着混合岩化作用增强,浅成体与古成体的界线逐渐消失,形成类似花岗质岩石的混合岩。依混合岩化程度,分为混合质变质岩类、混合岩类和混合花岗岩类;按结构构造特点分角砾状混合岩、条带状混合岩、眼球状混合岩、肠状混合岩等。12气液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类型主要有哪三类?蛇纹岩 青盘岩 云英岩第五章:地层系统1何为地层叠覆律? 何为化石层序律?在层状岩层的正常序列中,先形成的岩层位于下面,后形成的岩层位于上面。这一原理称地层层序律,也称叠覆原理。生物层序律:一般来说,年代愈老的地层中所含化石构造愈简单、愈低级年代愈新的地层,所含化石构造愈复杂、愈高级化石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含有不同的化石,含相同化石的地层其时代相同2地层接触关系类型有那些?一、整合和不整合不整合又分为: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确定不整合的存在1地层古生物方面的标志:如果两套地层中化石所代表的时代有较大的间隔,反映了生物演化过程的中断,说明可能存在不整合。2 沉积侵蚀方面的标志:两套地层之间如果存在各种沉积-侵蚀面、如古侵蚀面、古土壤以及有关残积矿床、底砾岩等,说明上覆地层形成前,曾一度隆起、侵蚀和风化等作用,表明存在不整合。3 构造方面标志:如果上、下两套地层的变形有明显差异,如产状不同、构造线不同,褶皱型式和变形强度各异,说明存在不整合。4 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方面标志不整合形成时代通常相当于不整合接触的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所缺失的那部分地层的时代,或下伏地层中最新地层以后与上覆地层最老以前之间的时期3野外如何识别角度不整合的存在?4什么是地层的划分?野外如何进行地层划分?地层划分:把地球的岩层按其原来的顺序,系统地组织成具有某种特征、性质或属性的地层单位构造学方法:根据不整合面、假整合面把上、下地层分开岩石学方法:根据上下地层岩性的不同或岩石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将两个地层划分开来 根据岩石的组合情况及旋回韵律划分地层古生物学方法:根据生物层序律按上下地层中所含化石的不同来划分地层生物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含有不同的化石,含有相同化石的地层其时代是相同的5什么是地层的对比?野外如何进行地层对比?地层对比:根据不同地区或不同剖面地层的各种属性的比较,确定地层单位的地层时代或地层层位的相对关系岩石地层对比:是说明岩石特征和地层位置的相当化石地层的对比:是说明其化石内容和生物地层位置的相当年代地层对比:是说明其年龄和地质年代表中位置的相当第六章:地层单位及地质年代1什么是岩石地层单位?划分岩石地层单位依据?岩石地层单位:以岩性、岩相或变质程度均一的岩石所构成的岩石所构成的三维空间的岩石体,它们只是用一个小范围,分为群、组、段、层等岩性相对一致(均一、夹层、互层或特别复杂)内部结构一致(内部不分段的组为一种结构类型,内部分段的组可有多种结构类型)顶底界限明显(不整合或明显的整合)一定的厚度和分布范围(一般要求能在区域地质图上表达)群-group:通常是组的联合。原则:岩性的相近;成因的相关;结构类型的相似等。群的顶底界限一般为不整合面或明显的沉积间断面。常用于前寒武系和中生代陆相地层段-member:组的再分。原则:组内岩性的差别;组内结构的差别;地层成因的不同等。段的顶底界限一般是标志明显的整合接线层-bed:层有两种类型:一是岩性或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岩层组合,可以用于剖面研究时的分层。二是岩性特殊、标志明显的岩层或矿层2什么是生物地层单位?划分生物地层单位依据?生物地层单位:以古生物化石的分布演化、生存时代为依据,划分为生物带、组合带,等3常用的生物地层单位有哪几种类型?延限带选定化石的延限范围所代表的地层富集带以某个特有分类单元或一组特定分类单元的丰度明显高于相邻地层丰度的地层体组合带-以三个或更多化石分类单元构成的组合或伴生视为一整体,而有别于相邻地层间隔带两个特定生物面之间的含化石地层种系带含有代表进化种系中某一特定片段化石的地层4什么是年代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指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内形成的全部地层,是以地质年代(同位素年龄值)为依据划分的低层单位,划分为宇、界、系、统、阶等,用于洲际国际、大区域地层对比。宇界系统阶时第七章:地质体基本产状1.岩层产状要素包括那些?线状构造产状要素包括那些?走向:岩层面与地面的交线为走向线,走向向两段所指的方向为走向。倾向:岩层面与走向线垂直并沿斜面向下所引的直线为倾斜线,倾斜线在水平面投影所指岩层面向下倾斜的方向为倾向。岩层面凡与走向线不垂直相交的任意为视倾斜线。倾角:岩层面的与其在水平面投影线之间的夹角为倾角。视倾斜线在水平面投影线之间的夹角为视倾角。直线的产状是直线在空间的方位和倾斜程度。直线的产状要素包括倾伏向、倾伏角,或用其所在平面上的侧伏向和侧伏角来表示。2.什么是侧伏向?什么是侧伏角?侧伏角(pitch)是指当线状构造在某一斜面内时,此线与其所在面走向线之间所夹锐角,侧伏角称为此线在那个面上的侧伏角。侧伏角所朝的方位称为侧伏向。侧伏角的记录方法如60S,表示侧伏角为60、侧伏向朝南。1倾伏向:直线在空间的延伸方向,即倾斜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示的该直线向下倾斜的方位,倾伏角:直线与其水平投影线间所夹之锐角侧伏角:档线状构造包含在某一倾斜平面内时,此线与该平面走向线间所所夹锐角即为此线在那个面上的侧伏角侧伏向:就是构成上述锐角的走向线那一端的方位3.什么是沉积岩层面向?如何识别?层理构造:是通过组成沉积岩的矿物、岩屑的颜色、成分、厚度、颗粒大小及排列状况等,在垂直于沉积岩表面的方向上变化表现出来的一种原生沉积构造细层,层系,层系组,层面面向:是成层岩层顶面法线所指的方向,是岩层由老到新的方向。层序:是岩层的顺序。正常层序:成层岩层从下到上,地层由老到新,面向指向上。 倒转层序:成层岩层从下到上,地层有新到老,面向指向下4.如何理解岩层真倾角与视倾角关系?视倾斜线:测量线与岩层走向斜交时,岩层面与该剖面交线称倾斜线视倾角;视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间的夹角称为视倾角视倾角总是小于真倾角5.读地质图基本步骤和方法是什么?读地质图方法 基本原则:先图外后图内 图框外 1、图名 2、比例尺 3、图例 4、图幅编号和经纬度 5、剖面线图框内 原则:先地形地貌后地质内容先地形地貌 1)图内地形的总的分布特征 2)水系的分布特征 2、后地质内容(先地层,以后构造) 1)各时代地层的分布特征及地貌的关系 2)水平/倾斜/直立岩层的分布特征及产状 3)地层之间的解除关系 4)其他地质现象6.水平岩层地质界线在地质图上出露宽度取决那些因素? 岀露宽度取决于岩层厚度和地面坡度,当地面坡度一致视,岩层厚度大的,露头宽度也宽;当厚度相同时,坡度陡处露头宽度窄,在陡崖处,水平岩层顶、底界限投影重合在一线,造成地质图上岩层发生“尖灭” 地层厚度是其顶、低面的高差倾斜岩层地质界线在地质图上出露宽度取决那些因素?7.“V”字型法则基本内涵?相反相同:岩层倾斜与坡度、向相反则地质界线的弯曲方向与等高线一致想听相反:岩层倾斜与坡向相同,且坡角大于倾角,则地质界的弯曲方向与等高线相反相同相同:岩层倾斜与坡向相同,且坡角小于倾角,则地质界线的弯曲方向与等高线一致直立岩层为直线水平岩层平行于等高线8.角度不整合在地质图上识别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平行不整合:1、上下两套地层的地层层序不连续,缺失某一时代的地层,岩性及所含化石不一致或突变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一致或平行 不整合面与新老地层层面平行角度不整合:1、上下两套地层的层序不连续,缺失某一时代地层,岩性及所含化石不一致或突变2、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3、不整合面与上覆新地层平行与下伏老地层斜切。形成过程 平行不整合:1、地壳下降接受沉积阶段 2、地壳水平抬升成陆,遭受风化剥蚀阶段 3、地壳重新下降接受沉积阶段 角度不整合:1、地壳下降接受沉积阶段 2、地壳不均匀抬升或褶皱抬升成陆,遭受风化剥蚀阶段 3、地壳重新下降接受沉积阶段 9.整合形成的时代如何确定?1、不整合面以下最新地层之后2、不整合面以上最老地层之前3、缺失地层的年代4.侵入的岩浆时代之前,剥蚀的岩浆时代之后5、被截切断层之后,贯穿上下两套地层的断层之前6、古风化壳的年代第八章:1.什么是极射赤平投影?极射从两极点出发赤平:赤道平面从两极出发,把线、面投影到赤平面上极射赤平投影:只要用来表示线、面的方位,及其相互之间的角距关系和运动轨迹,把物体三维空间的几何要素(面、线)投射到平面上来进行研究2.吴氏网组成要素有哪些?基圆、径向大圆弧、纬向小圆弧、东西、南北经纬线、基圆顺钟找倾向 东西直径数倾角径向圆弧拟平面 复原归位定投影第九章:1什么是透入性构造?举例说明?透入性:指在一个地质体中均匀连续弥漫整体的构造现象,反映了地质体的整体发生并经历了一度变形或变形变质非透入性:构造是指那些仅仅产出于地质体局部或只影响其个别区段的构造透入性构造是指均匀地弥漫于地质体中的构造,它反映这一地质体作为一个整体已均匀的发生了变形。非透入性构造则是以一种不连续面分散于地质体中,变形只集中在不连续面本身及附近。并把均匀连续体分为若干部分,也叫分划性构造。透入性和非透入性构造是相对的,与观察尺度相关。2劈理及组成要素?劈理是一种能按一定方向将岩石分裂成无数薄片或薄板的平行面状构造。它发育于强烈变形的岩石里。劈理组成要素:劈理域和微劈石3劈理结构分类依据和类型?劈理分类包括传统分类和劈理结构分类传统分类:流劈理、滑劈理、破劈理结构分类:根据劈理域和微劈石的特征分为连续劈理和不连续劈理两大类连续劈理:板劈理、千枚理、片理不连续劈理:褶劈理(带状和分隔褶劈理)、间隔劈理4如何区分层间劈理与斜层理?5如何区分劈理弯曲现象与斜层理?6物质运动与线理将线理分为那些?7小型线理包括那些?大型线理包括那些?8劈理的地质意义?线理地质意义?第十章:1褶皱及褶皱作用?什么是背斜和背形?什么是向斜和向形?褶皱:岩层或岩体,在各种应力长期作用下形成泼状弯曲,但仍然保持着它们的连续完整性,称为褶皱背形:是指两侧褶皱面相背倾斜的上凸弯曲向形:是指两侧褶皱面相对倾斜的下凹弯曲中性褶皱:褶皱面既不上凸也不下凹,而是凸向旁侧背斜:核部由老地层,翼部由新地层组成的岩层,凸向地层变新方向的弯曲的褶皱。向斜:核部由新地层,翼部由老地层组成的岩层,凸向地层变老的方向弯曲的褶皱2褶皱的要素包括哪些?褶皱的要素主要有:翼、核、拐点、枢纽、转折端、脊线、翼间角。其中最重要的是枢纽、翼面、两翼! 3褶皱形态分类的原则、类型及优缺点?根据褶皱的各层厚度变化和几何关系的分类协调褶皱:平行褶皱、相似褶皱不协调褶皱:最典型的为底辟构造褶皱横截面形态与等倾斜线分类根据褶皱面形态关系和各褶皱层面褶皱等斜线分类的优缺点,优点:1.能精确地测定褶皱的几何形态 2.可预测褶皱样式从一层到另一层的变化及褶皱层内的变化 3.帮助分析褶皱成因机制缺点:一些特殊的褶皱不能归入,如膝折褶皱的厚度变化分类平行褶皱 典型平行褶皱的几何特点是褶皱面作平行弯曲。同一褶皱层的厚度在褶皱各部分一致,所以也称等厚褶皱;弯曲的各层具有同一弯曲中心,所以又称同心褶皱。相似褶皱 典型的相似褶皱的几何特点是组成褶皱的各褶皱面作相似的弯曲且各面的曲率相同,但没有共同的曲率中心。各褶皱岑的厚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两翼变薄,转折端加厚;平行轴面的厚度在褶皱各部位保持一致轴面产状:直立褶皱,斜歪褶皱,倒转褶皱,平卧褶皱,翻卷褶皱转折端的形态:圆弧褶皱,尖棱褶皱,箱状褶皱,挠曲翼间角:平缓褶皱(120翼间角)180,开阔褶皱(70120),中常褶皱(3070),紧闭褶皱(530),等斜褶皱(05)两翼的对称性:两翼等长的褶皱为对称褶皱,不等长为不对称褶皱褶皱的平面轮廓:等轴褶皱:长宽比接近1:1等轴背斜又称穹窿构造,等轴向斜又称构造盆地短轴褶皱:长与宽比3:1的枢纽向两端倾伏的褶皱线状褶皱:长度远大于宽度的各类狭长的褶皱(一般大于10:1)同一褶皱中各层弯曲形态的变化:协调褶皱 不协调褶皱褶皱的枢纽和倾伏角:水平褶皱,倾伏褶皱,倾竖褶皱4褶皱位态分类的原则、类型及优缺点?褶皱在空间的位态取决于轴面和枢纽产状。以横坐标表示轴面的倾角,纵坐标表示枢纽倾伏角,将褶皱分为七中类型直立水平褶皱 轴面倾角9080 枢纽近水平倾伏角010直立倾伏褶皱:轴面倾角9080 枢纽1070倾竖褶皱:轴面倾角9080 枢纽7090斜歪水平褶皱:轴面倾角8020 枢纽010斜歪倾伏褶皱:轴面倾角8020 枢纽 070平卧褶皱:轴面、枢纽020斜卧褶皱:枢纽和轴面两者倾向及倾角基本一致,轴面倾角2080,枢纽在轴面上的侧伏角 7090优点:比较正确地反映了褶皱在三维空间的形状和产状特点 能够表示出所有可能存在的褶皱产状类型;从概略性的描述到数据描述;易于观察褶皱产状及类型的变化规律。缺点没有考虑到褶皱的变形和岩层的厚度变化不反应变形强弱5什么是叠加褶皱?野外如何识别?叠加褶皱:也称为重褶皱,是指已经褶皱的岩层再次弯曲而形成的褶皱。原来褶皱面或轴面叶理作为褶皱面。叠加褶皱是确定岩石变形发生、发展先后顺序的重要依据,是查明岩石变形历史的关键1型 横跨褶皱两期褶皱的轴面和褶皱成大角度橡胶,形成穹窿和盆地相间的构造6褶皱的组合类型及地质意义?纵弯褶皱作用 1. 纵弯褶皱作用 是指岩层受到顺层挤压里的作用而形成的褶皱 在纵弯褶皱作用中,岩层的弯曲时通过层间滑动发生的,称为弯滑褶皱作用(一般硬岩层);如果是通过顺层流动和顺层剪切作用发生的,则称为弯流褶皱(一般软岩层);由于层的切向长度变化而成的单层弯曲,由于层的中部有一无应变面,所以也称为中和面褶皱作用横弯褶皱作用 岩层受到与层面垂直的外力而弯曲的作用称为横弯褶皱作用剪切褶皱作用 又称滑褶皱作用,是岩层沿着一系列与层面交切的密集面发生不均匀的剪切而形成的褶皱,它貌似褶皱,实际上岩层面不起任何控制作用,岩层没有发生弯曲变形,仅仅是沿着剪切面滑动而已柔流褶皱作用 韧性很大的岩层(如岩盐、石膏、粘土、煤层0)或处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而变为具有高韧性的岩层,在应力作用下产生塑性流动变形,称为柔流褶皱作用。形成的褶皱称为柔流褶皱,其形态极为复杂,无一定规律。 7褶皱形成机制有哪些?8褶皱野外识别及研究?褶皱基本形式的确定 (1) 了解区域总体的轮廓 (2)查明地层层序和追索标志层 (3)根据各部位岩层的产状确定褶皱的几何形状二、褶皱要素的测定三、褶皱类型的确定四、褶皱形态深部变化的研究五、叠加褶皱的研究六、褶皱形成时代的确定 可以利用不整合确定褶皱形成时代七、表示褶皱的地质图件 地形地质图 横剖面图 纵剖面图 第十一章:1什么是节理?节理是岩石中的裂隙,是没有明显位移的断裂节理(joint):即岩石中的裂隙(fissure or fracture),是指没有明显唯一的断裂。断裂包含节理和断层(fault)2根据节理力学性质将节理分为那些?如何区分不同力学性质的节理?节理与有关构造的几何关系分类一根据节理产状与岩层产状的关系划分 1.走向节理;节理走向与所在岩层的走向大致平行的节理 2.倾向节理;节理走向与所在岩层的走向大致垂直的节理 3.斜向节理;节理走向与所在岩层的走向斜交的节理 4.顺层节理;节理走向与所在岩层的层面大致平行二根据节理产状与这种轴面方位之间的关系划分1.纵节理;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平行的节理2.横节理;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直交的节理3.斜节理;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斜交的节理。节理的力学性质分类:张节理,剪节理剪节理是由剪切力作用而产生的破裂面剪节理产状较稳定,平面上沿走向延伸较远,剖面上切割较深剪节理的剪裂面较平直、光滑,有事在剪切面上有因剪切滑动产生的擦痕。剪节理裂缝窄而闭合,若被其它矿脉充填,矿脉显示宽度均匀,脉壁平整。剪节理一般切割力较强,发育于砾岩砂岩中的剪节理,一般都会切穿砾石和沙粒等粒状物体典型的剪节理往往组成由两组不同走向的剪节理构成的共轭X型节理系,这种节理系发育较好时,则将岩石切割成棱形或棋盘格状1.张节理是由张应力作用而形成的破裂面2.张节理一般规模较小,平面上延伸不远,剖面上切割不深,产状不甚稳定,一组节理有时呈侧列产出3.张节理面一般粗糙不平,节理面上无擦痕4.在砾岩和砂岩中发育的张节理,不穿切砾石和砂粒,而是饶过砾石和砂粒弯折延伸5.张节理往往呈开启张口状态,可被岩脉、矿脉充填6.张节理的尾端变化和连接形式,多为不规则形态,另有树枝状、多级分叉、杏仁状结环7.在共轭剪节理带中形成的张节理多呈雁列状。3什么是雁列式节理?什么是火炬状节理?雁列节理是一组呈雁行斜列的节理,这类节理被充填形成雁列脉。雁列脉成带状展布的空间范围称为雁列带。穿过个单脉中心而平分雁列带的中心面,称为雁列面。雁列面在雁列脉横截面上的迹线称为雁列轴。单脉与雁列面的夹角称为雁列角。羽饰构造:发育在节理面上的羽毛状精细纹饰,是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小型构造。4.野外如何进行节理分期和配套?节理分期是将一定地区不同时期形成的节理加以区分,并将同期节理组合在一起。节理配套是将在一定构造期的统一应力场中形成的各组节理组合成一定系列。节理组:在一次构造作用的同一构造应力场中形成的,产状基本一致,力学性质相同的一群节理称为节理组节理系:在一次构造作用的同一构造应力场中形成的两组或两个以上的节理组称为节理系。共轭X型剪节理就是属于一个节理系一是根据节理组的交切关系,其次为节理与有关地质体的关系。(一)、节理的交切关系表现如下:错开、限制、互切,同时形成、追踪,利用,改造。(二)借助其它地质体判别节理形成顺序:节理充填脉体成分异样,说明先后、充填脉被无充填脉错开,后晚节理配套:节理配套主要依据共轭节理的组合关系,并辅以节理发育的总体特征及其与有关构造的关系进行配套。节理共轭的组合关系进行配套:利用节理的擦痕、羽列和派生张列确定共轭关系、利用节理尾端变化、折尾、菱形结环进行配套、两组节理互错、利用追踪节理的锯齿状张节理,两组雁列也可配套。根据节理发育总体的特征以及节理与其它地质构造关系进行配套。分期:就是从世界尺度上对一定地区额所有节理进行分类,划分出先后序次。配套:是指从生成联系上对一定空间范围没内的所有节理进行组合,显然一个地区至少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具成生联系的节理系。分期与配套的目的是,为研究构造和恢复古应力场提供依据节理的分期 利用节理组之间的交切进行节理分期,节理的交切关系有以下几种情况错开 后期形成的节理切断早期形成的节理,若后期节理是剪节理,则可见到错断线两侧标志点的对应错开限制 一组节理延伸到另一组节理前突然中止,这种现象叫做限制,被限制的节理组形成相对较晚。互切 如果两组节理互相交切或切错且两组节理相互切错的方向有遵循力学分析原理,服从统一的构造应力场,则说明两组节理是同时形成的,并具有共轭关系追踪、利用和改造 后期节理有时利用早期节理,顺早期节理追踪或对早期节理加以改造,由此,一些晚期节理比早期节理更明显、更完善。节理的配套 1.进行配套的两组节理无论是在平面上还是在剖面上,均具有一定的几何学组合关系,多数呈X型式2.利用折尾、菱形结环、分叉进行配套3.利用相互切错的关系进行配套 4.利用旁侧的伴生、派生构造所以反映的动力学特征进行配套利用追踪张节理与早期形成的X型共轭剪节理进行配套十二章:1.断层组成要素包括哪些?断层是地壳表层中岩层顺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构造断层是地壳中最重要的构造,大断层常常控制区域构造格局,还控制区域成矿作用。对工程、地震等具有明显的影响。断层的几何要素(一)断层面(二)断盘(三)断裂带(四)断层线 与地面的交线称为断层线五、断层的位移 滑距 断层两盘对应点的位移距离 1.总滑距:对应点的真是位移的距离;走向滑距:总滑距在断面走向的分量;倾向滑距:总滑距在断面倾斜线上的分量;水平滑距:总滑距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平错、落差六、断距 断层两盘相对层之间的相对距离。 分为:垂直地层断距,铅直地层断距,水平地层断距断层分类 一)断层与岩层产状的关系 走向断层、倾向断层 斜向断层、顺层断层二)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关系 纵断层、横断层 斜断层 三)按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分类 正断层 逆断层(飞来峰、构造窗是逆断层中逆冲断岑的一种) 平移断层(右行左行:垂直断层走向对盘岩层向右滑动) 如何区分沉积作用形成的砾岩和断层角砾岩? 断层角砾岩 断层角砾岩是由仍保持原岩特点的岩石碎块组成。角砾胶结物为磨碎的岩屑、岩粉及岩石压溶物质和外源物质。这类角砾岩中的角砾形状多不规则,大小不一,杂乱无定向。角砾岩中的角砾一般在2mm以上。断层角砾岩中角砾的棱角也可以被磨蚀而成透镜状、椭圆状,角砾可以呈雁列式等定向排列。胶结物有时也显示定向,围绕角砾甚至发育劈理。 断层岩是断层两盘岩石在断层作用被改造形成的具有特征性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的岩石。岩层发生脆性断裂形成碎裂岩系列。断层岩 碎裂岩系列一般包括断层角砾岩、碎粒岩或碎斑岩、碎粉岩、伪玄武岩和断层泥等。如何区分断层泥和泥岩?断层泥如果岩石在强烈研磨中成为泥状,单个颗粒一般不易分辨,而且较大的碎块含量有限,则形成泥状页岩,固叫断层泥野外如何确定地层缺失是由断层引起还是不整合引起的?野外如何确定地层重复是由断层引起还是褶皱引起?野外识别断层存在的标志有哪些?并评述其可靠性?野外识别断层两盘相对运动的标志有哪些?并评述其可靠性?大型低角度断层类型有哪些?野外如何识别?伸展构造及主要类型?10 逆冲构造基本结构?(上述问题的具体答案,详见构造地质学课本。这里就不多写了。为了节约空间!)11 什么是“构造窗”、什么是“飞来峰”?逆冲推覆构造:逆冲断层与推覆体共同构成逆冲构造。逆冲推覆构造形成后,该区遭受强烈侵假蚀切割,将部分外来岩块剥蚀而露出原地岩块叫“构造窗”;反之叫“飞来峰”。12 什么是拉分盆地?什么是花状构造? 13 什么是韧性剪切带?填空思考题填空题1.岩石的种类按其成分可分为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三大类。2.地壳中的造岩元素通常是指 O Si Al Fe Mg Ca K Ti 等元素,含量最高的是 O 元素。3.岩浆岩按矿物按其成分,可分为 原生矿物、他生矿物、次生矿物 三类。4.岩浆岩的结构是指岩石的组成部分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自形程度及相互间的关系。岩浆岩的构造是指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的排列方式及充填方式。4.侵入岩的原生流动构造包括 流面和流线,原生破裂构造包括 层节理、纵节理、横节理、斜节理。5.矿物的自形程度是指 矿物晶体发育的完整程度,岩浆岩的结构按矿物的自形程度可分为 自形结构 、半自形结构、它形结构 三种结构。6.岩浆岩常见的构造类型有 块状构造、斑杂构造、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枕状构造 等。7.岩浆岩的原生节理有 L节理(层节理)、Q节理(横节理)、S节理(纵节理)四种类型。岩浆岩按SiO2 的含量可分为 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 四大类。8. 超基性岩类中常见的岩石有 金伯利岩、苦橄岩、科马提岩,基性岩类中常见的岩石有 辉长岩(斜长岩、辉绿岩)、玄武岩、细碧岩 9. 中性岩类中常见的岩石有 闪长岩、闪长玢岩、安山岩、正长岩、粗面岩,10. 酸性岩类中常见的岩石有 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流纹岩、石英斑岩,碱性岩石类中常见岩石有 霞石正长岩、霞石正长斑岩、响岩。11火山碎屑岩结构按碎屑颗粒的大小可分为 集块结构、火山角砾结构、凝灰结构三种结构。 12岩浆岩常见的造岩矿物有 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