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复习要点.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50090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复习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复习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复习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复习要点 班级 姓名 学号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特点把人、事结合起来描写的写作方法。 2背诵伯牙绝弦,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月光曲的第九自然段。 4背诵识记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5积累日积月累中的十六个词语。 6完成复习资料中第八单元的练习。 一、生字词复习 100%掌握第十一册第八单元“词语盘点”大检阅就OK了! 二、成语填空 1、填字组词,选择恰当的填入括号中 余音绕( ) 妙笔生( ) 引人入( ) 美不胜( ) 雅( )共赏 独( )匠心 ( )天工 脍( )人口 小作者真是- ,写出的文章构思- 内容- 。 音乐会上,既有-的流行音乐,也有- 的世界名曲,一曲终了,-,令人回味无穷。 这些冰雕艺术品太美了,真是-、-。 2、将成语补充完整 微波( )( ) 有( )一( ) 大洋( )( ) ( )梁( )栋 古( )古( ) 不落( )( ) ( )( )龙蛇 曲高( )( ) ( )( )白雪 不同( )( ) 别( )一( ) 不解( )( ) ( )( )天日 ( )( )金星 一反( )( ) 为( )( ) 为 ( )去( )来 不再( )( ) ( )( )私语 ( )( )有神 无( )( )对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伯牙绝弦这个传说,人们用-比喻朋友间友谊深厚;用-比喻知音难觅或者乐曲高妙。 2、月光曲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和-,又表现了他- 和-,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更要依靠-的情感。作者在叙事中进行恰当的-,使文章的表达更-、感情更-。贝多芬是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被尊称为-。 四、必背内容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2、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列子吕氏春秋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我国古诗常有提及,如,“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3、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4、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贝多芬生活道路非常坎坷,26岁时听力开始减弱,晚年失聪,只能通过书写跟人交谈。他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如广为流传的交响乐英雄命运田园合唱。5、交流平台:月光曲,写盲姑娘兄妹听贝多芬弹琴时,具体地写了他俩想象中的情景。蒙娜丽莎之约在具体描述画像时,作者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五、词语解释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雕梁画栋: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巧夺天工:形容技艺巧妙。断断续续:时而中断,时而继续。陌生:生疏,不认识或不熟悉。纯熟:指功夫深,非常熟练。水天相连:水和天连接起来。清幽:秀丽、幽静。恬静:很安静。璀璨:形容玉石的光泽鲜艳夺目。造就:培育练就;成果;成绩;造访。风度:美好的举止、姿态或气度。毅力:坚强,持久的意志。暗无天日: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一反常态:完全改变了平时的态度。为所欲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任意行事。溺爱娇宠:指过分娇惯宠爱自己的孩子。窃窃私语:私下里小声交谈。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妙笔生花:才思日进,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不同凡响:表示才能出众,本领高强。别具一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独具匠心: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古色古香: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余音绕梁: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雅俗共赏: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美不胜收:形容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欣赏不过来。脍炙人口: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曲高和寡:曲调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就少。用来比喻知音难得。又被用来比喻说话、写文章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难于为人接受。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伯牙绝弦:绝,断绝。比喻知己丧亡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表示悼念。不解之缘: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不在话下:指事物轻微,或者理所当然,不值得一提。耐人寻味:耐,禁得起;寻味,仔细体会。形容意味深长,值得细细体会。转瞬即逝:瞬,一眨眼,转眼;逝,消失。形容一眨眼就消失了。六|、知识要点伯牙绝弦1.伯牙绝弦所比喻的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 魅力 所在。2.文中四个“善”字不同的用法:“善古琴”、“善听”中的“善”字可以理解为( 善于 ) 的意思。两个“善哉”表达 (赞叹 ) 之意。3.理解句子:(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2)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钟身不复鼓。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4.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 春秋时代 ) 人,关于它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 列子吕氏春秋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 民间 ) 。我国古诗常有提及。如:(“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 (高山流水 )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月光曲1.贝多芬是( 德国) 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 (举足轻重) 的作用,被尊称为( 乐圣 ) 。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如英雄命运田园合唱2.本课讲述了(德国 ) 著名音乐学家(贝多芬),因 (同情 )穷鞋匠兄妹并为它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 痴迷) ,而( 即兴) 创作出 (月光曲)的传奇故事。3.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传说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