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考试试卷.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39967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考试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考试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考试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军粮城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语文试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天津市军粮城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卷第卷座位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隔阂/干涸 跻身/侪辈 着陆/着凉 B. 拜谒/笑靥 馅饼/谄媚 调研/调控C. 盘踞/诘问 联袂/抉择 拾级/拾遗D.皈依/岿然 讴歌/斗殴 卡片/关卡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蜗居 天堑 旁征博引 识时务者为俊杰B. 向往 痉挛 焕然冰释 有过之无不及C. 凛冽 观摩 顾名思义 无事不登三宝殿D. 家具 斡旋 省吃俭用 心有灵犀一点通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 刘县长到任后,为使山区百姓脱贫致富,他_,多次到外地跑项目。几年下来,他所工作的县终于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2)连学号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_学习外语呢? (3) 地产商吉安集团董事长崔吉安的别墅装修_,使得大赵有点晕,竟然走错了房间。 A. 殚精竭虑 况且 奢华 B.处心积虑 何况 豪华 C.殚精竭虑 何况 奢华 D. 处心积虑 况且 豪华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去凤凰,是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日子,凤凰的美便弥漫在这烟雨中,湘西的千年文化也在这烟雨迷蒙中荡漾开来。B网络热词不仅以独特的方式即时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而且还表现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C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数字阅读、网络阅读方兴未艾,图书馆的传统职能正逐渐发生变化。D. 他上学那会儿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那种人。按照规定,他可以申请贫困生助学贷款,但他却硬撑着不肯申请。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A. 近几年,常有报纸对明星大肆吹捧,过分的溢美之词,助长了某些明星的骄傲情绪,使他们离观众越来越远。B. 作者着力刻画了两位主要人物,这两位主要人物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作者对这两类不同女性的深刻理解和深切同情。C. 有的学生在考试前会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D.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6.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作家大都重视写作前的情感培养:有的借欣赏音乐进入情境;有的面对墙壁久久沉思;有的甚至跳起迪斯科来兴奋自己。B农历新年的习俗可多啦,贴春联、挂年画、舞龙灯、放花炮、穿新衣等等,到处呈现祥和、热闹的气氛。C小李见他笑得有点异样,就问:“怎么了?你。”他回答说:“没什么,别多心。”D旧约创世纪中说:“神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应当到过来说才对,即“人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神”。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首诗写了与楚汉相争时的项羽有关的事。B.“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这幅对联所写的内容与白居易的琵琶行相关。C.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家,他所创作的90多部小说,总名为人间喜剧,堪称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D.海明威是美国现代著名作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等。二、(12分,每小题3分)(一)阅读装在套子里的人选段,完成89题。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这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愿意流露出快活的感情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在经历过。 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还有多少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留在世上,而且将来还会有多少呢!8.对选文第一段划线句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别里科夫握有实权,辖制学校、辖制全城多年。B.因为别里科夫性格孤僻,与众人格格不入。C.因为人们联想到少年生活的美好。D.因为人们体会到像小孩子一样享受完全自由的快乐。9.对选文第二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别里科夫现象只是个别现象,不是社会现实的普遍反映。B.虽然别里科夫死了,但是禁锢社会、束缚人们思想的“套子”仍然存在。C.阻碍社会进步变革的,是专制政府和僵化陈腐的思想。D.要想让生活有新的气象,必须变革社会,革新思想。(二)阅读基因污染新世纪的忧患选段,完成1011题。基因污染是环保新概念。生物繁殖的本质是基因复制,而基因污染是在天然的生物物种基因中掺进了人工重组的基因。这些外来基因可随被污染生物的繁殖得到增殖,再随被污染生物的传播而发生扩散。因此基因污染是唯一一种可以不断增殖和扩散的污染,而且无法清除。这是非常特殊又非常危险的。现在已推广的几十种基因工程作物在审批时都认真考虑过它们的安全性,但事实证明过去的认识有局限性,更缺乏长期的数据。为了争夺市场,各生物工程公司过早的向田间释放转基因作物,来不及充分考虑和进行对人体、特别是对环境长期影响的研究。发展中国家则寄希望于转基因食物能够解决所面临的粮荒问题。有人认为发达国家在企图利用发展中国家进行新作物的安全试验。自从掌握了对生物基因进行手术的技能,人类就学会了被一些人斥之为“任意篡改上帝作品”的本领。这些“作品”已经不只是密封在实验室的试管内,它们早已散播在几千万公顷的土地上,那就是基因工程农业作物。的确,我们现在所有的传统栽培作物和家养动物,它们与原先的生物种类都已有很大的不同,基因都有所改造。从这个意义上讲,基因改造并非什么新鲜东西。人类的远祖从几千年前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开始,就不断地对作物和家畜、家禽进行基因改造,但这并不能说明基因工程农业生物与传统农业生物没有本质区别。传统农业生物通过染色体重组发生的基因交换基本上是按生物自身许可的规律进行,而基因工程作物或动物则是“移植”了人工设计和装配的与某些特定性状有关的基因,使它们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获得预期的新性状。基因工程生物还有一点非常特别,就是“移植”的基因可以来自任何生物,完全打破物种原有屏障“职制性”“移植”,这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是极少可能或根本不可能发生的,在自然状态下,西红柿绝对不会有鱼类的基因,玉米也绝对不会有萤火虫的基因。因此从生物安全性这一角度分析,基因工程生物与传统杂交生物是不能划等号的,而过去对基因工程食物所得出的“实质等同性”评价原则是不全面的。10下列不能成为基因污染原因的一项是( )A各生物工程公司为了争夺市场,过早地向田间释放转基因作物。B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进行新作物的安全试验,造成了基因污染。C基因工程作物对生物作强制移植,完全打破了物种原有的屏障,破坏了生物原有的基因。D人类在发展基因工程作物时没有充分考虑对人体和环境可能产生的长期影响,此方面研究有很大的欠缺。11划线句子“任意篡改上帝作品”在文中的实际含义是( )A是指散播在土地上的基因工程农业作物。B物种移植了人工设计和装配的某些与特定性状有关的基因而在短期内获得预期新性状。C人类从远古到今天,不断对作物和家畜、家禽进行基因改造,致使所有传统栽培作物和家养动物与原先的生物种类都已有很大不同。D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内,用科技手段改变了物种的性质和状态。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完成1215题。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东凶亦然 凶:荒年,谷物收成不好 B、数罟不入洿池 数:密C、申之以孝悌之义 悌:孝敬父母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发:开仓,赈民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弃甲曳兵而走/吾尝跂而望矣B、斧斤以时入山林/但以刘日薄西山C、七十者衣帛食肉/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D、人死,则曰/则芥为之舟14、下面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所说的仁政,是要用仁义之心来爱民。在本文所指的具体内容是:不违农时,使民有保障,施行教化,使民知礼仪。B、孟子用“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C、文中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这三句话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D、作者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比邻国之政好得多。第卷(非选择题 108分)四、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_(2)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_16.阅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回答问题(4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中的“伤心”二字怎样理解?_(2)、“怎一个愁字了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1)_,问苍茫大地,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 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3) _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4)风萧萧兮易水寒, _ (荆轲刺秦王)(5)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贾谊过秦论)(6)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_。(李白蜀道难)(7)舞榭歌台,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8)_,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18.名著导读:从巴金的家中选一人物形象,结合其性格特点作简要点评。(3分)(1)人物姓名:_。(1分)(2)对人物的点评:_。(2分)五、(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苏东坡在落难的时候,在岸边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这样完美的诗句。受到皇帝赏识时,他的书法漂亮、工整、华丽,而且得意。因为他是一个才子,才子总是很得意的。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他让很多人受过伤。他得意的时候,很多人恨得要死,别人没有他的才气,当然要恨他。但是他落难时写的书法,这么笨,这么拙,歪歪倒倒无所谓,却变成中国书法的极品。 此时苦味出来了,他开始知道生命的苦味,并不是你年轻时得意忘形的样子,而是在这么卑屈、所有的朋友都不敢见你的时候,在江边写出最美的诗句。 他原来是朝廷大员,但因为政治,朋友都避得远远的。当时他的朋友马梦得,不怕政治上受连累,帮苏轼夫妇申请了一块荒芜的旧营地使用,苏轼始号为东坡。 苏东坡开始在那里种田、写诗,他忽然觉得:我何必一定要在政治里争这些东西?为什么不在历史上建立一段光明磊落的生命情感? 所以他那时候写出了最好的诗。他有米可吃了,还跟他太太说,让我酿点酒喝好不好?他还是要喝酒!“夜饮东坡醒复醉”是说,晚上就在这个坡地喝酒,醒了又醉,醒了又醉。“归来仿佛三更”则是,回来已经很晚。“家童鼻息已雷鸣”是说,当地还有一个小孩帮他管管家务,但是他睡着了,鼻子打呼。“敲门都不应”是指,苏东坡敲门都不应。我们看到他之前的诗,敲门都不应,就要发脾气了,可是现在就算了,他就走去听江水的声音,“倚杖听江声”。 苏轼变成了苏东坡后,他觉得丑都可以是美。他开始欣赏不同的东西,他那时候跑到黄州的夜市喝点酒,碰到一身刺青的壮汉,那个人就把他打倒在地上说:“什么东西,你敢碰我!你不知道我在这里混得怎样?”他不知道这个人是苏东坡,然而倒在地上的苏东坡忽然就笑起来,回家写了封信给马梦得说:“自喜渐不为人知。”这是了不起的生命过程,他过去为什么这么容易得意忘形?他是才子,全天下都要认识他,然后他常常不给人好脸色,可是落难之后,他的生命开始有另外一种包容,有另外一种力量。 所以我觉得,酸、甜、苦、辣、咸百味杂陈之后,最后出来的一个味觉是“淡”,所有的味道都尝过了,你才知道淡的精彩,你才知道一碗白稀饭、一块豆腐好像没有味道,可是这个味道是生命中最深的味道。 你会发现苏东坡在得意的时候,从来没有感觉到清风徐来,但是从他的诗中看到,因为他不得意,才感觉到清风。我觉得苏东坡应该感谢的是:他不断被下放,每一次的下放就更好一点。因为整个生命被现实的目的性绑住了,所以被下放的时候,才可以回到自我,才能写出这么美的句子。他可以感受到:历史上那些争名争利,最后变成一场虚空。可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因为他回到了自我。 我相信,美是一个自我的循环。美到最后不管你是富贵,或是贫穷,有自我,才有美可言。如果这个自我是为别人而活着,其实感觉都不会美。 所以这个“淡”是你经历酸、甜、苦、辣、咸以后,才知道它的可贵。所以苏东坡写过一首很有名的诗说:“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我回头看我走来的这一生,心很静,也就无所谓了。19文章前两段中,苏轼的“得意”和“落难”分别表现在哪里?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4分)答:_20.文章说“苏东坡应该感谢的是:他不断被下放,每一次的下放就更好一点。”为什么说苏轼每一次下放就更好呢?(3分)_21.“淡”是经历酸、甜、苦、辣、咸以后,才知道它的可贵,这个味道是生命中最深的味道。你读了文章之后,你是如何理解“淡”这个味道的?(3分)_22文章第四段主要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苏轼的变化?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5分)请简要分析。答:_六、材料概括分析题(12分)为了改变我国科学研究原创能力薄弱的现状,近年来人们对原创文化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原创文化是一个国家科学创造能力的基础和条件,它旨在追求卓越,激励人们既要焕发自己的创造力,也要吸纳前人的思想。原创文化提倡广泛交流、全面开放。正如费孝通所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科学上的许多原创性成果都是在学者们的思想交流、观念碰撞中孕育产生的。萧伯纳说得好:两个人交换苹果,美人手里还是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两个人交换思想,那么每人就同时拥有了两种思想。原创文化的精髓在于维护学术自由,这源于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由于科研工作的探索性特点,原创的东西一般在开始时不易被大家理解,如果没有学术自由,它们往往在不经意之间就被扼杀了。当前,我国科学研究偏重于应用性研究,对基础理论的探索重视不够;企业重技术手段的模仿应用,轻自主创新研发;科研机构追求论文论著的发表数量,轻问题本身的探究这些事实,都说明我国科学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亟须改善,原创文化研究亟待加强。23.材料中提出的“原创文化”有哪些特点?(3分)答:_24.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所引费孝通的话的理解。(4分)答:_25.你认为我国科学研究原创能力薄弱的原因有哪些?(5分)答:_六、作文。答题纸班级_ 姓名_ 成绩_123456789101112131415(1)_(2)_16、(1)、_(2)、_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9分)(1)_,问苍茫大地,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 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3) _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4)风萧萧兮易水寒, _ (荆轲刺秦王)(5)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贾谊过秦论)(6)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_。(李白蜀道难)(7)舞榭歌台,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8.名著导读:(3分)(1)人物姓名:_。(1分)(2)对人物的点评:_。(2分)19(4分)答:_20.(3分)_21.(3分)_22(5分)答:_23.(3分)答:_24. 4分)答:_25.(5分)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