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音乐审美特征与音乐教学特点的融合分析.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431232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生音乐审美特征与音乐教学特点的融合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小学生音乐审美特征与音乐教学特点的融合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小学生音乐审美特征与音乐教学特点的融合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生音乐审美特征与音乐教学特点的融合分析内容摘要:音乐教育是一门情感艺术,要使有音乐审美教育具有感情色彩,我们必须根据音乐审美特征来进行音乐教育,以下从中小学生的音乐审美特征的音乐感知、情感、兴趣以及教学特点作出较为全面的叙述。 关键词:中小学生 音乐审美特征 音乐教学 前言中小学生:我们通常说的中小学生主要是指处在童年期、少年期、青年初期的个体。个体从出生到青年初期一般经历十八年左右,童年期(6、7岁到11、12岁)、少年期(11、12岁到14、15岁)、青年初期(14、15岁到17、18岁),在不同期间对音乐审美心理有着不同的的认识,因此,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教学应该与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水平相适应,根据中小生音乐审美心理特征来进行音乐教育教学,是提高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本文的重点。 一、音乐审美心理特征中小学生音乐审美心理是指学生在进行音乐审美活动中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能力。概括起来主要有:音乐的感知、音乐的情感、和音乐的兴趣等三方面的内容。1 音乐的感知音乐的感知是音乐的感觉和知觉,它是指学生在进行音乐审美活动时,对特定音乐现象的感觉和知觉。根据心理学研究,“感知”或“知觉”是指对客观事物表面现象的外部联系的综合反应,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比感觉更高级的感性快象,它所反映的是当时直接作用于我们感觉器官的对象的各种特征的总和。感知音乐美是认识音乐的基础,是获得美感愉悦的源泉,如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以及对美的创造才能,都是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般来说,音乐的感知包括个体对音乐的整体感知能力和对音乐要素的感知能力。因此,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音色、力度、体裁、风格等基本要素美感的辨别、感受和对音乐的注意和记忆,并在音乐审美情感中体验,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说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是认识音乐的基础,是获得美感愉悦的源泉。然而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师又怎样来展开音乐教学呢?小学儿童往往是从对音乐的好奇心发展到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但他们对音乐的感知更多的是对外在特征的感知,因此是比较肤浅的。小学低年级的儿童,他们往往以自己的实际感受为标准来对音乐进行评价,与自己经验相符的就视为好的而积极的倾向它;相反,则不予理睬。到了小学高年级,由于知识和见闻增长,思维和感情的发展,这一阶段的学生对抒情歌曲的爱好有所增加。这实则是他们对音乐的旋律美有了进一步的感知。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相对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而言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但与成人相比,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往往带有表面性和片面性,并常常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许多中学生一看到自己认为美的歌曲就专心抄下来,一听到自己认为美的歌曲就唱不离口,甚至把其中的美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南。因此,中学生对于音乐美丑的感知,他们衡量的标准多与主观的好恶联系。他们简单地以为好听就是美,否则就是不美。而高中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知是较为敏锐的,他们有着强烈的审美要求,希望参与音乐生活。他们能接受不同体裁、不同风格、不同流派和不同地域的音乐,他们能主动进入音乐作品的内部,探索其内涵。这时,高中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有进一步提高。因此,教师必须注意当代青年学生的特点和审美需求,来开展音乐教学。2 音乐的情感情感是主体对于外界刺激所持态度的心理反应。音乐的情感是指伴随着个体的音乐审美活动而产生的特定的情绪活动和情感上的共鸣,即音乐情感是个体对特定的音乐音响产生的相应的态度和内心体验。音乐作为人类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是一门具有强烈情绪感染力的艺术。人的情感是丰富多样的,当所感知的音乐与个体需求的满足相吻合的时候,就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如愉悦、喜爱、兴趣等情感,并激励学生努力进取;当感知的音乐与个体的需求不能实现联系的时候,就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如厌恶、不满等情感,则易引诱学生走向消极、低沉。总之,不同的音乐,对人的精神具有不同影响,对于塑造人的精神气质、个性特征、品格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中小音乐教师应以优秀,健康的音乐陶冶学生,使他们情操变得高尚。中小学生音乐情感的发展受到其身心发展的制约。因此,在中小学阶段,他们生长发育较快,认识水平提高,尤其是中学生的学习活动领域的逐渐发展,社会交往加深,自我意识和成年意识增强,这些因素使他们的情感活动也逐渐从肤浅向深化方面发展,审美意识有了进一步发展,但由于受生活经验的局限,这时期他们的情感发展处在动荡而不稳定的状态。小学低年级学生音乐情感体验具有较强的情绪性特点,起喜怒哀乐形于色,且易于变化,一般到了中、高年级的儿童才能在音乐审美活动中有意识地表达思想情感,并加入感情色彩。中学生的音乐情感及审美体验较小学阶段往往更丰富、更深刻,尤其是高中学生的情感趋向深刻稳定,并开始逐渐学会用审美的态度来对待各种音乐。中学生除喜欢朝气蓬勃、雄壮豪爽的音乐以外,还喜欢欢乐优美、通俗易懂的音乐,以满足多方面的感情需求,贝多芬说:“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出火花。”因此,教师应以优秀的、健康的音乐陶冶学生,让他们在音乐的享受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获得积极的音乐情感,让学生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变得高尚,从而转化为精神力量。3. 音乐的兴趣兴趣,它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肯定的情绪态度。音乐的兴趣是指个体对音乐或对音乐的某方面的内容具有积极和肯定的积极反应,这种反应是与个体对音乐的情感相联系的。一般来说,一种持久的兴趣,有助于推动人们深入钻研和努力学习,以取得事业的成功;如缺乏这种品质,就容易见异思迁,难以长进。所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就是推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然而作为中小音乐教师又怎样做才能提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中小学生的音乐兴趣都具有容易激发,但也不易于持久,不易稳定的心理倾向。因此,对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既可能是建立音乐兴趣的时期,也可能是转移音乐兴趣的时期。由于音乐兴趣是中小学生音乐审美活动的内在动力,教师在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激活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是十分重要的。在学校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应注意选择生动有趣的音乐教材,发挥音乐音响的优势,通过听觉上的直觉感受去诱发、强化学生的兴趣,并以音乐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断调节和变化教学方法,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去探究、去参与音乐活动,并在参与性的音乐教学中稳定和保持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当学生兴趣处于朦胧状态时,启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就显得十分的重要。教师应注意用丰富的联想创设意境,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用多姿多彩的音乐艺术作品启发学生的兴趣;抓住音乐作品的独特风格,诱发学生求知的兴趣;用感人的演唱演奏或电教手段,以及恰到好处的艺术处理,引发学生探索兴趣,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二、根据中小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特征进行音乐教学以上所说的中小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特征,是为了使我们能够根据中小学生的音乐审美心理特征来进行教学,是遵循和运用音乐教育教学心理规律,来提高音乐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根据中小学生音乐审美心理来进行音乐教学有以下特点:体现综合性、教学方式注重参与性、教学活动增强情趣性。1内容体现综合性。由于中小学的音乐心理发展使他们的情感和学习兴趣均具有不稳定的特点,教师在音乐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根据中小学生这一特点,尽可能地使音乐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主次分明、成为五彩缤纷、生机盎然的音乐世界。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通常有歌唱、音乐欣赏、器乐、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音乐创作等诸多方面的教学。一般情况下,这些教学内容常常是以综合的形式交织在一起进行,即使是一堂单一内容的教学,在具体事实过程中仍然要涉及综合性的教学问题。教师应在音乐教学中不断向学生提供新的刺激,满足中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在整个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然而音乐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并不意味着杂乱无章,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综合中,要注意重点,分清主次。例如,以唱歌教学为主的综合课、以器乐教学为主的综合课、以音乐创作教学为主的综合课,教师在教学计划的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结构布局合理,环节衔接紧凑,全面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保证音乐课堂既丰富又井然有序,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2教学方式注重参与性。音乐课堂教学方式注重参与性,符合中小学生的生理特点。教师要在这个特点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得体验。由于中学生开始出现成人意识,自我意识增强,他们能够把探索的视线对着自己,愿意去探索新的学习,这些都为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积极生动的参与音乐教学实践,是使他们各方面得到发展的基本教学方式。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进行的审美教育,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的确立,必须以审美体验为基础,以丰富的审美经验积累为前提,只有让学生参与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才能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才能使之心灵得到陶冶,审美观才能确立。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参与的方式多种多样,动口、动手、动眼、动耳、动脑、动身等等,教师应创造多种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方式,如各种表演、竞赛等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成为音乐实践活动中的表演者、欣赏者、创作者、评论者,真正成为参与的主体,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其能力、丰富其知识、获得审美体验。3教学活动增强情趣性。中小学生受其心理生理发展特点的影响,在中小学阶段是建立音乐兴趣的良好时期。中小学生情感日益丰富而又强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增强情趣性,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特点。兴趣是人们跨进音乐艺术殿堂的敲门砖,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样十分重要。如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精心安排教学内容、新颖变化的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等,都是培养兴趣的有效途径。总之,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要使音乐审美教育具有感情色彩,根据以上所说的中小生的音乐审美心理特征以及心理发展状况,教师应重视教学中情感因素的作用,注重教学与心理的联系,注重创设情景,把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结合起来,使其审美情感不断深化,使他们的情感受到陶冶,进一步激发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欲望。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趣,主要通过寓教于乐。以“情”感动学生心灵、以“趣”激发学习动机、以“美”愉悦学生身心、让学生在体验音乐美妙乐趣之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课外音乐活动来满足学生的音乐要求,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学生的各种音乐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从而使学生自觉抵制社会文化生活中消极的不良倾向,在德、智、体、没等诸多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使学生们在体验音乐美妙乐趣之中陶冶其情操。使他们的音乐心理得到正常发展,从而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最后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参考资料:艺术概论 孙美兰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学 郭黎岩 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 乐教学 邵组亮 主编 徐绪标 张阴尧 主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 现代教育学新编本 扈中平 李方 张俊洪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Shallowly discusses the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usicesthetic psychology characteristic and the music teaching 【Content abstract】: The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usicesthetic psychology is refers to the student in to carry on in themusic esthetic activity the psychology and the psychological ability.In order to enable everybody to understand well the elementary andmiddle school students music esthetic psychology characteristiccarries on the music teaching, this article from the elementary andmiddle school students to the music sensation, the interest as well asthe music teaching characteristic makes a more comprehensivenarration. 【Key word】: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usic estheticcharacteristic music teachi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