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14级高二上期末语文复习题9-10答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29711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2014级高二上期末语文复习题9-10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2014级高二上期末语文复习题9-10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2014级高二上期末语文复习题9-10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2014级高二上语文复习题答案 第九套 (一)(12分,每小题3分)1答案:C A弦xin外之音,B忖度du,D怙恶不悛qun。2答案:B A甜言蜜语,C赔礼道歉,D通宵达旦。3答案:A “谈笑自若”指说说笑笑,跟平常一样(多指在紧张或危急的情况下)。应改为“谈笑风生”。4答案:D A项“广泛推行服务忌语”不合事理。B项“高雅、时尚、方便”不属于“功能和作用”,搭配不当。C项搭配不当,“事件”不可以“批评教育”。5(4分)【试题解析】主要参照横线前面的内容和句式仿写,表述对象可以是物,也可以是和“千里马”相关的人。句式为“若不,就不会,可能要一辈子”。【参考答案】毛遂若不自荐,就不会被平原君任用,可能要一辈子“锥处囊中”。6(5分)(错一处该题不得分)7(4 分)答: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 答出几枝鲜花的,给 1 分;答出沾着水珠等意思的,给 1 分。 不是为惜春伤怀。可以从两方面看出;一、作者紧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春风”;二、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答出不是惜春伤怀并答出两方面理由的,给 2 分;答出不是惜春伤怀但只答出一方面理由的,给 1 分。 意思答对即可。8(4分)答: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 作者通过对农民辛劳生活的感叹,抒发了怜悯农民的思想感情。 答出下阙内容的,给 2 分;答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的,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9C 扃:关着10A B第二项不能体现神秘。C第一项不能表现“仗义助人”。D第一项斩恶少不是为了“仗义助人”。译文:新城县县令崔懋,于清康熙二十七年去济南,到了章邱西边的新店,遇到一个女子,大约三十多岁,高高的发髻好像皇宫里的装束,发髻上戴着一个毡斗笠,锦缎衣服,弓鞋,穿着便于行动的紧身衣。腰里佩剑,骑一匹非常精神的黑驴,妇女神采四射,走得很快。尝试着问她是什么人,停住毛驴随便回答说:“不知道是什么人。”“要去哪里?”又随便答道:“去要去的地方。”一会儿向东跑去,快得飞鹰也追不上。崔懋说:“可惜我急忙着要到济南去,来不及追踪她的踪迹,我怀疑她是剑侠。”堂侄鸩于是叙述莱阳的王生的话说:顺治初年,莱阳县有些差役,押解官银数千两到济南,用木夹拼成方匣状,把官银装着,晚上要到旅馆住宿,主人拒绝了,并且说,镇西北一里路左右,有个尼姑庵,凡是有行李的人,都去那里投宿。于是引导他去,刚到旅店时,门外有个男人戴着红帩头(头巾),相貌非常狰狞。到了尼姑庵,进门,有三间房屋,开门向东,床具设置完备;北面是观音大士殿,殿旁边有小门,锁着。敲门许久,才有个老妇人出来应门。把投宿的缘由告诉她,老妇说:“只管住在西边房子里吧,不会有妨害的。”过了很久,拿了一张朱红色笔写的封条,用钥匙开了山门进入西屋。差役们彼此告诫不能睡觉,点着灯烛,手拿弓箭、刀,等天亮。到了三更天,突然起了大风,山门轰然打开,正在吃惊地彼此看来看去,突然听到很凶暴的叫门声,大家急忙拿起兵器准备抵御。门已经开了,看去,原来是戴着红帩头的那个人。手里空空,只拿着一束迷香,扔在地上,所有人都倒地。到了天亮,才苏醒过来,银子已经没有了。急忙去集镇询问旅店主人,主人说:“这个人时常在镇上游荡,没有敢问他是谁的人,只有去尼姑庵投宿的人,便平安无事。现在你们应当去尼姑庵投诉他。但尼姑是一个有神异的人,必须我亲自前往求她。”到了尼姑庵,老妇人出来询问是什么事。说:“莫非是为了昨夜官银的事情么?”回答她说:“是的。”进房子里说话。一会儿,尼姑出来,命令老妇人拿了蒲团盘膝而坐,旅店主人跪着告诉她先前发生的事。尼姑笑着说:“这个奴才敢来作这种狡诈奸滑的事,按罪应该处死,我应当替你们做一个决断。”看了看老妇人,进入里间,牵了一匹黑驴出来,取剑背在背上,跨在驴背上向南山小路去了。行走快如飞,一下子就看不见了。市镇上围观的人有好几百,过了一阵子,尼姑步行手拿人头,赶着驴回来。驴背着用木匣子装着的几千两银子,并没有十分辛苦的样子。进门叫差役道:“来,看你的木夹盒子,官文封印和原来一样不?”检验了,果然和原来一样。把人头扔在地上,说:“看我没有杀错人吧。”大家围观,果然是戴红头巾的人。团团围绕着行礼,道谢了离开。到了向东回去的时候,再去造访,尼姑庵已经空无一人了。那个尼姑高高的发髻,装饰艳丽,穿锦缎衣服,绑腿,罗袜,看上去是个十八九岁的漂亮女子。市镇上的人说:“尼姑三四年前,和老妇人一起来的,不知道是什么人。曾经有做坏事的年轻人夜晚进入她的房间,被从腰部斩成两断,扔出墙外,从此没有敢冒犯她的人。11过了一会儿,尼姑步行手拿人头,赶着驴回来。驴背着用木匣子装着的几千两银子,并没有十分辛苦的样子。(4分)12 (5分)【答案】表层含义有二:从人物看,两位高手都被称为“一步棋”;从情节看,全文以一步棋为线索,多次点到一步棋,关键处都在“一步棋”。深层含义:人生关键的一步棋,常在诱惑中走错。 13(5分)【答案】各有道理。杰是主要人物,主要从情节立论。从情节看,小说中杰对豪用尽心机,多方诱惑,诱使豪步步上钩,杰始终处于主动。全文塑造了一个狡黠的少年形象。或:豪是主要人物,主要从主题与寓意立论。小说的主旨不是告诉人们怎样骗人,不是塑造骗子的形象,而是通过塑造“豪”这一棋坛高手因经受不住诱惑致一步棋走错而落败的形象,告诫人们,人生一步棋,常在诱惑中走错。14(6分)【答案】本文表现的人性弱点:(1)贪婪。(豪贪杰的玉镯,想贪少年为奴)(2)过于自负。(豪第一局结束后的自得,第二局中的轻蔑,都是致其失败之因)(3)受不住诱惑。(文中杰先以物诱,次以身诱,最后以棋诱,故意败第一局,故意弃马、丢炮、送车,终使豪受不住诱惑而落败)(4)易被表面现象迷惑。(杰之美貌、诈败,玉镯之金玉生辉、熠熠夺目,第二局之弃马、丢炮、送车,都是表面现象,而豪却为其所惑)15.(4分)【参考答案】从开始的自我怀疑到产生决心重新认识自我的念头,然后在与名人的外貌特征的比较中寻找自我,最终获得信心,认定自我。答案包括以上的四个要点,按顺序每答出一个要点或相似表述,即给1分16.(1)(4分)【参考答案】外貌特征:身材矮小;前额不宽,天庭欠圆,秃顶,鹰鼻弯长,双眼凹陷,嘴唇肥厚,脖子粗胖。(4分)只答“丑陋”一类概括性词语而无具体描述不给分,只答出相貌特征或身材特征的给1分。(2)(4分) 【参考答案】作者并未直接描写赛艾姆的外貌,而是通过赛艾姆将自己外貌特征的诸多方面与众名人作比较,从而巧妙地使赛艾姆的外貌特征在读者的心中拼接(组合)而成。(4分)答出“作者没有直接描写赛艾姆外貌”的给1分,答出“赛艾姆将自己外貌特征的诸多方面与众名人作比较”的给2分,答出“赛艾姆的外貌特征在读者心中拼接(组合)而成”的给1分。答案不必拘泥,意思对即可。17.(4分)【参考答案】赛艾姆是一个耽于幻想、缺乏行动力、在虚幻中求得精神满足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本质)作者通过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揭示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弱点,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人物形象的意义)【解析】答出人物形象本质的给2分,答出人物形象意义的给2分,意思对即可。第十套1 答案:C解析:A穴xu, B藩fn,D汤匙ch,露马脚lu2 答案:DA诀别 辐射 B貂蝉 民生凋敝 C 提纲 蛇鳝之居3答案:D解析:A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对方的冲击、压力、攻击或首先遭受灾难。与语境不符。B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超过老师,后人超过前人。C饿殍遍野:饿死的人遍布原野,与“道路上”重复矛盾。4 答案:C解析:A “两面对一面”。 B重复累赘,删除“毫无例外” D、成分残缺,应为“再现了情景”。5 答案:D6 愿望:在华塑造丰田公司的正面形象,继续从中国市场赚取巨额利润。行动:售后服务上在华采用比美国低的标准;歧视中国消费者,无视中国消费者的安全,损害中国消费者利益。结果:失去中国消费者信任;最终损害丰田的形象,使自己利益受损。7(2分) 描绘了一幅牛羊归来、柴门深闭,寂静清冷的山村日暮图景。(点出景物1分,说明特点1分。)8(4分)杜甫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怀念故园、思乡恋亲之情,以及人至迟暮,济世渺茫的悲凉之感。(点出“思乡”2分,点出“迟暮”2分。意合即可。)9 答案: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10 答案:C,以为,以为,把作为。(A其:代词,他:副词,表反诘语气。B.乃:副词,于是、就;竟然。D因:于是;依靠,凭借)11. 答案C。正面表现其才能非凡。表其建议。12(1) (3分) 贾谊全都替他们应答,人人都觉得按照他们自己的内心想要(说的话)说了出来。(2)(3分)到了半夜,文帝(不自觉地)向前移动席位。(3)(4分)砍下树木做武器,高举竹竿当旗帜,天下的百姓像云那样集合拢来,像回声那样应声而起,担着粮食,如影那样跟从。13(6分)几十年前,作为优秀的战马,为外表英武、满腹韬略的军官服务; (2分)恼怒撞树把散发刺鼻脂粉气的女人掀下,被军官鞭打责骂,闭眼装瞎;(2分)退役后为生产队驾辕,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2分)14(2分)马隐喻那些遭遇不幸,自我毁弃,保持尊严的怀才不遇者。(2分)15. (4分)意在说明“世界上有一类盲目者,为了逃避,为了占有,为了完美,为了惩罚,是心甘情愿自己把自己弄瞎了的” (2分)为其自叙装瞎经历作铺垫 (2分)16 (4分)自己几十年没睁开眼睛,和真正的瞎子没什么区别。(2分)自己视主人为知己,而主人不能善待自己,突出了不遇明主、明珠投暗的悲情主题。 (2分)17.(6分)(1)外貌描写(或“神情描写”)、动作描写(2)患病后的勇敢坚强;等待死亡时的镇定与孤独(3)“你们不能进来”;“千万不要被我传染”18.(4分)以寒冷室外的鲜活生命反衬温暖房间里的沉闷气息(2分),以“我”的放松随意反衬沙茨的紧张与突出沙茨面对死亡时的绝望与孤独,镇定与勇气(2分)。19 答案:BD。解析“意识到父亲误解了自己的意思”错。D“完全不重视孩子的病情”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