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宇宙》教学设计-六年科学上册苏教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28398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六年科学上册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六年科学上册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六年科学上册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1、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和观测工具的发展。2、介绍运载火箭。3、介绍各种航天器,包括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实验卫星、宇宙飞船和星际探测器。4、介绍探索太空的英雄。5、认识航天事业的意义。【教学目标】1、了解探索宇宙的历史。2、知道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发展。3、能够收集人类探索太空的资料。4、意识到航天事业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人类是怎么探索宇宙的。难点:认识逐级加速火箭是如何摆脱地球引力的。【教时】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学生准备:收集有关资料【教学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1、谈话:大家都喜欢看西游记吗?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天宫中的很多故事真是精彩,让我们大家百看不厌。这就是古人对太空世界的一种精彩的描绘,说明了古人也想了解神秘的宇宙。2、讲述:无边无际的宇宙,它究竟藏着多少奥秘?在人们的眼里,好像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从古至今,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驱使着人类不断地探索着宇宙,希望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宇宙的真面貌。3、提问:你认为探索宇宙的困难有哪些?4、学生交流。5、教师小结并指出,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去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和向往。(1)讲述: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想知道地有多宽,天有多大,宇宙是怎样构成的。(2) 提问: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神奇与幻想,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通过编传哪些神话、传说来寄托他们对宇宙的向往和追求?(3)盘古开天辟地:古人对天地产生原因的最初思考。 嫦娥偷药奔月:古人看到月亮上明暗相间的阴影。 女娲炼石补天:古人看到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分布。 夸父持杖逐日:古人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对光明的向往。(4)谈话:这些神话也反映了古人对宇宙的迫切了解与探索宇宙的强烈愿望。在这种强烈愿望的驱使下,人们想用智慧把目光射向宇宙,从而,望远镜,运载火箭,航天器就诞生了。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分三个方面进行研究。2.分组研究介绍望远镜:(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小组交流、汇报人类从肉眼观察-第一架望远镜-各种现代望远镜的发展历史,尤其展示现代望远镜的先进功能及特点。天文望远镜 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 太空望远镜(2)讲述: 1610年1月10日,伽利略用第一架望远镜观察到了很多肉眼看不到的情况,其中有一项特别重要的发现,那就是他看到了在木星周围有4颗卫星围着它转动。这一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地球确实不是宇宙的中心,不是所有的天体都是围绕地球转动的。望远镜使人们初步认识了太阳系,随着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提高,人们又观察到更远的天体。(3)介绍现代的望远镜:天文望远镜。(多媒体展示天文望远镜的图片)随着科技的发展,望远镜的制造越来越先进,口径也越来越大,人们也能够看得越来越远。最大的望远镜的口径可达到米多。射电望远镜。(多媒体展示射电望远镜的图片)电磁波发现之后,人们又发明了射电望远镜,这种望远镜可以看100亿光年之外的星体。介绍哈勃太空望远镜:(多媒体展示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相关内容)随着人们对宇宙研究的深入,人们的足迹也走出了地球,走入了太空。1990年4月25日,美国把一架以天文学家哈勃命名的空间望远镜送入太空,他能观测到150亿光年外的天体。(介绍“光年”的含义:由于使用了望远镜,人们看到了远处的各种星体,发现星体之间的距离非常大,用地球上的长度单位来计算很不方便,于是人们就用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路程作为星体之间的长度单位。光每秒钟走30万千米,一年走94608亿千米。)介绍运载火箭(1)谈话: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不满足于在地面观测,更想冲出地球,飞向宇宙近距离探个究竟。一个可喜的消息传来了-人类冲出了地球,这个梦想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实现了。(2)提问:人们凭借什么冲出地球的呢?(运载火箭)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看一看火箭的发展史。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小组交流、介绍火箭的发展史,重点介绍多级火箭的结构及发射过程,教师进行整理。介绍航天器(1)讲述: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能永远躺在摇篮里。现代航天运载火箭和航天器将人们带进了崭新的航天时代,让人们有机会探索更加遥远的宇宙深处,了解到更多有关宇宙的信息。刚才我们了解了运载火箭的发展史,那么人类又是用什么来探测宇宙信息的呢?(学生自由交流,教师整理)航天器:国际空间站和航天飞机、卫星、宇宙飞船及各种探测器(2)教师补充介绍:人造卫星是利用火箭发射、围绕地球转动的飞行器,在人造卫星上安装各种观测仪器,既可以观测地球上的情况,又可以观测宇宙空间的情况。目前,只有少数国家能发射人造卫星。我国近些年来,已成功地发射了很多颗卫星,并且能使它们自动返回地球。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都是以火箭作动力的载人宇宙飞行器,人们乘坐它可以飞往更远的宇宙空间去观察,甚至可以登上其他星球。现在,人们已经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将来还会登上其他星球。通过这些现代化手段,人们探索到很多宇宙的秘密。(3)讨论: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为什么能不断发展?(一是人们前仆后继、一代一代的苦苦探索,二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为人们的探索提供了新工具。)3、认识探索太空的英雄(1)讲述:在探索太空的历程中,我们应该铭记这样一些名字,他们冒着生命危险 ,踏上太空探险之旅,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太空英雄。(2)根据学生介绍太空英雄,用多媒体逐次播放:万户加加林阿姆斯特朗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遇难的太空英雄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 景海鹏 刘伯明(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火箭作动力飞行的人。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和喷气发动机一书中提到:“约14世纪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两只手各拿一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后来“万户飞天”的故事以各种形式被广泛引用,在德国、英国等火箭专家的一些著作中,也提到了此事。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月球上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以纪念“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3)谈话:看了这些英雄人物的故事,你想对这些英雄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交流) 三、知识延伸1、拓展性讨论:人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以牺牲宇航员的生命为代价去探索宇宙,这样做是否值得?2、了解中国航天大事记。学生自由默读补充资料。 四、布置作业1、阅读有关宇宙秘密的书籍,把相关的资料、故事讲给家人或同学听。2、收集各种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行星探测器及航天飞机的图片及文字介绍等资料,办一个小小展览会或办一份手抄报,发布在校园网上,大家一起来交流。板书设计:4.探索宇宙 望远镜:天文,光学,太空,射电 火 箭:多级 航天器:国际空间站,航天飞机,探测器,宇宙飞船 科学试验卫星1、盘古开天辟地2、嫦娥奔月3、女娲补天:4、夸父逐日5、中国航天大事记东方红一号1970年4月24日 东方红二号1984年4月16日 东方红三号 1997年5月12日 神舟一号 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 神舟二号 2001年1月10日 神舟三号(首次载动物航天)2002年3月25日 神舟四号 2002年12月30日凌晨零时四十分 神舟五号(首次载人航天)2003年10月15日九时许 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日九时 神舟七号(首次出舱活动)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 天宫一号(首个宇宙空间站)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神舟8号 2011年11月1日发射 3号凌晨三点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神舟九号 2012年6月16日,3名宇航员进入太空(有一名女性刘洋)神舟十号 2013年6月11日,载3名宇航员(有一名女性王亚平)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