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从鲁迅视觉化看文学与影视之关系.doc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942531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从鲁迅视觉化看文学与影视之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从鲁迅视觉化看文学与影视之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从鲁迅视觉化看文学与影视之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从鲁迅视觉化看文学与影视之关系 从鲁迅视觉化看文学与影视之关系,内容如下文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他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无人可比。在老师的教化下,我们这一代人的头脑中所留下的关于鲁迅的描述大概都是:“匕首、投枪”以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一个立体的人,除了在文学方面做出的贡献,我们也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关于鲁迅生平的介绍。虽然有很多传记类的读物,但是这些传记的水平良莠不齐,大多数是学术著作,作为非专业的普通人,能对着这传记类读物产生兴趣的人少之又少。因此,鲁迅在大众心中是一位颇有距离感的伟人。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电视的普及,我们惊喜地发现过去遥不可及的伟人开始慢慢的走近大众,这当中也包括我们敬仰的鲁迅先生。关于鲁迅的影像可以概括为三种:鲁迅本人创造的图像;同时代艺术家创造的与鲁迅有关的影像;后来时代创造的与鲁迅有关的影像。这后两类中的影像资料就包括了大量的影视艺术作品,也是*将要讨论的对象。具体说来,与鲁迅相关的影像作品可以分为以塑造鲁迅生平为主的纪录片、传记类影视作品和鲁迅著作改编的电影。从鲁迅生平到文学作品改编,从影视剧本到地方戏曲,鲁迅视觉化几乎成为一个潮流,那么这种视觉化浪潮对于鲁迅文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一、鲁迅的文学及精神大众化、普及化1.大众与鲁迅的疏离有人说,鲁迅正在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这个描述也许不准确,却也反映了一个事实:鲁迅研究虽然一直热门,但是鲁迅与大众的距离越来越远。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对于文学而言,这个过程所产生的最大问题是,中国传统的价值系统包括这个价值系统的运转、传播机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些文学家将这种改变对文学产生的影响称之为文学的边缘化。各种各样新媒体的出现,电视的普及、欧美大片的喧嚣以及网络的兴起让人应接不暇,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能够静心面对文字的人越来越少,人们对于文学家、文学家的作品日渐生疏是必然的。在这种大环境下,鲁迅的文学作品更加显得高处不胜寒,而其作品传播的程度则应该更多的依靠新媒体的传播。缺乏媒体的支持,这是鲁迅接受严重隔绝、滞后于鲁迅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进入二十世纪,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鲁迅刚刚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走下圣坛,又成为文化消费的热点对象。可以说,当下,鲁迅所带来的无形资产是不计其数的。从江浙一带常常能看到“咸亨酒店”的招牌和绍兴护城河上的乌篷船,实际上都是在利用“鲁迅”这块金字招牌。因此,各种各样的人都试图挖掘鲁迅身上的商业价值,人们在关注鲁迅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时,是不会去关注鲁迅的精神价值的。在这种商业化的背景下,鲁迅精神也无法对社会发挥应有的影响力。最后,作为鲁迅文化,精神普及教育先锋的中学教育出现了问题。老师反映不好教,学生反映不想学成为了最普遍的问题。周令飞曾对记者说“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孩子们是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客观的说,就目前来看,学生厌学鲁迅的现象是由多方面的原因促成的,归结起来,大致有如下的几个方面:时代差异造成学生的心理隔膜;陈旧的参考用书不能准确反映作品意蕴;一些作家、学者对鲁迅的随意贬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教师授课视野狭窄、对政治思想的解说成分太大,也使学生难以获得感情的陶冶和美育的启迪,社会文化论文从鲁迅视觉化看文学与影视之关系综合以上几点,我认为在现代社会,鲁迅与大众的疏离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然而鲁迅无论是作为文学巨匠还是“民族之魂”,都是有必要继续传承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让大众对于这位名人近距离接触。2.影像拉近鲁迅与大众的距离由于历史的久远和时代的变迁,鲁迅的作品在我国青少年一代中,已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隔膜。在当今世界,除了口传和文本之外,还借助于视觉来传播。越来越多的与鲁迅相关的内容开始以图像、影像的形式出现。在所谓的视觉文化时代,影视作品的产生和消费是一个应运而生的文化显现,我们必须正视它能够带给我们的影响。电影诞生以来,随着其接受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普及,文学也顺势而上地搭上了这趟通向感官愉悦的直通车。海岩曾经说过:“我们现在处于视觉的时代,而不是阅读的时代,看影视的人远远多于阅读的人,看影视的人再去阅读,其要求的阅读方式、阅读心理会被改造,对结构、对人物、对画面感会有要求,在影像时代,从事文本创作时应该考虑到读者的需求、欣赏、接受的习惯变化,所以,作家在描写方式上很自然会改变,这是由人物和事件结合在一起的时代生活节奏和心理节奏决定的。”电影因其与小说相近的表述方式、审美方法、人物塑造、场景构成等,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而小说与电影的相互促进也有着成功的范例,也出现了成功的范例。如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出版了,但影响仅仅在学术圈,八十年代黄蜀芹把它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引起了轰动,大家这才去看小说,造就了一个脍炙人口的“名著”。尽管也许正如让保罗萨特所说的,对这些读者而言,小说不过是影片的“一篇大体上还算忠实的评注”,但如果不是因为电影,他们也许永远不会阅读这些小说,因为文学尤其是经典名著离当代人很遥远,也很难理解。后现代式改编毕竟是在跟原著对话,先吸引观众让他们觉得有点意思,进而能促使他们去阅读原著,所以,这种趋势确实有助于扩大文学的影响力,而且并不妨碍名著的相传。由此可见,靠影像这种传播方式拉近鲁迅与大众之间的距离也是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