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客教案(两案整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24878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客教案(两案整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信客教案(两案整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信客教案(两案整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 了解余秋雨及其作品,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结构。(2) 学会品味课文中的关键语句,把握课文中主要人物的特点,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2. 过程与方法:(1)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使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握课文中的关键语句。(2) 通过朗读法和讨论法,分析两位信客的人格特点和品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信客诚实忠信、宽容待人的品质,深入体味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品味课文中的关键语句,把握课文中主要人物的特点,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2. 教学难点:感受信客诚实忠信、宽容待人的品质,深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课前准备:学生:通读课文,理解生字词,了解故事情节教师:相关资料及课件 5、 教学过程(一)生字词:克(k)扣 接济(j) 唏嘘(x x ) 噩()耗 呵斥(h ch )焦灼(zhu)伎(j)俩 颠沛(pi) 吊唁(yn) 诘(ji)问 猝(c)然 文绉绉(zhu )连声诺诺(nu) 长途跋涉 穷愁潦倒 风尘苦旅 鸡零狗碎 生死祸福(二)作者简介介绍作者: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其中散文集文化苦旅曾获得多个书评大奖,山居笔记更获得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第一名。(三)课堂导入:导语:上世纪前半叶,作者的故乡余姚,离上海很近,很多农民离开家人,到上海谋生,城里的谋生人要和家里有联系,那个时候通信并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只能靠人力,于是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就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职业,就叫信客。(四)课堂主体:1. 感受信客的特点(1)我们对信客这种职业还很陌生,那就先来认识一下这种职业,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13节,圈划出描写“信客”工作与生活的相关语句,从中体会一下信客这个职业有什么特点?工作劳苦(劳累艰辛):第1段“长途跋涉”,第10段“风尘苦旅” 病痛之苦:12段“老犯胃病和风湿病”;收入不高;职业道德要求高:诚信2. 体味信客之“信”(1)你觉得文中所描写的两位信客都是称职的吗?先来谈谈老信客(可能有争议,可以适当讨论)老信客:称职 并没有义务寻找信客,却托着受伤的手拜托信客 他的家破烂灰暗,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只因一念之差而名誉尽毁 告诫信客,守住信誉年轻的信客守住了这个信誉吗?具体有哪些表现。 尽职尽责:一回家就发散信、物,接受下次带出的东西。这一切都要他亲自在场。 恪守信义:a. 遇谋生者客死他乡,信客充当代理人。b.信客遭同乡诬陷。(2) 信客在面对这两件事时,他是怎么做的?请默读第1623节,圈划出关键语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听之忍之,连声诺诺。”“他只好柔声地汇报在上海处置后事的情况,农村妇女完全不知道上海社会,提出的诘问每每使他无从回答。”“他进退两度,犹豫再三,看要不要把那封书信拿出来。”“这一下把他惹火了,立即举信大叫:这是你老婆的信!”“ 问他事由,他只说自己一时糊涂,走错了人家。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 小结:这些都表现了他的宽容和大度。(3)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能不干这档子事吗?不能。说什么我也是同乡,能不尽一点乡情乡谊?老信客说过,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他的肩上。”小结:坚守诚信这一传统品德,为了乡情乡谊。(4) 为什么如此诚信和称职的信客,没能走到最后呢?文中信客有没有直接说出他走不下去的理由?“这条路越来越凶险,我已经撑持不了。”(5)为什么撑持不了了呢?他的同乡是怎么对待他的呢?“农村妇女会把这堆简陋的遗物当作丈夫生命的代价,几乎没有一个相信只有这点点。红红的眼圈里射出疑惑的利剑,信客浑身不自在,真像做错了什么事一般。”“发了财的同乡知道他一来就会坏事,故意装作不认识,厉声质问他是什么人。”“同乡狠狠打了他两个耳光,并把他扭送到了巡捕房。” 小结:信客的工作联系了两个地点,一头是农民,一头是城市,这条路不仅仅是他实际走的那条,也包含了他所遇到的人和事。在农村,他遭遇的是充满的危难,在城市这段,他遭遇的是充满的是凶险,信客面对着人和事充满了危险,他走的不容易啊。(6) 除了以上的原因,还有别的深层原因让信客放弃这一职业吗? 我们看到信客身上聚集的美德,他待城里人和乡里人都很宽容。他的这种美德是了不起的,但同样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这个社会的不良风气。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关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句子,并说说你是体会的。1 老人逼着他讲各个码头的变化和新闻。历来是坏事多于好事,他们便一起感叹唏嘘。金钱物欲的诱惑,道德的沦丧。想象一下年轻信客对老信客说的变化。2 终于有妇女来给信客说悄悄话:“关照他,往后带东西几次并一次,不要鸡零狗碎的”;“你给他说说,那些货色不能在上海存存?我一个女人家,来强盗来贼怎么办.”3 只要信客一回村,他家里总是人头济济。多数都不是来收发信、物的,只是来看个热闹,看看各家的出门人出息如何,带来了什么稀罕物品。农民的眼光里,有羡慕,有嫉妒;比较得多了,也有轻蔑,有嘲笑。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农民对别人有没有出息的打分的标准变成了稀罕物,产生了攀比。淳朴的民风发生了变化。城市对农民的影响,物质上来看,是积极的,但从文本上看,作者觉得负面的东西明显多了些。4 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在第15节)小结:老信客和年轻信客,在道德上是一脉相承的。老信客放弃了职业是因为失去了信,而小信客却因为坚持自己的传统美德,在与这个社会的风气变迁中,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这个冲突他最终撑持不了了。(7) 信客放弃了这条路之后,他的生活是怎样的?同乡有什么改变?为什么要把墓放在老信客的墓旁? 当了校长,“信客教地理绘声绘色,效果奇佳。他本来识字不多,但几十年游历各处,又代写了无数封书信,实际文化程度在几位教师中显得拔尖,教起国文来也从容不迫。他眼界开阔,对各种新知识都能容纳。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深察世故人情,很能体谅人,很快成了这所小学的主心骨。” “只有这时,人们才想起他的全部好处,常常给失去了生活来源的他端来几碗食物点心,再请他费心想想通信的办法。” 小结:信客一直坚守着诚信这一美德,在做信客的过程当中,他收获了更多的美德,所以他才能够做好一个好教师和好校长。说明了人们还是需要这些传统美德的。因为敬重老信客,老信客身上正是代表着诚信的重要。全文小结:信客这一路走的既苦又险,正因为他的诚信和宽容,他的人生不仅是个人的,还代表了默默奉献的一类人,余秋雨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警示人们诚信的重要性。他的墓连着老信客的墓,象征着诚信与宽容相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才能长久。3、品味信客的语言特色(1)文中还有哪些语句表现了信客对乡人的忠信和宽容?选择第15段细品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语言特色。(2) 将第15段用ppt呈现,隐藏议论部分,对比原文有何不同?文中的不同处属于什么类型的表达方式?(议论或抒情)屏显:终于有妇女来给信客说悄悄话:“关照他,往后带东西几次并一次,不要鸡零狗碎的。”“你给他说说,那些货色不能在上海存存?我一个女人家,来强盗来贼怎么办.”信客沉稳地点点头,他看得太多,对这一切全能理解。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3) 文中还有哪些类似这样的语言?直到他流了几身汗,赔了许多罪,才满脸晦气地走出死者的家。他能不干这档子事吗?不能。说什么我也是同乡,能不尽一点乡情乡谊?老信客说过,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他的肩上。余秋雨散文的语言风格:被称为“文化散文”。“语言在抒情中融着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名家品评余秋雨散文中的叙述很独特,叙述中夹着议论,议论中又不泛抒情,知性与感性揉和在一起,且篇幅很大,在议论中渗入强烈的感情色彩,成了余氐散文的重要特点。细观余的散文,发现其中内含一种书写模式,譬如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作品都有“小说叙事诗性语言文化感叹”的创作元素。六、板书设计 情 谊 乡 信客 城 危难 传统美德 凶险 撑持 放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