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文化建设,提升人文素养.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419413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投身文化建设,提升人文素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投身文化建设,提升人文素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投身文化建设,提升人文素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投身文化建设,提升人文素养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入人心,备受鼓舞。决定明确指出要“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这对我们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是一种鼓励和鞭策,是给我们诠释基督信仰的大好时机,并成为推动中国基督教向前发展的动力。众所周知,西方的基督教传入中国已历史久远,但是要把基督教文化真正融入中国文化,使之扎根中国文化,实现基督文化的本土化,最终达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作贡献,依然任重而道远。一、对于人性的认知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论人性具有影响力的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一)孟子主张的“性善论”。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具有同情心、向善是人的本能。三字经首句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人生下来原本都是善良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多方面努力,性善论注重的是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所以,我们要努力营造好的社会环境,提升人的道德修养。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大家若都有向善之心,社会自然安定和谐。(二)与此相反的是人性本恶的主张,这是荀子提出的论点。荀子在他的性恶篇中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这里的“伪”是指“人为”,不同于“伪装、虚伪”的伪,他认为人天生的本性是恶的,善良的习性是后天学习得来的。如何使人由恶变善呢?荀子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认为人要通过后天的礼仪教化来“化恶为善”。(三)还有一种观点便是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这是汉代扬雄在法言修身的主张,意思是一个人的好坏不是天生的,后天的教育,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他结合善恶两方面对人性进行了分析,对单纯的性善论和性恶论进行理论上的修正,强调了社会环境的引导作用。从以上三种观点可知,不论是哪一种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后天的教育、后天的环境引导对于人性趋善的重要意义。让我们再回到圣经去了解并认识人性的起伏;根据新约罗马书5章12节中的经文指出:“罪是从一人(即亚当)入了世界,死(即审判,下同)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自亚当犯罪之后,罪恶就进入了这个世界,人类都承受着罪性的遗传后果。因此,大卫在诗篇51篇5节承认说:“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基督教的“原罪说”由此而来。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出现许多犯罪的案例,足以证明人性中的阴暗面;如自私、骄傲、贪婪、虚妄、伪善,嫉妒、藐视、诡诈、暴力、仇恨、凶杀、忘恩负义、心不圣洁、无亲情、不怜悯人等罪恶。但是圣经也没有全盘否定人的价值体现,人还有良知,有其基本的道德标准,也有许多的善行美德,反映了上帝的形象。所以使徒保罗曾勉励腓立比教会说:“弟兄们,我还有未尽的话: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腓4:8)又在罗马书12章12节指出:“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雅各书1章17节见证到:“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在他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这些说明神是一切真、善、美的源头。人类堕落之后,人性中还没有完全失去神的形象,人仍有行善的本能存在。因此,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基督教的圣经,都表明人性的两重意义,人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关键是我们如何作出选择,站在哪一边;同时外界的环境如何引导我们做出选择也很重要。圣经诗篇第一篇给了我们正确的答案,它要我们:“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作的、尽都顺利。恶人并不是这样、乃像糠秕被风吹散。因此当审判的时候,恶人必站立不住,罪人在义人的会中也是如此。因为耶和华知道义人的道路,恶人的道路却必灭亡。”二、正确认识自我,克服自身缺陷(一)认识自我的基本含义正确认识自我就是指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要与自我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人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这样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和更完美。要正确认识自己,我们就必须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我们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如外貌、衣着、举止、风度、谈吐,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如学识、心理、道德、能力等。一个人的美应是外在的美与内在的美的和谐统一,内在的美对外在的美起促进作用。以此同时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既有自己的优势,又有自己的不足,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但同时也都有自己的亮点。因此,为了全面认识自己,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通过自身的努力,争取变缺点为优点,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来完善自己,最终成为荣神益人的见证者。使徒保罗说:“我凭着所赐我的恩,对你们各人说: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要照着神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罗12:3)正确地估计自己是极其重要的,因为轻视自己会导致悲观失望、停止不前;过高地看重自己会产生自满而感到骄傲。一个正确的自我评价必须基于对自我价值的认识,这是指在基督里的身份。基督救赎了我们,并赐给我们得胜罪恶的能力和侍奉神的恩赐,我们都该尽心尽职为基督活出新生命来,荣耀他的圣名。(二)认识自我的途径认识自我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要认识自己,我们必须要做一个有心人,经常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总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因此,自我观察是我们自己教育自己、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 、通过他人了解自己。我们需要谦卑地接受他人的批评;有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周围的人对我们的态度和评价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态度与评价,冷静地分析。对他人的态度与评价我们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三)认识自我的现实意义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识的首要部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它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自我分析是在自我观察的基础上对自身状况的反思。自我评价是对自己能力、行为、等方面社会价值的评估,它是能代表一个人自我认识的水平。作为基督徒,我们只有不断认识自我,才能靠主战胜自我;而人是很难认识自我的,我们只能在真理的启示和圣灵的光照中去认识自己、改变自己。使徒保罗在蒙恩得救之前的自我认识是:严守律法的犹太敬虔者,迦玛列门下的高徒,律法的热心者等;蒙恩之后,他认识自己是个罪人,而且是罪人中的罪魁,(提前1:15)。保罗在罗马书第七章中提到他内心两个律的交战:“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作。我觉得有个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因为按着我里面的意思,我是喜欢神的律;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两个律的交战证明了我们里面依然有罪性的存在,需要天天追求得着圣灵的更新,才能渐渐成圣,直至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所以对付肉体(即罪性)是我们一辈子的事,务必慎重对待。文化建设首先是思想建设,它的中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这一基本任务就是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成果提高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通过合理和进步的教育制度培养人,达到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目标。在这样的目标中正确认识自我,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道德品格,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努力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大发展作贡献。三、投身文化建设,提升人文素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中国大地文化建设的新号角。身为中国基督教的教职人员有着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投身到祖国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队伍中来,与全国人民一起提升人文素养,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文化建设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落实在现实的生活中,把理论化作实践。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立足本职工作,全然投身于文化建设的大浪中,去积极发挥基督教的独特优势,播撒福音种子,使基督教文化融入传统文化中,并产生积极影响。为此,教牧人员如何投身于文化建设,提升教牧的人文素养,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1) 建立学习型小组,开展集体学习的系列活动如设立专题讲座、互动交流、参观考察等方式,让教牧同工更多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以此推进神学思想建设,把基督教文化的精髓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寻找到更完善的道德体系,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以集体学习为动力,推动个人自觉学习,把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相连接,形成联动机制,并纳入教会组织的长效管理之中。使每一位教牧人员都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不仅学习神学知识,圣经知识,还要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中看到神对人类的祝福。(2) 丰富讲台供应,重视伦理道德的教导其实我们的圣经是非常注重道德教育的,如旧约的十诫、先知的精神、智慧的训诲、以及新约的登山宝训,众使徒的教导等都是典型例子。教牧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的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神学造诣,使讲道侍奉更富有生命力,能够做到深入信徒的日常生活,真正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产生积极作用。更多了解信徒的实际情况,使讲道侍奉更有针对性,更具亲和力、感染力,使信徒真正领会信仰与生活的现实意义,并让广大信徒分享到先进文化的成果,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进步的参与者和见证人。(3) 提升教牧品格,带动广大信徒提高自身素质传道人的道德品格比恩赐更重要,使徒保罗提醒我们说:“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林前13:2)耶稣曾斥责法利赛人的虚伪,也就是要警戒我们每一位跟随他的人,不要犯同样的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深入推进文化建设,使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得到弘扬,公民的道德行为规范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而作为教牧人员更是责无旁贷,努力提高教牧品格是关键。传道人是领头羊,因而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道德建设和行为规范中起模范作用,树立良好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这样才有能力带领广大信徒一起提高人文素养,树立家庭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人文素养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是教牧人员传道授业的核心。具体应该表现在同工之间的交流互助上,改变对他人的冷漠态度,消除彼此间的隔阂,建立相互信任和切实相爱的教牧形象。我们教牧人员是蒙召作传道的,理应为主的缘故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诚愿你我都共同努力吧!依靠圣灵的帮助,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中的大道上带去上帝的祝福,作荣神益人的好管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