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涟水金城外国语学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11769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涟水金城外国语学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涟水金城外国语学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涟水金城外国语学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涟水金城外国语学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表述中,符合史实的是A.许多工业的新发明源于自然科学中的重大发明B.交通运输工具革新方面的突破首先出现在美国C.改良型蒸汽机的发明使工厂应运而生D.机器的应用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开端2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1949、1972、1992年分别形成了三次建交高潮。下列史实与三次高潮成因相对应的是A中苏建交 尼克松访华 两极格局的崩溃B一边倒 “求同存异” 中美建交公报C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D不结盟运动 重返联合国 多哈会议3李鸿章说:“各口岸生意,已被洋人占尽,华官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力挟重资以倾夺,则须华商自立公司,收回洋人夺去之利。”这表明李鸿章主张兴办民用企业的最主要意图是A限制民族资本 B追随外国资本主义 C保护民族资本 D与外国资本主义争夺市场4“我是中国人,我那黄河一样粗犷的声音,不光响在联合国的大厦里,大声发表着中国的议论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诗中“我那黄河一样粗犷的声音”再次“响在联合国的大厦里”是由于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第三世界力量的崛起和支持C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D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倡议和支持5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从根本上看是因为A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B帝国主义列强对革命的破坏C立宪派和旧官僚势力过大 D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6黄海大战,将士用命,其中在危急时刻激励将士:“吾辈从军卫国,早致生死于度外,今日之势,有死而已!”鼓轮怒驶,直冲日舰,以身殉国的“致远”舰管带是A.刘步蟾 B.邓世昌 C.丁汝昌 D.徐骧7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自己的统治,抵御外来侵略 B.为了使埃及人民脱离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C.为了发展资本主义 D.为了整顿社会秩序8揭开中国经济改革序幕的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四大9二战前,希特勒有意散布苏联国防部副部长的叛变谣言,苏联以300万卢布买下了这份情报,只用几十分钟“审判”就宣布副部长死刑,12小时内八名苏军高级将领被处决,希特勒兵不血刃,达到以谣言杀人的目的。希特勒这一谋略体现了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思想是A、“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B、“不战而屈人之兵”C、“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D、“兵贵神速以制敌”10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标志是( ) A梭伦改革 B克利斯梯尼改革 C伯里克利改革 D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111784年,刚刚获得独立的美国为打破英国的经济封锁,派遣商船“中国皇后号”不远万里来华开展贸易。“中国皇后号”在中国停靠的港口应该是A宁波 B上海 C厦门 D广州12梭伦改革的积极作用有( )从根本上解决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大大促进了雅典农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解除了雅典平民沦为奴隶的威胁A B C D13“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A.铁路运输 B.航运 C.航空 D.电报通讯14近代以来,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这主要是指促进了信息的传播推动了各地经济发展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加快了人们生活节奏A.B.C.D.15唐诗、宋词、元曲及小说是中国古代的文化瑰宝,推动唐诗、宋词、元曲再到小说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统治政策的调整 B社会环境的变化C城市经济的发展 D主流思想的演变162007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在几个月内很快波及世界,酿成一场是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中国也受到明显得影响。这充分说明A 美国对世界各国经济起支配作用 B 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C 经济区域集团化对世界影响在增大 D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17在一份与户籍登录有关的古文书记载:“户主余善意,年二十二岁,拥有二十亩永业田,二十八亩已授,七亩口分田,总计应授田一顷六十一亩,一亩居住园宅,一顷三十三亩未授,”请问这份文书反映的制度为何?A.王莽的王田制度 B.唐代的均田制 C.北宋的青苗法 D.明代的一条鞭法18“国王是上帝派到世间的最高权威,有无限的权力。”欧洲启蒙运动中,与此相对立的关于国家起源的主张是 ( )A社会契约 B三权分立 C天赋人权 D君主立宪19有人认为:“民主的雅典最后还是败于专制的斯巴达,亡于独裁的马其顿帝国。”这表明古代希腊A实行的直接民主过于广泛 B民主制度不适合于古代C民主政治存在明显的弊端 D民主政治最终仍会胜利20民主革命团体的建立和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思想和组织基础。下列革命团体,主要成员是留学生和学界的是( ) 兴中会 华兴会 光复会 日知会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21作为世界最早步入工业时代的国家,英国的发展经历以及经验,值得重视。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1688年,迫于王权膨胀和天主教在英国复活的现实危险性,议会中的辉格党和托利党联合起来,向荷兰的执政威廉亲王发出邀请,请他到英国来接管王位威廉接受邀请后率大军在英国登陆根据议会条件,威廉接受了权利法案,随后和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一同登上了英国王位。 英国: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材料二:1768年阿克莱特发明机械纺纱机,次年获得专利采用水力驱动,又叫水力纺纱机1771年阿克莱特与人合作,在德文特河上的克罗姆福特建立了近代的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此后一发不可收拾,相继在德比郡、兰开夏郡、诺丁汉郡、苏格兰开设纱厂和织布厂。 世界文明史中册 材料三:当经济史上的事件和和人物还沉浸在昏暗中的时候,阿克莱特的名字就成为那些在昏暗中发出最灿烂光辉的名字之一。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材料四:在远东的印度,从1793年起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一步步地受到侵蚀到1813年时,英国政府彻底废除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自由贸易”原则在未来的帝国中心印度次大陆初步确立起来。 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近代民主是由哪些制度来保障的?(2)根据材料二,从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两方面,指出阿克莱特的历史贡献?(3) 材料三说阿克莱特是经济史上“最灿烂光辉的名字之一”。你认为,与他同时代的人中,谁可与之并列乃至超过他?理由是什么?(4)根据材料四,简要说明19世纪上半期英国对外贸易原则(制度)的重大变化,并指出变化的主要原因?(5)从面积不大的岛国到世界头号强国,英国的发展之路给人类留下的最重要的经验是什么?请依据本题材料,从制度的层面略加说明?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2分)材料一 清初,战乱频仍,出现“有可耕之田,而无可耕田之民”的局面。康熙八年(1669年),清廷下令“将前明废藩田产给予原种之人,改为民产,号为更名地,永为世业”。简明清史(第一册)材料二 从14世纪中叶时,一些富裕、积极进取的农民合并、圈围自己的条田,也有一些农民圈围公共牧场,这种状况没有造成什么社会动荡。大约从15世纪中叶起,圈地范围影响扩大。引起了政府关注和调查,结果发现“整个16世纪共有51.6万英亩土地受到圈地法令影响从而使乡村人口减少”。1607年之后,圈地主要采取了协议圈地的新形式,这种圈地同样侵犯了农民的利益。18世纪的圈地运动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议会颁布了大量的“圈地条例”,乡村掀起了新一轮圈地狂潮。史家克里德特认为:“圈地运动在乡村社会制度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必须寻求某种副业的家庭数量急剧增加了失去了重要收入来源的小农实际上被迫转入乡村工业。”可见,工地被圈占、分割时,小农们最直接的反映并不是马上背井离乡,向城市迁移,而是尽可能在当地从事纺织、冶铁、木材加工、酿酒等家庭副业。新华文摘2008年第21期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材料三 较早时期的圈地是由羊毛的价格的上涨造成的,因此,土地多半用于放牧。在较后时期中,为迅速发展的城市生产粮食的需要变得更为重要,因此,被圈占的土地由人们用最新的、最有效的办法加以耕种。这些方法包括用轮作制代替让田地休闲这种浪费土地的旧方法、选育优良种子、用科学培育法改良牛的品种以及研制某些农业机械如马拉的耕耘机和自动的播种机。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做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寻找工作。圈地可以看作是英国工业在19世纪居首位的先决条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 1951年5月,刘少奇在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说:“我们的建设方针是什么呢?工农业都要发展。现在首先要恢复和发展农业。发展农业才有原料和粮食,工业才有市场。其次是发展工业:重工业和轻工业,开始还是要搞一些轻工业。因为轻工业可以赚钱,也容易办些,又不用很多资本。”中央文献出版社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1)材料一中,清政府实行了什么政策?试分析其原因。(不得摘抄原文)(6分)(2)材料二中,英国圈地运动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3)据材料二、三,分析英国圈地的运动的主要影响。(10分)(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为“恢复和发展农业”人民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调整土地政策应遵循的原则。(8分)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鬼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 清李慈铭:越缦堂日记材料二:“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2)成立。馆学最初只有英文、法文。同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材料三:“同文馆的学生并不多,1862年入学的仅10人,后增为30人,最多时也只有150人。1901年,该馆并入京师大学堂。同文馆完全按正规的学校来办,入校学生不仅学外语,还学中文和自然科学。学制严格,八年毕业。考试制度也很严格,月有月考,季有季考,岁有岁考,三年一大考。总体来看,同文馆作为中国最早的近代新式学堂,其开一代风气之先的拓荒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李喜所:中国最早的外语学校同文馆材料四:自强运动,时间长达三十多年。其主要内容是引起和学习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从太平天国失败到同治十三年(1864一1874年)的10年间,清政府创办了几家大规模的近代(军工)企业,从光绪初年起,为解决军事企业的资金、原料、运输等问题,兴办了一批民用工矿业和文通运输业等,还建立了一些新式军事学校,并向国外派遣学生、驻外使节。 王戎笙清代简史材料五:随着甲午战争的硝烟散去,中国被落后小国日本打败,清廷面对来自朝野内外的责问不得不找出一个替罪羊来,于是洋务派和洋务运动变成为了甲午战败的罪魁祸首,打开的国门再次重重的关上。 网评/探寻国人保守思想之根源请回答:(30分)(1)材料反映的历史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列举中央和地方支持该运动的代表人物。(2分)(2)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哪种人的态度?(1分)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什么?(1分)结合材料及你的知识,分析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2分)(3)历史研究是依托史料来进行的。对于材料二的史料性质,有人认为属于第一手史料;有人认为不应该把它划分为第一手史料。请谈谈你自己的看法。(3分)(4)结合所给材料和此次运动的内容,分析述论这项运动在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20分)参考答案1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基本史实和辨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题目以工业革命切入,所设选项着重于考查工业革命的进程,突破了相关试题的思维模式。联系两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排除A项,结合棉纺织技术革新的内容排除C项,而D项明显错误,工场手工业才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开端。2A3D4B5A 【解析】辛亥革命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袁世凯个人权术和阴谋,革命营垒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党人进攻,也有帝国主义对袁世凯的支持,但上述都是客观原因,而主要原因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的妥协退让。6B【解析】黄海大战属于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致远”舰沉没,“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落水后拒绝救援,与战舰同沉,壮烈殉国。因此选B。7A8B9B10B【解析】梭伦改革是为雅典民主制度莫定基础,克利斯梯尼改革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D 项属于罗马法内容。11D12B13D14D15C16D【解析】“危机波及全世界”体现出世界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故是D17B【解析】“永业田”、“口分田”是唐代实施均田制时,政府授田给人民的名称。18A19C【解析】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一种直接的原始的民主,容易造成权利的滥用、误用,存在明显的弊端,导致雅典政局出现混乱,最终衰落。所以C正确。20C【解析】本题重在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要弄清各革命团体的人员组成情况,兴中会主要由华侨和会党组成,华兴会和光复会主要由留学生和学界组成,日会的组成人员主要是学界和新军。C为正确选项。21(1)君主立宪制、议会制、两党制等。(答出其中的两点就可)。(2)发明水力纺纱机;首创工厂制。(3)瓦特;改良蒸汽机成功,将人类带入“蒸汽机时代”。(4)从宣扬和实施垄断贸易原则(制度)转变为宣扬和实施“自由贸易”(制度);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其它国家无法与之竞争。(5)创新,尤其是制度创新,是国家崛起的关键。;英国正是通过君主立宪制、工厂制和自由贸易制等政治、经济制度的创新,而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解析】第一问注意题目制度保障。从材料中议会、辉格党和托利党、权利法案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答案。第二问根据课本知识回答阿克莱特的发明成就。第三问结合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伟大发明来思考。第四问第(1)问根据材料来回答,第(2)问结合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工业革命来组织答案。第五问综合材料,提炼信息。22(1)政策:“更名田”或“更名地”。(2分)原因:长期战乱;土地荒芜。(4分)(2)由民间行为发展为政府行为。(2分)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工业革命。(6分)(3)直接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变革;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革新和农业资本主义发展;为城市提供了粮食;为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劳动力和国内市场;一度给农民带来了灾难。(10分)(4)土地改革运动。(2分)原则: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注重科学技术的投入;考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8分)【解析】三农问题一直高考命题的重点热点问题,此题是对中西方的土地政策的考查。第(1)问,通过材料一“1669年”和“更名地”等的关键提示语,很容易判断出这是考查清朝的“更名田”,对于其形成的原因,根据材料的本身进行简要归纳、概括即可。第(2)问,考查英国的土地政策。材料二中非常的明确的体现了“从14世纪中叶起,一些富裕、积极进取的农民合并、圈围自己的条田,也有一些农民圈围公共牧场”到了“18世纪的圈地运动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并颁布了大量的圈地条例”,这说明了圈地运动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由民间行为发展为政府行为。对于圈地原因的阐述,要经济基础的变化以及后来工业革命对劳动力和原始资本积累的需求来回答。第(3)问,根据材料二、三中的信息,逐句逐项进行分析、归纳、概括出圈地运动对英国的各个方面的影响,概括时注意语言的简洁性。第(4)问,材料四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视农业措施。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很容易做答。注意掌握解题规律:土地政策调整的实质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所以,所遵循的原则就是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而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稳定的环境才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同时需要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得出答案。23(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或中体西用)(1分)弈 李鸿章(2分)(2)顽固守旧势力(1分)同文馆招生困难、学生不多(或遭到社会的歧视 )(1分)洋务派办新学与传统的教育制度相抵触;中国长期闭关自守,缺乏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不易接受新事物。(2分)(3)同意第一种看法:回忆录是事件亲历者的记述,具有直接性,应属于第一手史料;同意第二种看法:回忆录是事件亲历者在事后的记述,因此在描述的过程中难免有遗漏或遗忘,有时还会带有主观色彩,据此很难了解到事件的真相。因此不应该把它划分为第一手史料。(3分)(4)(20分)第一层次:没有涉及内容,直接作出判断。(0-2分)0分:回答内容与问题无联系。1分:没有涉及内容,直接下结论,只涉及一个方面且直接照搬原材料如:开一代风气之先2分:没有涉及内容,直接下结论且只涉及一个方面:如: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些抵制作用。 第二层次:能涉及内容,得出简单的结论,但缺乏必要的分析。(3-9分)仅从每项内容中得出单一的结论,缺少必要分析。如能回答到下列三条中的任何一项,分别给3分、两项给6分、三项给9分。如:根据一项内容,得出相应的结论。如:兴办军事工业,加强了清王朝的军事力量。(3分)根据二项内容,得出相应的结论。如:兴办军事工业,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清王朝的军事力量同时在经济方面又创办民用企业,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些抵制作用。(6分)根据三项内容,得出相应的结论。如:兴办军事工业,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清王朝的军事力量;在经济方面又创办民用企业,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些抵制作用;创办新式学堂,对开化社会风气起到一定的作用。(9分)第三层次:能涉及多项内容,归纳得出结论,且结合每项内容的背景分析说明。(10-15分)10-12分:涉及多项内容 ,归纳得出结论,但无洋务运动历史背景介绍。1315分:涉及多项内容 ,归纳得出结论,层次分析清晰。如:十九世纪中叶,清王朝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势,在这种背景,统治集团内部分化出洋务派。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发起洋务运动。通过两次鸦片战争,清王朝首先认识到的是“坚船利炮”的威力,所以洋务运动首先在军事领域展开。(背景)(在军事领域) 洋务派不仅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同时还创办了近代海军。在创办军事工业的过程中,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海军,一定程度上巩固了中国的海防,也增强了人们的国防意识。军事领域的这些措施,提升了清王朝的军事力量;(在经济领域) 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一些洋务人士认识到一个国家必先富而后能强,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洋务派兴办了一批民用企业,在兴办民用工业的过程中,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为民族工业的产生创造条件。民用企业生产的产品,占领了部分中国市场,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一些抵制作用。(文化教育领域) 在大力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同时,为了培养人才,洋务派还开办了一些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这些措施为近代中国排养了一大批外语、军事、科技人才,同时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起到开风气的作用。综上所述,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开端的标志。第四层次: 1618分:思路框架如第三层次,同时能结合所给材料,如:前三则材料反映出改革中新事物的产生遭到了较大阻碍,洋务派所为较顽固派而言是进步。要将洋务运动放在近代百年中国救亡图存以及现代化进程这个大背景下审视,调强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同时,学生须看到材料五网评洋务运动的观点是基本中肯的。甲午战败固然是洋务运动瓦解的标志,但不能将失败归因为改革本身。洋务运动是那个时代、阶层的人做了他们能作的事。制度的落后是根本,至于改革的局限性(未能涉及政治领域等),完全是时代以及这个集团属性所决定造成的,我们应抱有“历史之同情”,不能以现代人的眼光苛求古人。第五层次:18分20分:在第四层的基础上,质疑材料五“打开的国门再次重重的关”这句话。洋务运动的破产,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但现实和失败的教训也中国人进一步觉醒,打开的国门并没有被关上,洋务以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以及无产阶级领导的一系列革命运动都是先进中国人在生死存亡关头,主动回应世界的决心和行动。【解析】通过材料的信息“同文馆”可判断是洋务运动时期,对于材料对其评价的观点同意任何一种皆可,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