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乒乓球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06905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乒乓球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学习乒乓球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乒乓球心得体会 体育运动是人的身体需要,它能够满足人们生理及心理上对于自由活动的欲望。体育教学,希望能够通过让学生在感受成功、接受挫折、学会交往、懂得欣赏等方面去深刻地体验幸福,从而使幸福教育遍布学校教育的每个角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了如何发下旋球,如何打搓球。 对于搓球我有以下心得:首先是步法,每打几球就退一步, 球速不变, 对手发力也保持不变。 退到中台之后 再往前进 . 这主要是让您练习控制击球点。 另外, 越是远台的正手攻, 有正确用腰带手的打法 比 拉大臂的方式 还要稳定省力!正手攻一定要能控制不带摩擦, 撞击声要透 ! 撞不出声音的正手攻 铁定是有问题。然后是基本动作,我的心得是,腰是乒乓技术中最重要的基础,任何想要增大击球质量的动作,如小臂、手腕,甚至是大臂加力,都应该建立在转腰发力的基础上。就如盖房子,腰就是地基,有了稳固的地基,才能再把墙壁、梁柱一一盖上去。为何大家这么强调从近台快攻来建立腰的基础? 我想原因就是,近台快攻基本动作的练习可以暂且把全身肌肉都放松,所以多余的动作(挥大臂、耸肩、抬肘、手后拉、挥拍过左耳、引拍太高、翻拍、乱使腕力、上半身晃动等)都去除,只用转腰+重心转移的力量就能轻易把球打了过去,小臂只要微调,不需要发力。正确地练习近台快攻基本动作(在此强调“正确”两个字),可以让你养成转腰的习惯,多余的动作就会慢慢去除(无法短期去除),就如倒吃甘蔗般越来越甜美,动讲起搓球,大家对快搓、慢搓以及摆短等术语一定都很熟悉,但是能真正用好也不是一件很容易,趁着暑假有空,我赶了这篇文章,着重说一下搓球的技术要领、具体应用以及与弧圈技术的衔接。最后是站位问题,之所以搓球采用左前右后的站位,而不采用大家所习惯的右前左后站位,这是基于击球动作连续性考虑的,目的是为了下一拍击球。搓球对于腰部力量几乎没有要求,所以左右脚的前后站法并不影响发力,为了下一拍正手击球的方便,建议左脚前、右脚后。关于下旋球的打法,我有以下心得:1 ,增大发球时的作用力;这是提高旋转的主要手段;提高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尤其是加速度:手腕放松,上臂后拉上抬,前臂再往外后上,手腕前臂抖动,但以手指、手腕发力为主。关键是如何应用手腕,手腕的基本动作是屈、伸和内收、外展,屈、伸要较内收、外展动作幅度大,速度快;直板可以充分利用手腕的屈、伸动作而发球较好,横板也可以通过调节握拍的方法(如老瓦)来充分利用手腕的屈、伸动作;再辅以内收、外展动作。其次是手腕的发力时机,要在触到球的瞬间发力才有很好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发球的手感,也是要苦练的地方,不然每个理论家都是发球的高手了。第三手腕动作的轨迹,要尽量是球拍从球的中下部位摩擦到球的底部,这里可能是要掌握手腕屈伸,内收外展的组合比例,也要摸索(但总的是屈伸要较内收外展为多)。发球时手腕是否有发力,可以从发球时球拍前端的运动距离是否比拍柄的运动距离要大来判断,也就是说可以从球拍是否有转动来判断。2, 解决力臂和正压力之间的矛盾;这是提高旋转的重要手段。指高抛发球,一可借助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二可击到平抛做不到的击球部位,如底部。一学期的乒乓球课即将结束,虽然意犹未尽,但是却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乒乓球可提高了我的球技,但是,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一些生活中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