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嵊泗中学浙江省特色示范普通高中申报表.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99045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嵊泗中学浙江省特色示范普通高中申报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浙江省嵊泗中学浙江省特色示范普通高中申报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浙江省嵊泗中学浙江省特色示范普通高中申报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特色示范普通高中申 报 表学校名称:_ 浙江省嵊泗中学_(盖章)学校地址: 浙江省嵊泗县菜园镇东海路50号 邮 编:202450 网址: http:/www.zjsszx.com/ 现有等级:省二级重点中学 申报等级:省二级特色示范学校校长姓名: 郑建军 联系电话:0581-5088845电子邮箱:_21320750qq.com_申报时间: 2014年3月20日 学校申请省教育厅督导处: 浙江省嵊泗中学创办于1953年,是省二级重点中学,也是本次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三十所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学校之一。最近几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学校先后获得浙江省文明单位、省绿色学校、省现代化实验学校、浙江省第二届中小学示范性图书馆、教育部全国综合实践先进单位、舟山市普通高中专利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具有良好的师资基础和一定的生源保障,现有教学班24个,学生人数1042人。教职员工122人,其中专任教师98人,硕士研究生1人,研究生主要课程结业40人,学历全部达标,处于市内领先水平。校园占地面积90余亩,建筑面积6万平米,达到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2006)要求。相关的设施、设备及人员配备都达到浙江省中小学现代化教育装备的标准和要求。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行政,规范办学;秉承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目标;坚持特色亮校的发展理念,努力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有符合学校实际发展的特色规划,并已取得明显的成效。在坚持开设体育与健康、艺术与技术及专题教育等必修课的同时,积极探究这些课程的校本化实践并注重课程的二次开发。学生社团活动成效显著。在注重学生兴趣特长与个性发展的同时,我们尤其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2011年学校有26项国家实用型专利发明。截止到2012年6月国家实用型专利发明累计达69项,在全省也实属少有。 本学年学校积极准备特色示范高中评审工作。组织教师学习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浙江省特色示范学校普通高中评估手册,围绕课程建设与示范高中评估相关的学校建设目标,科学全面地加强对教师教育思想和学校办学理念的引导,使创建特色示范高中成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办学模式多样化、增加办学活力的新路子。 建立符合本校学生发展需求且富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是本次课改的基本要求。今年学校在高一年级开设选修课50余门,这些课程的开设对于推动学校的多样化办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其个性发展等方面,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充分的保证。学校十分重视相关的制度建设,坚持人文与制度并重的治校理念。深入开展教学改革与实验,不怕失败,坚持教科研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在教学方式转变、评价制度改革,以及走班制、学分制、课程开发与设置等方面,会加大力度并争取有突破性进展。专任教师开发、开设选修课的能力争取达到省一级特色示范高中的要求。 我们认为安全是学校的第一要责,质量是学校的第一要务。重视安全教育,切实维护与保障师生的人生安全与切身利益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近几年学校无安全责任事故,无学生违法犯罪行为。 对照浙江省普通高中特色与示范建设一级标准,我们认为大部分指标已达标,虽然还有少数指标属基本达标,但无不合格指标。为此,我们郑重向省教育厅督导处申报嵊泗中学为浙江省二级示范特色高中! 特此申请恳盼批复 浙江省嵊泗中学 2014年3月16日 县(市、区)教育局推荐意见负责人签名: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设区市教育局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单位公章:年 月 日学校自评报告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一、历史沿革嵊泗中学的前身为“嵊泗初级中学”,1953年创办于原泗礁第一中心小学内(“羊府宫”旧址),首任校长由文教科长何秋阳兼任。学校规模极小,只有一个班级,55名学生,3名教师。1954年底,菜园长弄堂新校舍建成,仅有6间平房教室,几间办公室及毛竹搭建的草棚饭厅,徐文达任校长,王槐庭任教导主任。1958年被命名为“舟山第四中学”,开始招收高中学生(共21名),成为嵊泗第一所完全中学。1960年12月,嵊泗划归上海,学校更名为“上海市嵊泗中学”。1961年嵊泗又重划归浙江,学校更名为“浙江省嵊泗中学”。 1981年,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重点中学”。1995年,投资1000余万的嵊泗中学新教学大楼在原址落成使用。1998年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省三级重点中学”。2001年被评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3年9月迁入菜园镇东海路50号的新校址。2004年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省二级重点中学”。二、学校现状 投资7800万元,按省一级重点中学标准建造的新的嵊泗中学,占地面积61192平方米,建筑面积27180平方米,绿化面积20121平方米,校园依山傍水,环境优美,设计新颖,布局合理,现代化气息浓郁。学校基础设施齐全。理化生教学仪器、电化教学设备、体育教学器材设备、劳技教学器材设备、美术音乐教学器材配备已达到II级标准;建有多功能场馆,内设全套的舞台及灯光设备和400人的移动座位;有400米跑道的标准田径场,内含一个标准足球场地;有4个铺有硅PU地面的室外篮球场;建有双层500人座位的学生餐厅。学校配套新课程体系设施完善。建有必修课程所需的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生物数码显微实验室、劳技制作室和劳技设计室;配备有选修课程活动的电子阅览室、天文观察台、乒乓室、舞蹈房、美术室、演奏室、琴房、电影放映厅;以及德育教育的心理辅导室、科技陈列室和校史馆。学校教育教学现代化程度高。建有计算机中心、计算机房,安装了一卡通系统、电话语音系统、校园音响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大屏幕电子显示系统以及完善的校园监控系统。全校24间教室安装了电脑多媒体系统;每位教师配有台式电脑,班主任配有打印机。目前,学校已拥有教学用计算机300多台,生机比为3:1。2012年,学校配置了网上阅卷系统,安装了国家教育网上巡查(监考)系统,信息化设备设施已达到全市一流水平。学校通过校园局域网、学校主页、信息交流系统,创建了一套完整的网络应用平台,为全校师生提供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的机会。2009年,先后被评为 “省示范实验室”和 “省现代教育技术试验学校”(20092014),201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实验单位”,2012年,学校图书馆被评为“省中小学示范性图书馆”。学校现有教学班24个,学生人数1042人。教职员工122人,其中专任教师98人,硕士研究生1人,研究生主要课程结业40人,学历全部达标,处于市内领先水平。他们中有全国优秀教师,省劳动模范,省教坛新秀,市级学科带头人等,“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建设卓有成效,多名青年教师成为市级教学业务尖子。三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教科研一体为先导、教师专业成长为重点、学校管理创新为手段、丰富办学内涵为主题、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和人文化管理,积极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努力推进素质教育,认真抓好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工作的落实,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取得了可喜成绩,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2009年至2012年,学校先后获得了市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市级治安安全单位、市花园式绿化先进单位、省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第二部分 学校特色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我校作为县内唯一的重点高中,既承担着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人才的重任,又承担着普通高中基础教育的义务,但受到地理位置、区域经济及人口萎缩等多方因素的制约,2007年,学校确立“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通过大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努力培养学生具有责任意识、富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把嵊泗中学办成市内一流、省内影响,有文化、有特色、高质量的示范高中。二、具体措施 1.完善管理机制。坚持开展行之有效的师德师风建设,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加强学习。明确处室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完善人文化、科学化、扁平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制度。构建全方位的教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大力推行无纸化办公模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学校发展环境和社会声誉。建立“首问负责制”,增强中层以上领导的责任意识。2.抓好德育工作。深化“以人为本、立德为先、民主和谐、全面发展”的理念,开发德育课程,架构学校德育校本课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心理专题研讨制度。建立班主任培养体系,充分发挥德育骨干示范引领作用。开展课题研究,提升德育教育能力。构建全员德育导师制。加强德育阵地建设。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3.推进课程建设。积极深化新课程改革,不断完善选修课程实施方案,开发多元的课程资源。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强化教师团队作用。探索“问题-探究-评价”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加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重视学情与学法研究。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发挥教学评价对教师教学的导向、激励、调节等作用,做好过程性评价。4.加强师资建设。以“强师振校”为抓手,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制订教师培养计划,做好教师自我发展规划。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积极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通过教育科研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强化课题的过程管理。推进名优教师建设工程,明确名师的权利和义务,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效应。倡导身心愉悦、工作愉悦的和谐氛围。5.打造校园文化。以文化强校为落脚点,凸现“绿色生态、团结和谐”的校园文化。做大做强科技创新、英语交流、国防教育三项特色品牌。精心营造育人氛围,提升文化气息。打造“教学沙龙”品牌,鼓励师生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出谋划策。精心打造“书香校园”,精心举办科技节、艺术节、英语节、体育节。成立有鲜明特色的社团。积极拓展国际视野,推动对外交流文化。6.致力后勤服务。坚持“服务一线,服务师生”理念,建立“优质、快捷、高效”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规范经费审批制度。增强后勤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加强校容校貌改建工程,美化校园。积极实施信息化改进工程,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强校园的安全工作,建立“预防为主、事前控制、防控结合、责任到人”的安全防控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师生应对危机的能力。第三部分 创建成果与体会一、构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课程体系我校在深入研究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制订了嵊泗中学课程建设方案,成立了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课程开发实施小组、课程评审考核小组,构建了符合我校实际、体现我校特色的选修课程体系。目前我校高一共340名学生,已经开发和开设选修课程44门,其中知识拓展类17门,职业技能类6门,兴趣特长类19门,社会实践类2门,已开发各类选修课程每8名学生1门。(一)知识拓展类:1.实行走班教学模式。课程改革要求普高亟待变革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以推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正是基于新课改要求和我校实际,我校实施了走班制选修教学模式。这种流动的学习模式扩大了师生、生生交流的机会,也使以往教学中难以做到的因材施教的原则得到充分实施。走班教学真正做到以个性发展为本,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使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2.英特创建成效显著。自英语特色创建以来,学校高度重视这项创建工作,设立了专项的特色基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师训,聘请外籍教师任教,并积极挖掘开发校本教材。2007年共有273名学生获得公共英语的三级证书,3名学生获得四级证书;校园外显环境英语文化氛围浓厚,实现了校大型活动双语化;编印了两套校本教材并投入使用;英语特色创建促进了英语教研组整体水平的提高。(二)社会实践类:1.科技亮校成果斐然。我校的综合实践类选修课程以科技为品牌,拓展学生的第二课堂,通过表彰“科技之星”、创作制品展示、科普知识宣传、现场试验等系列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从学科中、活动中、生活中激发学生创作灵感。我校学生创作完成的作品,五年来累计获得国家专利69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56项,外观设计专利13项。2010年2月我校荣获舟山市第八届教育科技艺术节暨第六届青少年艺术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2010年9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授予我校“全国先进试验单位”的称号;2011年,参加市第九届中小学教育科技艺术节暨第七届青少年艺术技能大赛,夺得3个一等奖,获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2012年4月获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大赛一等奖。林雅芝老师被评为“舟山市中小学科技教育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2.国防教育影响巨大。国防教育是我校多年的一大传统德育特色,除了每年组织师生参观军营和驻岛空防设施外,还邀请军事专业人士来校开设讲座,而每年的新生军训则成为了我校开展国防教育的主要特色。多年来,我校的军训工作规范有序,主要针对高一新生,采用为期10天的军事化管理,旨在加强学生组织性、纪律性教育,培养学生在生活上、学习上独立自理能力。2007-2009年学校连续三年被舟山市授予“学生军训先进单位”称号。自2012届高一开始,我校已将其改编为一门综合实践类选修课程,这一课程由驻嵊部队参与指导,课程开设时间为期两周,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昂。3.学科延伸彰显特色。我校主教学楼地基特殊,建于水库之上,风景秀美的同时却容易受因藻类菌种不断繁殖而影响水质及校园美观的困扰。学校在进行工程治理的同时,更是将水库的治理问题转化为一门综合实践选修课程,在水库的一角开辟出一块浮床,专门用于科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中来,如今学校水库的水质已得到较大改观。4.课程拓展初尝乐趣。学校因地制宜,开辟生物试验田,在我校的寝室区前有一块“自留地”,到了每年的上半年生物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就会在这块试验田里栽种下番薯苗以及其他品种的幼苗。在经过了悉心照料后,每到收获季节总能迎来大丰收。把教学的课堂从教室延伸到课外,使得教学和实践完美结合。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体验到躬耕收获的乐趣。5. 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多年来我校构建学生自主管理课程模式,以班级值周为载体,让学生直接参与校园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三)兴趣特长类:1.社团活动异彩纷呈。我校社团共计19个,共计350余人加入各个社团。社团分为五大类,包括艺术类、生物类、语言文字类、技术类及体育类,有街舞社、生物研究社、创意文学社、新闻社、Lemon tree英语角、园艺社、影评社、书法社、美工绣秀社、歌舞青春社、棋艺社、舞蹈社、篮球社、足球社、乒乓球社、计算机社、科技发明社、器乐社等。所有社团均配备1至3名指导教师,利用每周一次的至少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其中由科技设精心打造的海洋环保服装秀还作为学校的选送节目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90周年的晚会上大放光彩。2.艺体成为高考亮点。随着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在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开发和挖掘,学生的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2009年有6名学生被艺体院校录取,2010年有24名学生通过美术专业考试,2011年有9名学生上艺体院校重点线,2012年有6名学生上艺体院校重点线。(四)职业技能类:1.开设驾驶理论课程。随着形势的发展,汽车驾驶技术理论越来越成为中学生适应社会并服务于社会的一门职业技能,是中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一个环节。这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驾驶理论及交通知识,同时也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2.着手旅游课程开发。嵊泗海域广阔,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是旅游、观光的好地方。为此,学校从嵊泗县职业技术学校引进旅游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介绍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嵊泗旅游的资源特点,并将之转化成一门职业技能,学业结束后学生如有兴趣可以考取导游证。二、完善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师资培养体系由于我校地理位置特殊,外出师资培训极为不便,针对我校实际,以面向全体、突出骨干、倾斜青年为原则,以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为中心,以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建立了一套少投入大产出的教师队伍培养机制,以顺应我校现代化教育教学的发展需求。 (一)激发教师主动发展1.用制度激励人。学校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三年来,学校修订出台了嵊泗中学教职工日常行为规范考核细则、嵊泗中学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嵊泗中学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嵊泗中学教师考核办法、嵊泗中学教育科研考核奖励管理办法、嵊泗中学关于县教育系统各类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管理办法等制度,完善教师的评价、聘用机制,突出教师的专业能力、专业实绩和专业贡献,化外在激励机制为教师自觉提高专业水平的助力和动力。2.以榜样鼓舞人。通过学习大爱无我中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参加“身边优秀教师典型事迹”和“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案例”征文活动、“做嵊泗合格教育人”的师德论谈比赛、开展“学身边人”演讲比赛等活动,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与主人翁意识,自励自省,坚守职业道德规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3.以活动凝聚人。每年“三八”节,学校为女教师举行庆祝活动,“美丽家庭,幸福生活”、“做一个美丽知性女性”、“快乐妇女节、和谐校园情”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每年重阳节为退休教师举办茶话会;每年教师节,开展教职工排球赛、花样接力赛、垂钓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让教师体会到学校的人文关怀,把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自觉投入到教学和教研工作中,以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学生。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紧随新课程改革,不断拓展渠道,加大培训力度,完善校本培训制度,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1.专家引领指导。组织班主任参加国家级的“首届班主任名家论坛”、省级的著名教育家、优秀班主任的思想报告会,邀请了省市各科教研员来校教学调研、指导,以及本校市级学科带头人的讲座,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2.自我教学实践。教师按照五年教师发展要求,不断进行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围绕教学有效性,依照 “观摩、试评、分析、研讨、反思”和“设计、说课、上课、评课、反思”两个层次五个环节,积极探索实践优质的教学过程、高效的教学方法和规范的教学管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业务水平。近3年来在省市级刊物发表及获市级一等奖以上论文共计29篇。3.教学科研结合。科研工作应服务于教育教学,根据学情实际,确立了我校教科研总思路:高一年级为衔接教育研究,高二年级为如何避免两极分化的研究,高三年级为复习的有效性研究。每个年级,每门学科在这个总体思路下展开教科研,真正做到业务研讨与教改实践相结合,个人自学与集体研修相结合,促进提高了教师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2010年,课题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堂开展创新项目设计的研究获省重点课题立项。2011年,申报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的实践研究成功立项。(三)推进教师共同发展1.凸现名优教师示范作用。学校成立了名师工作室,挖掘名师的工作潜力,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每年评选优秀教师、嵊中骄傲人物,图版展示,树立榜样,影响带动其他教师不断进步。2.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组织优秀教师、教研组长外出,到北仑中学、泰和中学、绍兴中学、鲁迅中学、慈溪中学等省内影响的学校观摩学习,借鉴吸收管理、教育教学经验;组织优秀教师进师大培训;组织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到舟山中学挂职锻炼,更多的教师成为了学科的骨干,并发挥其在学科组的示范辐射作言传身教,带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3.帮扶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为新教师选好指导教师,实行帮扶结对,制订相应的考评机制,促进师徒间全力合作配合,通过组织新教师上汇报课,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尽快让新教师站稳讲台;每年组织45周岁以下教师与高三学生同步高考,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进程。近年来,青年教师参加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6人,其中1名教师参加市高中实验技能比赛获一等奖后,代表市参加省级比赛获二等奖。4.加强学习共同体建设。学校每年举办青年教师论坛、班主任论坛、新老高三交流会,学科组每周三下午两节课时间的教研活动,增进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教研组、备课组共同提高。英语教研组创建市巾帼文明岗获得成功,又连续两届被评为市先进教研组,代表市参加全省的英语特色教育汇报,在全省范围内提升了我校的声誉。三、实现了具有我校特色的管理服务体系管理的目的是更好地办好学校,体现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就是做好教育教学、师生生活服务工作,管理即服务,而管理的核心在于管理的有效性。近年来,我校坚持 “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积极转变管理观念和探索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了 “四化”管理模式,即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人文化、扁平化。(一)决策过程科学化我校依据现实要求和发展要求,积极修订现有制度,行政会议定决策,由学校副职以上的中层干部并邀请两委员一代表参加的中层会议和由各年级教师代表组成的教代会等民主讨论,制度的生成过程合理合法,教职工认同度高,各项制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发挥出学校制度的认识导向、行为规范作用,增强制度的规范性和权威性,确保制度执行有力,措施到位。(二)管理过程精细化一是理顺各部门的层级关系,界定各处室的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明确了各部门的责权利;二是通过校务公开、问责制度,每学期召开教代会加强过程监管;三是通过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实现具体的教育教学目标。校长全面负责,副校长担任年级部长并负责年级具体事宜。由资深教师或优秀教师担任备课组长,具体负责本学科集体备课和研讨事项,对全年级该学科的质量负责,并实行捆绑式考核;实行班主任负责制,班主任积极实施家校联系制度,对全班的安全、纪律、卫生、学习等各项工作及教学质量负责;实行教师教学质量目标责任制,教师除对所带班级学科质量负责外,还配合班主任、年级部参与年级日常管理。四是总结反思的有效性。(三)管理行为人文化学校以激励人和发展人作为管理的终极目标,围绕“团结和谐”这一文化建设主题,在管理过程中努力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把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展示了学生、教师、领导朝气蓬勃、团结向上、和谐民主的精神风貌。1.刚性和柔性相结合。学校积极倡导“身心第一、家庭第二、工作第三”的和谐氛围,实行教师上班弹性制,同时又严格落实教育常规管理,落实月常规检查;实行秋冬上午四节课下午五节课、春夏上午五节课下午四节课的课时安排; 24小时开放室内体育馆,周末开放图书馆、阅览室、电视室、电影厅等运动学习休闲场所。2.集中和民主相结合。每次召开教代会,提前征集提案,学校采纳并奖励合理的建议和意见,答复不合理的;每学期举行校长与学生座谈会,举行师生民主对话会,师生围绕“告别陋习、走向文明”展开激烈地争辩,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民主意识;每学期安排各具特色的家长会、安排任课教师家访,邀请家长代表参加校运会、开学典礼、元旦文艺汇演等大型活动,增进了家长对学校的了解,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工作越来越得到家长、社会的理解和认可。四、创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优良人文环境(一)发挥党团作用,传承文化精华学校围绕育人目标和办学目标,紧密结合办学理念,充分发挥党总支、团委、学生会的先锋带头作用,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每年举办的科技节,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地展示;每年为期一个月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内容涉卡拉OK大赛、摄影书法大赛、元旦文艺汇演、主持人大赛等,活跃了校园文化,丰富了校园文化;英语周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读书月活动调动学生读书的热情,有力地推动“书香校园”的建设;为期一个月的阳光体育活动,拔河比赛、象棋比赛、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校运会,锻炼了学生的体魄,体现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这些活动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了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以及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总结和升华学校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成果,通过定期举办各类展览活动,积极弘扬学校优秀传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搭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二)改善办学设施,创设优美环境学校不断投入资金,改善师生学习生活条件,为学生宿舍改装了浴室,安装了晒衣棚,更换了学生宿舍的铁皮柜,改造了硅PU篮球场地和看台,新装饰了科技陈列室,新增了录播器材等,合理配置设施,进一步改变了育人环境。学校每年投入资金维护足球场地,一年四季绿草如茵,新建了荷花池、治理了库水,每月一次大扫除,校园环境得到绿化、美化和净化,保持了校园环境整洁美观,以促进学生良好卫生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在60周年校庆到来之际,整体规划建设文化走廊和文化景点,以充分发挥人文景观对师生精神世界、文化品位、审美能力、道德情操等方面的示范和陶冶作用。(三)做好后勤保障,优化服务环境学校积极做好教育教学和师生生活两个服务工作,严格管理,坚持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通过加强后勤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后勤管理秩序,挖掘后勤工作潜力,调动后勤工作的积极性,在校容校貌维护、财务规范、消防食品安全等各项工作中做到尽善尽美,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第四部分 指标达成情况依据浙教基2011157号文件和浙教办督2012115号文件精神,学校组织自评小组,对学校特色办学、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办学绩效及办学条件等方面认真进行了自查自评;并把自评结果在学校的网站上予以公示。在公示期间接到师生?条反馈意见,对其中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责成相关部门予以答复或采纳。在汇总意见、分析综合各种建议和及时改进的基础上,我们再次进行自我评估,并得出结论:通过自评,我们认为已达到7项必备指标,16项指标中有15项达标,第8项为基本达标。总体自评结果认为,我校已达到了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建设标准。第五部分 存在问题通过自评我们认为,学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目前,班额有一定程度的超标,这是因为县内只有我校一所高中,是县内教育教学的需要。另外,新课程开发需要有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作为支撑,我校已拓展了一些社会资源供教育教学所用,但还有待进一步开掘;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建设是一个新的探索与尝试,因此,学校管理模式还要有进一步的探索与变革;为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顺利创建特色示范性高中,教师的专业发展还存在一定距离,办学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信息化技术设备、实验设施、选修课实训器材、图书配置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第六部分 整改方案及措施1.班额问题的解决,一靠理念转变:学校决心变原先的规模扩张到追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办学品位的提升;二靠对招生政策的严格执行。根据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的办学要求,力求在今后的招生中确保平均班额在40人以下。2.充分挖掘并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促进办学多样化发展。今后,除了引进职业中专的职业教育资源外,还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本地的其他科技教育资源进行课程开发和特色拓展;同时寻求与高校的合作之路,引进他们的优质课程资源,使科技教育课程更加多样化。3.积极变革学校的管理模式,围绕特色办学和新课程建设这个核心进行相应的组织与制度变革。4.进一步变革教师专业发展内容、模式和评价方式,大力鼓励教师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全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法人代表签名: 学校公章: 年 月 日学校发展规划及论证报告浙江省嵊泗中学五年发展规划(2013-2017年)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背景分析一、学校概况嵊泗中学的前身为“嵊泗初级中学”,1953年创办。1960年12月,嵊泗划归上海,学校更名为“上海市嵊泗中学”。1961年嵊泗又重划归浙江,更名为“浙江省嵊泗中学”。1981年,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重点中学”。1998年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省三级重点中学”。2001年被评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3年9月迁入新校址,占地面积61192平方米,建筑面积27180平方米,2004年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省二级重点中学”。学校现有高中教学班24个,在校生1040名,教职工121名,专任教师98名,其中高级教师38名,一级教师43名,专任教师平均年龄38.1岁。二、近五年发展成效过去五年,学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学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稳步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以精细化管理和人文化管理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化安全、质量、服务、团队、细节五种意识,大力弘扬协作精神,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积极发展办学特色,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先后获得了“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国先进实验单位”等1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学校管理不断优化。推行了扁平化管理模式,实施年级部副校长负责制,扩大了年级部权力,年级部和各处室协同管理更加扎实、更具实效性。坚持对教职工实行全员聘用、双向选择;提拔中层干部必须有班主任或团干部经历,竞聘上岗。遵循“按需设岗、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原则,注重比实绩、比贡献,质量意识已深入人心。实行了静校制度,学风、校风进一步好转。坚持“目标分解明确,过程监管到位,总结反思及时”的工作原则。坚持“谁主管,谁负责”,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会、黑板报、宣传窗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邀请有关专家开设讲座,提高了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积极推行民主化管理,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参加校务会议,坚持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原则,教代会提案的征集及办理,大大提高了教职工参与管理的兴趣。认真做好校务公开工作,全面、及时、真实。定期召开月工作交流会,加强了对各处室计划实施的过程监管,建立了处室工作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和督导评估体系。平时制度的出台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推行人文化管理,积极鼓励教职工参加一些寓教于乐的活动,促进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制订人性化的作息时间,冬春上午安排四节课、下午安排五节课,夏秋上午五节、下午四节,教师工作实行弹性制。邀请家长参加校运会、元旦文艺汇演等大型活动,增进了家长对学校的了解。深入开展“社会满意工程”,定期召开家长会,广泛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各项工作越来越得到家长、社会的理解和认可。德育工作扎实有效。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定期举行理想信念、责任感恩、法制安全、身心健康、国防教育、文明总动员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班会,组织任课教师集体家访,充分利用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短信平台,家校联系更加紧密。创新德育渠道,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通过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举办演讲比赛,举办“低碳校园行”系列活动、师生对话会,邀请校友作励志讲座,组织高三优秀毕业生报告团开展巡回报告,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建学习型校园。每年举办为期一个月的读书节,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促进了书香校园的建设。重视心理教育,开设心晴聊天室,编制心海导航报,每年邀请专家作心理辅导报告。坚持抓考风、促学风,中午实行了静校制度,学风、校风进一步好转,大力开展优秀班集体的创建工作,近几年,共有6个班级创建县级优秀班集体获得成功。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制订切实可行的年度师德师风建设计划。通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解放思想,两创四敢”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出台了嵊泗中学教职工日常行为规范考核细则,加强各项常规检查,进一步优化了考核机制。大力开展岗位责任感教育,后勤职工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质量明显提高。进一步完善校本研训制度。加强教学共同体建设,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引导教师发扬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召开教学论坛、班主任论坛、高三教学经验交流会,积极搭建平台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实行了教研组长述职考评制度,建立了备课组教学研讨活动常规化机制,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英语教研组争创市巾帼文明岗获得成功,成为先进教研组的典范。大力实施“青蓝”和“名师”工程。开展年度优秀教师、嵊中骄傲人物评选工作,并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学校现有市学科带头人3名,成立了3个名师工作室。积极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组织开展教学比武活动,每年参加教学业务考试。三年来,有6位教师在市级以上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得到长足发展。加强后备干部培养,选拔了多名优秀青年教师挂职锻炼。积极邀请市内外专家来校开展指导活动。加强校际交流,与舟山中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两年,共委派了4名青年教师到该校挂职学习。课程改革硕果累累。学校积极投身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出台了嵊泗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开发开设选修课程,实行走班制,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围绕创建研究型学校的目标,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学的研究,申报了多个省市级课题并顺利结题。自编校本教材,参与省通用技术教材的编辑,扩大了省内知名度。广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配合新课改的深入,成立了18个社团,并定时定点举行社团活动,组织成果汇报展示。通过学生参与校园试验田的种植、校外科技平台的建立,逐步形成了校内外相结合、课内外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氛围。认真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计划。每年组织开展校运动会、冬季越野长跑赛、拔河比赛、乒乓赛、篮球赛。高度重视艺体教育,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新亮点。每年举办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举办别具一格的英语周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办学特色更加凸显。成立科技发明社,每年举办“创意无限”的科技节,通过表彰“科技之星”、创作制品展示、科普知识宣传、现场试验等系列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近几年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两个省一等奖,一个省二等奖,获69项国家实用型专利发明证书,省内闻名,全市领先。三、当前制约学校发展的基本因素1.学校缺乏有影响力的名优教师群体。学校仅有3名市学科带头人,无特级教师。部分教师专业成长意识比较淡薄,专业发展程度参差不齐。2.办学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信息化技术设备、实验设施、选修课实训器材、图书配置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3.教学理念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缺乏正确的认识,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氛围不够浓厚,教学反思不够落实。4.今后几年,全县初中毕业生规模稳定在500-600名之间,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在300名以下,生源日渐萎缩。5.激励机制亟需完善。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未能得到充分尊重和发挥,高中绩效工资改革出现了新一轮的大锅饭现象。四、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在近60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深厚的文化积淀造就一大批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的教师,质量意识深入人心,新时期社会的认可度为学校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2、由于初中毕业生人数的减少,在保持原有学校教学规模的基础上,推行小班化教学势在必行。3、由于学校海岛地理条件的限制,校际间的生源竞争仍将加剧,对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促使我们增强危机意识,在竞争中实现学校的追赶与超越。4、充分利用60周年校庆之契机,大力宣传办学成果,进一步提高社会认可度。更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跨越!5、舟山群岛新区的建设,给学校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人口的增强,特别是异地高考政策的实施,将充实部分生源;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子女享受优质教育是当地群众的强烈愿望。第三部分 新的五年发展目标及工作举措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以申报省一级特色示范高中和全国文明单位为目标,遵循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思路,确立公平、优质、个性、开放的教育价值观,打造“科技创新”、“英语交流”、“国防教育”三张特色品牌,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努力培养学生具有责任意识、富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把嵊泗中学办成市内一流、省内影响,有文化、有特色、高质量的示范高中。二、总体目标“突出一个核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抓住二个关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升管理效能。“完成六大任务”:完善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效能;崇尚立德为先,构建全员德育;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发展;争创特色品牌,厚实校园文化;增强服务意识,做好保障工作。三、具体任务(一)完善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效能1目标学校的管理水平决定了学校的整体竞争力。要树立“管理即服务”的理念,建立决策、执行、监督、评估四位一体的高效管理运行模式,健全以民主、人文、规范为核心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使尊重、公正、参与、沟通成为学校主流管理文化。 2工作举措(1)进一步加强教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坚持开展行之有效的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建设学习型校园,制订学习计划,加强学习。鼓励各班组参加各级“文明示范岗”的评选活动,积极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争创全国文明单位,构建和谐校园。(2)精简学校管理机构,实现“四化”管理。整合办公室与总务处、教务处与教研处的工作职能,进一步发挥年级部的作用,完善年级负责制,试行中层干部分层聘任制,使处室职责更明确,工作效率更高。实现人文化管理 把“人”置于学校管理的中心,管理的终极目标在于激励人和发展人。实现科学化管理让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与程序化,强化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加大督查评估力度。实现扁平化管理赋权于基层干部,重心下移,权力下放,处室与年级部平直管理。实现精细化管理建立分层负责制,重视工作细节,狠抓常规的落实。(3)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制度。把学校的工作重点、难点和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校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做到政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要让教职工拥有知情权、审议权、决定权和监督权。(4)构建全方位的教师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学校绩效工资方案和岗位等级确定实施办法,出台嵊泗中学骨干教师评选和奖励办法, 制定更加合理的高考奖励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5)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现代学校管理中的优势。改造升级学校网络平台,大力推行OA办公模式,使管理工作走向网络化、数字化。通过网络,吸引校外力量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建设,让家长、学生、热心人士通过点击校园网络直接了解办学、课程、学业等情况,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6)加大宣传力度。及时传达和发布信息,整合资源充实力量,加强对办学成果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学校发展环境和社会声誉。增强档案意识,严格按省档案目标管理二级标准开展各项档案工作。通过档案管理,加强对学校工作中的过程监管,提升管理的执行力。(7)建立首问负责制,增强中层以上领导的责任意识。作为第一个被问及的领导,必须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或在例会上提出反映的情况,并有一个处理意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建立健全各种沟通机制,设立网上校长信箱。(二)崇尚立德为先,构建全员德育1目标继续深化“以人为本、立德为先、民主和谐、全面发展”的理念,实施行动德育、全员德育,建立校本德育课程,将各类主题教育活动系统化、课题化。经过几年努力,使德育队伍更加有力,德育特色更加彰显,德育效果更加明显。2工作举措(1)开发德育课程。以德育课题为引领,架构学校德育校本课程。各年级有侧重地分阶段实施德育目标。通过主题班会课等形式实施学校德育校本课程,提高主题班会课的实效性。(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坚持在各年级开设心理选修课程和专场报告会,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成长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争创市一级心理辅导站,加强心理咨询室建设,不断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积极开展心理辅导活动。组织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进行心理知识专题培训,建立心理专题研讨制度,定期编发心理导航报。(3)建立班主任培养体系。定期邀请专家来校指导,充分发挥德育骨干示范引领作用,举办班主任工作研讨和外出学习交流活动。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优秀班主任评选制度。重视班主任工作,把班主任的履历作为领导干部选拔的前置条件。(4)加强德育科研工作,提升德育能力。交流推广优秀班主任成功经验,创新德育工作途径,开展课题研究,促进学困生、思困生由“三低”(低信心、低动机、低效能)到“三高”(高信心、高动机、高效能)的转变,编印德育论文集和班主任工作个案集。(5)构建全员德育导师制。建立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老师为成员的德育导师组,在品德和心理等方面为各自“承包”的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开展星级文明班级评比工作。(6)加强德育阵地建设。充分发掘德育资源,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广泛开展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主题教育、素质拓展等教育活动,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7)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密切家校联系,通过家长会、网上家长学校、短信平台、家访等形式与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学年家访率为100%。积极普及和倡导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开办“家庭教育大讲堂”,举办家庭教育讨论活动。(三)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1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深化新课程改革,不断完善选修课程实施方案,鼓励教师开发开设选修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注重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的开发。发挥教师的教育智慧,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选修课程开展分层教学尝试,实行走班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高考第一批本科院校上线率保持在10%以上,本科上线率力争达60%以上,高中会考合格率在99%以上。2工作举措(1)加强课程建设,开发多元的课程资源。构建完备的校本选修课程体系,建立校本选修课程评价机制。保持原有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充分挖掘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积极开发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选课的需要,力争培育1-2门省级精品课程,3-5门市级精品课程,选修课程实行走班制。(2)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完善集体备课制度,从教材、目标、学法、作业等四个维度着手,增强教师课堂教学的目标达成意识。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学大奖赛,落实学生、教师、行政共同参与的评教制度。落实年级和学科教学质量分析会制度,每学年定期召开教学工作年会。抓好教研组建设,坚持教研活动的“三定”制度,强化教师团队作用。(3)采用“问题-探究-评价”的教学模式,积极申报各级研究课题。以问题为主线,以探究为核心、以评价为手段,努力打造符合校情的高效课堂。定期组织课堂实践、科组研讨、经验交流,引导全体教师开展“问题-探究-评价”教学模式的校本研究,邀请省内外教学专家来校指导,逐步提炼教学成果,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4)加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资源优势,为专用教室配置电子白板,提高课堂效益。完善学校教育资源信息库,为教育教学服务,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5)重视学情与学法研究。增强教师学情研究意识和学法指导能力,加大对学困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家庭生活环境、“厌学与弃学”状况等方面的研究,重视对学困生引导和帮扶,采取分层教学和赏识教育的方式,落实学困生转化方案。(6)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推进教学管理的发展性评价,发挥教学评价对教师教学的导向、激励、调节等作用,保证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落实学校行政班子推门听课制度,学校领导深入教学一线,及时了解和调控各年级教学情况,定期对年级教学进行过程性评价。(四)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发展1目标坚持以“强师振校”为抓手,把队伍建设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对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目标定为校合格教师、县骨干教师、市学科带头人三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多渠道开展教师培训,形成一支师德高尚、学会反思、善于合作、勇于探索、各具特色的教师队伍,争取在未来的五年时间内,培养市学科带头人6名以上,正教授级高级教师3名以上,在特级教师评选上有零的突破。2工作举措(1)积极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定期组织学习活动,通过学习,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2)制订教师培养计划,做好教师自我发展规划。通过研训一体化、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做好校本培训规划,切实开展校本研修。以科学的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化方向发展,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开展“访名校,跟名师”外出交流活动。(3)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成立青年教师培养领导小组,积极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压担子、铺路子,鼓励青年教师承担各级各类公开课,扩大影响力,提升知名度。坚持认真组织“拜师结对”活动,积极开展同伴互助活动和教学大比武活动,不定期组织同学科或跨学科之间的“教学沙龙”。(4)通过教育科研提高教师整体素质。采取有力措施,促使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开展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特征的微型课题研究,提高教育科研对教学质量的贡献率。完善嵊泗中学教科研工作制度,定期组织课题的研讨活动,强化课题的过程管理。每年有省、市级课题,力争有课题获省级以上教育成果奖。(5)推进名优教师建设工程。完善“名师工作室”的细则,配备研究人员,提供经费和设备,明确名师的权利和义务,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效应。完善年度优秀教师评选管理办法,探索有利于名师成长的多元激励机制。(6)关心教师健康成长。不定期邀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各种健康专题辅导,定期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体检。想方设法解决教职工的各种困难,让教师们安心事业、乐于奉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