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391670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滕翠琴朗读在小学语文中起着重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让小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课文主旨,领悟文章情感,体会语言的奥妙。但是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使小学生正确读书、喜欢读书,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以及教育工作人员都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1 现阶段中朗读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1.1学生朗读时间不足 当前的教育模式下,课堂中教师往往花费大多时间用于对课文的讲解,从而缩短了学生朗读的时间,导致大部分学生都是匆匆了事,甚至有些学生都没有读完课文,教师为了达到授课任务急于进行下面的教学,这使得某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感觉吃力,不能真正的达到学生朗读的目的。1.2学生朗读缺乏教师的指导 在课堂上,教师往往侧重于指导学生的读音、识字问题,从而忽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以及文章情感思路的把握,致使学生养成错误的朗读习惯,对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也造成一定的影响。有些教师即使指导也只是注重表面的技巧,不注重内涵,如教师只是告诉学生,这句话读得快一点,那个词读得重些等等,往往学生只会用重读某个词来突出某句话的强烈感情,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陈毅探母一文中的“陈毅说娘,快别这么说。从小到大,你不知道替我洗了多少次衣服。今天我给你洗洗衣服,是应该的呀!”学生往往把“是应该的呀”这几个字读得很重,其实只要用心感受陈毅当时的心情,他对于母亲是感激之情并不只是简单的重读强调就能表现出来的。有时学生特意强调某些句子,使得语言本身失去了它的表现力。1.3学生朗读缺乏目的性 当前,学生对于朗读不够重视,朗读过于形式化,大部分学生朗读只是为了应付教师。学生朗读时漫无目的,缺乏情感,朗读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由于没有精读课文,大部分不能积极参与讨论,对于老师课上提出的一些问题,举手回答的学生少之又少,大多学生只是装装样子,无法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1.4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逐渐进入小学生的语文课堂中,这种教学方式表面上看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在课件中插入一些声音、图片以及一些配合朗读的音乐。教师的范读没有了,在课堂上学生听到的大多是多媒体中的录音,多媒体基本成为了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也似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旁听者”,这导致学生慢慢的失去自主朗读、以及思考学习的能力。2 针对以上问题的解决对策2.1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朗读时间 学生朗读时间不足是导致学生朗读水平低下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朗读时间是重中之重。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应该根据文章篇幅长短的差异合理地规划朗读时间。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让学生有足够的朗读时间,要求学生在准确朗读字词读音的前提下,领悟文章的感情主旨,注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且朗读不应该只是学生自己读几遍即可,教师的泛读,领读也是很重要的,这有助于学生纠正自己的朗读误区。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采用班级齐读的方式。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对学生的朗读给予评价并指导。2.2科学性的指导学生朗读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把学生朗读和教师指导结合起来,这里的指导不仅仅是对教材生字生词的指导,最重要的是对学生正确朗读的指导。这就需要教师先通过实际生活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情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文章,然后再进行朗读。这也是指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青松,如果直接让学生自主朗读,体会文章情感,理解这个文章对一个二年级小学生来说应该是很困难的。但换个方式,教师先通过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意境:一场大雪过后,厚厚的雪积压在青松上,但是青松并没有被厚重的大雪压弯腰,而是像一个刚毅的汉子一样自信地直起腰,挺起胸。大雪过后,阳光明媚,大雪洗过压过的青松变得更绿,更美、更挺、更让人喜欢了。然后学生很快就会联想到雪中的青松,带着自己对青松的想象以及认识再去朗读课文,他们理所当然就会读出青松在逆境中依旧坚强的品质,从而可以读出文章的感情。在这种指导性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际生活指导学生,引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使学生真正的学会朗读。2.3充分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俗话说“有兴趣才有动力”,只有学生有朗读的兴趣,他们才会有动力去朗读,才会喜欢上朗读。所以教师采取措施充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只有学生与文章情感产生了共鸣,他们才会有兴趣去朗读,进而有兴趣学习语文。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文章中丰富多彩的图片。小学生理解文字的能力远远比不上他们对图片的一目了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看一些与文章中的图片,对文字旁边的图片提出一些相关问题,使学生由于对图片的兴趣,从而对文章产生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地朗读课文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新颖的朗读方式。比如一些对话性的文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并进行几组对比,对一些读的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并点评,使学生认识到怎样读才是正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更好的融入角色,领悟文章情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也会更有兴趣参与到朗读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