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分析.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387133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北省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北省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分析刘建国1,朱云波2,范秦海1,刘雪岩 2,刘希佳 1,何涛1,崔冬雪1,赵其林1, 1.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石家庄 0500162.石家庄经济学院体育部 石家庄 050016 3.首都体育学院 北 京 1000881 前言:校园体育文化是指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它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参与为主体,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项目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笔者从校园体育文化所包含的体育观念,体育风尚,体育生活,体育设施,体育知识,体育宣传等几个方面对河北省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2 研究方法2.1文献资料法作者通过网络和查阅了体育科学等刊物中有关学校体育教学和校园体育文化的文章126篇。论著等23部。2.2 调查法笔者在2002年利用两次全国普通高校体育院系会议的机会采用现场调查和函调形式,对北京师大体育学院等大学的40名专家进行了三轮问卷调查,回收情况见表1。表1 专家问卷回收情况调查表 轮次发放份数回收有效问卷数教授副教授回收率第一轮40403010100%第二轮40403010100%第三轮4036301090%据研究的内容和目的,遵循体育科研方法关于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了“河北省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问卷”。同时清10位专家对问卷效度进行了评价。从表2专家评价结果看,调查问卷所列各题能反映所要调查内容,具备有效性。表2 现状调查问卷效度评价结果统计效度很合适较合适一般不合适频数8200百分比80%20%00在2002.11.-2003.4.对河北省的39所大学发放体育教师问卷360份,10所大学的学生问卷1500份。亲自回收和通过我院的毕业生回收教师348份,学生问卷1449份,回收率分别为96.2%和96.9%。2.2.3数理统计法用SPSS软件包和EXCEL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运用肯德尔和谐系数的公式对最后一轮专家问卷进行一致性检验,三级指标的信度系数均处于0.9左右,经卡方检验达到显著水平,问卷效度均值为9.23(10分制),说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表3 专家对问卷内容效度评定统计表评分9.99.79.49.18.67.8平均数9.23人数221311总合103 结果与分析3.1河北省大学生体育观念的现状调查与分析。表4 河北省大学生体育观念现状调查表调查项目是(%)否(%)不清楚(%)体育使身体更加健康84.73.312.1运动改善心情64.32.737.3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非常乐观44.415.040.7体育运动有助于学习和思考问题56.77.036.3希望拥有体育特长64.37.528.2体育有助于个性的培养25.424.450.2体育观念是人们对体育在健身、娱乐、审美以及在心理素质、道德、智力培养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价值的认识程度。良好的体育观念对人们采取怎样的体育行为起着指导性的作用。从表4可以发现,对体育的健身,改善心情的功能持肯定态度的学生占84.7%和64.3%,体育对智力,情感,个性的影响,持肯定态度的的占56.7%、44.4%、25.4%。这些数据和数据变化的趋向告诉我们,大多数学生的体育观念都是扎实的正确的。但同时也可看到学生体育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表层的意义上,至于体育对人造成的深层次的影响,即使向他们提出来,大多数仍然不解。因此他们的观念也需要改善提高,否则仍将停留在老路上,对改善提高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不会起到推动作用。只能维持在传统体育观的层面上。3.2 河北省大学体育风尚的调查与分析。表5 河北省大学生体育习惯、风气现状调查表学生自觉体育锻炼情况能33%有时能51%不能16%学生阅读体育报刊的情况经常看24%不经常看69%不看7%体育活动方式自由活动45%以班为单位由体育教师组织47%以班为单位由辅导员或体委组织8%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经常31% 偶尔63% 不参加6%观看体育比赛的情况经常22%偶尔51%不看27% 体育风尚是体育盛行的习惯、风气。良好的体育风尚,能够活跃校园生活的精神氛围,使校园充满生机活力,有助于生活在其中的师生形成积极进取的心境和发奋努力的情感,优化心态,陶冶情操,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表5显示,能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只占少部分,大多数没有体育锻炼自主性;经常阅读体育报刊、观看体育节目的学生只占四分之一左右;但体育活动以班为单位进行并由体育教师负责的占一半。这些数据表明学生积极活动的心态仍然没有被调动起来,没有形成积极主动的运动习惯。3.3 河北省大学生体育知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可以加深他们认识体育价值,体育运动乐趣,了解体育对人,社会的积极作用和贡献,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观,从而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繁荣发展。表6 大学生对健康观念理解人群身体没病(%)能吃、能喝、能睡(%)生理、心理、社会多维(%)男2.472.2195.32女4.862.0793.07表7 大学生对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认识程度调查表人群睡眠和不良嗜好(%)饮食卫生、质量习惯(%)环境、人际关系社会(%)综合因素(%)男8.319.8614.3367.5女5.218.677.4578.67表8 大学生获得的体育知识相关调查体育教师传授体育知识方式室外课85%室内课9%其它方式6%体育教师传授体育知识类型运动生理知识16%运动心理知识4%运动技术78%其它2%学生希望获得的体育知识健身方法12%体育新闻35%健康知识51%其它2%表6、7、8表明,大部分学生对健康观念理解是正确的,同时也有相当比例的同学存在着错误观念;教师传播给学生体育知识的方式比较单一的,传授的体育知识更多的是运动技术,与学生希望获得的体育知识有较大的差距。21世纪是一个信息网络畅通的时代,不断更新的计算机与光纤网络通信、卫星远程通信相结合,使知识的编码、储存、传输、扩散的速度极大的提高,方式也极大的简单。充分利用数字化多媒体网络技术,从而给大学生提供更加广泛的体育文化信息,满足广大学生多元的、不断增长的知识需求。3.4 河北省大学生体育生活现状与调查分析表9 大学生生活现状调查项目是(%)否(%)偶尔(%)是否吸烟26.5568.35.15是否饮酒 49.737.512.8是否经常吃早餐 71.728.3睡眠状况是否良好 37.562.5是否每年体检98.71.3表10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和同学一起(%)独自(%)教师指导下(%)其他(%)男生42.123.415.618.9女生52.214.523.69.7表11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主要因素体育锻炼兴趣学校体育教育媒体影响同学间影响其它因素家庭成员影响男71.157.4148.9939.0713.8210.57女7057.549.1138.9313.7510.54大学生生活方式是影响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因素。对保健意识没有正确认识,忽视了自我保健。也从侧面反映了高校相关教育目标与内容所存在的漏洞。大学生锻炼方式及影响锻炼习惯形成的主要因素表明: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培养体育锻炼兴趣需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这样才能取得最大成效。3.5 河北省大学体育宣传现状与调查分析。表12 体育宣传现状调查表调查项目是(%)否(%)偶而学校是否组织观看大型国际比赛电视直播207010学校是否有体育宣传栏4060学校是否每年举行体育节4060学校广播站是否广播体育方面的内容5050学校是否建有网络体育教学设施1090是否对学校体育宣传工作满意17.382.7运用学校体育传媒,不仅可以推广,传播体育知识,创建浓郁的体育氛围,增强人们对体育的关注程度,而且可以宣传我国体育键儿在国内外体育比赛中克服困难为国争光的事迹,以此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调查的现状清晰表明:大学的体育宣传设施少,宣传方式单一,宣传力度弱,宣传内容、宣传效果不能让人满意。3.6 河北省大学体育设施现状与调查分析。场地和器材是体育活动的载体。调查中,10%以上的学生认为体育兴趣来自于体育器械的满足,简单的奔跑和机械的重复难以满足他们的体育欲望。从上面两个调查表明:大多体育教师认为群体活动中场地欠缺,训练和教学次之,这也是目前影响群体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体育场地、器材条件差、较差和一般。说明高校的体育设施尚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表13 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认知程度满足(%)基本满足(%)不满足(%)教学11.361.227.5群体活动8.437.255.4训练24.535.639.9表14 学生对学校提供体育场地、器材满意程度学生态度差较差一般较好好百分率(%)17.325.453.72.51.1建议有关部门建设学生所需要的运动设施,加大对运动设施的投入。学校主管部门应根据学生的需求特点,积极配备不同教学内容所必须的场地和器材。体育教师也应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自制器材,尽可能满足学生所需载体。在器材使用上,要实行有偿和无偿使用相结合的方法,把有偿收入纳入体育设施的再配备。体育教师也应指导学生使用器材,制定相应的赔偿规定,促使学生爱惜器材,降低损耗,兼顾义利,激发教师参与课外体育工作热情。4 结论4.1大多数学生的体育观念是扎实的正确的,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表层上,需要改善提高。4.2只有少部分大学生能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经常阅读体育报刊、观看体育节目,学生积极体育活动的心态仍然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没有形成积极主动的运动习惯。4.3 教师传播给学生体育知识的方式比较单一,大学的体育宣传设施少,宣传方式单一,宣传力度弱,宣传内容、宣传效果都不尽人意,与学生希望获得的体育知识有较大的差距。4.4大学生生活方式是影响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因素,为了完成学业忽视自我保健,这反映了高校相关教育目标与内容所存在的漏洞。4.5 近年来高校的体育设施有一定的改进,但尚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5.建议:5.1重视校园体育组织系统的建设学校要有主管学校体育的副校长,学生会要设立体育部,学校领导要为他们开展体育活动创造条件和提供经费。学校要制定各种体育规章制度,使学校的体育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运行轨道。5.2加强校园体育文化意识建设校园体育文化意识集中反映了学生的体育精神、道德观念等。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应运用标语、黑板报、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宣传我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引导他们形成和完善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体育比赛中以公平竞赛、公开竞争、求真求实、遵守规则。尊重对手的体育道德精神,来教育和感化学生,培养他们高尚的体育道德风尚。加强校园体育意识文化建设,形成强大的舆论导向,增强大学生健身意识,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国民体育发展水平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5.3加强体育教学体育课程发展上要注意体育文化、卫生保健知识的传播,使学生具有全面的体育文化修养。在选择教材和安排教法上,既要考虑体育锻炼的实效性、科学性,也要增加趣味性,要让学生达到“懂、会、乐”的体育效应。充实体育的基本理论的内容,使其更具适用性,增加授课时数,保证理论教学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充分利用数字化多媒体网络技术,从而给大学生提供更加广泛的体育文化信息,5.4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校园里的体育建筑、雕塑、场地设计,它们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体育意识文化的载体,凝聚和展示着人类的知识、思想和智慧,体现着人们的情操、意志、价值观念等多种文化物质,这些物质,对人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另外,体育建筑、场地、设施也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学校主管部门应根据学生的需求特点,积极配备不同教学内容所必须的场地和器材。并合理使用已有的场地设施和体育用品,尽可能满足学生所需。5.5丰富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的体育兴趣、运动能力和终身体育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对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非常有利。学生会或体育组除了组织各种运动会、小型多样的有趣的体育比赛外,还可以开展体育专题讲座、体育演讲比赛、体育知识竞赛、图片资料展览、组织观摩体育比赛等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余暇生活,吸引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文化活动。参考文献:1 沈芝萍,校园体育文化的理性思考,体育文化导刊J,2002.4,71-722 魏四成,谈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湖北体育科技J,2002.12,404-4053 林萍仙,试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及其构建,体育文化导刊J,2003.3,50-514 王虎等,高校应重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河西学院学报J,2002.4,101-104河北省教育规划重点课题:河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与内容的研究,0100116。作者简介:刘建国(1945.),男,汉,遵化市,教授,硕士,研究生,博士生导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体育系,19952002年任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现任人体运动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理论与方法和运动生物力学,Tel:(0311)62684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