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建设贵在刚柔相济.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382827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9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德建设贵在刚柔相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师德建设贵在刚柔相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师德建设贵在刚柔相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管理师德建设贵在“刚柔相济”太仓市朱棣文小学 王晓春 什么是师德?简言之,即教师职业道德,说得具体些,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在不同教师身上,体现出的师德水平往往有高低上下之分;即使在同一个教师身上,在他教育生涯的不同时段中,所体现的师德水平也是在发展变化着的。人的巨大可塑性决定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教师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这是当前师德建设的主要目标和内容。在师德建设中,既会有刚性的一面,也会有弹性的一面,所以师德建设贵在“刚柔相济”,这是师德建设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刚柔相济”的师德建设原则下,可以派生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师德建设的操作策略。在刚性策略中,主要有“制度约束”策略,在柔性策略中,主要有“目标激励”策略和“过程内化”策略。下面,笔者根据本校师德建设的经验作详细阐述。一、目标激励是师德建设的基本定位干任何事都是需要有目标的,师德建设也不例外。在我校的师德建设中,我们将“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这三条是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的要求。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必须信奉之,遵循之,笃行之,并在信奉、遵循、笃行的基础上升华之。1、师德总体目标适度超前我们理想中的师德总体目标是努力达到“爱岗敬业精神高尚,教书育人水平高超,为人师表品行高洁”的“三高”境界。 在师德总目标的指引下,我们将师德建设目标再具体化解成“一高、二会、三能、四转化。”“一高”指学历高,青年教师普及大专,力争本科。“二会”指会用电脑,会讲英语常用语;“三能”指能说写,能上对外公开课,能有效开发课程资源;“四转化”指从观念与素质上实现从职业型向事业型、经验型向科研型、单一型向复合型、高学历向高能力的转化。在我校师德目标的激励下,每一位教师都在教育改革与实践中不断的完善自我、丰富自我和超越自我,促进自我素质的不断提升。2、师德发展目标拾级而上在“爱岗敬业精神高尚,教书育人水平高超,为人师表品行高洁”的“三高”境界的陶冶下,学校将师德发展目标与“名师工程”的实施结合起来。学校为每个教师铺设的成长道路是从学校的合格教师-校教坛新秀-校教学能手-校骨干教师-校学科教改带头人-太仓市学科教改(教育学术)带头人-苏州市学科教改(教育学术)带头人-省特级教师,故称之为名师成长“八步曲”,每一个教师可以从学校构建的教师成长座标系中准确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名师的成长过程,就是教师师德水平的提升过程。六年来,学校一共培养出江苏省特级教师1名,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市学科教改带头人、苏州市教育学术带头人2名,太仓市学科带头人4名,校级学科带头人5名,校级骨干教师13名,校级教学能手11名,校级教坛新秀4名,总计达40人,占我校一线教师总人数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如今,他们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中间力量,并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已有更多的教师迅速成长起来。二、过程内化是师德建设的主要渠道教师道德修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实践问题。要使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内化为教师的行为的准则,必须依靠学校师德环境的有效营造和教师自己长期不懈的努力,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下自觉地进行修养和锻炼。因此,过程内化应该成为学校师德建设的主要渠道。1、注重组织精神的建构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它们强调了外部环境对人的发展所起到的重要的作用。在师德建设中,学校的文化底蕴和组织精神,对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形成发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虽然创办才6年,但从刚建校起,我们就提炼了“志、信、勤、恒”的校训,“求实、创新”的校风以及“敬业、爱生、严谨、开拓”的教风。尤其可贵的是,建校以来,我们一直在研究着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朱棣文(我校在1999年11月被命名为朱棣文小学),并提炼出了“朱棣文精神”。这是一种人文与科学有机融合在一起的精神,是一种人文科学精神。这种人文科学精神的主要内涵包括:执着追求、勇敢超越、勤于实践、不断探索、善于合作、大胆创新等。建校以来,学校始终不渝的将朱棣文精神逐步积淀并建构成学校文化的内核,成为一种内在组织的精神,由此大大激励并感染着学校的每一位教师,并逐步使“朱棣文精神”内化积淀为教师自身的一种重要素质。这样,学校组织精神的积淀与建构过程,就成为了教师师德修养不断丰富与提升的过程。2、注重双向有效的沟通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出发,我们决不能忽视人的存在。作为校长,每一种计划和设想的出台以及管理策略和手段的运用,都要关注人的思想信念和态度情感。校长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处理关于人的问题,是关于改造人的信念体系的问题,而教师师德素养的高下,也是由教师独自的信念体系所决定的。因此,校长与教师开展沟通并促进认同,是学校成功管理的起点。校长与教师只有开展有效沟通,促进广泛认同,形成共同愿景并达成共识,才能真正唤起教师的道德自觉,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坚定他们的道德信念,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如今,校长与教师开展双向有效的沟通的方式有很多,除了面对面的促膝交谈以外,还有手机电话、发Email、发手机短信、留言版、QQ聊天、书面写信等。总之,校长要经常与学校教师保持广泛的民主平等的对话,尤其是对那些有思想情绪和认识偏差的教师,更要和风细,雨潜移默化,在双向有效的沟通中解开他们的内心“疙瘩”,提高他们的师德水平。3、注重榜样典型的引领先进教师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生活在教师队伍里的活生生的人,它能够以直观形式启发教育和感染教师,进而影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监督和促使他们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取长补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品质,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多读教育界名人的传记和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这些名人身上都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体现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多接触他们,以便受到感染和鼓舞,使自己的行为趋于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江苏教育等报刊上,经常会刊登全国和省内外的一些优秀教师的成功事例和感人事迹,我校每个学期都要定期组织教师们分组学习讨论,谈感想、谈收获、谈理想,让这些优秀教师的高尚师德时时处处启发和激励着学校老师的思想和行为。二是学习身边的模范教师,他们生活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影响更直接、更深刻、更快捷。在我们学校,已经诞生了一批具有高尚师德和教育业绩的模范教师,获得了各级各类的荣誉称号,比如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苏州市十杰教师、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优秀班主任、苏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太仓市十佳青年等等。这些教师,无论在校级领导岗位、中层领导岗位、基层领导岗位还是一线教师岗位上,都以过硬的素质在教师群体中发挥着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身边的模范教师,以实际的行动谱写着感人的园丁赞歌,让更多的教师“学有榜样、行有方向、干有力量”,让更多的教师快速地成长起来。三、制度约束是师德建设的根本保障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法律和道德都是调节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法律的实施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的;而道德是依靠舆论的力量来维持的。师德建设不仅应当大力营造遵守师德为荣,不讲师德可耻的舆论氛围,更要深化教育改革,健全人事、考核、分配、奖惩等方面的制度,形成对教师行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师德建设中,如果只靠“软”的疏导而没有“硬”的制约,那么师德建设往往会陷入事倍功半的怪圈。制度约束是师德建设的根本保障,制度约束机制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以着手。1、师德水平与岗位竞聘挂钩几年来,我校实行“竞争上岗,全员聘用”的用人机制,基本实现了教师“进得来,留得住,出得去”的良好局面,使教师队伍不断得到优秀分子的补充,疏通不适合教师职业,特别是缺乏教师职业道德者送出教育系统的渠道。学校废除教师职业终身制和岗位固定制,从人员素质上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警诫不守师德者改弦易辙,激励教师不断地进取。几年来,我校采取年度考核“末位淘汰”制,在教育局的支持和帮助下,对“末位”教师作出了调离本学校、调离一线岗位、调离教育系统等处理决定,使学校的教师队伍素质得到进一步优化。2、师德水平与分配奖惩挂钩学校把教师享受的各种待遇与其对学校教育的贡献和自己的师德水平挂起钩来,废除原来现存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做法。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优劳多是,少劳少得,不劳不得。首先,在工资报酬方面,充分发挥岗位工资制的优势,切实保证按岗位责任和贡献大小确定工资等级,拉大不同岗位职责的工资差别,实现工资与工作职责一致。其次,学校实行教职工岗位量化考核制,每个学期末考核一次,从岗位修养、岗位工作、岗位能力、岗位绩效四个一级指标和分解出的二十个二级指标,用百分制的方式对全体教职工进行民主测评,包括自评、互评和终评,所得分数的高低与半年度所得奖金的多少完全挂钩。师德水平与经济利益的有效挂钩,使师德建设的力度得到极大的增强,也促使全体教师将自身师德修养的提高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3、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学校的管理,增强广大教师的岗位责任意识,提高广大教师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继而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通过教代会,制定了关于岗位责任问题的处理规定,实行了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岗位责任问题一共归纳了十条,罗列了教师岗位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比较严重的各种师德问题,比如教师讥讽、歧视、侮辱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以教谋私,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不端行为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制定了严厉的处罚规定,使之成为全体教职工不可触摸的“高压线”。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灵魂,师德建设抓到位,才能使学校各项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师德建设既是一门管理科学,又是一门管理艺术,而“刚柔相济”则是科学和艺术的最佳结合点,实践证明,以“柔”为主导,以“刚”辅之,则能使师德建设取得明显的实效。教学研究让阅读在反复触摸中走向深入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和谐对话的构建策略全柳芳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段话强调了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亲密接触,强调了学生作为阅读个体的主体地位。纵观进行了几年的语文课改:张扬学生的个性,确立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已经作为先进的教育理念进入老师们的思想,但是,再看整个课堂,学生阅读个体的主体地位被剥夺,语言实践的时空被少数优秀学生和多媒体占领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专家指出:走出这个误区的最佳策略就是教师当好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引领孩子们“在课文中走上一个甚至几个来回”,让他们在阅读的广阔时空里反复触摸文本,从而实现真正的个性化解读,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那么,如何有效引领孩子们反复触摸文本呢?本文试从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几个案例入手,探索“师生本”和谐对话、共生精神的理想境界:一、触摸文字,感知文本内容案例1:九寨沟第三自然段师:刚才同学们大声的朗读了课文,谁来说说九寨沟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生:我觉得九寨沟是个神奇的地方。生:我发现那里是个童话世界。生:我认为九寨沟是个人间仙境!师:是你认为,还是作者认为?生:是作者认为。(马上重新说了一遍。)师:很好!(转身板书:人间仙境)那么,下面大家就自己去神游九寨这个人间天堂吧!(多媒体出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由点击众多的九寨沟的照片, 边看边“啧啧”赞叹。)师:下面大家来找一找:哪个自然段描写了大家看到了这些景色? (生答后出示第三自然段课文,指名学生朗读,思考:主要写了哪几种景观?交流。)师:在九寨沟,有著名的“五绝”(一一介绍)。在课文里就介绍了其中“四绝”。谁喜欢雪峰的?把句子读给我们听。(媒体出示雪峰图片,一生读句子。)师:可以用哪四个字来形容这幅图上的景象?生:雪峰插云。师:对啊!我们一起来把这幅美景读出来。(生读)师:刚才我们通过“赏画面读文字谈欣赏“这样的学习步骤学习了“雪峰”,下面我们就自主学习其他景观吧!请大家点击电脑中的“美文美读”板块,一起来学习吧!(生随意点击丰富的网页材料,几乎没有时间读书。而后,教师就按着“图文读”的步骤讲析课文。)师:刚才大家看了很多图片资料,现在想看看九寨沟平湖飞瀑的真实情景吗?(播放视频,介绍着“白练腾空”“银花四溅”的景象,生情不自禁的赞叹着)反思:多彩的网络素材淹没了文本随着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网络资源是前景广阔的课程资源”思想的深得民心,语文网络教学课频频展示在我们的眼前。它以信息量大、制作精美而得到不少教师、学生的青睐。然而,看到课堂上老师“引领”孩子们忙于点击那些教师夜以继日搜集来的、早已预设于网络中的令人目不暇接的版块时,我的心里总在疑惑:我们使用的教材呢?整堂课最忙碌的是键盘和鼠标,而文本,早已淹没在五彩缤纷的网络素材中。直观代替了想象,预设填塞着生成,难道就这样让直观的视觉文化代替了学生的阅读感悟?我们的语文课,就这样的让孩子们在无边的网络中遨游?那么,我们失却的就不仅仅是碰撞的火花、生成的精彩了!据专家研究:现代孩子是在成堆的直观图片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的思想不够深刻,获得信息的渠道基本上是单一的媒体。泛泛的网络文化使他们的阅读能力逐年下降,难以想象:连小学的语文课堂也是用网络来替代的话,我们的语文教育将失落到何方?对策:让感知在触摸中逐渐清晰语文课堂教学应以文本为主,其他多种教学材料和手段为辅,它们都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拓展学生的阅读、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在对语言文字的想象中,充分的享受语言之美、语文之美。让他们对文本的感知在直接的文本触摸中逐步清晰。可以这样做:(1)边读边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引导学生触摸文本时,边读边思是最基本的读书方法。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我读懂了什么?”“我发现了什么?”“读了这段文字,我有什么新的体会?”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思考的习惯,使他们在读中思索,于思中加深对文字触摸的感受,从而更好的感知文本。(2)读中想象:想象是语言的翅膀。张开想象之翅,就会发现语文的天空更蓝更美,语文的世界更加精彩。就拿九寨沟第三自然段中“雪峰”的教学来说吧:关于高山雪峰的图景学生看到的也不少,教学时,没有必要急着出示图片。可以先让学生读读描写雪峰的句子,调动他们的生活感性经验,根据文字想象图画。然后通过请学生读,交流:听了同学的朗读,你看到了怎样的雪峰?在想象和相互的启发、交流中,展现在孩子们眼前的雪峰远比老师出示的图片要美得多,也珍贵的多。要知道:想象的空间很大很大,学生触摸文本得到的感知远比根据老师提供课外资料获得的要珍贵的多。(3)以评促读:这是提高学生对文本感悟能力的有效方法。可以通过自评、他评、小组评、教师评等多种方式来促进学生读好文本、加深感悟;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读书做记号、做标注来提高学生触摸文字的敏感性,让他们能读“文”生“意”,读“文”生“感”。在触摸中生出自己的个性化见解和独特的感受来。二、触摸情感,走进人物心灵案例2:放飞蜻蜓第十节师:陶先生向孩子们介绍了什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生自由读文,思考)生:陶先生向孩子们介绍了尾巴的外形。(师出示图片,引导观察)生:陶先生还向小朋友介绍了蜻蜓尾巴的作用。师:你能具体说说吗?生:蜻蜓的尾巴能保持平衡,调整方向。师:谁知道蜻蜓的尾巴到底是怎样保持平衡,调整方向的呢?(众生摇头)(师出示图片,师补充介绍了许多关于蜻蜓尾巴的资料。)生:老师,课文里说,蜻蜓饿极时会吃自己的尾巴,是真的吗?师:你觉得这是不是真的?生(读书,沉思):我觉得这不一定是真的。师: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生:课文里用了一个“据说”,意思就是不能肯定。师(点头赞许,媒体出示资料,补充介绍)生:除了介绍尾巴,陶先生还介绍了蜻蜓的眼睛。(读文中描写眼睛的句子。)师:这种眼睛叫复眼。(图片、文字资料介绍复眼的特点。)师:你看,陶先生懂得的知识可真多,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课文。(生读文,略)反思:漫无休止的拓展束缚了阅读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为了顾及文本中提及的蜻蜓的尾巴的外形、功能以及眼睛的特点等,在学生阅读文本、积极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中,穿插了四次课外资料的介绍。这些教师课前搜集来的图片和文字,对文本内容是很好的补充。但是,不加选择的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使这段宝贵的学生与文本、教师、编者等进行对话的时空被挤得满满的。“新课标”(修订版)指出: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要更好的落实这个思想,我们必须适当进行课堂的拓展,充分发挥学生课外学习的自主性,教给方法,引导实践,积极构建课内外结合、课内文本为主的阅读新课堂。对策:让情感在触摸中得到熏染“情以物牵,辞以情发。”(刘勰语)“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语文新课标(修订版)语文阅读教学要不断深入,要让学生有独到的真切的体验,就必须与情感联系起来。“有情”是对话的前提。因此,教学除了引导学生“读懂什么”以外,更重要的是学生“体验到了什么?”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深入文本,在积极对话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是极其宝贵的,也是教学应重视的。就拿上面的案例来说,在教学中,教师只要转变教学的观念,以学生的探究、体验作为教学的主线,效果就会截然不同了:师:陶先生还向孩子们介绍了什么?谁来当一回陶先生,为大家介绍一番?(指名一生读文,读后师随机采访:孩子,你听到先生介绍了什么?)生:先生介绍了尾巴和眼睛。(分读有关句子,略)师:听了先生这样的介绍,你有什么话要对他说吗?生:先生,你懂的知识可真多,我很佩服你!生:先生,我觉得小蜻蜓真神奇!我以后再也不抓它了!生:先生,你教育小孩子的方法很好,不知不觉中让我们明白了道理!生:陶先生,蜻蜓真的会吃尾巴吗?“陶先生”(微笑):你认为呢?生:我觉得不一定,因为文中用了“据说”一词,就是不能肯定。师:从一个词语读懂一层意思,作出一个正确的判断,你真会读书!(大家鼓掌)生:我知道,蜻蜓是不吃自己的尾巴的,那种现象是它要交配前师(翘起大拇指):你懂的知识比陶先生还多,老师佩服你!.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积极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积极与文本对话,与人物对话,在心中激荡起他们情感的涟漪:体验陶先生的渊博、孩子们的好奇、敬佩之情和心甘情愿放飞蜻蜓的情感变化,达到了以情激情、情景交融的美好境界。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其中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积极对话、探究的乐趣,学语文的兴趣浓厚了,搜集、处理各类信息的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三、触摸思想,实现文本超越案例3:青蛙看海的价值取向这是小学语文国标本教材(苏教版)中的一篇课文。我曾上过,也听过好几个老师的研讨课,对文本的价值取向各不相同:观点1:这是一篇引导孩子辨别真假朋友的文章。故事中,面对小青蛙想看海的愿望,苍鹰只是告诉它:“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而且强调一定要登上那座山才能实现目标。面对小青蛙的无奈,它却拍拍翅膀飞走了;而小松鼠却不一样,它不但帮助小青蛙找到登上山顶的方法,还一直陪在它的身边,鼓励、帮助它。教者在上面这样的文本解读以后,将文本的价值取向为“象松鼠这样无论什么风雨,总是陪着你一起走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这一点上。观点2:文本中,小青蛙为了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坚持一级一级的往上跳,不停止、不退缩,坚持到底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文本就是要通过这个故事让读者明白:要实现理想,必须付之努力,具备持之以恒的毅力。观点3:文本中,将小青蛙实现理想过程中两个朋友不同的帮助形式进行了描述。旨在告诉大家:在你遇到困难时,要珍视来自不同朋友给予的不同形式的帮助;在你获得成功时,别忘了向朋友表示你的感谢。观点4:这篇文章的教学应把握好第二节。小青蛙说:它没有一双有力的翅膀,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是登不上那座高山的。这段话让我们感受到,小青蛙觉得自己没有有利的条件,登上山顶的信心不足。而后文,在小松鼠的帮助下,它发现自己可以蹦跳。只要一级一级的往上跳,它就能获得成功。因为发现了自己的优点,小青蛙便满怀信心的登上山顶,实现美好的愿望。从而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实现自己目标的能力和特长,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充分的认识自己,相信自己!反思:在“迷眼乱花”中迷失了方向正可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很多老师认为,教学就是要这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正符合新课改允许学生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倡导个性化阅读的思想。实际上,语文教学不止是“雾里看花”,她还要求把握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学生在掌握课文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其中所蕴含的道德、审美意义,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的生活过程、生命过程、人文精神的培育过程。”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告诉我们:“教师在与文本对话中也要注意有独特的发现,你解读到多少深度就能给学生多大的阅读、思维空间。”因此,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要深刻,把握文本的实质,充分发掘教材中对孩子的精神发展最有帮助的教学价值。在引导体会教学价值时,教者不能跟着感觉走,凭着主观判断,觉得这个观点行,那种想法也好,随便学生怎么想都是一个“对”。这样的教学,会让孩子被眼前的“迷眼乱花”搞糊涂了,失去了正确的价值判断,更别说在人生观、世界观方面有什么引领了。对策:让精神在同构中实现共生语文阅读教学要丰富师生双方的精神世界,就一定要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文本,通过多种途径反复触摸文本,感知其中的内容,体验丰富的情感,更要产生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依靠文本,给师生提供现实生活中无法体验的经历、情感,从而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丰富他们的人生。这样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理智的挑战和教学的智慧的课堂,这样的语文教学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多角度的去触摸文本的精神世界:从文学的角度去欣赏,从语言的角度去把握,更重要的是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孩子感兴趣的是什么?孩子会怎么理解文本的价值?怎样把握才能真正引领孩子走进正确、获益最大的精神世界?”这应该是每一个语文老师在钻研教材、与文本积极对话中经常思考的问题。也就是说,教师应发掘教材中对孩子最有价值的闪光点展开、深入教学,即”掘好一口井”。如果每一篇文章的教学均能如此,“语文教学成为师生同构共生的精神家园”就不再是一句空话、套话了!总述:学生的阅读过程是从言到像、从像到意的转换推进过程,即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于目”而“成于像”,再通过对文字的“表象”、“意境”的感悟、体验,把其蕴涵的道理、情感“会于心”。我们的阅读教学也要遵循这一规律,由引导孩子们读懂文本入手,到体验文本人物的情感、领悟其性格,明白故事中的道理,开辟多种途径,促进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深入体会文本的内涵,积极架设文本与孩子生活、思想实际之间的桥梁,最后达到启迪人生的理想境界,使语文课堂充满智慧、充满灵性,真正成为师生精神同构共生的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1、 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2、 让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3、 国际教育新理念4、 刘仁增:体验的生成和体验型阅读教学的构建 如何使数学课堂教学更为有效?钱蕴玉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的进一步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的变化,课改的全新理念使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如何使课堂教学更为有效?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谈谈对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等的一些看法。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了什么?以前数学课总是和抽象、枯燥、单调、沉闷联系在一起。为此我们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数学课堂活起来,做了很多的尝试。经常创设一些有趣的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是激发他们的兴趣。那么有没有真正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呢?换一个角度来说,当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的时候,有没有达到教学目的呢?有没有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例如在教学倒数的认识这一课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几个有趣的汉字,我国汉字结构优美,有上下、左右结构,如姓吴的吴字,把这个字的上下两部分倒过来就成什么字了?把土倒过来呢?你能按照这样的规律再写一组吗?”学生对此内容很感兴趣,从而教师引出“倒”、引出倒数的内容,接着就请学生自学课本,交流什么是倒数在教学完成之后,问问学生什么是倒数?学生很干脆的回答:“倒数就是把数倒过来,举个例子:的分子和分母倒过来就是”学生举了很多例子,其实只是说明了求倒数的方法,并且只举了一些分数和它的倒数,我想这样的教学并不能算成功的,因为学生并没有理解倒数的实质含义。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学生的意志较为弱,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干扰。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谈话的内容,学生喜闻乐见,所以印象非常深刻。那么,在学生的脑海中已经留下了非常深刻的一笔,再加上学生从内容中得到迁移,认为倒数就是倒过来。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情景,目的在于吸引学生、激发兴趣,但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探索具有指导和帮助的作用。如果设计情景只是为了引入课题,就不必大费文章,因为这样反而会使学生不知所措,或是干扰学生,得到相反的效果。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课堂学习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过程。在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上,学生应该是自由的、充实的、快乐的、幸福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上好一节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受到了什么启示,获得了哪些发展,而不是仅仅为了形式上的需要,不仅仅为了学生表面上的兴高采烈、其乐融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可不能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把知识放在一边。二、数学课堂需要多少“生活味”?新课程标准指出:现实生活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要加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数学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那么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常常会提到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能更好的学习数学。也就有了“生活化的数学”。为此,我们常常想方设法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以提高数学中的“生活味”。我们来看看教学“工程问题”时出现的这样一个镜头:假如你是某工程队的经理,要修一段路,现在有甲、乙两个工程队,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你想承包给哪个队?为什么?学生通过讨论后,得到更好的方案,两队合修,这样的效率是最高的。一段公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现在,两队合修几天完成?学生也很快的得到了答案;若是60千米的一段公路呢?很快的学生发现不论是多少千米,只要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那么他们合作的话都是6天完成,于是也就总结出把总量看成单位“1”来解决问题。当一切都很顺利的时候,突然有一位学生小声的说:“这可能吗?有没有这样的两个工程队,工作总量翻了好几倍,他们仍用这些时间?”是呀,这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太可能。数学来源于生活但又不同于生活,这样的教学过程并没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反而让学生对数学产生质疑。我并不反对数学课堂的生活化,但把生活化作为数学课的单一追求,我是不赞同的。“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必要的生活情景,那样,可以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更好的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使学生知道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但是数学生活,生活化的情景,应该有所选择,避免那些虚幻的。 三、注重过程就不要结果了吗?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虽然不能让学生完完全全的去重复人类所经历过的发现知识的过程,但适当的让他们参与知识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了解某些数学知识产生的由来,不但可以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理解知识,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是不是就应该只重视过程,就忽略结果了呢?例如:在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请学生回忆了一下,以前的平面图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在总结出新图形已经学习的图形(通过剪、拼等)寻找联系、得到新的图形的面积公式。接着又请学生自己动手尝试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可很多的学生一无所获,没有头绪,因为以前学习的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学生觉得很难突破。这样的学习是非常低效的,有的学生甚至没有“一点的头绪”。教师认为虽然这样的过程浪费了很多时间,但是学生进行了探索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看到有的老师可能认为过程似乎比结果更为重要。这实际是对新课改理念的曲解。结论和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位子,教学的结论是教学所必须达到的目的或是需要获得的结果,教学的过程,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结论所必须经历的程序,他们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把他们割裂开来。学生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重过程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结论。但是不能只关注学生学习和探索的过程,而对学生低效的学习不加理睬。构建真实的课堂听课偶感陆丽琴 引言喜欢听课,从特级教师乃至学校的实习生。倒不是工作的需要,而是爱那种听课中“旁观者清”的感觉。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我有机会细心聆听授课者的一言一语,认真观察学生们的一举一动;还时常把自己当作授课者,比作学生,来思考该怎么教,该怎么回答。因此,我觉得这样比自己上课更有收获。我能用比较清醒的头脑,冷静地、客观地分析这些课的得与失、精彩与遗憾,以便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以下就是采撷几个片断,边反思边提醒自己有所不为的。一、莫让质疑作秀案例一次,连续听了三年级两位老师执教的第八次(国标本第五册)第一课时。两位老师揭题后,均采用了对课题质疑这一方法来导入课文。但两位教师表面闹猛的质疑,总觉得不舒服,有作秀的嫌疑,没有真正体现它的作用。作秀现象之一:为质疑而质疑 第一节课上,教师质疑后,学生能从“谁干第八次?”“为什么干第八次?”“结果怎样?”“为什么不是第一、第二次,而是第八次?”等方面提出问题。当时感觉学生的质疑能力不错,可接下来老师的一句话“我们已预习过课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带着这些问题大声朗读”,让我突然觉得刚才的质疑是那么多余。既然已预习过课文,已初知大意了,为何还要质疑,这不是多此一举吗!作秀现象之二:蜻蜓点水 第二节课,学生事先没有预习,因此,这儿的质疑显得比较真实。可实际上,学生不怎么会提问。只提了两个问题 “为什么要干第八次?”“第一、第二次怎么样?”后,教师就匆匆了事,赶着让学生学生字了。这儿又感觉到质疑的不到位,有走过场,蜻蜓点水之感。反思对课题质疑,好象已经成为我们教师揭题后必不可少的环节,认为质疑就是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体现了自己较新的教学理念。可是,我们很少考虑为何质疑,这儿该不该质疑,有没有比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本课兴趣的方法。所以,我们不厌其烦的使用着,根本没有从教材的角度来考虑是否适合;也没有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来考虑他们的需求;更没有从学生的心里来考虑是否必要(课题引人的话,学生还有耐心来质疑吗?)。不容否认,有效质疑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有事半功倍之效。但在例一片断中,文章已经预习过了,还要孩子们去质疑,这不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了吗。而更可怕的是我们有的学生即使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他为了迎合老师的需要就佯装不知,抛出很多所谓的问题(“谁干第八次?”“为什么干第八次?”“结果怎样?”)!无意中让学生学会了作假,如经常这样,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已经预习过或者学生都已看过的文章不需要质疑来作秀,倒完全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所知畅所欲言。既检查了预习,又让孩子们的说话、概括能力得到了训练。另外,真让学生质疑,就要到位。上面第二个片段中,在学生不知该怎么问时,教师就要很好的引导,就要点拨他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提问。不能以为让学生质疑了,任务就完成了。这样的质疑只是任务观点, 只注重形式,是在走秀。二、莫让朗读泛滥案例一位老师执教徐悲鸿励志学画(国标本第七册)时,让学生反复朗读,读出气势,读出情感。例如教学重点段落徐悲鸿励志学画第五、第六这两个自然段时,教师先指名读,接着再让学生找出从哪儿看出徐悲鸿励志学画的句子。生交流后,教师根据交流的先后,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这些句子,以至达到他的标准。如“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这一句,当第一个学生读不出徐悲鸿作画时间长,很刻苦时,教师就在自己认为的重点词语“常常”、“一整天”下加点,让学生重读,读出徐悲鸿的刻苦。一个、两个读到他满意为止。在教其他几句时,他又重蹈覆辙,还让学生一遍遍读,有时还作示范,让学生学他的语速、语调、语气读。这样一来,学生读得比较有节奏,有感情。个别句子读完后,就这部分内容,举行男女生赛读。评出名次后,又齐读。反思综观整节课,执教者就是在做一件事情朗读。他在朗读技巧语音、语速、语调、语气上下功夫;在读的形式上指读、对读、赛读、齐读上花时间;在学生读出形、读出情、读出意上倾注精力。好象是营造书声琅琅、热烈活跃的课堂气氛,也给听课者轻松愉悦的好感。但课堂上不见了学生个性化的感悟,不见了听、说、思、写综合能力的培养。诚然,朗读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有效手段,且“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清人唐彪),书读到一定程度,语言和精神营养的确会转化为学生心灵的有机组成部分。但仔细想来:阅读教学仅仅就是这样的朗读指导吗?一味强调感情朗读,轻视静下心来咀嚼品位的默读沉思,废除圈圈画画、批批注注的个性表达,淡化感受独特、体验丰富的口语交流。上案例中,没有一处让学生主动地咬文嚼字,没有抓住空白点进行想象,没有让学生思考“徐悲鸿勤奋学习与生活清苦有什么关系”就是千变万化地读。长此让朗读泛滥,学生“思”、“说”、“写”定被削弱,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就将遭灾了!“读”占熬头,兼容包并,才是正举。若偏执一端,唯“朗读”至尊,不是把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有机交织在一起,使之滚动发展,那么,我们的阅读课不是真正意义上完美的语文课!三、莫让想象枯竭案例听五年级教师执教莫高窟(苏教版第九册)。在感悟第三自然时,课文中有这样一句描写飞天的:“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他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读出各种不同的飞天图。然后,就以省略号为训练点,让学生展开想象,还有哪些飞天图,以“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说。可学生想了好久也没说出来,教师只好反复启发看看图,也可假想自己飞天会做什么动作,小组讨论但都无济于事,后来只好作罢。无独有偶,第二节课听了鼎湖山听泉(苏教版第九册),想象也是如出一辙。在感受了那多种美妙的如各种琴声的泉声后,让学生想象“作者还可能听到什么声音,他会怎么想象”,用书上“那像 的,是 的声音。”句式说。学生也是冥思苦想很久,只能憋出类似“那象笛声一样悠扬的,是”这样的半句。反思课后,我不禁对这两次失败的想象进行反思。为什么学生不能想象,为什么想象在这儿会枯竭?是学生问题?他们类似的想象不是今天第一次啊!是教师问题?可在想象前,教师有做铺垫的啊!那就是题目问题了,但两个句式很简单的啊!那是我一时居然找不出病症。后来,我想如果我是学生,我会怎么做。思来想去,我竟然也不会。想到的,书上都有了;书上没有的就不知道了,即使勉强想出来的,也怀疑是否有这种可能。顿然明白:1、想象与体验有关。这两道想象因为与我们的体验毫无相干。我们根本没有到过鼎湖山,更没有听过各种各样的泉声;也没去过莫高窟,无法见到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图上也是非常模糊的插图)。在我们的记忆里根本没有这些素材,我们怎么想象。难怪学生、我都想不出了。要是事先查一些资料,录一些声像,让学生一饱耳(眼)福,积累一些感性的东西,那效果肯定就不一样了。看来,想象是要以体验为前提的。2、有些空白无须想象。其实,再深究课文,这两题的想象没有多大价值。对于泉声的描绘,书上已经罗列了十多种;飞天的形态也很具代表性的五种。再让学生去想象,而且要以书上的句式来表达,岂不难煞他们。相反,如果把这些优美的句子反复朗读想象,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已经很不错了。所以,这两处其实也无须想象。四、莫让体验失真案例上学期,曾听了一年级的一节课放小鸟(国标本第二册)。对于课堂上老师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如果你是关在笼中的小鸟,现在看到妈妈后会说些什么”的那段教学,印象很是深刻。记得当时,老师请了两个小朋友上去表演。一个演鸟妈妈,一个演这只小鸟。“小鸟”看到鸟妈妈后,又蹦又跳,嗲着声,微笑着对“鸟妈妈”说:“妈妈,妈妈,你终于来了,我好想你啊!”“鸟妈妈”:“孩子,我也想你啊,你这几天好吗?”“小鸟”继续发嗲:“很好,小主人喂我水喝,给我饭吃。妈妈。我就是想你了!”表演完,教师很满意地问:“小朋友,你们觉得他们演得怎么样?”孩子们兴奋地说好,老师就掌声鼓励。反思按理说这段表演,无论从对话的语言还是人物的表情上来说,的确不错。可我就是觉得哪儿别扭,又说不上来。后来,我特地问起也是读一年级的儿子:“假如你是小鸟,被人家捉住后,关在笼子里。几天后,妈妈找来了,你见到妈妈后会说什么?”他不说话,我追问。他开口说:“我会哭的!”说着,眼圈红了。我猛然醒悟,是啊,当关在笼子里失散妈妈多日的孩子,终于见到焦急寻找的妈妈时,按常理,第一反应就是哭!而绝不是发嗲,互诉相思之苦。可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从而导致体验失真!自新课标颁布后,体验已成为我们解读文本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情感和经验,大力倡导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体验文字,体验思维,体验情感,体验创造我们也或多或少体验到体验后的快乐。但我们的有的老师很少考虑在学生体验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影响体验的因素。拿上面例子来说,首先肯定教师在“小鸟听到妈妈焦急的呼唤声”时,巧妙地设计了一个角色体验情感的环节。从学生的表演中,我们也看到了这个环节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发展了他们的想象,还得以训练了学生的语言。可美中不足的就是孩子们的表演没有从已有的经验、真实的情感出发。他们一听说表演,马上兴奋,就很容易假象,而不是设身处地地真想了。这样一来,导致体验失真。这时,作为教师,应该敏锐地感知,及时诱导,让出轨的体验回到正轨,回到真实!综述以上就是我听课后的点滴感悟,我常常以此来告诫自己,要关注学生,真正以学生为主。莫让质疑作秀,莫让读书泛滥,莫让想象枯竭,莫让体验失真,莫让这样的课堂才是鲜活的,才是有生命力的,才是最真实的!(2005年2月获苏州市省实小论文评比一等奖)让“预设”与“生成”共舞潘黎 “预设”与“生成”新课改的新名词,我们的课堂也因此有了灵气,有了生命,有了更多的精彩。 “预设” 通俗的讲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它需要教师作出周密的安排,制定出详尽的计划,做好充分的准备;它集中体现教师的理念、智慧、机智和经验等要素。 “生成”是指事物的发生、形成。新课程中这样诠释:这是个教师与学生“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共同成长”的动态过程。它五彩斑斓,生机勃勃,活力无限。 “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就对立而言,课前过于细致的预设容易导致“剧本化”的行动,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就统一而言,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生成,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无效的预设。正如叶澜所语:“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科学地预设艺术地生成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用我们的智慧演绎教学的精彩,让“预设”与“生成”舞出未来!一、 精心预设 无痕生成在教学中,预设是必要的。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只有精心地预设生成才能于无声处。一堂课的设计教师紧紧围绕目标展开活动,以层层达到教学的目标。这是一种教学的硬设计,因为他不考虑学生内心的需要。而精心预设生成式的教学过程、目标更多关注的则是学生的需要。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理解和需要因势利导、自然无为,使目标的实现显得“润物细无声”,“无心插柳柳成荫”。 案例:音乐欣赏野蜂飞舞 学生很可能因为缺乏生活经验听不出是什么动物与昆虫,所以教师要精心地预设。从实际生活经验逐步导入,比如事先讨论昆虫动物的习性形态,猜想选择乐器音色节奏的表现手法等等。初听从节奏速度分析,让学生自由想象乐曲给他们带来的感受。学生感觉出:恐怖、疯狂、追逐、害怕。教师便给出选择:单个 ?群体?形态:群体快速移动。因为乐曲速度很快,学生就判别出:群体、密密麻麻。学生也就有了昆虫动物的一种形似声似的推测:蝴蝶、 蚊子 二、 调整预设 灵性生成课堂是复杂的、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再精心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教学展开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思考、见解和价值取向多向交流与碰撞的过程。在这个交流与碰撞的过程中,会生成一些非预设的插曲。所以一旦学生提出有价值的东西来,教师就应及时调整好自己的预设,而不是匆匆的予以否定掉。如果教师视预设如法规,不能根据学生信息反馈情况及时调整预设,那么教学的生成也就无“灵性”可言。案例:音乐欣赏动物园中金鱼片断师:(演奏F调的属七和弦琶音)猜一猜,小精灵带我们到了什么地方呢?生:小河、小溪边(播放音乐金鱼)师:听了这段音乐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生:波浪起伏、优美流畅、飞舞、游来飘去师:音乐表现的是什么动物呢?展现了它的什么姿态呢?生:鱼、小鸟、天鹅(调整:聆听圣桑动物狂欢节作品天鹅,师或生演奏天鹅主题,感受圣桑音乐中的天鹅形象)师:舒展流畅共通的表现手法,那还会是什么动物呢?(师生共同探索完成金鱼主题的听赏)生:我觉得音乐还表现了水草飘动样子师:音乐中确实有钢片琴表现水草随波逐流的声音 。(调整:教师演奏吴祖强水草舞,学生感受钢琴演绎水草的曼妙舞姿)师:将三段表现水草、天鹅、金鱼的乐段作对比分析。(调整:通过对比得出欣赏的结论)原以为学生在老师诱导下按部就班,没想到出现了这么多的旁溢斜出。学生的想象力是无限的,音乐的感受能力也是极其丰富。他们没有按照我预设的由河及鱼,而说出飞扬飘荡的感受以及小鸟天鹅等形象,这是我始料未及的。欣赏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感受与理解音乐所表达的东西。那我何不顺水推舟调整了我的教学预设呢?随即让学生听天鹅这首曲子,那也是圣桑动物狂欢节中的乐章。弹过此曲的学生还要求为大家露一手,学生在音乐声中动作模拟。抓住表现手法的共通之处顺利导入与完成金鱼主题后,学生则由此联想到了水草并想听一听表现水草的作品,抓住这一“灵动”我即兴演奏了吴祖强的水草。学生再通过三个乐段的对比进行分析概括,不也同样能达到欣赏的目的与要求吗?此环节的生成灵动自然,完全出自学生个体的需要,学生于自然而然中感受了乐曲的情绪、表现手法、音乐形象等等。这堂课,虽然未能全部完成所预设的全部内容,但是我和学生收获了更多。三、 留白预设 空间生成在教学中,如果说预设是必要的,那么预设的留白就给予了生成更多的空间。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的过程,这些由学生的原有经验、知识结构、个性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决定的,因此,教师在备教材备学生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案例:电子琴大象的故事乐曲徘徊在低音区,节奏稳固给人以沉重、忧郁之感。如果教师点明题意,学生则按照同一的理解在电子琴上表现出一模一样的大象。每个人对于作品的理解与感受都是不同的,我时常让孩子们自由地想象作品中所刻画的形象,他们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三年级的学生想象出肥胖的大象,步履蹒跚,马戏团拒演的大象。四年级的学生则编出了几个场景:一只离家出走的大象,转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家,叹了口气,走了; 一只年老的大象快死了,对自己的儿子说了最后一句话,还没说完就死去了;这头大象是被捕捉后买到马戏团的。表演完毕,想起来失散以久的妈妈,伤心不已。丰富想象的背后延伸了无尽的生成空间,学生用不同音色与节奏在电子琴上演绎出情节不同的故事来。四、 不拘预设 创造生成预设当“不拘一格”,抓住课堂上有价值的点滴才有创造的可能。当然,这需要教师有足够的应变能力。教师有了重视学生生成的体现这样的意识,并在课堂实践中也好好的做了,遇到超出预设的现象也会合理的去处理了。教师在课堂上不拘预设,给学生腾出创造空间,为学生生成提供条件,鼓励学生创造生成,这也是走进新课程所必由之路。案例:电子琴贤王温塞斯拉乐曲表现的是一个一心为着百姓的好国王。在教授乐曲时,我自然地问学生:乐曲表现的是怎样的一个国王呢?全班几乎异口同声回答:好国王,无疑答案来自题目与歌词。经常有奇思妙想的A 说:老师,我书上看到的国王怎么都是坏的?我就让学生说一说国王的坏形象。“皇帝新装里有个愚蠢的国王;古时候有许多秦始皇一样的暴政昏君;还有贪财享乐与美色的国王”没想到他们小脑袋里装的这么多。“那我们能用不同的音色和节奏表现这些反面形象吗?”学生的生成于我预设之外,在电子琴上创造出许多坏国王的形象,课堂效果是令人喜出望外的。如果我对于A的提法认为是课堂捣蛋而置之不理,也许就没有了精彩的下文。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思想的火花生成时,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并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则是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而在课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则必须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来,这个过程恰恰是一次师生共同探究的再创造过程。看似必然与偶然的生成,其实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新课堂的“预设”与“生存”对教师的知识底蕴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我们当更好地把握它的价值取向,从而让学生于堂课的“预设”与“生成”中获得更多!理念落实于行动计算教学反思陆玲计算是“数与代数”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历来都十分重视。但过去所注重的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等教学目标定位在新课程理念地引领下,已经发生了变化。新课改的今天,计算目标的定位不仅让学生获取有关计算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发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