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儿童补钙补铁要科学.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77694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儿童补钙补铁要科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给儿童补钙补铁要科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给儿童补钙补铁要科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给儿童补钙补铁要科学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赵冬梅来源:摘自幼教博览杂志2007年01期发布时间:2007-8-17 10:11:19“给孩子吃好的”几乎是所有家长的共识。但儿童保健专家提醒您:给孩子吃得好更要吃得对。儿童膳食要讲科学,用许多传统老办法给孩子补养缺乏科学依据。 据了解,目前我国儿童优质蛋白、优质脂肪、矿物质摄入不能达标的比例很高,出现中小学生家长给孩子补钙增多的趋势,而且超过了规定的数量。这些情况主要是由于不注意儿童的科学饮食造成的。 儿童的健康是靠均衡、科学的营养搭配吃出来的。钙片等药物不是不可以吃,而是应当把它当作快速弥补儿童体内已出现不足时的一种治疗方法。当儿童体内微量元素达标后,最重要的是如何通过科学饮食保持平衡。 目前儿童最常见的营养素问题是缺钙和缺铁。说到调整饮食,大多数家长会选择给孩子喝排骨汤、吃菠菜、吃猪肝,这种理解都很片面,甚至错误。 排骨汤中的钙含量非常低。一斤排骨含钙只有25毫克,骨头汤中的钙仅相当于排骨的十分之一。而3岁以上儿童每天的钙需求量是800毫克。如何才能科学饮食保证儿童摄入充足的钙?15岁以内的婴幼儿缺钙主要是因为体内维生素D缺乏,使钙难以被吸收利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除保证喝奶外,还应注意多到户外晒太阳,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鱼肝油等。因为玻璃会隔离阳光中的紫外线,所以在室内晒太阳起不到任何作用。15岁以上儿童的室外活动增多,缺钙的主要原因是日常饮食中钙摄入不足。给儿童补钙,奶是最好来源,就钙容易被吸收的程度来看,母乳最佳,其次是配方奶,然后是鲜牛奶。 对于补铁问题,许多人认为,让孩子吃菠菜补铁,其结果只能是越吃越缺铁。因为菠菜中的草酸鞣酸都会抑制铁的吸收。此外,虽然猪肝含有丰富的铁质,但肝脏容易沉积毒素,在质量没有保证的情况下,也不宜长期大量食用。同时有些植物性食物虽然含铁丰富,但很难被人体吸收。因此,家长想让孩子多吃含铁食物时,最佳选择是深海鱼类,其次肉、蛋中含的铁质也很容易被吸收利用。维生素C有助于铁的吸收,因而家长可以将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与鱼、肉、蛋类搭配给儿童食用。处在添加辅食阶段的婴儿,如果食用果汁调和的蛋黄,补铁效果会非常好。美工活动中幼儿创造力培养初探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不详来源:不详发布时间:2008-9-1 13:30:16引言:幼儿手工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利用手工材料,借助辅助工具,发挥一定的想象与创造能力,并通过手的操作,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的、可触摸的成型作品的一种活动。手工活动之所以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是因为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人人可以动手,作品完成后个个都有成就感。手工制作蕴涵了从观察到思维,从认识到操作,从想象到创造的一系列的过程。幼教老师应从孩子们的兴趣入手,挖掘手工活动中的各种因素,引导孩子积极思维,大胆创造。关键词:手工制作 想象力 创造力 观察力 思维力手工制作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它有许多的形式,如:撕纸、折纸、剪纸、染纸、泥工、点画、吹画等。手工材料五花八门,一张纸、一块布、一个盒子、一片树叶,都可以信手拈来,随意制作。手工制作是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在幼儿园手工制作活动中,我认为:指导幼儿手工制作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幼儿凭着自己的感受会大胆地、无拘无束地用一定的方式去表达出来。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一年多来,我对培养幼儿手工的创造能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提高幼儿对手工的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幼儿手工创造力的提高主要应依靠诱发幼儿内在的潜力,只有让幼儿体验到他们是手工活动的主体,才能激发幼儿创造的兴趣。如果幼儿对手工活动无动于衷,不能从创造中得到乐趣,那么幼儿对手工活动就不会有热情。老师对幼儿发展特点的了解和熟悉,有助于激发幼儿对手工创造性的热情。幼儿年龄小、身体弱,对老师在情感上特别依恋,老师的情绪、语言、行为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情绪与心态,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创造行为。教师在手工教学过程中若不拘言笑或语言干涩,缺少情感渲染,缺少幽默,偏向于成人化,则活动的气氛必然会趋于紧张、严肃,并在师生之间产生一种压迫感,使幼儿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我在手工制作时经常用商讨式、议论式、讨论式、探究式的语言组织活动,使教师和幼儿之间不再是一种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式的双向交流关系。幼儿的言语行为无拘无束,心理上轻松愉快,创造火花也就会不时闪现。众所周知,3-6岁的幼儿正是想象力、创造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想像力大胆丰富。因此,在手工活动中,应创设各种各样的环境来激发幼儿手工制作的兴趣。如:在开展折纸教学活动中,首先要在活动室布置好折纸环境,这对幼儿折纸的兴趣极为重要。为了给幼儿身临其境的感觉,我用红色的纸折出漂亮的花,用绿色的纸折出可爱的小青蛙,用五颜六色的纸折出许多的鱼等等,并把它装饰在活动区。当孩子们走进这样一个美丽的环境中,注意力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大叫起来:“哇!真好看!啊!真漂亮!”只见他们三个一堆、四个一伙地凑在那说:“要是我能做出这么好看的东西,该有多好!”“太神奇了,你们看看这些纸鱼,就好象真的一样,我太喜欢了!”“我还想用绿颜色的纸做小草呢?” 新鲜的活动环境,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二、唤起幼儿的创造情感,激发幼儿手工制作的欲望(一)欣赏同伴的作品。纲要指出: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幼儿之间的思想和情感是相通的,他们的手工作品最容易被小伙伴感受和理解。活动结束后,我经常把幼儿成功的有创造性的作品放在“巧巧手”的区角里,引导幼儿相互交流欣赏,并邀请其他组的幼儿去区角里参观,激起幼儿间的相互启发,形成积极向上,你追我赶,大胆创造的学习氛围。利用幼儿间的平行学习,促进幼儿更大程度地发挥创造。(二)提供丰富多彩的手工材料。材料是构思、设计得以物化的基础,不同的物质材料具有不同的工艺性能和特征,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造型要求。幼儿在手工制作活动时,我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活动材料,如:硬壳纸、挂历纸、花布、绒布以及各种树叶、羽毛、植物种子、旧纽扣、棉线、麻绳等。把它们投放到手工区,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意图选择材料。如:在制作相架的活动中,我先让孩子们看了教师的几件相架作品,然后请他们选择形状各异的相架板用面粉贴上自己喜欢的花边,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到手工区选取自己喜欢的小材料(纽扣、豆类、珠子等)镶嵌到面粉上去。这样,孩子的兴趣一下达到了顶点,有的小朋友说:“老师,我觉得各种颜色的纽扣贴在相架上很漂亮。”还有的说:“我喜欢在相架上贴上花生。”最后,每个孩子的相架都没有重复雷同的,但又都是漂亮而有趣的。(三)手工游戏与绘画相结合。幼儿喜欢游戏,游戏几乎和他们的所有活动紧密相连,手工制作能够潜移默化地把教育寓于游戏之中,达到游戏和教育的双重效果。如:在一次“化妆舞会”的活动中,我采用游戏的口吻说:“今天,我们班要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服装秀,所有的小朋友都必须穿着自己设计的衣服上台表演,你们愿意吗?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做的最有特色。”话一说完,幼儿就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有的说:“我想做面具,来表演我最喜欢的奥特曼。”有的说:“我想用报纸做一条漂亮的裙子。”这样的手工游戏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热情,而且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对培养孩子的手工技能有很大帮助。手工制作与绘画结合起来,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在手工制作中添加绘画,能激发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发挥其制作与装饰的能力。如:中班折纸画小猪欢欢首先折小猪的头,然后贴在一张纸上,接着再添画小猪的身体和它洗澡的用具,最后玩帮小猪洗澡的游戏。由于内容趣味性强,可动性大,幼儿十分感兴趣,能力强的幼儿还创造性地添画了牙刷、毛巾、沐浴露等,使得原本了无生气的白纸变得丰富多彩。三、丰富幼儿的感知,提供创造的源泉由于幼儿知识经验不足,创作内容范围较窄。因此,在手工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帮助幼儿积累经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比较能力,让幼儿积累更多素材,为创造提供方便。天气晴好的日子,教师可带幼儿到户外,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房屋、马路、树木、行人等环境,观察云彩的变化、人们的服饰、各种车辆等事物,以此来开阔幼儿的视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养成对周围事物观察、探索的习惯。通过观察,可以让幼儿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积累更多的经验材料,为日后创造性的活动打好基础。例如:在深秋时节,我带着孩子们去散步,看到地上有很多的落叶,只见一个小孩拾起几片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叶子对我说:“老师,我想把这个漂亮的落叶夹在书里,等叶子干了以后,我用它来拼成很多东西。”话一说完,小朋友们都很感兴趣,个个都争先恐后地去寻找漂亮的树叶了。回到幼儿园,我马上引导孩子们进行手工制作。看着自己用从大自然中搜集到的材料做成的树叶贴画,孩子们别提有多高兴啦!四、注重激励,增强幼儿创造的信心(一)正确评价每一幅作品。幼儿肌肉群不发达,小手总是不听使唤,往往把直线剪成曲线,把曲线剪成直线,而且每个幼儿的认识水平存在着个体差异,在手工制作中幼儿的能力也有强有弱,因此,科学的评价会激发幼儿再创造的自信心。否则,会打击和伤害幼儿的自信心。教师要认真把握好评价的环节,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对能力强的给予肯定,有进步的给予表扬,对差的给予鼓励。这样,使每个幼儿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手工活动有兴趣。在中班手工活动贴小ji的评价中,我首先作出肯定:“东东小朋友贴得真不错”。然后提出期望:“但是如果能贴出小ji的不同形状,比如正唱着歌儿的小ji、低头吃米的小ji、还有在草地上玩耍的小ji等等,那就更棒了。”在第二次活动ji妈妈数小ji时,东东已经注意了我上次的评价,创造性地设计出各种ji的姿势,非常的形象、生动。(二)体验成功的感受。教师应注重为幼儿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成功,都应为幼儿感到高兴和自豪,都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在手工区折啄木鸟活动中,我提供手工书、折好的啄木鸟成品、每个步骤的范例给幼儿,由幼儿自己选择手工书、成品、具体范例进行手工制作。有的幼儿借助手工书看符号标记折出了啄木鸟;有的是将成品拆开后还原从而把啄木鸟折出来的;有的是观察每个步骤的范例折出的;还有的是采用跟同伴学的方法折的啄木鸟。看着自己独立完成的作品,幼儿的脸上个个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每个孩子都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在制作当中,教师一句亲切的提示、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亲密的动作,都能增强幼儿创造的自信心,使幼儿不断地勇于表达,敢于创造。总之,一年多来,我在幼教工作中对幼儿手工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手工活动质量的提高,为幼儿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不仅锻炼了幼儿的手肌肉动作,还使幼儿的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得到了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