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中心建设步骤-王乾坤.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376934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胸痛中心建设步骤-王乾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胸痛中心建设步骤-王乾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胸痛中心建设步骤-王乾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胸痛中心建设步骤: 1) 成立胸痛中心委员会:由业务主管院长担任主任委员,相关职能部门、临床科室、医技和信息部门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胸痛中心委员会,明确各委员职位及职责并制定承诺函。2) 网站注册,成为会员:登录网站www.chinacpc.org(中国胸痛中心)填写医院信息并上传医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扫描件或照片完成机构注册。3) 制定胸痛中心相关规章制度:如联合例会制度、质量分析会制度、典型病例讨论制度、数据管理制度等规范胸痛中心的运行。4) 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认证前至少在云平台上http:/data.chinacpc.org/ 有六个月的数据。认证要求对所有入院的急性胸痛患者录入不低于75%,ACS病例录入为100%。如果数据不足6个月,建议补填。1. 先对STEMI病例根据病例进行补填,尤其是做了急诊PCI的病例进行认真填写并进行统计分析,如:急诊PCI手术量、D2B时间、FMC2B时间,首次医疗接触到首份心电图的时间,溶栓人数与比例等。2. 其次对NSTEMI/UA患者数据进行补录,尤其对做了紧急PCI患者进行重点补录。3. 对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病例进行补录。4. 对其它胸痛患者适当选择录入。从今天起,应制定数据录入、管理维护的相关规定,对每天入院的急性胸痛患者数据要及时进行填报。5) 流程制定及优化:1. 根据患者来源分类有四个主要通道,具体包括:自行来院患者,120转运患者,基层医院或其他非PCI医院转院患者,院内因非心源性疾病住院突发心脏病的患者。每个通道每个重要的病种都有对应的流程。2. 根据病种分类主要有STEMI,NSTEMI/UA,以及其他非ACS患者(包括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气胸,以及其他需要转入其他科室的胸痛患者)。3. 在定义流程的时候要关注不同的角色所做的工作以及他们之间的协同。4. 在有主要参与方参加的情况下,根据现有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中心医院的核心流程图(推荐使用Visio画图工具)。制定流程时应当考虑简化步骤、提高效率,有效控制风险点,优化配置等要素。制定好的流程应当具有明确性和规范性。5. 将制定好的核心流程以会议培训、印刷材料、上墙张贴等形式,对主要参与方进行相关流程培训,尤其对于新入职员工要进行必要的流程培训。6. 运行制定好的流程3-6个月后,在相关会议上讨论运行效果,评估手段可以包括重要时间点趋势图分析,典型病例分析等,同时鼓励流程相关人员针对运行流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是否能够通过优化流程解决问题发表意见和建议。根据讨论结果优化流程,并及时将新流程投入运行。每隔一段时间,如此反复,形成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实现流程的不断优化。 需要制定的流程及部分模板见附件。6) 时钟同步: 制定相应制度确保院内时钟统一,并安排专人负责。7) 院内外标识: 改进院内外现有标识指引,方便引导患者尽快找到医院急诊科。8) 与120机构及网络医院建立合作关系:胸痛中心的建设离不开与院前急救系统,基层网络医院的配合,共同制定相关制度及流程,落实胸痛患者救治流程培训,提高整体区域救治水平。9) 会议及培训1. 定期举行联合例会、质量分析会、病例讨论会,共同促进胸痛中心的建设和发展。2. 针对院内医护人员、120医生,基层及网络医院医护人员、社区人员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逐步开展培训。(所有的会议、培训,建议尽可能保留资料讲稿、会议记录、签到表、照片等)。具体需要培训的内容见下文。需要制定的流程大致包括(认证标准里对应的流程图):1.45 导管室激活流程图,包括备用导管室启动机制。1.46 需上传心导管室备用方案及流程图。1.47 需上传先救治后收费的专用流程图。1.49 需上传基于心电图无线传输的远程会诊、现场会诊的制度或流程图。1.50 需上传能体现胸痛鉴别诊断会诊和协作机制的流程图及会诊制度。2.10 需上传急性胸痛分诊流程图。2.12 需上传急性胸痛鉴别诊断流程图。2.14 指引首次医疗接触人员在接诊急性胸痛患者后10分钟内完成12/18导联心电图检查的相关流程图。2.18 需上传ACS诊治总流程图,请注意要包含不同的来院方式。2.20 需上传STEMI再灌注治疗策略总流程图。2.21 需上传STEMI再灌注治疗策略的关系流程图。请注意要包含不同来院途径。2.24 需上传经本地120救护车入院的STEMI患者绕行急诊和CCU的流程图。2.25 需上传自行来院STEMI患者绕行CCU方案流程图。2.26 转诊STEMI患者绕行急诊和CCU方案流程图。2.27 需上传先救治后收费的流程图。2.30 需上传转送流程图(从急诊科转送至导管室)。2.34 需上传本院的溶栓操作流程图。2.37 需上传NSTEMI/UA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及再次评估的流程图。2.38 需上传NSTEMI/UA患者从确诊到完成关键诊疗的关系流程图。2.44 需上传胸痛鉴别流程图。(尽可能全面考虑其他非心源性疾病)2.46 需上传非心源性胸痛患者后续处理流程图。2.47 运动负荷心电图执行流程图(其中要包括突发紧急事件应急处理流程和根据试验结果所采取的不同处理策略)。2.48 次选心脏负荷试验执行流程图(其中要包括突发紧急事件应急处理流程和根据试验结果所采取的不同处理策略)。2.51 需上传院内其他科室或其他地域发生ACS的救治流程图。2.56 需上传本院制定的主动脉夹层诊治流程图。2.57 需上传本院制定的急性肺动脉栓塞筛查流程图。5.11 需上传如何进行流程改进的流程图。医院需要实施的培训有:胸痛中心所在医院的全院培训,分为以下层次(请保存培训计划、讲稿、记录、签到表、照片)1. 针对医院领导、医疗管理、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胸痛中心的基本概念、在胸痛中心建设和流程优化过程中需要医院解决的主要问题。2. 针对胸痛中心核心科室专业医师和护士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基于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胸痛中心的基本概念。胸痛中心的时钟统一、时间节点的定义及时间节点管理要求。各项管理制度。ACS、 STEMI、NSTEMI/UA临床症状、诊治指南;急性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治疗指南。胸痛中心的救治流程图,如分诊流程、急性胸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流程、STEMI从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溶栓、NSTEMI/UA的危险分层及治疗流程图等。溶栓治疗的标准操作规程(筛查表、溶栓流程图、结果判断、并发症处理)及转运至PCI医院的联络机制。心电图识别。心肺复苏技能。胸痛数据采集及胸痛中心认证云平台数据库填报。3.全院医、药、护、技人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基于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胸痛中心的基本概念。胸痛中心的时间节点管理要求。院内发生ACS或心脏骤停的处理流程。初级心肺复苏技能,此项培训应包括讲课、演示及模拟操作。4.全院医疗辅助人员及后勤管理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胸痛中心的基本概念、院内紧急呼救电话、心脏按压的基本要领。5.120相关人员培训(请保存培训计划、讲稿、签到表、照片)培训内容包括:急性胸痛的急救常识、高危患者的识别、ACS及心肺复苏指南。6.对本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培训(请保存培训计划、讲稿、记录、签到表、照片、考卷及成绩表)培训内容包括:基于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胸痛中心的基本概念、急性胸痛快速转诊机制及联络方式、高危急性胸痛及ACS早期症状识别、心电图识别诊断、初级心肺复苏技能。7.社区教育 (请保存培训计划、记录、照片)培训内容包括:早期心脏病发作的症状和体征的识别以及紧急自救的培训,向公众宣传拨打120急救电话的重要性,心肺复苏技能的基本培训和教育。 王乾坤2018年7月4号 总结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