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轻型货车三轴五档变速器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75143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于轻型货车三轴五档变速器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应用于轻型货车三轴五档变速器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应用于轻型货车三轴五档变速器开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应用于轻型货车三轴五档变速器一、 设计(论文)综述(题目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1. 现代汽车的动力设置,几乎都采用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它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工作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但其性能与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 此外,汽车的使用条件颇为复杂,变化很大。如汽车的载货量、道路坡度、路面好坏以及交通情况等。这就要求汽车的牵引力和车速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以及适应使用的需要。当汽车在平坦的道路上,以高速行驶时,可挂入变速器的高速档;而在不平的路上或爬较大的坡道时,则应挂入变速器的低速档。根据汽车的使用条件,选择合适的变速器档位,不仅是汽车动力性的要求,而且也是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要求。例如,汽车在同样的载货量、道路、车速等条件下行时,往往可挂入较高的变速器档位,也可挂入较低的档位工作。此时只是发动机的节气门开度和转速或大或小而已,可是发动机在不同的工况下,燃料的消耗量是不一样的。一般变速器具有四个或更多的档位,驾驶员可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档位,使发动机燃料消耗量减小1。 对变速器的要求。除一般便于制造、使用、维修以及质量轻、尺寸紧凑外,主要还有以下几点2: 1)保证汽车有必要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2)设置空挡,用来切断发动机动力向驱动轮的传输。 3)设置倒档,使汽车能倒退行驶。 4)设置动力输出装置,需要时能进行功率输出。 5)换挡迅速,省力,方便。 6)工作可靠。汽车行驶过程中,变速器不得有跳挡,乱挡以及换挡冲击等现象发生。 7)变速器应当有高的工作效率。 8)变速器的工作噪声低。 2国内外同类设计(或同类研究)的概况综述目前,国内变速器厂商都朝无级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方向发展,国内现已有好几款轿车已经应用上无级变速器,而重型汽车则采用多中间轴的形式,将低速档和高速档区分开。汽车行驶的速度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汽车的变速器的变速比要尽量多,这就是无级变速(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简称CVT) 。尽管传统的齿轮变速箱并不理想,但其以结构简单、效率高、功率大三大显着优点依然占领着汽车变速箱的主流地位3。 1 摩擦传动CVT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箱(VDT-CVT)的传动功率已能达到轿车实用的要求,装备金属带式无级变速箱的轿车已达100多万辆。据报道:大排量6缸内燃机(2.8L)的奥迪A6轿车上装备的金属带式无级变速箱Multitronic CVT ,能传动142kw(193bhp)功率,280Nm扭矩。这是真正意义的无级变速器。 另一种摩擦传动CVT(名为Extroid CVT)是滚轮转盘式。日产把它装在概念车XVL上首次于去年东京车展展示,新款公爵(Cedric)车也装用这种CVT。可与3L以上排量的大马力内燃机(XVL的引擎输出为330Nm/194kw)搭配使用,可谓汽车变速箱发展史上又一重要进步4。 从V形橡胶带CVT到V型金属带CVT再到滚轮转盘式CVT,摩擦传动CVT的研究已持续了整整一个世纪,尽管摩擦传动无级变速器的发展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也已经装备上汽车达到了实用的水平。但齿轮变速箱依然占据着半壁河山,这至少说明了四个问题: (1)无级变速(CVT)是汽车变速箱始终追逐的目标。 (2)摩擦传动CVT实现大功率的无级变速传动是极为困难的。 (3)摩擦传动CVT传动效率低是必然的。 (4)摩擦传动CVT的效率,功率无法与齿轮变速相比。 2 液力传动 人们经常把液力自动变速器(AT)和无级变速器(CVT)两个概念混为一谈。实际上这两种变速器工作原理完全不同。液力自动变速器免除了手动变速器繁杂的换档和脚踩离合器踏板的频繁操作,使开车变得简单、省力。但是, 液力自动变速器(AT)不是无级变速,是有级变速的自动控制,没有从根本上满足汽车对变速器的要求。从原始橡胶带无级变速箱到现代金属链无级变速箱、滚轮转盘式CVT,百年大回转说明:无级变速箱是汽车变速箱的最终归属,液力自动变速器只不过是一种过渡产品。 3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简称AMT)和液力自动变速器(AT)一样,不是无级变速器,是有级变速器的自动换档控制。其特点是机械传动部分沿用了传统的有级变速箱,但控制参量太多,实现自动控制相当困难。 4齿轮无级变速器 齿轮无级变速器(Gear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这是一种全新的设计思想,是利用齿轮传动实现高效率、大功率的无级变速传动。 据最新消息:一种齿轮无级变速装置(Gear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简称G-CVT)已经试制成功,并已经进行了多次样机试验。齿轮无级变速装置结构相当简单,只有不足20种非标零件,51个零件,生产成本甚至低于手动变速箱。预计今年进行装车试验。 齿轮无级变速器的优势表现为: (1)传动功率大,200KW的传动功率是很容易达到的; (2)传动效率高,90%以上的传动效率是很容易达到的; (3)结构简单,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相当于自动变速箱的1/10; (4)对汽车而言,提高传动效率,节油20%; (5)发动机在理想状态下工作,燃料燃烧完全,排放干净,极大的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或措施主要内容:1. 设计内容:参考东风NV200 1.6L手动豪华车型展开设计,完成变速箱总体结构设计、关键零件等的结构设计计算与校核等;完成所设计变速箱的装配图;装配图工作图不少于2张A0图纸。2. 计算内容:完成变速器结构设计计算3. 设计说明书内容:不少于10000字,阅读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撰写中英文摘要4. 外文翻译:完成不少于10000的外文翻译(并附原文)。 5由于时间紧迫,所以我会尽最大努力,运用所学的知识有步骤有计划的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6.设计(或研究)方法1)按照给出的主要技术指标作为参考,进行方案的初选,如图1所示。变速器的组成:壳体,变速传动机构:改变转矩、转速和旋转方向,变速操纵机构:控制传动机构,实现变速器传动比的变换。 图1 变速器结构图变速器传动机构的结构分析与型式选择三轴式变速器第一轴的常啮合齿轮与第二轴的各档齿轮分别与中间轴的相应齿轮相啮合,且第一、第二轴同心。将第一、第二轴直接连接起来传递扭矩则称为直接档。此时,齿轮、轴承及中间轴均不承载,而第一、第二轴也传递转矩。因此,直接档的传递效率高,磨损及噪音也最小,这是三轴式变速器的主要优点。其他前进档需依次经过两对齿轮传递转矩。因此。在齿轮中心距(影响变速器尺寸的重要参数)较小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获得大的一档传动比,这是三轴式变速器的另一优点。其缺点是:除直接档外其他各档的传动效率有所下降。 有级变速器结构的发展趋势是增多常啮合齿轮副的数目,从而可采用斜齿轮。后者比直齿轮有更长的寿命、更低的噪声,虽然其制造稍复杂些且在工作中有轴向力。因此,在变速器中,除低档及倒档外,直齿圆柱齿轮已经被斜齿圆柱齿轮所代替。但是在本设计中,由于倒档齿轮采用的是常啮式,因此也采用斜齿轮。如图2所示,a所示方案,除一,倒档用直齿滑动齿轮换档外,其余各档为常啮合齿轮传动。b、c、d所示方案的各前进档,均用常啮合齿轮传动;d所示方案中的倒档和超速档安装在位于变速器后部的副箱体内,这样布置除可以提高轴的刚度,减少齿轮磨损和降低工作噪声外,还可以在不需要超速档的条件下,很容易形成一个只有四个前进档的变速器。图2变速器各方案示意图以上各种方案中,凡采用常啮合齿轮传动的档位,其换档方式可以用同步器或啮合套来实现。同一变速器中,有的档位用同步器换档,有的档位用啮合套换档,那么一定是档位高的用同步器换档,档位低的用啮合套换档。变速器用图c所示的多支承结构方案,能提高轴的刚度。这时,如用在轴平面上可分开的壳体,就能较好地解决轴和齿轮等零部件装配困难的问题。图c所示方案的高档从动齿轮处于悬臂状态,同时一档和倒档齿轮布置在变速器壳体的中间跨距里,而中间档的同步器布置在中间轴上是这个方案的特点。倒档传动方案:图3为常见的倒挡布置方案。图3-b所示方案的优点是换倒挡时利用了中间轴上的一挡齿轮,因而缩短了中间轴的长度。但换挡时有两对齿轮同时进入啮合,使换挡困难。图3-c所示方案能获得较大的倒挡传动比,缺点是换挡程序不合理。图3-d所示方案针对前者的缺点做了修改,因而取代了图3-c所示方案。图3-e所示方案是将中间轴上的一,倒挡齿轮做成一体,将其齿宽加长。图3-f所示方案适用于全部齿轮副均为常啮合齿轮,换挡更为轻便。为了充分利用空间,缩短变速器轴向长度,有的货车倒挡传动采用图3-g所示方案。其缺点是一,倒挡须各用一根变速器拨叉轴,致使变速器上盖中的操纵机构复杂一些。图3变速器倒档传动方案本设计采用图3-f所示的传动方案。因为变速器在一挡和倒挡工作时有较大的力,所以无论是两轴式变速器还是中间轴式变速器的低档与倒挡,都应当布置在在靠近轴的支承处,以减少轴的变形,保证齿轮重合度下降不多,然后按照从低档到高挡顺序布置各挡齿轮,这样做既能使轴有足够大的刚性,又能保证容易装配。倒挡的传动比虽然与一挡的传动比接近,但因为使用倒挡的时间非常短,从这点出发有些方案将一挡布置在靠近轴的支承处。齿轮的选择:与直齿圆柱齿轮比较,斜齿圆柱齿轮有使用寿命长,工作时噪声低等优点;缺点是制造时稍复杂,工作时有轴向力。变速器中的常啮合齿轮均采用斜齿圆柱齿轮,尽管这样会使常啮合齿轮数增加,并导致变速器的转动惯量增大。直齿圆柱齿轮仅用于低档和倒挡。但是,在本设计中由于倒档采用的是常啮合方案,因此倒档也采用斜齿轮传动方案,即除一档外,均采用斜齿轮传动。换挡结构型式:换档结构分为直齿滑动齿轮、啮合套和同步器三种。直齿滑动齿轮换档的特点是结构简单、紧凑,但由于换档不轻便、换档时齿端面受到很大冲击、导致齿轮早期损坏、滑动花键磨损后易造成脱档、噪声大等原因,除一档、倒档外很少采用。啮合套换档型式一般是配合斜齿轮传动使用的。由于齿轮常啮合,因而减少了噪声和动载荷,提高了齿轮的强度和寿命。啮合套有分为内齿啮合套和外齿啮合套,视结构布置而选定,若齿轮副内空间允许,采用内齿结合式,以减小轴向尺寸。结合套换档结构简单,但还不能完全消除换档冲击,目前在要求不高的档位上常被使用。采用同步器换档可保证齿轮在换档时不受冲击,使齿轮强度得以充分发挥,同时操纵轻便,缩短了换档时间,从而提高了汽车的加速性、经济性和行驶安全性,此外,该种型式还有利于实现操纵自动化。其缺点是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轴向尺寸有所增加,铜质同步环的使用寿命较短。目前,同步器广泛应用于各式变速器中。在本设计中所采用的是锁环式同步器,该同步器是依靠摩擦作用实现同步的。但它可以从结构上保证结合套与待啮合的花键齿圈在达到同步之前不可能接触,以免齿间冲击和发生噪声。闰土机械外文翻译成品某宝dian变速器轴承的选择:变速器轴承常采用圆柱滚子轴承,球轴承,滚针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滑动轴套等。至于何处应当采用何种轴承,是受结构限制并随所承受的载荷特点不同而不同。变速器的第二轴前端支撑在第一轴常啮合齿轮的内腔中,内腔尺寸足够时可布置圆柱滚子轴承,若空间不足则采用滚针轴承。变速器第一轴前端支撑在飞轮的内腔里,因有足够大的空间常采用球轴承来承受轴向力。作用在第一轴常啮合齿轮上的轴向力,经第一轴后部轴承传给变速器壳体,此处常采用轴承外圈有挡圈的球轴承。第二轴后端常采用球轴承,以承受轴向力和径向力。中间轴上齿轮工作时产生的轴向力,原则上由前或后轴承来承受都可以;但当在壳体前端面布置轴承盖有困难的时候,必须由后端轴承承受轴向力,前端采用圆柱滚子轴承来承受径向力。变速器内采用圆锥滚子轴承虽然直径小,宽度较宽因而容量大,可承受高负荷等优点,但也有需要调整预紧,装配麻烦,磨损后轴承易歪斜而影响齿轮正确啮合的缺点,所以不适用于线性膨胀系数较大的铝合金壳体。变速器第一轴、第二轴的后部轴承以及中间轴前、后轴承,按直径系列一般选用中系列球轴承或圆柱滚子轴承。轴承的直径根据变速器中心距确定,并要保证壳体后壁两轴承孔之间的距离不小于620mm,下限适用于轻型车和轿车。滚针轴承、滑动轴套13主要用在齿轮与轴不是固定连接,并要求两者有相对运动的地方。滚针轴承有滚动摩擦损失小,传动效率高,径向配合间隙小,定位及运转精度高,有利于齿轮啮合等优点。滑动轴套的径向配合间隙大,易磨损,间隙增大后影响齿轮的定位和运转精度并使工作噪声增加。滑动轴套的优点是制造容易,成本低。三、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按周次填写)(5周): 调研、收集、分析资料;(6周): 全组集体讨论,制定、确定总体方案;(79周): 完成主要总图设计;(1012周): 完成零件图、部件图、设计说明书等;(13周): 整理图纸及全部设计资料,上交所有设计资料;(14周): 审核、互审评阅设计; (14周): 答辩,评定成绩;指导教师意见(对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所在系审查意见: 系主管领导: 年 月 日参考文献1 郝京顺.汽车变速器的发展J.北京汽车,2000,(06).2 雷君.重型汽车变速器技术趋势与应用J.重型汽车,2004,(06).3 黄雄健,欧艺.轻型货车变速器优化设计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0,(03).4 郑四发,颜磊,蒋孝煜.汽车变速器 CAD 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2). 5 吴颖,安崇博.解放牌CA1091载货汽车使用与维修手册Z.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6 孟岩.万变不离其宗汽车变速器设计J.世界汽车,2004,(04).7 张莹.机械设计基础Z.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8 刘惟信.汽车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9 吴宗泽,罗圣国.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 罗春香.汽车变速器设计中速比分配问题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30):377-380.11 唐经世,于兰英,张昭涛.高差速比变速器设计J.机械工程,1999(9):13-14.12 吴修义.影响汽车变速器噪声产生的设计因素J.重型汽车,2004(3):43-44.13 王世刚,苗淑杰.机械设计实践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14 郑四发,连小珉,蒋孝煜.系列化汽车变速器设计中模型参数化的研究J.汽车工程,2000,(04).15 高路,于海斌,王宏.汽车变速器齿轮设计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5,(04).16 严绍华.热加工工艺基础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7 Downing Walter,Kluger Michael. MT21-1 Automotive Manual Transmission efficiencies C. New Mexico: Plenum Press.199818 John C.Hiliard,George S.Springer.Fuel Economy in Road Vehicles Powered by Spark Ignition EnginesC.New York:Plenum Press.1984.19 Herbert E.Elliger.Automotive Engines.Prentic Hall,Inc.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