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断句专题复习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72432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断句专题复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言断句专题复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言断句专题复习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断句专题复习教案葛店高中高三语文组 主讲人:蔡利霞一、知识与能力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正确断句。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文言断句,学会总结归纳断句的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的优秀文化,学会灵活运用方法,消除对文言文断句的恐惧心理,树立对文言文断句的信心。培养探索精神,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摸索文言断句的规律。四、教学重点引导总结文言断句的几种技巧,培养探索精神,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摸索文言断句的规律。五、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灵活运用规律,通过练习断句,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六、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七、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考点解析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从试卷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考生文言文的断句很难得满分,这实质上是缺乏文言文的语感。l 读文段,通文意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考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再辅以一些方法技巧,提高文言断句能力。一、标名(代)词,定主宾因为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名词(代词)一般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二、看虚词,找位置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他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例】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三、明修辞,巧判断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断句依据,我们还要了解一点,古人写文章很讲究语句的整齐对称,行文中常常上下句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对偶、顶针、反复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一特点呢,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我们把这一步总结为明修辞,巧判断。如醉翁亭记中“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愚公移山中“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找顶真,定句读 据排偶,定句读 察反复,定句读 四、对话、引文定句读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谓为标志,在它们的后面一般都要断开。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以确定使用的标点。如2004年北京卷,材料中有三处“其父曰”,应在“曰”后停顿。【例】拙 于 用 大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枵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庄子逍遥游答案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枵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五、依总分,定句读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例】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卷八)【例】1.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孙子兵法)l 再回首,细检验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那么,如何衡量断句的正确与否呢?下面两条方法可供参考。l 断句后,意思是否讲得通。l (2)断句后,是否符合情理。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如果内容不合情理,就有可能点错。【例】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资治通鉴卷十六)这段话中,虽然每句话本身都讲得通,但“争投水死者十余万”一句有悖情理:营垒崩溃,打了败仗,弃甲逃命的兵士,为什么“争投水死”呢?他们争着投水,是为了活命,而不是自杀。因此,正确的标点,应在“争投水”后加上一个逗号。文言文断句小练习1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墨子贵义第四十七2、断句广东卷(4分)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3、用斜线(/)给下列短文划直线的部分断句。(5分)太 宗 谓 太 子 少 师 萧 瑀 曰 朕 少 好 弓 矢 得 良 弓十 数 自 谓 无 以 加近 以 示 弓 工 乃 曰 皆 非 良 材 朕 问 其 故 工 曰 木 心 不 直 则 脉 理 皆 邪 弓 虽 劲 而 发 矢 不 直。朕始寤向者辩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取材于资治通鉴唐纪八) 2007北京卷4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方正第五,1983年高考语文文言标点题) 5.阅读下面文言文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天子尝欲教子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由此上益重爱之注 不至:可译为“不必”。(1)用“/”给这段话标上句读(断句)(2)翻译这段文字。6、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飧得士二人 7、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8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9、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