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地毯式”训练:《口技》.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72003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文言文“地毯式”训练:《口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文言文“地毯式”训练:《口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文言文“地毯式”训练:《口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文言文“地毯式”训练:口技一 填空 口技节选自 ,此书是 朝 编选的 小说。口技作者 , 。代顺治年间的进士。二 解释下列词语1善口技者( )2 会宾客大宴( ) 3 少顷( ) 4施八尺屏障( ) 5众宾团坐( )6 但闻( ) 7无敢哗者( ) 8欠身( )9呓语( ) 10妇抚儿乳( )11絮絮不止( ) 12夫叱大儿( ) 13一时齐发( ) 14众妙毕备( )( )( ) 15侧目( )16默叹( ) 17齁声起( ) 18盆器倾侧( ) 19意少舒( )( )( ) 20中间( )21曳屋( ) 22虽人有百手( ) 23指其一端( ) 24不能名其一处( )25奋袖出臂( ) 26几欲先走( )三 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他们分别填在横线上少顷 既而 是时 一时 未几 忽 俄而 忽然1 表示突然发生 、 2 表示同时发生 3 表示相继发生 4 表示在特定时间内发生 5 表示过了很短时间久发生 、 、 四 问答题1 文中前后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清楚,这对文章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 2 找出文中描述听众反应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3 第一段中观众的反应是什么?表现了什么? 4 第二段中描摹声音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5 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6 “犬吠”两个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7 “伸颈,侧目,微笑,默叹”写出了观众的哪些心理? 8 第三段中“微闻”的“微”有何作用? 9 第三段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10 第四段中的五个“百千”有何作用? 11 结尾段,如果去掉“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也已经很完整了,为什么还要加上这一段文字?如果删去,可以吗? 12 本文各写了几个场景?各场景之间有什么联系? 13 文言文常常不用量词,如“一人”就是“一个人”。补清下列句中的量词。 一( )人,一( )桌,一( )椅,一( )扇,一( )抚尺而已。14 统领全文的文眼是哪句话?是哪个字? 15 第一段的交代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16 “妇拍儿亦渐拍渐止”中“渐”“止”有何作用? 17 第四段中“几欲先走”写出了宾客的什么神态? 18 第四段写救火的摹仿声响的语句是按照什么顺序组织的? 19 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了口技艺人的高超。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 20 本文紧紧扣住“善”字,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了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21 请找出描摹声音的一组排比句,并说说其作用是什么?(第二段) 22 请找出文中交代演出道具的语句,说说其作用是什么? 23 口技艺人精湛的表演对你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一 填空 口技节选自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此书是 清 朝 张潮 编选的 笔记 小说。口技作者 林嗣环 , 清 代顺治年间的进士。二 解释下列词语1善口技者( 擅长 ) 2 会宾客大宴( 适逢,正赶上 ) 3 少顷( 一会儿 ) 4施八尺屏障( 设置,安放 ) 5众宾团坐( 围绕而坐 )6 但闻(只听见 ) 7无敢哗者( 喧哗 ) 8欠身( 打哈欠 )9呓语( 说梦话 ) 10妇抚儿乳( 抚摸,安慰 )11絮絮不止( 连续不断的说话 ) 12夫叱大儿( 训斥 ) 13一时齐发( 同时 ) 14众妙毕备( 妙处 )( 全,都 )( 具备 ) 15侧目( 偏着头看,形容听得入神 )16默叹( 默默地赞叹 ) 17齁声起( 打鼾 ) 18盆器倾侧( 翻到倾斜 ) 19意少舒( 心情 )( 稍微 )( 伸展,放松 ) 20中间( 夹杂 )21曳屋( 拉 ) 22虽人有百手( 即使 ) 23指其一端( 一头,一种 ) 24不能名其一处(说出 ) 25奋袖出臂( 扬起,举起 ) 26几欲先走( 几乎 )三 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他们分别填在横线上少顷 既而 是时 一时 未几 忽 俄而 忽然1 表示突然发生 忽 、 忽然 2 表示同时发生 一时 3 表示相继发生 既而 4 表示在特定时间内发生 是时 5 表示过了很短时间久发生 少顷 、 未几 、 俄而 四 问答题1 文中前后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清楚,这对文章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 结构上首尾呼应,内容上表现口技艺人高超的技艺 2 找出文中描述听众反应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这些描写从侧面烘托了口技艺人高超的技艺 3 第一段中观众的反应是什么?表现了什么? 满座寂然,无敢哗者 表现了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和观众对口技艺人表演的的钦佩之情。 4 第二段中描摹声音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从远到近,从外到内,从小到大,写了口技艺人摹仿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的过程 5 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坐通座,座位 6 “犬吠”两个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烘托深夜的环境气氛,也是一家人 由睡到醒的原因。 7 “伸颈,侧目,微笑,默叹”写出了观众的哪些心理? 伸颈,侧面写出听众听得入神,唯恐有所遗漏,同时还想了解口技的奥秘所在。微笑表示听众对表演者感到心领神会。默叹写听众为表演者的技艺所折服。 8 第三段中“微闻”的“微”有何作用? 突出深夜寂静的境界氛围,给人以一种轻而且慢的声感 。 9 第三段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主要写了一家人又睡到醒的过程,起到过渡的作用,是第一场景的结局 为下文写失火及火场场景作铺垫。 10 第四段中的五个“百千”有何作用? 极言声响复杂,盛赞表演者技艺之善,加强火势紧急气氛,突出火势 的猛烈,救火人的紧张与慌张。 11 结尾段,如果去掉“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也已经很完整了,为什么还要加上这一段文字?如果删去,可以吗? 首尾照应,突出口技艺人高超的技艺,起到余音绕梁的效果。 12 本文各写了几个场景?各场景之间有什么联系? 三个场景犹如三个乐章,既各有不同的乐趣,又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 效果。 13 文言文常常不用量词,如“一人”就是“一个人”。补清下列句中的量词。 一(个)人,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14 统领全文的文眼是哪句话?是哪个字? 京中有善口技者 善 15 第一段的交代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以简单的道具暗示口技艺人高超的技艺 16 “妇拍儿亦渐拍渐止”中“渐”“止”有何作用? “渐”写出了一个由醒到睡的过程,“止”写出了妇人已经睡了的情形。 17 第四段中“几欲先走”写出了宾客的什么神态? 以假乱真,因害怕而欲跑的神态。 18 第四段写救火的摹仿声响的语句是按照什么顺序组织的? 由少而多 19 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了口技艺人的高超。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 写声音内容为正面描写。写观众的反应为侧面描写 20 本文紧紧扣住“善”字,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了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简单的道具,表演形象生动,观众的反应 21 请找出描摹声音的一组排比句,并说说其作用是什么?(第二段) “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五种声音排比,语气急促从中不仅看出表演者技艺高超,而且可以看出这场表演的开场精心设计。 22 请找出文中交代演出道具的语句,说说其作用是什么? 暗示道具简单,烘托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23 口技艺人精湛的表演对你有何启示?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精益求精,只有求精才能惊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