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生命力的多姿多彩的语文课堂.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70761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设有生命力的多姿多彩的语文课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创设有生命力的多姿多彩的语文课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节好的语文课,无论是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对于中学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变语文课堂的面貌,提高课堂效率。 中国论文网 在这个知识、信息不断更新的现代社会中,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要求语文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改变教学方法,创造让学生乐于学习的气氛;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加以学法指导,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使学生能自主合作学习。所以在教学中,笔者广泛使用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 利用多媒体不断学习,转变观念,提高教师魅力指数 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在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丰富语文专业学识,使自己的观点和知识跟得上时代,跟得上学生的思维,而这些单纯依靠教材、参考书是远远不能够做到的。不同时代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尤其现在随着网络、电脑的普及,现在的中学生涉猎广泛,想法独特,教师如果一成不变,继续遵循十几年前的一些观点的话,不但教学效果差,而且会与学生距离越来越大,失去教师独特的个人魅力。所以,网络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教师通过网络研读语文学名著、语文学学术论文、语文著作,观看优秀教学录像视频,参考优秀教学设计等。阅读这些不但可以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还能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会语文的丰富性,激发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 2 利用多媒体塑造轻松氛围,获得审美体验 语文教学中要进行赏识教育,也就是要求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愿望,即亲其师,学其道。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亲切的话语、热情的鼓励、上课前播放音乐、观看与课文相关的视频等,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学习。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赖老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唤醒学生的自信。以学习和发展的视角,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教师热情的鼓励、引导与用心呵护下,让学生发展自己的思维,获得审美的体验,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质量。 如在学习安塞腰鼓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演示“安塞腰鼓”表演的画面,学生欣赏,并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感想。然后,学生在一起交流从网上查阅的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在整体感知时,让学生观看表演片断,听全文朗读(配乐、配画面)。那生动粗犷的表演场面,塑造了轻松和谐的氛围,拉近了学生和按塞腰鼓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感,让学生有了形象的感受,产生情感的共鸣,激发了学生的想象。聆听课文朗读以后,又给课文精彩的段落配以画面和朗读,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直观、形象的感知。用声音、色彩、图像等形式感染学生情绪,给人以强烈的视听效果,将学生带入课文的佳境,强化了文学作品的熏陶感染作用;还增大了课堂容量,使学生的知识量和信息量大幅度增加,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3 适当运用多媒体,进行艺术化氛围的熏陶,突破重难点 笔者会在每一课选择一些重点词语、句子、段落进行重点教学,通过投影、录音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品味,多方训练、综合分析,从而抓住人物特点、主要内容,抓住主题,这样就突出了重点,就突破了难点,也就能带来牵一发动全身、以少胜多的效果。 在课堂上紧扣教学目标,筛选有价值的又容易被忽视的词句、重点语段进行教学。因为这些词句“不仅有显隐题旨之功,更有聚光、凝神之能,而且能起到制约全文各部分的作用”。学生搞懂了这些词句,对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如教小说孔乙己,笔者就从课文中找出可以把学生引到深处的词句,通过大屏幕展示出来。如“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教师对这个句子适当进行点拨,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使学生逐步领会到孔乙己是一个可怜可笑可悲、迂腐寒酸而又正直善良的旧时代的小知识分子。而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对于表现春天的句子,如“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要使学生品出一点儿味道来,把学生引向语文审美阅读的轨道,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这时就可以让学生观看朗读视频,在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下,启动学生的审美想象,欣赏桃杏艳红、百花争妍的美,产生明媚春光的那种温暖、欣悦的感受,感受到春天的色彩。 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艺术化氛围的熏陶,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4 利用多媒体让学习与生活接轨,建设充满活力的课堂 新课程改革,要求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也就是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以往学习的最高境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的状态,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把学生禁锢在小小教室里,与世隔绝,只会培养出死读书的书呆子。现在的教学要打破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权威”的传统形式,要求学习与生活接轨,向自然、社会、现实生活开放,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小课堂连着大世界”。也就是说,必要时语文教学要走出去。还要重视课外阅读、课外习作的指导,使学生把课内学习所得迁移到课外学习中去。课文阅读教学是基础,对课外阅读起着指导作用;课外阅读是课内的延续和补充,反过来丰富并深化课文的阅读学习。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例如,在学习月亮上的足迹一课时,先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利用网络查询有关月亮的知识,了解人类登月的意义,然后再搜索人类载人航天的历史。这样为本课的学习不但提供了强大的内容基础,还通过自己的亲自参与,增加了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了解了航天飞船的有关知识及人类登月的意义。 语文是丰富的,是绚丽多姿的,是永远也学不透的。多媒体就像一缕朝阳,给予你希望;多媒体就像一泓清泉,给予你甘甜;多媒体就像一座花园,给予你惊喜。教师应在新课程基础上科学合理地使用教学资源,以学生的发展为标准,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培养学生的初中语文思维,发展学生用初中语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真实、有趣的环境让学生乐在其中,让学生学会在成长中如何以健康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中学)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