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69841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0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0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16: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纲解读】考纲内容考纲阐释考点分布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能力层级:B级(识记)(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与用法,是指能根据语境进行理解与辨别。“句式”属于语法范畴.(2)“不同的用法”指词类活用,也属于语法范畴。同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的语法构造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所谓“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正是指这样一些相异的部分。(1)“不同的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 、成分省略。(2)“不同用法”指的是词类活用,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重点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难点是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考试大纲明确需要掌握的不同句式和用法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理解这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与用法,是指能根据语境进行理解与辨别。“句式”属于语法范畴,“不同的用法”指词类活用,也属于语法范畴。同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的语法构造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所谓“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正是指这样一些相异的部分。【考点透析】(一)文言文常见文言句式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2、“,也。”判断句中,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4、“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对否定判断,同学们常易忽略,因此要特别注意。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难点探析1.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如: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晋鄙嚄唶宿将。(信陵君窃符救赵)此人也,骂曰畜产,辱孰甚焉?(后汉书刘宽传)例中判断很难辨认。在翻译时要注意判断这类句子属于判断句,并译成判断句格式,加上判断词“是”。2.用“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3.用“是”表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辞)但是,注意下一个句子: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察今) 划线的这个句子是判断句。主语由“是”充当,翻译为“这”;谓语是名词短语,由所字结构(所的地方)充当的。全句翻译为:这(就是)我的宝剑所掉下去的地方。 这个“是”,是代词而不是判断词,因为句子中没有“者”“也”之类,而且主谓间没有逗号,可见掌握判断句。理解的关键在于其基本特征:名词性主语+名词性谓语。 被动句式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1、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2、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表被动。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赤壁之战)3、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4、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过秦论)5、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6、动词本身表被动。戍卒叫,函谷举。(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郑伯克段于鄢)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难点探析被动句分两类,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1)有标志被动句的难点在于“见”。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2004年高考上海卷)上述例句中,“见”表被动。但很多情况下被理解为动词。又如: 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同上)例中“见”都相当于副词,有指代意义,指动作偏指一方。如“见恕”意为“饶恕我”。以上几例“见”均为指代“我”。这是一个难点,注意掌握。 (2)意念被动主要通过上下文的内容来进行推断,找出动词的施动对象进行判断。如:洎牧以谗诛。(苏洵六国论)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例中“诛”“婴”都是动词本身表被动。如果不译成被动,就会是“到了李牧因谗言诛杀”“可是祖母刘氏多年缠绕疾病”,这样说不通,不合原意。意念被动要求我们能理解文段,这样才能推敲。倒装句式文言文的倒装句是与现代汉语相比较而言的。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倒装句式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等形式:1、主谓倒装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治东阿)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与妻书)以上两句的顺序是“汝之不惠,甚矣!”“子之治东阿,甚善矣!”“几家能彀称心快意!”。2、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前置,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形:(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而彼且奚适也?(逍遥游)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作宾语的疑问代词有“谁、何、孰、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未之有也。(孟子)正常语序应该是“恐年岁之不与吾”、“未有之也”。(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无乃尔是过矣。(季氏将伐颛臾)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惟)”,构成“唯(惟)是(之为)”的格式。如:惟弈秋之为听。(弈秋)唯利是图。唯命是从。(4)方位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如: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例句意思是“项王、项伯面向东边坐,亚父面向南边坐。”(5)文言文中,“自”作宾语时常常置于动词之前。人不暇自哀。(过秦论)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难点探析比较下列句子: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经硕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邹忌讽齐王纳谏)例前一个是肯定句,“汝”作为代词不前置,但后一句是否定句,“我”要前置。例虽是否定句,由于宾语“王”是名词,而不是代词,故不能前置。、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其形式有:(1)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例如: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段太尉逸事状)客有吹洞箫者。(赤壁赋)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陈涉世家)例中“客有吹洞箫者”即“有吹洞箫之客”,“邠人偷嗜暴恶者”即“偷嗜暴恶之邠人”。余例类推。(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后置。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例句中的中心词分别是“爪牙”、“筋骨”、“庙堂”、“江湖”,后置定语分别是“利”、“强”、“高”、“远”,四个“之”是定语后置句的标志,无实在意义。 (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例如: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5)数量词作定语的后置。构成“中心词+数量词(定语)”的形式。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难点探析辨识“之”作助词的定语后置要注意三点:一是表示领属性的定语不能后置,只有一般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时间、处所、数量等修饰性定语才能后置。如:永州之野产异蛇。(捕蛇者说)(“之”前表领属)二是注意把定语后置和某些表面上相类似的语言形式区别开来。如: 村中少年好事 (定语+主语+谓语+宾语) 村中少年好事者 (定语后置) 村中少年之好事 (主语与谓语之间加了一个结构助词“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三是特别注意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均可用“之”作助词,容易混淆。区别的办法是:宾语前置的“之”前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宾语),“之”后是动词(谓语);定语后置的“之”的前面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中心词),但“之”的后面一定是形容词或能充当定语的词或词组。二者结构如下:宾语前置句:句读(名词,作宾语)之不知(动词),惑之不解不懂得句读,不能解除疑惑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名词,中心词)之利(形容词),筋骨之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文采不表于后世。(报任安书)(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鸿门宴)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译作状语。(3)“乎”作介词时相当于“于”,与其构成的介词短语后置。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省略句式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在文言文中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有呼应下文省、对话省。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这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楚人为食,吴人及之。(楚人)奔,(吴人)食而从之。(楚国人做好饭,吴国人赶上来了。楚国人跑了,吴国人把饭吃了又跟上去追赶)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静女)爱而不见,(静女的男朋友)搔首踟蹰。(静女)2.省略谓语。谓语一般不能省略。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除臣(为)洗马。(陈情表)3.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公命)(段太尉逸事状)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理解时要补充出来。4.省略介词。常见的是省略介词“于”和“以”。如:至则无所用,放之(于)山下。(黔之驴)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座上。(鸿门宴)赐之(以)彘肩。(鸿门宴)4.省略中心词。中心词是在一个词组中被定语状语修饰的词,一般是不能由定语状语来替代省略的。读文言文时,应引起注意,以免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如:宫中府中(之吏),俱为一体(之吏)。(出师表)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地)。(出师表)难点探析倒装的杂糅 有时,一个句子中存在多种倒装现象,我们往往辨析不全。如: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是平原君的使节对信陵君的激将话。“安”翻译为疑问代词“哪里”,“急人之困”翻译为“为别人的困难而着急”。句子结构分析如下: 安 在 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宾语 谓语 主语这是一个倒装的杂糅,是主谓倒装与宾语前置的结合。从一个句子分为主谓两部分来看,这个句子首先应该判断是主谓倒装,其次,再指出其谓语部分的宾语前置。整个句子翻译为:公子您能为别人困难所着急(的美德)在哪里呢?遇到倒装杂糅,要分清结构,抽茧剥丝,层层剖析。常见固定格式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约定俗成,经久不变。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陈述语气有以、无以、有所、无所、比及、为所、以为、以为有用来、没有用来、有的、没有的、等到的时候、把当作疑问语气奈何、何如、如(奈)何、得无乎、孰与、孰若怎么办、怎么样、把怎么样、大概吧(恐怕吧)、跟相比感叹语气何其、一何、何之多么、何等、多么、怎么这样啊反问语气无乃乎、不亦乎、得无乎、何为恐怕、只怕、不是吗、难道吗、为什么呢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在高考中经常考到的固定结构。1、“以为”、“以为” “以为”,可以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的动词“以为”、“认为” 相当。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更多的场合,“以为”是“以为”的紧缩,常见的有如下两种情况:(1)在“以为”、“以为”句式中,“以”是介词,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为”的状语,此时的“以为”、“以为”相当于“用做”或“把当作”。如: 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夫以铜为鉴,可正衣冠。(新唐书魏征传)(2)在“以(之)为”、“以为”句式中,“以”是动词,“认为”的意思;“为”是主谓词组,作“以”的宾语。这种句式,相当于“认为(觉得)怎么样”或“认为(觉得)是”。如: (满座宾客)以为妙绝。(口技)注意:“以为妙绝”,即“以(之)为妙绝”,原句省略“以”的宾语“之”。2、“所以” 在文言文里,“所以”是两个词,其中,“所”是特殊指示代词,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产生的原因。由于介词“以”具有表原因、凭借等功能,因此,“所以”这个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 (1)“以”字当“因为”讲,“所以”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2)“以”字当“拿”、“用”或“凭借”讲,“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如: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3、“如何”、“奈何”、“若何” 文言文中,“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这两个词经常连在一起用,组成凝固结构。“如何(若何)”、“奈何”,可译为“怎”、“怎么办”、“怎么样”或“为什么”等。如: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鸿门宴)如果将“如何”(或“奈何”、“若何”)二字拆开,当中夹进名词或代词,就形成表示疑问的凝固格式“如何”、“奈何”、“若何”,这种格式可译作“对(拿、能)怎么样(怎么办)”。如: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郑伯克段于鄢)有时,“如何”、“若何”又变作“何如”、“何若”的形式,可以作为疑问形容词用,译为“怎么样”。如: 曰:“今日之事何如?”(项羽本纪)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4、“何以为”、“奚以为” 文言文中,“何以为”也是表示疑问的一种格式。其中“何以”的意思是“怎么用得着”,“为”是语气助词。“何以为”可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译为“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如: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书霍去病传)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5、“何之有” “何之有”式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动词“有”的前置宾语,“之”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呢”或 “有什么的呢”。如: 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有时,在“何之有”的压缩式“何有”的前边加“于”字,或在后边加“于”字,形成“于何有”或“何有于”的形式,这两种形式所表示的意义基本相同,都可译为“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如: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6、“不亦乎”、“岂(其)哉(乎)”、“盍乎”范氏富,盍已乎?(2004年高考福建卷)译:范家富贵,何不取消这门亲事呢?或:范家富贵,为什么不停止婚事呢?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 (2004年高考江苏卷)译:各人有各人的志向,我哪能因为利禄改变它呢? “不亦乎”是古代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含有探问)句式。句式中的“亦”字是副词,可译为“也”;“乎”字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作“吗”。可以用现代汉语“不也吗”或“岂不也是吗”对译。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7、“无(毋)乃乎(与、欤)” “无乃乎”是表示一种委婉商量的疑问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测度。句式中的“无”为副词,表示的意义相当于“非”;“乃”字,无实际意义,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乃”,表示“不是”的意思,与疑问语气词“乎”相呼应,可译为“恐怕(只怕、大概)吧”。如: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令欲降之西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2006年高考天津卷)译: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 注意:“无乃乎”切忌用“不是吗”去对译,因为在古汉语中,“无乃乎”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而“不是吗”则偏重于反问。8、“得无(微、非)乎(耶)” “得无乎”是一种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译为“能不吗”或“能没有吗”。如: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然而,当“得无乎”用于表示猜想性、推测性的疑问时,可译为“该不会(莫非、只怕、恐怕)(是)吧”。如: 成反复思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9、“孰”、“孰与” “孰”字,作疑问代词指代人时,可译作“谁”,指代事物时,可译为“哪”或“哪个”。如: 孰知道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另一种用法是,“孰”字之前如有先行词,即表示人或事物的词语,而这个先行词是表示“孰”字所代的范围的,这时,“孰”字就有从中“选择其一”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一个”或“哪一件”。如: 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孰与”两词连用,就不是表示抉择,而在于表示比较,并成为固定格式。如: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注意:“孰与”若用在名词或代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询问,译为“比怎么样”或“跟(与)比谁(哪一个)”;用在动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反问,意在肯定后者,译为“哪里比得上”或“怎比得上”、“怎如”。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10、“与其孰若(岂若)”“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是表示在反问中有比较而抉择(肯定)其中之一的两种凝固结构,可译为“与其不如”或“与其怎么赶得上” 。如: 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童区寄传)有时,“与其”不出现,单用“孰若”。如: 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童区寄传)11、“有(无)以”“有(无)以”中的“有”、“无”都是动词(谓语),“以”字用于另一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与“有”、“无”之间,表示关联,可译作“(没有)用来(拿来)”、“来”等。如: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2004年高考湖北卷)译:如今的朝臣当中,没有用来取代薛季昶的人。“足以”连用,形成了固定格式,意义与“有以”、“无以”相近,相当于“能够拿来”或“足够拿来”的意思。如: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12、“有所(无所)”“有所(无所)”是文言中常见的格式,“所”字,经常用于动词、主谓词组的谓语动词之前,组成“所”词组,也叫做“所”字结构,具有名词性,经常用在动词“有”或“无”之后,可译为“有(没有)什么”。如: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13、“之谓也”、“其之谓(也、矣、乎)” 文言文中,尤其是议论文,常出现“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矣”、“其之谓乎”的格式。它往往是作者先提出一句名言或一个典故,然后来判断前文讲的道理或现实的人或事。 “之谓也”是总结性判断的基本形式。“之”是动词“谓”的宾语前置的标志,这种形式可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这就叫啊”。如: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二)明确词类活用的理解方法名词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的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了。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规律:(1)名词后带了补语,这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如: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上述几例中,“舍”后带了介词结构“于其址”充当补语,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筑舍定居”;“寿”活用为动词“祝寿”。 (2)几个名词连用,不构成并列或偏正关系,其中一个名词常活用作动词。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 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藉吏民,封府库。(鸿门宴)陈涉瓮牖绳枢之子。(过秦论)两个名词连用,如果组成的是主谓关系,那么后面的名词活用作动词,“王”即分别活用为动词“称王”。两个名词连用,如果组成的是动宾关系,那么前面的名词活用作动词。 “刑、藉、瓮、绳”都与后面的名词组成动宾关系,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是“杀、登记造册、用破瓮作、用草绳系”的意思。(3)名词前如有结构助词“所”,则一起组成“所字结构”,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如:置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 (与妻书)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例中,“罾、志、虏”本来都是名词,意思是“鱼网”、“志向”、“俘虏”,与“所”一起组成“所字结构”,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是“捕捉”、“立志”、“虏获”。 (4)名词用在“之、其、尔、汝、我”等代词前面,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如:汝幸而偶我。(与妻书)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上述几例中,名词“偶、蹄、名”用在代词“之”的前面,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为“嫁给、用脚踢、命名”。 (5)如果一个名词前面有“敢、未”等状语,这个名词也就可能活用成了动词。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说 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上述几例中,名词“毒、果、前”均活用作动词,译为“憎恨、实现、走上前”。2.名词用作状语 (1)普通名词用作状语 名词直接用于动词前作状语,所起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还具有比较浓厚的修辞色彩。常见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其下平旷,有泉侧出。游褒禅山记(从旁边)使不上漏。(项脊轩志)(从上边) 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用箕畚)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依法) 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战国策)(象蛇一样)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表示行为的身分或对待的方式。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过秦论)(如客人)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用对待兄长的礼节来)难点探析普通名词作状语虽和一般主谓结构形式完全相同,但意思大不一样。 通过句子或上下文的意思来确认。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壮号哭,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加点部分如果是主谓结构,译为“蛇爬行”“小儿啼哭”显然不对。结合分析句法关系来确认。分析句法关系,主要从两方面着眼:一是弄清动词的主语,名词作状语的句子,往往在这个名词前面还另有主语,如“嫂蛇行”“老人儿啼”,“嫂”“老人”作全句的主语,“蛇”“儿”就不可能还是主语,而只能是状语了。二是看主语与用作状语的名词是否是并列关系。如果是并列关系,就可能是并列主语;如果不是并列关系,就先确定谓语动词主语,另一名词必然是状语。如果句中主语不容易确定,或根本就是无主语句,那就只能根据上下文意来判断了。如: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如不结合上下文,就很难确定“犬坐于前”的“犬”是主语还是状语。如果是主语,则是“其中一条狗坐在前面”;如果是状语,则是“其中之一像狗那样坐在前面”。从上下文意看,这一句是说其中一只狼的情况,因而“犬”必然是“坐”的状语。(2)时间名词用作状语 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主要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1)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有时用连词“而”或“以”连接谓语。这是现代汉语里所没有的。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在早晨、在傍晚) 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原毁)(时时)(2)文言文中“日”、“月”、“岁”等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时所表示的意义和它们平时的意义有所不同,已经不是单纯的时间修饰。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每天)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捕蛇者说)(每年)而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一天比一天地)(3)方位名词用作状语 文言文中,方位名词也可以直接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核舟记(在右边、在左边)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在外边)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陈情表)(向上)3.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用作使动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使复活、使长肉) 元济于城上请罪,进城梯而下之。(李元济雪夜入蔡州)(使下来)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使灭族)4.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把当作宾客) 吾从而师之。(师说)(以为师)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以为鉴)形容词活用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在语句中,形容词如果处在主语或宾语及判断句谓语的位置上,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特征和意义,它就活用为名词。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小的方面、大的方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出师表)(忠良诚实的人)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坚固的铠甲、锐利的武器)2.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多数是由于后面带了宾语,形容词本身是不能带宾语的。 山多石,少土。(登泰山记)(有很多、缺少)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痛恨、因而痛苦)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与交好)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使遭受痛苦、使贫困)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从军行)(使灰暗)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与妻书)(以为快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以为耻) 动词活用1.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的主要作用是充当谓语,但有时也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词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为名词了。 吾射不亦精乎? (卖油翁)(射箭的技术)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列论战)(伏兵)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追亡逐北。(过秦论)(逃跑的军队)2.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活用作使动的动词,多数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孟子)(使挨饿)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陈涉世家) (使愤怒)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使受惊、使鸣叫)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使起舞、使哭泣)及物动词也有活用为使动的,但较少见。晋侯饮赵盾酒。(左传)(使喝)难点探析及物动词本来就带宾语,在形式上与使动用法没有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这就需要认真具体分析具体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来分辨。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说)使活下来)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师说)(使学习)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使跟从)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使吃)3.动词作状语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跑着)忽啼求之。(伤仲永)(哭着)数词的活用数词一般活用为动词,但比较少见。“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梁惠王上)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氓)以上几例中的“一”、“二三”均为数词,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 “统一”、“数次改变”。难点探析 “使动”和“意动”的辨析“使动”和“意动”都是词的活用,二者结构相似,但有区别,表现在以下两点上:(1)表示的意义不同。用如“使动”的词,对宾语含有“使它怎样”或“使它变为什么”的意义;而用如“意动”的词,对宾语含有“认为(感到)它怎样”,或者“把它当成(看作)什么”的意义。如: 父利其然也。(伤仲永)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例中“利其然”是“认为这样做有利”的意思,“利”,形容词用作“意动”;例“活之”是“使之(他)活”的意思,“活”用作“使动”。 (2)表现的主客观不同。“使用”必须是主语使宾语表示的人或事发生了变化,这是一种客观的变化,“意动”的主语没有让宾语表示的人或事发生变化,只是主语的一种主观认识,因而“使动”的主语可以是人或物,而“意动”的主语一般只能指人。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主语“春风”是指物,“春风”使江南岸发生了变化(绿),因而“绿”用作“使动”。再如前例中“父”指人,主语(父)主观上认为“其然”有利,因而“利其然也”的“利”是意动用法。【粤题精讲】1.2009年广东高考题2. (2008年广东)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名师剖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式的辨析能力。A项为动词,到任; B项“之”代他,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C项代词宾语。D项为助词,帮助使宾语前置。考句式判断,此题为本套试题变化之三。答案:B。3.(2006年广东)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名师剖析:此题考查我们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要看题干,例句是一个什么句式,再仔细分析选肢中的每一个句子。题干中的句子是一个介词宾语前置句,“何为”即“为何”,在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再看选项中,A项是介词宾语前置句,“何以”即“以何”;B项的“何”(为什么)作状语,置于谓语之前,是正常语序;C项的“何”(什么)作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前,是正常语序,“何厌之有”为动词宾语前置,即“有何陋”;D项的“何”的用法与意义同C项。此题的选项全部出自高中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子路、曾皙、冉由、公西华侍坐烛之武退秦师屈原列传。因此,我们要全面掌握教材中的各种句式,并善于区别那些貌似相同,实则不同的句子。也可以借助语法分析,看词语充当的句子成分来分辨。答案:A。【粤考趋势】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的考查,近几年的高考常考的有:类别例句出处判断句1. 力不足,死焉,职也。2. 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3. 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4. 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5. 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6. 汤、武非受命,乃弑也。7. 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8. 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2008上海2008浙江2007年全国12006年福建2006年江苏2006山东2006全国2005天津倒装句主谓倒装未考宾语前置1. 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2. 欲而得之,又何请焉?3. 不识吾子奚以知之?4. 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5. 赵国何求而不得也。208天津2004福建2004广东2004全国2005天津定语后置1. 竹床一,垒以之;木榻一,卧以之。2. 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3. 良欲籍农故为兵者,民大恐。2006江西2006江西2003安徽春状语后置1. 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2. 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3. 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4. 乃招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5. 饮酒于斯亭而乐之。2008江苏2006重庆2006安徽2004浙江2004湖南被动句1. 及得召见,遂见亲信。2. 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3. 罪细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4. 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5. 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6.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2008江苏2008浙江2008安徽2006浙江2005福建2005广东省略句章君之子若孙,当夙夜以继(章君的)志(办好义塾)为事,毋丰己以自私。 郭异之,持(之)以白王。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台生困暑,夜卧(于)絺维中 B.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其)端B.其烟勃郁,(烟)左麾右旋,绕床数匝 D.蚊一举喙,(人)即号天而诉之而其弊常丰缛而寡实。(“常”后省略“于”)1. 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而”前省略“事君者”)2. 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号原文的一项是A.(但)无乐有上矣。 B.(景公)令趋驾追晏子其家。C.惟夫子之令(是听)。 D.后(于三日)者,若不用令之罪。3. 主簿大惊,遽以白就。(“以”后省略“之”)4. 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乃”前省略“李超”,“僧”后省略“名”,“告”后省略“之”)2008湖北2007广东2006浙江2006湖南2006福建2006北京2005广东2005湖北固定结构1. 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2. 令欲降之西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3. 比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4. 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5. 闻同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6. 其李将军之谓也!2008安徽2006天津2005浙江2006浙江2006浙江2002全国 从上表可以看出,考查范围几乎涉及所有文言句式。文言句式在2005年纳入考试范围后,各省市试题都有出现。考查形式,有的单独命题,多放在文言文翻译中综合考查。2010年的考试,极有可能在客观题中命题,或在翻译题中考查。近几年各地高考词类活用的考查情况如下:例句考查方式出处说明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翻译题2008广东妻,作动词,嫁且又大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翻译题2008湖南苦,以为苦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翻译题2008全国1日,作状语,每天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翻译题2008全国1君、兄,以君、兄郭异之,持以白王。翻译题2007广东“异”:意动用法,“以为异”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实词题2007全国1“祠”:作动词,祭祀拜住袖其疏人谏实词题2006重庆“袖”,作动词“藏在袖里”士类益以此多之同上2006全国I“多”意动用法,即“赞扬”抉而去之同上2006福建“去”,使动用法,即“使离开”奉糜食母,抱衾寝母同上2006广东“食”,作动词“给吃”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翻译题2006浙江“先”与“后”,意动用法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同上2006四川“富”与 “贫”,使动用法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同上2006四川“怒”使动用法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同上2006重庆“目”,活用为动词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同上2002上海“奇”,意动用法,“以为奇”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同上2005重庆“晨”,作状语, “在早晨”大用则王,小用则亡同上2005福建“王”为名词作动词,译为“称王”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同上2005全国“丧”为动用法,“为治丧”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同上2004广东“穷”,使动用法, “使穷困”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同上2004湖南“名”,作动词,“闻名”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同上2004天津“西”,作状语,“往西”掌握高考的命题特征。词类活用在2005年纳入考试范围后,有多个省市以两种题型考查:一是单独设题考查;一是放在文言文翻译中综合考查。近三年则不同,没有任何一套试卷单独设题考查,考查的方式有所变化。广东高考不会单独出题,会在实词和翻译中考查。应考方法盘点1借助典范例句例词,分类辨识这是一种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方法。不是死记一些抽象的格式,而是要结合课文中的典范例句,比较其基本格式及标志词,找出其共同特点,从而分类辨识各类文言特殊句式。在阅读训练或考试时,将试题选句与例句进行比较判断,从而做到举一反三,提高效率。2对照现代汉语,比较辨别有些特殊句式或用法与现代汉语无太大差别,如主语省略与今天基本相同,再如“为所”“于”表被动,那么我们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寻找相同点,轻松确定其句式。也有一些特殊句式今天已经不再使用,但保留在今天经常运用的成语熟语里,如“唯利是图”的宾语前置,“弱肉强食”的被动句式,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加以类比,找出相同点,从而确定其句式。而大多特殊句式与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别,今天已经不再使用,那么,我们应着眼于二者之间的不同点,看文言文的这一语句现代汉语怎么说,从而确定它属于哪一种句式。不同的用法也可如此比照,得出结果。3立足语境语感,揣摩把握着眼于对文意的理解,培养语感,在整体语境中揣摩和把握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用法的特点,有助于防止错误解读,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尤其是确定省略的成分,更要依赖具体的语境来有效地把握。在阅读训练中,我们一定要将有关选句放到具体的语境中,联系上下文乃至全篇,仔细体会语感,制订语意,并进行比较辨别,从而准确判断其句式特点。4掌握句式特点和用法特点,准确翻译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往往要以把握常见文言句式为其基础。因此,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等文言特殊句式及其成分省略等基本知识,显得至为重要。其次要注意考察具体语境准确翻译句子。如果不注意从句式的角度作总体观照,只注意从一个一个词作局部的断章取义,往往会偏离原文大意,将整个句子的意思弄错。牢记各种特殊句式的特点,并同现代汉语句式进行比较,明了特殊。不同句式和用法的辨识,首先要运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理解、掌握文言句式的特点和规律。例如倒装句式,它的特点是句子的某些成分不在它应有的位置上,为明确句意,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句子排列顺序,将这些成分复位。其次要分类记忆,举一反三,平时记一些典型的例句,需用某种句式时,以此为例,这样比死记硬背效果要好。备考简料清点(一)原书136(二)137页(三)常见文言复句1.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并列)2. 沛公起如厕,因召樊哙出(承接)3.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递进)4.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选择)5.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转折)6.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因果)7.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假设)8. 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假设)9.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条件)传之美人,以戏弄臣(目的)考点对应直练 一、课内复习(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或固定结构的特点。1. 匪女之为美( ) 2. 俟我于城隅( )3. 秋以为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