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第四单元.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367690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第四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第四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第四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第四单元主持人: 田 智主讲人:周玉菊课题14、检阅教学目标情意目标要自尊、自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使学生在阅读时初步感受到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目标 1会认“俱”“拄”等5个生字。会写“俱”“博”等14个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美好的心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教学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孩子真棒”“这些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是学习本课的难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方法重点研读、讨论交流、读中感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会认“俱”“拄”等5个生字。会写“俱”“博”等14个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美好的心灵。 一、情境导入1播放中国国庆节,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贵宾检阅群众(特别是少年儿童)游行队伍的场面。2体会“检阅”一词的意思(板书“检阅”)。3出示课件:这是发生在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一队少年儿童正经过主席台前。4请你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二、学生自由读课文,感知内容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认读生字。3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4小组交流。三、全班交流汇报1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正确、流利。2认读生词,生字。再练习读课文。3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课文写了什么事?四、书写生字1进一步认读生字。2记忆字形。交流记忆方法。3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博”“羡”“慕”三个字,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匀称。“博”左小右大,“羡”“慕”上小下大。席:笔顺是“广席”。截:笔顺是“截”。4抄写词语。俱乐部博士鸦雀无声截肢队伍沉默局面真棒羡慕主席台观众纠正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美好的心灵。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孩子真棒”“这些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二、走进故事,品味语言在这一次盛大的检阅中,博莱克和儿童队员们以他们出色的表现博得了观众的称赞,他们是这样说的: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观众为什么称赞他们呢?难道仅仅是因为队伍走得整齐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你想说什么呢?(我知道博莱克得到大家的称赞是因为他左腿截肢了但依然走得很好。)下面我们就先走进博莱克,去体验一下,他“棒”在何处。谁来把博莱克参加检阅时的情景展示给大家?(一)、走进博莱克1一生读。多媒体出示带有画面的文字。2生自由读,边读边想:哪些话让你感受博莱克棒。3交流哪些词让你感觉到博莱克棒?(根据学生回答,抓重点词指导朗读。)想象当时博莱克在想什么?透过这个镜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体会人物心情,引导有感而读。)看着这拐杖,这高扬的头,这挺起的胸脯,你想对博莱克说句什么话呢?(进一步指导朗读)4博莱克真的让我们佩服。好!同学们,这一幕幕镜头,一个个场景不仅你看到了,我看到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也看到了,所以,他们由衷的称赞这个自信、坚强的孩子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让我听到你发自内心的称赞!生再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二)、走进儿童队员1如果说博莱克是靠他的自信和坚强迎来了观众的称赞,那么人们为什么还要纠正说这些小伙子真棒!2让我们走进检阅前的那次讨论中,去看看,去听听,去想想就明白了。(出示课文29段)读一读,想想自己知道了什么。3交流。从哪感受到大家的为难?(从“大家都鸦雀无声”感受到了,谁都不愿意说这件事;一个队员说:“这是一件棘手的事。”说明很难办。我从这一段感受到的:“劝他不去?要不把它放在队尾?怎么跟他说呢?”博莱克左腿截肢,很不适合参加这次检阅,直接告诉他不就行了么?相信他会理解的,还用为难么?大家都夸队长的主意好,但好在哪里呢?我怎么不知道?谁来帮我解决这个疑问?4我知道博莱克也明白大家的良苦用心,所以,他在队伍中走得那么出色。让我们再来看看检阅队伍中的博莱克。(出示:在队伍的第一排睁大眼睛望着检阅台。再次指导朗读这个句子)5.师:看着这整齐的队伍,看着这坚强的博莱克,想着队员们对博莱克的关爱,人们怎能不称赞呢?三、升华认识。1教师诵读最后一节。2这长时间的掌声是送给谁的?3虽然长时间的掌声淹没了观众的议论声,但你知道他们还会议论什么呢?(通过想象说话,升华课文主题。融人文性与工具性于一体。)四、课外练笔,引申主题。1.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你们也一定有好多心里话要说,对吗?2.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1)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2)读了这个故事,我想说: 板书设计: 14、检阅 儿童队员(团结、友爱) 观众 博莱克 (坚强、勇敢)教学后记课题 15、争吵教学目标情意目标让学生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知识目标 1会认“嫉妒”等13个生字。会写“匠替”等14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石匠抄写”等14个词语。2正确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我”和克莱谛争吵前后的表现。理解父亲说的话。4逐步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之间发生的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教学重点学习联系阅读时抓住对人物言语行动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教学难点练习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含义较深刻的句子。教学准备生字、新词卡片。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方法质疑解难、讨论交流、读中感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会认“嫉妒”等13个生字。会写“匠替”等14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石匠抄写”等14个词语。2正确朗读课文,检查预习,质疑解难一、谈话导入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如一条小河不停地翻腾着浪花,而每一朵浪花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有时欢唱着优美的歌,有时倾诉着一丝烦恼。在一起共同学习和生活的同学难免有磕磕碰碰,你与同学有争吵吗?请小组内说说,然后找同学在全班讲讲。而今天我们来看看意大利的学生的争吵(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石匠抄写墨水故意报复缩回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不料既然三、检查预习,质疑解难1结合课件简单介绍意大利。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谁与谁争吵?他们为何争吵?争吵前后不同的表现是怎样的?(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正确地解疑的同学给予表扬。对有一定困难的同学予以帮助。)四、指导写字,完成作业1认读要写的字。2争做写字小老师:哪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3各自抄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我”和克莱谛争吵前后的表现。理解父亲说的话。 2逐步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之间发生的问题。一、复习生字新词1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小事?二、学习课文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2教师板书课题,课件出示问题:a)课文讲了谁与谁在争吵?b)他们为什么争吵?c)“我”与克莱谛争吵前后的表现是怎样的?3请同学通过读书找出相应的答案,然后抽学生说说。4评读课文,体会泡泡的意思: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俩人想的样吗?这里的“挨”用得真好!好在哪儿呢?5同学们细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6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我”的扮演者:“通过表演,你体会到了争吵前后的心理变化吗?”7受克莱谛的优秀品质。你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克莱谛:宽容大度、吃苦耐劳、孝敬父母、生活俭朴、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8反复读父亲的话,体会话的意思。“我”从父亲的话中领悟到了什么?从课文中可以看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三、交流读后感想1完整地朗读课文。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四、拓展练习写一写你和同学发生过的一件事教学后记课题 16*绝招 教学目标情意目标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知的愿望。知识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知的愿望。、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理解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教学难点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知的愿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讨论交流、读中感悟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都有一两样拿手的本领,如,会弹钢琴、吹笛子、舞蹈、唱歌、做菜、洗衣、武术、甚至其他独特的本领。谁能够来现场表演一下?抽生表演。、刚才同学们表演的绝招真不错,而我国北方的一些小朋友也在比绝招呢?*绝招(板书课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二、初读感知、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课件演示:讨论疏解:有几个孩子在比试绝招? 他们比试了哪些绝招?你最佩服谁的绝招?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学生讨论后抽生来说说。、快速浏览课文谈谈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讲了三胖、二福、小柱子等小伙伴比试绝招的故事。三、分角色朗读、交代任务:首先明白各个角色说的是哪些话,有哪些动作,然后按学习小组,分角色朗读,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挑同学进行比赛。、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四、讨论深化、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绝招是怎样来的?、你的绝招是什么?、小结:绝招有的是先天的禀赋,但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的努力才具有的本领。因此要想具有与众不同的绝招就一定要刻苦训练,坚持不懈。五、拓展说说自己的拿手本领是什么?你是怎样才有这个本领的?你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怎样把这个本领更上层楼?板书设计: 绝招三胖憋气时间长先天禀赋二福武术刻苦训练、坚持不懈 小柱子乘法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教学后记 课题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情意目标通过多种方式的学习,产生兴趣,提高语文素养知识目标1、把自己学到的本领或窍门向家人或朋友介绍、演示。2、指导写作。 1、体会“的、地、得”与词语搭配的特点。2、积累有关读书、治学的四字成语。看图猜成语,积累语言。3、辨析同音字、形近字。能力目标增强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记忆能力。教学重点在口语交际、写作中提高语言能力。积累词语。教学难点把自己学到的本领或窍门向家人或朋友介绍、演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五课时教学方法讨论交流、表演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教学目的: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教你学一招”,要求学生和别人交流自己拿手的本领。把自己学到的本领或窍门向家人或朋友介绍、演示,以增强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一、创设互教互学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交际兴趣。1、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绝招,如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2、说说自己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本领,再说说自己的“招”好在哪里,有哪些独到之处。二、示范交际。1、一个同学教,一个同学学;2、扮演记者,对某个学生进行采访。3、然后引导学生对示范交际活动进行评议,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中心内容:4、你准备教别人哪一招?这一招好在哪里,是怎么练成的?5、提醒学生交际时要注意的问题:不但要讲述清楚怎么做,还要解决学本领的同学提出来的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三、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生自由组合,互教互学。四、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和表演,大家共同评议,谁说得最清楚,谁的本领最拿手。第二、三课时 教学目的:指导写作,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引导学生回忆,和同桌说一说自己都会哪些本领。二、教师巡视,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适当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积极好学的精神,开拓学生的习作思路。三、在自由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习作提示,并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自己学会的本领清楚地告诉别人。提醒学生注意这次习作的要点:要说明白自己学的是什么本领,要写清楚自己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题目可以用“我学会了”,也可以自拟。四、学生构思后进行自主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并巡视,以便做到对全班的习作情况心中有数,然后选择带有普遍性问题的习作(如,过程写不清楚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的)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五、小组交流,互相评议六、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誊抄。第四课时学习目标:1、会补充短句,体会“的、地、得”与词语搭配的特点。2、积累有关读书、治学的四字成语。3、辨析同音字、形近字。一、我的发现1、学生自读,自主发现 2、积累词语。 3、引导学生用带点的字扩词,以加深理解,巩固运用; 4、启发学生再写出一两组有相同规律的词,如,羊群海洋,弯曲海湾,青山清晨。二、我会填1、课件出示:“读一读” (1)自由读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2)汇报交流,找规律。小结。2、课件出示:“我会填”(1)学生根据已有的语言感受自主填写。(2)同桌交流。(3)根据汇报情况,引导渗透“的”“地”“得”的使用,让学生通过练习丰富语言,形成语感。三、“读读背背”。1、学生自由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分男女生读词。3、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理解哪个词语?4、谁能用其中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5、齐读。6、像这样关于勤奋学习的词语有很多,你还收集了哪些?老师也送几个给你们。课件出示词语:学生齐读。7、背成语。自由背,同桌互背,比赛背。第五课时 (趣味语文)教学目的: 看图猜成语,积累语言。 课件出示:看图说成语要求:仔细观察图画,看清图上画了些什么,再说成。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了解图上画了些什么。2、根据画面以及自己的成语积累,猜出谜底:开门见山,大材小用,一举两得,三长两短,小题大做,百发百中。3、教师补充图画,学生猜谜。猜出谜底:悬崖勒马、指鹿为马、藕断丝连、鹤立鸡群、八仙过海、杯弓蛇影。4、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编制的此类谜语,开展猜谜活动。5、顺势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带数字的或带“大”“小”的成语。如,五彩缤纷,三头六臂,九牛一毛,千钧一发,万紫千红;大同小异,小巫见大巫,小心翼翼,大快人心,大风大浪,大吃一惊,大吹大擂,大摇大摆,大失所望。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