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课后习题答案.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366911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课后习题答案1.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内容。学弈: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块学习,但是后一个同学不如前一个学的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两小儿辩日: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在为什么事争辩不休,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近一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像把手伸进热水里,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孔子也不能判断是怎么回事。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2.联系课文,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3)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3.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从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中捂出什么道理?读了学弈这篇课文,我感受很深,文章通过一个浅显的故事,告诫我们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我们班级的同学,再学习上有很大的差异,究其原因,不是人与人之间智力的差别,而是专心与勤奋的程度不同而已。 通过对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的学习,我感受到了古代儿童那种善于观察思考,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也体会到孔子实事求是的为人处事态度,正如孔子自己所说的那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觉得自己在学习上就缺少一点独立和创新的精神,过于依赖书本和老师,很少有独特的见解,也不善于疑难质问。学了这篇课文,我觉得应该改变一下自己了。4.想一想匆匆一文主要讲了什么?这篇课文围绕“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展开叙述,先写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然后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失的踪迹,最后写作者对时光流逝的叹感。5. 找出含义深刻的或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如,“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如,“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一句,作者运用了新奇的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在时间的海洋里是那么渺小,消逝得是那么快。我的成长历程也是如此,几度风雨,几度春秋,我从一个咿呀学语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即将步入中学的少年,六年时光,转瞬而逝,无声无息,无影无踪。6. 作者是怎样描写日子来去的匆匆的?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再写几句。 作者列举了生活中的具体细节,表现出了日子的来去匆匆。如,“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同学们可用“的时候,日子”的句式,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仿写。如。“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屏幕上过去;玩耍的时候,日子随着笑声漂流;跑步的时候,日子也在脚步声中逝去”7. 说说种树人的那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种树人给树苗浇水的做法让作者感到奇怪。一是种树人来的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二是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的多,有时浇的少。种树人这样做是在培养树苗适应环境,自我生长的能力。让树木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以便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能够顽强的生存。8. 读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1)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再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里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想到那些“不确定”?) 这里的“不确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等。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确定的情况,比如,考试成绩下降了,生病了,和朋友发生矛盾了,妈妈下岗了,或者遇到其他的灾难。 (2)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因为桃花心木在种树人的精心调教下,学会了适应环境能够在“不确定”中生存,它们学会了自己在土地里寻找水源,深深扎根,茁壮生长。所以,种树人不会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9.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按照老规矩,北京人的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八这天家家都要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八过后大人们忙着预备过年所需的物品,孩子们则准备自己喜欢的杂拌儿、爆竹和各种玩意儿。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要吃糖,天一擦黑,就放起了鞭炮。除夕这天非常热闹,家家酒肉飘香,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门外贴对联,屋屋贴年画,鞭炮声日月不绝,除夕之夜家家灯火通宵,晚上要吃年夜饭、守岁。正月初一男人们到亲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许多寺院都举办庙会。正月初六,多数铺户开张,人们在闲暇时间去逛庙会、逛天桥、听戏。元宵节到来时是春节的有一个高潮。处处张灯结彩,各色各样的花灯高高地挂了起来,小孩子们燃放花炮,尽情地玩耍,人们在这一天里都要吃元宵。正月十九北京的春节才宣告结束。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春节前夕孩子们要做的三件大事,因为这些事情也是我们在过年时喜欢做的。买爆竹、买零七八碎儿的食品,买各种玩意儿都是我们内心企盼。10. 北京的春节一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课文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篇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作者先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接着写了在腊八这天人们要熬腊八粥,泡腊八蒜,孩子们和大人们准备过年的用品。然后描写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情景,在接着写除夕的热闹场景,接着写正月初一和正月初六的情况,然后详细介绍了元宵节的情景,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课文再处理详略上非常恰当,其中“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这四天的情景写的比较详细,而对于“过小年”、“正月初六”、“正月十九”这三天的情景描写相对简略些。作者这样写使得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更有利于读者对北京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一个深刻地了解和认识。11. .说说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那些事,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以下几件事:被捕前写了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然后写了父亲被捕的情景,主要表现了敌人的心虚、残暴、和父亲的镇静、处乱不惊;接着写了父亲在法庭上与敌人斗争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的镇定、沉着;最后写了父亲被害后,全家人悲痛的心情。我对李大钊在法庭上与敌人斗争的场景印象最深。尽管敌人十分凶残,可李大钊同志坚强不屈,沉着、冷静的同敌人进行斗争。面对亲人的哭喊,他表现得异常坚强,表现了一个革命者坚定的革命信念。12.从课文中找出含义深刻地句子,比如,“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再说说从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说明李大钊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在外面为革命事业奔忙。13. 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写了父亲牺牲后全家人的悲痛心情,而且反复强调了父亲被害的日子,这与文章开头形成了照应关系,文章开篇就写道“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这样写使得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深切怀念的悲痛心情。14. 说说为人民服务一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那几方面意思?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对于死的不同意义和价值“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是整个人民团结起来。15. 读读下面这句话,说说共有几句?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的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话是讲我们要欢迎批评;第二句话是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第三句话是讲我们接受任何人的批评只要批评是正确的我们就改正;第四句话是讲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四句话之间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句与句之间是围绕一个意思从不同的侧面展开论述的。16.说说卖火柴的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都看到了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大火炉,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我感到小女孩此时特别寒冷,她渴望得到温暖。第二次擦燃火柴看到了香喷喷的烤鹅。我感到小女孩此时非常饥饿,由于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所以她幻想到了烤鹅。第三次擦燃火柴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我觉得小女孩此时也渴望和富家的孩子一样享受圣诞节的快乐。第四次擦燃火柴小女孩看到了慈祥的奶奶。小女孩受尽了人间的苦难,她渴望得到亲人的疼爱。第五次擦燃火柴她看到奶奶把她带走了,带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我觉得这是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她的内心深处藏着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能够生活在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世界中。17. 读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三个自然段,联系上文,和同学一起讨论下面的问题。(1)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去了。(对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样去理解的?)(1)这句话是说小女孩在美妙的幻想中死去了。那个“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只能是小女孩梦想中的天堂。(2)第一个“幸福”指她曾经有过的幸福,就是指她擦着火柴时出现的幻想,她在美丽的幻想中死去。第二个“幸福”指在新的一年里她幸福了,因为她摆脱了寒冷、饥饿、痛苦的生活,她死了。透过两个“幸福”,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压抑心头的满腔悲愤,感受到作者对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的强烈不满。18. 想一想凡卡一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课文按写信的主要过程写了以下几方面内容:(一)写信前的准备以及凡卡当时的心情。(二)写信。信中写了“自己”学徒生活所受到的种种困难,回忆了爷爷在乡下守夜的情景、家乡美丽的夜景以及和爷爷一起砍圣诞树的情景。(三)寄信以及寄信后凡卡所做的甜美的梦。19.把凡卡信中的内容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再说一说凡卡的学徒生活是怎样的。从凡卡写信的内容中,我感受到他的学徒生活十分悲惨。整日里劳动十分繁重,而且做的事跟学徒做鞋没有一点关系。常常忍饥挨饿。伙计们捉弄他,还时常挨老板娘的打骂,他的学徒生活是凄惨的,是儿童难以忍受的。20.你发现凡卡一文中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和同学交流交流。 本文采用了插叙、对比、反衬、暗示的表示方法,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文中以引用写信的内容为主,凡卡向爷爷倾诉在鞋铺当学徒所受的虐待欺凌,基调是“苦”。文中插叙回忆的内容,主要讲在乡下与爷爷一起生活的“快乐”,基调中“乐”。诉苦为主,以“乐”相衬,形成内容、情感上的对比,再加上作者对凡卡写信环境、动作、神态的描写,使人更加深刻感受到凡卡的内心有多“痛”!最后,文章以凡卡甜蜜的梦结尾,暗示了他愿望的破灭,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激起我们对凡卡深切的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愤懑。21.把凡卡与卖火柴的小女孩对比读一读,看看从中能体会到些什么。写几句话,分别赠给两位小主人公。通过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两篇文章,我感到小女孩和凡卡的命运同样悲惨。他们生活在黑暗的社会里,受尽了苦难,受尽了折磨,他们的童年是昏暗的,命运是凄惨的。小女孩、凡卡我要对你们说:黑暗的社会已经被埋葬了,现在我们儿童的生活特别幸福和快乐。快来吧,让我们用爱心抚平你心灵上的创伤,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唱歌、跳舞,一起拥有金色的童年。22.想一想,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课文中的哪些方面?居里夫人的美体现在“外表美”和“内在美”两方面。外表美如“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商讨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计策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等等。内在美主要表现在:一是爱国。她不但懂得个人的自尊,更懂得民族的自尊。她一生追求着科学的最高境界,战胜自我,勇于创造,为女性争回荣誉和地位。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正体现了居里夫人美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二是淡泊名利。如:“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三是追求真理,治学严谨。如第3自然段“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四是艰苦奋斗。在所谓的实验室“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五是不向恶劣的社会环境低头。当时的社会对女子还是有偏见和歧视的,要突破这些偏见就要付出比常人更艰苦的努力。六是持之以恒。为了发现镭,她在三年又九个月的时间里,在万吨的矿潭中提炼出了0.1克镭。七是为科学献身精神。“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直到她身后40年,她胜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23.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比如居里夫人“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找出来体会体会。(1)“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这句话写出了居里夫人对科学的巨大贡献。“她的报告”指宣布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镭的发现。“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是指前文写道“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微微内陷的大眼睛”,也暗指这一形象背后坚毅执着的精神。居里夫人因为对科学做出的杰出贡献,也成就了她的历史地位,使她成为令世人钦佩和仰慕的女性。(2)“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这句话阐述了居里夫人对人生价值的认识一方面源于她的品格,另一方面源于她在科学研究中获得的体验和感悟。“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是指居里夫人“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项伟大自然发现”是指居里夫人发现了天然放射元素镭,“人生意义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年轻美貌、金钱名利,而在于为科学做出贡献,为人类做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