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计划.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61283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吉林省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吉林省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计划遵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基本要求的通知(卫办科教函20044号)精神,以适应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满足社会需求,结合吉林省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情况,为强化基层的卫生技术人员在疾病的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医疗、康复以及护理的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计划自2009年起,对全省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在岗培训,特制定此计划。一、吉林省乡镇卫生院医生在岗培训教学计划(一)培训目标切实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生的综合素质,逐步形成乡镇卫生院医生终身学习制度,通过培训,强化乡镇卫生院医生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念、职业道德、法治观念,提高预防疾病与临床诊治疾病的能力,特别是提高在防治传染病、合理用药、中医药、康复、保健、急诊急救、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方面的知识及能力,不断拓宽临床常用实用技术。(二)培训对象我省乡镇卫生院从事医疗、预防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三)培训方式、时间1培训方法(1)根据各地区培训条件、培训内容,采取培训班、学术讲座、临床进修、学术会议、专项技术培训、远程教育等方式进行培训。(2)采取培训基地半脱产相对集中培训。2培训时间岗位培训工作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计划以三年为一个培训周期,每年培训学时为80学时,总培训为240学时。每年的培训工作安排在23季度(4月9月)进行。 (四)培训内容1、素质培养(1)医德医风(2)医学伦理(3) 法律法规(4) 方针政策2、业务培训依据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根据乡镇卫生院医生的医学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具体情况,以“单病讲授”,紧密结合临床病例分析,将相关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临床思维、诊治方法与临床实践操作等相融合,按照临床工作程序,系统讲授与课堂讨论。每年讲授810个疾病,三年讲授30个病左右。3、资格培训依据我省乡镇卫生院医生队伍学历层次绝大多数已经取得了中等及中等以上学历,具备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条件,而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比率却很低的情况,面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需求,开展资格培训。资格培训每年一轮,培训内容为两部分:(1)系统讲授考试相关学科知识。(2)重点学科的强化练习,应试辅导。1、素质培养 (20学时) 序号课程名称讲授讨论与见习总计1医学政策法规与伦理道德4484急诊急救知识与技术881611中医、中药基本知识与技能44812初级保健与特殊人群保健知识42613全科医学概论661214医学心理学与精神病527总 计3126572、业务培训 (单病讲授30学时)序号疾病名称讲授讨论与见习总计1高血压3142冠心病2133糖尿病314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135消化性溃疡2136肠梗阻2137胆囊胆道结石与炎症性疾病3258阑尾炎2139上尿路结石21310肾炎21311肝炎22412肝硬化21313胰腺炎21314尿路感染21315心律失常31416心力衰竭21317贫血22418腹部外伤11219胸部外伤21320颅脑外伤31421四肢骨折31422小儿维生素D缺乏症21323小儿肺炎21324小儿惊厥31425妊娠妇女产前出血21326阴道分泌物异常21327青光眼21328化脓性中耳炎11229白内障21330龋齿213总 计6533983、资格培训。(30学时)具体内容根据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培训教材进行安排。二、吉林省乡村医生在岗培训教学计划(一)培训目标通过对乡村医生有计划地进行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常用实用技术、防治传染病、合理用药、中医药知识、急诊急救知识、常见症状的诊断与鉴别等方面进行培训,切实解决乡村医生在基层卫生服务工作中急待加强的问题,提高乡村医生初级卫生保健、社区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诊治疾病的能力,降低漏诊和误诊率。强化乡村医生基本操作的规范化养成,以及对常见急诊急救的应急处理能力。及时转诊疑难重症。(二)培训对象我省乡村从事医疗、预防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三)培训方式、时间1、培训基地脱产集中培训。完成60学时教学任务,其中面授讲课50学时,临床实习基地见习10学时。2、乡镇卫生院为基地,半脱产教学20学时。教学方式可依据具体情况采取:远程视频、病例讨论、专题讲授、专项训练等。时间总体培训3年,每年80学时,总计240学时。每年培训时间在第2、3季度实施(4月9月)。(四)培训内容1、素质要求(1)医德医风(2)医学伦理(3)法律法规(4)方针政策2、业务要求(1)农村初级卫生保健(2)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3)妇女保健、儿童保健以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4)中医、中药基本知识(5)医学基础: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6)临床医学与实践(7)医学心理学具体安排:序号课程名称讲授讨论与见习总计1医学政策法规与伦理道德4482基础医学解剖6612生理88163临床用药88164急诊急救知识与技术88165内科常见疾病2510356外科常见疾病205257儿科常见疾病与儿科保健155208妇产科常见疾病与保健105159五官科常见疾病991810常见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661211中医、中药基本知识与技能44812初级保健与特殊人群保健知识42613全科医学概论661214医学心理学与精神病52715基础护理知识23516诊断学与基本诊疗技术19827总 计15999258三、吉林省乡镇卫生院护士岗位培训大纲(一)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学员逐步转变服务理念,掌握基层护理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向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综合性、连续性、协调性和高情感性护理服务的基本技能,从而达到乡镇医疗卫生机构护士岗位的基本要求。(二)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在我省乡镇卫生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三)培训方式1培训方法(1)根据各地区培训条件、培训内容,采取培训班、学术讲座、临床进修、学术会议、专项技术培训、远程教育等方式进行培训。(2)采取理论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辅以自学的方式。 2培训时间 以三年为一个培训周期,每年培训学时为80学时,总培训学时为240学时。每年的培训工作安排在23季度(4月9月)进行。 (四)培训内容1总体要求乡镇卫生院护士岗位培训内容应突出实用性与适宜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培训内容主要有:(1)基础培训,包括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三基培训。(2)知识更新培训,包括以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能为主的四新培训。(3)全科医学、护理知识培训,学习全科医学、护理基本概念和全科医学、护理服务模式,掌握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适宜技术。2具体培训内容序号课程名称授课要求参考学时学时总计理论实践1社区卫生服务概论(1)基本理论掌握:乡镇卫生院的服务特点及工作范围;三级预防的概念及主要策略;护患关系与沟通技巧;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医德医风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医疗事故的分类及处理方式;与护理有关的法律常识。熟悉:乡镇卫生院护士的功能;乡镇卫生院服务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及主要功能;乡镇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了解:乡镇卫生院服务相关的政策与法规;医学伦理学原则及乡镇卫生服务中常见伦理学问题;我国乡镇卫生院服务发展的现状。882社区护理概论(1)基本理论掌握:社区及社区护理的定义、特点、工作内容;社区护士的职责、角色及能力要求;个人、家庭、社区评估的主要内容及评估方法;制定社区护理计划的基本原则;社区护理评价的种类;家庭的定义、分类、功能;家庭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家庭访视的步骤及注意事项,人际沟通技巧。熟悉:社区护理诊断的描述方式;社区护理的服务模式;家庭的结构、生活周期;家系图的含义。了解:社区护理的发展过程。(2)实践教学掌握:制定家庭访视计划的方法。熟悉:对个人、家庭、社区评估的主要方法。84123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基本理论掌握:健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及健康的影响因素;社区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及主要内容;社区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技巧;社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方法。熟悉:健康相关行为的基本概念。健康信息收集与收集方法。(2)实践教学掌握:制定社区群体健康教育计划的方法;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技巧(包括健康咨询和居民健康评价)。4484社区特殊人群的保健(1)基本理论掌握:社区儿童保健:新生儿访视及护理指导、母乳喂养咨询及指导;婴幼儿早期教育、辅食添加及营养指导,生长发育评价;儿童保健指标及正常值;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类型、时期及注意事项;儿童各期意外伤害的预防及指导。社区妇女保健:围产期、围绝经期妇女常见的健康问题及预防;计划生育;婚前婚后、孕期妇女的保健指导;产褥期妇女的保健指导;围绝经期妇女生理和心理健康特点及保健指导,包括合理就医、饮食、锻炼及用药。社区老年人保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保健指导;老年人社会心理问题的预防;老年人的安全防护。熟悉:社区儿童保健:儿童常见的生理、心理健康问题及原因。社区妇女保健:围产期、围绝经期妇女的生理改变。社区老年人保健: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2)实践教学掌握:新生儿家庭访视(母乳喂养咨询及指导);学会婴儿沐浴、抚触的方法;乳房自检法。2412365社区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的护理及康复(1)基本理论掌握:慢性疾病的管理原则;康复护理的要点;高血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健康教育;COPD家庭氧疗的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呼吸功能的康复;脑卒中、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与院前急救指导及康复护理;恶性肿瘤患者的造口护理原则。熟悉:高血压、糖尿病管理流程与随访监测;尿糖试纸、手指血糖仪的使用;COPD的危险因素、预防原则护理措施;脑卒中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了解:高血压、糖尿病筛查、评估、分类与转诊指标。(2)实践教学掌握:制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的健康教育计划的方法;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尿糖试纸、手指血糖仪的使用。熟悉:进行脑卒中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及康复指导;COPD呼吸功能的康复指导。3228606社区常见传染病的护理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1)基本理论掌握:传染病基本概念,三个基本环节;传染病报告;社区传染病的管理原则;肺结核、痢疾、病毒性肝炎的危险因素与传播途径,消毒与隔离措施及健康教育内容;艾滋病的概念与传播途径,高危人群的管理与人群预防策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类型、分级、特点及应急处理程序;医源性感染的预防。熟悉:性传播疾病概念与常见疾病,高危人群的管理与健康教育;艾滋病危害;肺结核的治疗方案;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2)实践教学掌握:常见传染病病人的家庭消毒隔离技术。熟悉:法定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84127社区精神卫生及精神障碍者的护理管理(1)基本理论掌握:精神健康的概念及标准。熟悉:社区人群常见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老年痴呆病人意外事件的家庭指导及服药的观察。(2)实践教学参观:老年病院/科;精神病院。88168社区紧急救护(1)基本理论掌握:心脏骤停的判断要点,徒手心肺复苏技术及有效指标;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级;昏迷病人的紧急救护。熟悉:社区紧急救护的基本原则;急性中毒(食物中毒、一氧化碳、安眠药、鼠药)病人的救护方法;意外伤害(电击伤、烫伤、动物咬伤)的紧急处理。了解:食物中毒的概念、分类、临床特点。(2)实践教学掌握:心肺脑复苏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技术;洗胃技术。1212249临终关怀(1)基本理论掌握:临终关怀的概念;临终病人的主要心理反应、生理变化;临终病人的护理;疼痛的概念,疼痛评估,控制疼痛的基本原则及方法,疼痛的护理。熟悉:WHO癌症疼痛分级方法,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变化和指导。4410社区常用护理技术操作(1)基本技术掌握:医疗环境中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清洁、消毒、灭菌方法);生命体征的观察,测量与记录;皮内、皮下、肌肉、静脉注射及静脉输液的技术;吸氧、管饲、导尿、灌肠法、洗胃的技术;常用药物的给药方法及原则(包括中药的煎煮方法及服药指导);常用药物的过敏试验方法;压疮护理;口腔护理;无菌技术操作技术;常用冷、热疗法;各种常用标本的采集;膀胱、结肠造口的护理;外科换药技术;心电图基本操作方法;医疗废弃物管理。熟悉:血、尿、便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严重心律失常心电图的识图。164460240四、组织与管理1由省卫生厅科教处负责制定省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相关政策及培训大纲,并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2由各市(州)卫生局负责本地区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以及监督、检查和评估,组织对培训基地的资格认定和评估考核。3由各县卫生局负责本地岗位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和培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五、培训要求1加强培训工作的组织管理各市(州)、县卫生主管部门要根据省卫生厅的统一部署,成立各级培训组织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周期培训计划及培训制度,定期督导检查培训进度及质量,务求培训工作扎实有效。省卫生厅将组织专家指导委员会定期对培训情况进行检查指导。2认真做好培训教学管理工作(1)各市(州)、县卫生主管部门要抓好培训的教学管理工作,严把教学质量关,要挑选受过培训、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承担培训任务。(2)教材以我省自编的系列培训教材为准,可以适当参照专科规划教材,2009年在正式教材编写下发前,由各市(州)自行确定培训内容。(3)各市(州)县卫生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依据总体教学规划,合理安排具体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保证教学时间和培训人数。(4)各培训基地主要领导负责,组建教学领导小组。指定教学辅导员,负责日常教学管理与学员管理工作。(5)教师尽量由教学单位出任,必要时可以外聘。兼职或专职教师都要认真备课,书写教案。(6)认真做好培训档案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培训规章制度,认真督导检查学员考勤、听课、参加实践学习等情况。(7)努力抓好实践教学环节,为学员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加大教学实践基地的设备、设施投入,重视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六、考核与结业1组织领导考核工作由省卫生厅统一部署,由各市(州)、县卫生主管部门具体组织。2考核内容考核内容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两部分。3考核次数(1)在每学年培训任务完成后由各县培训主管部门安排考核一次。(2)在完成一个周期(三年)培训任务后由各地、市(州)培训主管部门统一组织考核。4考核成绩的认定每位学员在全部完成培训学习后,其最终成绩由三部分构成:(1)平时成绩:培训出勤与学习情况 占 20%(2)每学年结束时的考核成绩 占40%(3)每周期培训结束后的考核成绩 占40%考核合格者,由省卫生厅颁发培训合格证书,各层次考核不及格者,次年由主管部门组织一次补考;补考不及格者不予颁发合格证书。学员考试考核结果造册,由省卫生厅、市和县卫生局分别存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