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心理问题与辅导.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61219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常见心理问题与辅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儿童常见心理问题与辅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儿童常见心理问题与辅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常见心理问题与辅导(讲座大纲)郑晓边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一、儿童心理问题概要儿童心理问题是指儿童在身心的发展上明显偏离正常,即在身体、行为、语言、智力、情绪与人格的发育上与正常同龄儿童有重大差异。“偏离”是一个统计学概念,一般是指常模均值加减二个标准差以外的范围。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积极意义的偏离,如智力超常、天才儿童;二是消极意义的偏离,如学习困难、品行与情绪障碍、身体机能发育迟缓等,有时称为“问题儿童”或“异常发展儿童”。1研究重点异常发展研究的具体任务侧重在解答儿童异常发展的三层次疑问:(1)什么是异常发展?描述儿童异常发展的表现、发生频率和背景;(2)为什么会异常发展? 解释异常发展的生物、心理、社会病因与病理机制;(3)怎样预防异常发展? 提供异常发展的家庭、学校、社会防治方法与措施。 2心理问题的判断标准(1)社会文化标准。(2)发展标准。(3)症状标准。(4)经验标准。上述四项标准都要使用统计学的概念与方法,因此,统计标准是判断异常发展的一个基础标准。此外,还要考虑异常行为发生的频率、时限和是否具有突变性。只有那些频率高、时限长、突然改变的异常行为才应重点关注。 3检出率 运用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可得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发达国家报导,5-20%的学龄儿童有行为问题。我国1990年对22个城市4-16岁儿童青少年抽样调查表明,行为问题检出率达12.97%。问题儿童的性别分布表现为:总患病率男多与女,男女性别比为4.9:1;男性儿童多表现为严重的精神失调、多动症、遗尿症、反社会行为和学习困难,女性儿童常表现出恐惧、焦虑等。就其原因,有人提出男性更易在生物学上受到伤害,死亡率高,易遭受疾病、营养不良和贫穷的影响;另外,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和社会期望水平等因素也对性别差异发生影响。4儿童心理问题分类(1)一般适应问题分类:台湾吴武典(1996)采取相近的分类方法,将学校中适应困难的行为区分为六类:1)外向性行为问题:即通称的违规把过行为或反社会行为。包括逃学、逃家、不合作、反抗、不守规律、撒谎、偷窃、打架、破坏、捣乱、伤害等。2)内向性行为问题:即通称的情绪困扰或非社会行为,包括:畏缩、消极、下合作、过分依赖、做白日梦、焦虑反应、自虐、自杀行为等。3)学业适应问题:成绩不如理想,但并非由智力因素所造成的,往往兼具有情绪困扰或行为问题。包括:考试作弊、不做作业、粗心大意、偷懒、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低成就等。4)偏畸习癖:或谓之不良习惯,多与性格发展上的不健全有关。包括:吸吮拇指、咬指甲、肌肉抽搐、口吃、偏食、尿床、烟酒药瘾、性不良适应等。5)焦虑症候群:由过度焦虑引发而来,有明显的身体不适应症状或强迫行为,通常称为经神官能症或神经质行为。如:紧张、发抖、呕吐、恶心、心胸不适、全身无力、由过度焦虑所引发的强迫思考、强迫动作、歇斯底里等。6)精神病症候:其行为明显脱离现实,属於严重的心理病态,包括精神分裂、躁郁症等。 (2)医学分类:中国精神疾病分类系统二、儿童行为矫正技术行为矫正又称行为治疗,是依据条件反射学说和社会学习理论改变人不良行为的一种技术。现代行为治疗同时关心人的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过程,特别是认知和意识过程,从根本上改变人的不利行为。行为治疗的一般原则有:取得患儿和家长的充分合作,详细了解病史,确定问题行为,选择合适的矫正方法。行为治疗方法一览方法 基本内容正强化 运用喜好的刺激作强化物,以增加良好行为的出现率;惩罚 施加惩罚物或取消正强化物,以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率;负强化 除去厌恶刺激,以增加良好行为的出现率;消退 停止强化使行为出现频率降低,或停止惩罚使原减少的行为又增加;间歇强化 有时强化,有时不强化,以增加良好行为或减少不良行为;塑造 建立新行为,从不会到会,以增加行为数量和行为的力量与强度;渐隐 逐渐变化刺激,使个体对这个适当的刺激作出反应;链锁 通过一连串刺激-反应链来建立较复杂的系列性目标行为;厌恶法 将厌恶刺激与不良强化物多次重复配对,使减少不良行为;模仿示范 通过示范、观察学习来增加获得良好行为,减少消除不良行为;指导通过言语和书面指导以及身体接触上的动作指导,使个体控制行为; 情景诱导有意识地运用情景和场所来控制行为;代币法用红旗等作代币当强化物来矫正行为,代币积累起来可交换糖果等;自我控制患儿自己对自己实施矫正程序,以抑制不良行为或增加良好行为;系统脱敏 在放松条件下从弱到强呈现刺激或情景,以使个体逐步脱敏与适应;生物反馈通过电子仪器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三、常见问题的辅导1攻击行为的辅导(1)认知和情感的自我监控策略(2)角色取替训练:(3)人际问题解决训练:(4)生气控制训练(5)行为管理。 2欺骗行为的辅导初级预防策略:实施“诚实教育”,发展说真话、面对问题、真诚负责的美德。次级预防:目的在防微杜渐,避免学生养成说谎欺骗的行为习惯。矫正治疗: 3偷窃行为的辅导(1)过度矫正法:(2)反应代价法: (3)内隐敏感法: (4)分化增强法: 4焦虑行为的辅导(1)放松训练: (2)自我教导训练: (3)系统减敏感法: (4)社交技巧训练与练习: 5拒学行为的辅导(1)初级预防。(2)次级预防。(3)矫正治疗。6孤立行为的辅导(1)仔细观察,审慎诊断,找出被孤立或自我孤立的原因。(2)采取必要措施修正其被孤立的原始因。(3)练习社交技巧,重建人际关系。(4)采取合作学习制度,协助儿童建立适切的人际关系。7、网络使用问题Goldberg最先提出了网络成瘾症(IAD)。加拿大学者Davis主张用“病态因特网使用”(PIU)的术语来替代。国内研究者所翻译的Young的标准,在下面五个以上问题中回答“是”,可被诊断为“网络成瘾”:你是否对网络过于关注(如:下网后还想着它)?你是否感觉需要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你是否难以减少或控制自己对网络的使用?当你准备下线或停止使用网络时,你是否感到烦躁不安、无所适从?你是否将上网作为摆脱烦恼和缓解不良情绪(如:紧张、抑郁、无助)的方法?你是否对佳人或朋友掩饰自己对网络的着迷程度?你是否由于上网影响了自己的学业成绩或朋友关系?你是否常常为上网花很多钱?你是否下网时感到无所适从(如:烦闷、压抑),而一上网就来劲?你上网的时间是否经常比预计的要长? 网络成瘾的干预(1)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2)加强家庭辅导与学校教育工作。(3)开展网络心理辅导。(4)网络脱瘾团体辅导。台湾目前的咨商专业人员王智弘发展出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五步骤:第一步觉:协助当事人觉察自己的上网行为已经失当。第二步知:协助当事人认知到导致其过度上网行为的潜在心理问题。第三步处:协助当事人去面对现实,处理潜在的心理问题!第四步行:协助当事人发展并执行改善过度使用网络行为的行动计划。第五步控:协助当事人应培养出对时间的敏感度与对自我监控的能力。主要参考资料1.郑晓边著:心灵成长-校园生活中的健康心理与辅导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2.郑晓边著:心灵互动-学习、生活、择业、家庭辅导手记华中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3.郑晓边著:儿童异常发展与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联络地址:郑晓边,430079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xiaobianzheng21cn.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