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59498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 课程编码:20511022学 时:40 学 分:2.5开课学期:第六学期课程类别:必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本课程主要用于增强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储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同时训练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本课程是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中牵涉到流体热质交换原理及相应设备的内容抽出,经综和整理、充实加工而形成的一门课程,它是以动量传输、热量传输及质量传输共同构成的传输理论为基础,重点研究发生在建筑环境与设备中的热质交换原理及相应的设备热工计算方法,为进一步创造良好的建筑内环境打下基础。本课程是创造建筑室内环境所用热质交换方法的理论知识与设备知识同时兼顾的一门课程,它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理论课,起着连接本专业理论课与技术课的桥梁作用。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是将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供热工程、锅炉与锅炉房设备课程中涉及热质交换原理及相关设备的内容抽出经综合整理充分加工而形成的一门课程。在结构编排上已经充分考虑到了避免内容重叠交叉的问题。在做教学安排时可做进一步优化。如:关于传热学课程可把重点放在热工计算的计算方法,而各种具体的换热器型式结构选择校核计算,强化或削弱措施、评价与优化设计方法等可留给本门课程讲授。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在传热传质同时,发生在建筑环境与设备的热质交换的基本理论,掌握对空气进行各种处理方法及相应的设备热工计算方法,并具有对其进行性能评价和优化设计的初步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创造良好的建筑室内环境打下基础。三、课程的讲授内容:第一章 绪 论(2学时)1.1 三种传递现象的类比1.2 热质交换设备的分类1.3 本门课在专业中的地位与作用1.4 本门课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 热质交换过程(8学时)2.1 传质的基本概念2.2 扩散传质2.3 对流传质2.4 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类比2.5 热质传递模型第三章 相变热质交换原理(6学时)3.1 沸腾换热3.2 凝结换热3.3固液相变换热第四章 空气热质处理方法(10学时)4.1 空气热质处理的途径4.2 空气与水/固体表面之间的热质交换4.3 吸收吸附法处理空气的基本知识4.4 吸附材料处理空气的机理和方法4.5 吸收剂处理空气的机理和方法第五章 其它形式的热质交换(4学时)5.1 空气射流的热质交换5.2 燃料燃烧时的热质交换第六章 热质交换设备(10学时)6.1热质交换设备的形式与结构6.2间壁式热质交换设备的热工计算6.3混合式热质交换设备的热工计算6.4典型燃烧装置主要尺寸和运行参数的计算6.5相变热质交换设备6.6热质交换设备的优化设计及性能评价四、课程的作业与实验要求:1作业本门课程的作业主要为自编习题,共约20题,部分习题为大型习题。根据授课内容,每章均有练习题。具体分配见学时分配表。2实验本课程共开设两个实验,共4学时。实验名称:用淋水层对空气进行冷却干燥处理实验目的:用淋水层改变空气与水直接接触的方式来提高空气的处理能力并缩小设备的体积。实验名称:空气加热器性能测定实验目的:确定空气加热器性能函数关系式及各经验系数五、课程的学时分配及说明:学时分配表章 节课内讲授教学各环节其它实验上机设计作业辅导答疑绪论22每周第一章 热质交换过程86每周第二章 相变热质交换原理63每周第三章 空气热质处理方法824每周第四章 其他形式的热质交换42每周第五章 热质交换设备823每周总 计36420六、课程主要参考书:1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连之伟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工程传热传质学,王补宣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3工程传热传质学讲义,廉乐明,文学军编,哈尔滨工业大学4传热学(第三版),章熙民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对流传热传质分析,王启杰编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6化工原理,蒋维均编,清华大学出版社7传热与传质分析,埃克特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8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许为全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制定人:审定人:批准人: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