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北京高考历史考试说明及解读(老蔺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58599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北京高考历史考试说明及解读(老蔺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北京高考历史考试说明及解读(老蔺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北京高考历史考试说明及解读(老蔺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北京高考考试说明(历史)及解读(老蔺版)I. 试卷结构一、试卷结构与题型试题包括两部分: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试题以科目内知识综合为主,科目间综合试题所占比例较小,一般设置一道或两道科目间综合试题,回答科目间综合试题需要同时运用政治、历史和地理中的2个或3个科目的相关知识。二、分值比例文科综合满分为300分,政治、历史、地理科目各100分;选择题共140分,选择题共140分,非选择题共160分。三、试题难度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四、组卷试题按照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科目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题型中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II.考试内容及要求一、考查目标与要求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政治、历史、地理各科目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反映各科目之间的综合联系,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据此本说明拟订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查目标与要求:其中“目标”即综合测试的能力目标,“要求”是分别对每一考查目标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界定:要求 目标IIIIII获取和解读信息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调动和运用知识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准确运用相关知识和相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描述和阐释事物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论证和探讨问题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创新性思维二、考试范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涉及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考试内容。(二)历史 第一部分 古代古代中国1.古代中国的政治(1)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分封制 宗法制(2)秦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商鞅变法秦的统一皇帝制度与中央官制郡县制秦始皇(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北魏孝文帝改革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唐太宗宋的集权措施王安石变法元的中央官制(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丞相制度的废除明朝的内阁与清朝的军机处康熙帝2.古代中国的经济(1)古代中国的农业 生产工具的改进与耕作技术的发展 水利设施的完善 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土地制度的演变(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金属冶炼、制瓷和纺织 官营手工业与民营手工业(3)古代中国的商业 商业的发展 城市的繁荣(4)“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3.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孔子、孟子、荀子与儒家思想 老子、庄子与道家思想 韩非子与法家思想(2)汉代儒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宋明理学 “三教合一”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李贽的“异端”思想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学技术 四大发明 数学 天文学 农学 医学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2)书画与戏曲艺术汉字与书法中国画京剧(3)文学成就诗经、楚辞与汉赋唐诗、宋词与元曲明清小说古代希腊、罗马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1)雅典民主政治 梭伦改革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2)罗马法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智者学派(2)苏格拉底(3)柏拉图(4)亚里士多德第二部分 近代近代世界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文艺复兴(2)宗教改革(3)启蒙运动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新航路的开辟(2)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3)两次工业革命(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3.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革命与近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矛盾和斗争 克伦威尔与“护国政体” 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 光荣革命与权利法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责任内阁制的形成(2)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独立战争独立宣言 (2012年 独立战争与独立宣言)华盛顿 1787年宪法与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两党制(3)法国大革命与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选修2) (2012年 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拿破仑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与法国共和制的最终确立(4)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012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德意志统一德意志帝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读:1.此部分增加了“德意志统一”内容,对德国内容有所偏重(与德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其在世界经济中所处重要地位有关;与中德关系重要有关)应重点关注。2. 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等法律文件较2012年都单列,予以凸显,应重点关注此专题,涉及以上法律文件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分析应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4.近代埃及、俄国与日本的改革(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较2012年新增部分。与埃及在非洲和阿拉伯世界地位有关;与中非关系有关。只有此部分涉及非洲历史,应重点关注。)(2)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3)日本明治维新5.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国际工人运动 (删除了2012年的“英国宪章运动”部分。但此内容仍可在英国民主政治部分出现,其重要性下降)(1)马克思与恩格斯(2)共产党宣言(3)第一国际与第二国际(4)巴黎公社6.近代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发展(1)牛顿与经典力学(2)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4)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近代中国1.近代中国的政治(1)1840年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2)太平天国运动(3)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 (较2012年新增“清末新政”。涉及近代宪政变革及经济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4)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 (较2012年删除“反专制斗争”)(5)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删除2012年“抗战胜利前后的人民民主运动”部分,强调全民族一致抗日。因钓鱼岛问题,应重点关注“抗日战争”部分)解放战争2.近代中国的经济(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工业的兴起及初步发展(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从“师夷长技”、体用之争到维新思想(删除2012年“民主思想的引入与宣传”部分)(2)孙中山与三民主义(较2012年此节内容位置提升,重点关注)(3)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4)毛泽东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三部分 现代现代世界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列宁(2)俄国十月革命(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4)“斯大林模式”(5)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2、罗斯福新政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罗斯福新政(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亚洲觉醒”的先驱(1)甘地(2)凯末尔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与瓦解 冷战的兴起与发展 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 冷战后的和平与动荡(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与加强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与发展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4)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6.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爱因斯坦与相对论(2)量子论(3)现代信息技术(4)20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现代中国1.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3)“文化大革命”(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民主与法制的建设(5)“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6)新中国的外交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改革开放后的重要外交活动2.现代中国的经济(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3.现代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1)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2)邓小平与邓小平理论(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与科技文教(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3)大众传媒的发展(4)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5)“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6)教育事业的发展(7)詹天佑与李四光说明:带 部分为选修或选修、必修皆有的内容。http:/blog.sina.com.cn/u/12780115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