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必修二文言知识练习》(教师用).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358023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必修二文言知识练习》(教师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高二语文《必修二文言知识练习》(教师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高二语文《必修二文言知识练习》(教师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必修2 第二单元 文言常识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示例:氓之蚩蚩 “蚩”通“嗤”,笑嘻嘻。 1.匪我愆期 “匪”通“非”,不是。 2.于嗟鸠兮 “于”通“吁”,表叹息。3.犹可说也 “说”通“脱”,脱身。 4.隰则有泮 “泮”通“畔”,边岸。 5.岁亦暮止 “莫”通“暮”,年末。 6.玁狁孔棘 “棘”通“急”,紧急。7. 彼尔维何,维常之花 “尔”通“薾”,花盛开的样子。8.偭(min)规矩而改错 “ 错”通“措”,措施 9.忳(tn)郁邑余侘(ch)傺(ch)兮 “邑”通“悒”,忧愁苦闷. 10.何方圜之能周兮 “圜”通“圆” 11.进不入以离尤兮 “离”通“罹”,遭受.12.芳菲菲其弥章 “章”通“彰”,明显,显著。13.延伫乎吾将反 “反”通“返”,返回.自14.终老不复取 “取”通“娶”。 15.箱帘六七十 “帘”通“奁(lin)”,嫁妆。 16.蒲苇纫如丝 “纫”通“韧”,柔软而结实。 17.府吏见丁宁 “丁宁”通“叮咛”。 18.摧藏马悲哀 “藏”通“脏”,脏腑。 19.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讌”通“宴”,欢饮。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1.至于顿丘 古义:到了。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2.秋以为期 古义:把当做。今义:认为。3.泣涕涟涟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4.子无良媒 古义:对人的尊称。今义:儿子。5.总角之宴 古义:快乐。今义:请人吃酒饭。6.氓之蚩蚩 古义:民众,百姓,诗中指“那个人”,mng。今义:流氓,音mng。7.三岁食贫 古义:多年。今义:指年龄。8.怨灵修之浩荡 古义:荒唐。 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9.固时俗之工巧兮 古义: 善于投机取巧。 今义:技艺巧妙。 10.偭(min)规矩而改错 古义:改变措施。 今义:改正错误。11.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古义:处境困窘。 今义:经济困难。转自12.宁溘(k)死以流亡兮 古义:随流水而消逝。 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13.可怜体无比 古义:可爱。 今义:值得怜悯与同情。 14.守节情不移 古义:遵守府里的规则。 今义:指妇女不改变贞操。15.汝岂得自由 古义:自作主张。 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 16.本自无教训 古义:教养。 今义:从错误、失败中取得知识。17.妾不堪驱使 古义:使唤。 今义: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18.感君区区怀 古义:真情挚意。 今义:很小。19.处分适兄意 古义:处理安排。 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20.便利此月内 古义:吉利。 今义:方便。21.蹑履相逢迎 古义:迎接。 今义:奉承,拍马。22.叶叶相交通 古义:连接。 今义:各种运输往来和邮递通讯事业的总称。23.多谢后世人 古义:多多劝告。 今义:多多感谢。24.承籍有宦官 古义:官宦、做官的人。 今义:太监、宦官。25.千万不复全 古义:无论如何。 今义:多为务必、一定之意。26.同心而离居 古义:感情深厚 今义:同一心愿,齐心三、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 1、长: 长太息以掩涕兮 (副词,长久) 长余佩之陆离 (使加长) 2、善: 亦余心之所善兮 (以为是好的) 谣诼(zhu)谓余以善淫 (擅长) 3、以为: 制芰(j)荷以为衣兮 (用做) 余独好修以为常 (认为) 4、修: 余虽好修姱(ku)以鞿(j)羁兮(美,美好)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5取:终老不复取 (通“娶”,娶妻,动词)还必相迎取 (与“迎”同义,迎接,动词)6为:为仲卿母所遣 (被,读wi,介词)十七为君妇 (做,作为,成为动词,读wi)为诗云尔 (作,写,动词,读wi) 阿母为汝求 (替,给,介词,读wi)始尔未为久 (算,算作,动词,读wi)7相:相见常日稀 (互相,副词,表示双方互相对待的关系)儿已薄禄相 (相貌,名词)誓不相隔向 (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是偏指一方,可不译出)及时相遣归 (指代兰芝,可译作“我”)8遣:为仲卿母所遣 (休,即女子被夫家赶回娘家,动词)县令遣媒来 (派,动词)十七遣汝嫁 (送,动词)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并解释1夙兴夜寐 (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夜里)2士贰其行(使动用法,使不专一)3二三其德(使动用法,使三心二意)4三岁食贫(形容词作名词,贫苦的生活)5.余虽好修姱(ku)以鞿(j)羁兮 (名作动,约束)6.鸷鸟之不群兮 (名作动,合群) 7.伏清白以死直兮 (为动用法,为而死)8.屈心而抑志兮 (使动,使受委屈,使受压抑) 9.步余马于兰皋兮 (使动,使步行)10.高余冠之岌岌兮 (使动,使加高)11.长余佩之陆离 (使动,使加长)12.孔雀东南飞 (东南,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飞”的方向:向东南)13.卿当日胜贵 (时间名词“日”充当谓语“胜贵”的状语,一天天地)14.槌床便大怒 (名词“槌”带宾语“床”,活用为动词:拍,敲击)15.自名秦罗敷 (名词“名”带宾语“秦罗敷”,用作动词:取名,名叫)16.谢家事夫婿 (名词“事”带宾语“夫婿”,用作动词:侍奉,服侍)17.千万不复全 (形容词“全”受副词“复”修饰,用作动词;保全)18.逆以煎我怀 (使煎,动词的使动用法,可译为“使像受煎熬一样”)19.足以荣汝身 (荣:使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可译为“使受荣华”)五、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1秋以为期(宾语前置)2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判断句)3.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 4.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5.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被动句)6.虽体解吾犹未变亏(被动句) 7.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用“非为”表示否定判断)8.为仲卿母所遣(用“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9.君既若见录(这里的“见”有指代性质,指代兰芝自己,可译作“我”,放在谓语“录”之前,可看做宾语前置)10.亦自缢于庭树(介词结构后置)11.愁思出门啼(“愁”前面省略主语“兰芝”)12.勿复怨鬼神(“勿”前面省略主语“汝”)13.出置南窗下“置”后面省略介词“于”。以下各句括号中的“于”字是被省略的介词:“窈窕艳(于)城郭”“长叹(于)空房中”“严霜结(于)庭兰”“我命绝(于)今日”“徘徊(于)庭树下”“自挂(于)东南枝”等六、要点选析1氓是怎样在对比中描写女主人公和氓的性格的?氓通篇运用对比手法。女主人公用情的专一与氓的背情变心,氓婚前与婚后的态度,都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在对比中刻画了人物鲜明的个性。全诗六章,其中前两章着重写氓婚前对女主人公的态度,后四章写氓婚后态度行为的变化。第一、二两章,通过氓订婚、提亲时态度的变化,极力表现了氓意欲得到女主人公的急切心情。第三、四两章中,诗人先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来比喻女主人公婚后相貌的变化,使之形成对比;又把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沉迷(“女之耽兮”)与氓的“二三其德”相对比。两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氓背情变心的根本原因,刻画了个喜新厌旧的无情男人的形象。末章中,诗人把女主人公婚前的美好愿望与婚后的不幸遭遇相对比(“及尔偕老,老使我怨”),表现了她对自己钟情被辜负的悔恨;又用河水有岸与氓心无法捉摸相对比,反衬了氓的卑鄙无耻;再用婚前女主人公与氓两小无猜的欢乐和婚后氓的背盟弃誓相对比,表现了她对负心汉氓的怨愤。女主人公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接受了教训,认清了氓的本质,所以全诗最后两句,表达了她快刀断麻、坚决与氓分手之决心。全诗通过女主人公对氓、对爱情前后态度的变化,塑造了一个忠于爱情、坚强决断的女子形象。2、难句翻译 余虽好姱(ku)以鞿(j)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译: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早上进谏而晚上即遭贬黜。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译:这也是我心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九死也不后悔。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译:宁愿突然死去,随水流而长逝啊,我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这种丑态。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译:到朝廷做官而不被 接纳,又遭受指责啊,就退隐了,重新整理我当初的衣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译:裁剪荷叶做上衣啊,缀缝荷花花瓣做下装。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译:不了解我也罢了啊,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译: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长我长长佩带。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译:世上的清芳和污浊杂糅在一起啊,唯独我明洁的品质还没有亏损。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译: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挫败的吗?3.简析孔雀东南飞是如何在矛盾冲突中用语言行动刻画人物形象的。全诗多以对话的形式展开,诗人用大量的人物对话,真实而又准确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如作兰芝夫妇的誓言表现二人对爱情的坚贞,用仲卿母子的对话,表现焦母对儿子的爱和对新妇的恨等等。同时诗人还在对话中兼顾人物的行动,如兰芝自请归家辞姥别姑,中道返家拒婚应婚,以至生人死别、誓约、殉情等情节都做到对话和行动相得益彰,使人物形象更鲜明。诗人还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如在兰芝和焦母的矛盾中表现兰芝的善良和坚强及焦母的专横,在仲卿与母亲的矛盾中表现仲卿的无奈和焦母的跋扈,让人物性格在矛盾冲突中得到充分地层示,刘兰芝、焦仲卿都成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语文必修2 第三单元 文言常识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面对面。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以”通“已”,停止。4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音f。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古义:全,都。 今义:有盐味。2列坐其次 古义:旁边、水边。 今义:常用于“数次”等。3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指这些文章。 今义:文雅。4七月既望 古义:农历每月十五日。 今义:向远处看。5而卒葬之 古义:终于,死。 今义:士兵,完毕。6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十一。7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今义:程度副词,很,十分。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所以 :古义,是代词“所”和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缘故”。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学者:古义,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9于是余有叹焉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 今义:合用为连词。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极屋极有窗以达气 (屋顶)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尽头、极点)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到达尽头)足以极视听之娱 (穷尽)伏尸而哭,极哀 (非常、十分)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 (最多、至多)是定国是之诏 (国家大事,大政方针)觉今是而昨非 (正确、对的)是日也,天朗气清 (这、此)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表判断,与今“是”同)惟余马首是瞻 (常与“惟”搭配,使宾语提前)致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 (传达、表达)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招致、招引)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达到)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买)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思想情趣)毕群贤毕至 (全、都)毕礼而归之 (完毕、结束) 歌扣舷而歌之 (动词,唱)歌曰:“桂棹兮兰桨” (名词,歌词)倚歌而和之 (名词,歌声)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动词,攻克,打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方位名词,位置低的,与“上”相对)如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如:像,动词)纵一苇之所如。 (如:往,到,动词)之哀吾生之须臾。 (之:助词,主谓之间不译)惟江上之清风。 (之:结构动词,的)耳得之而为声。 (之:代词,它)月出于东山之上。 (之:助词,不译)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乎: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乎:语气助词,用于句末,相当于“吗”)相与枕藉乎舟中。 (乎:介词,在)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于:介词,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于:介词,表被动)月出于东山之上。 (于:介词,从)道有碑仆道 (道路,名词)何可胜道也哉 (说,动词)为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有,动词)于人为可讥 (是,动词)常非常之观 (平常,寻常,形容词)常在于险远 (常常,副词)然有穴窈然 (的样子,形容词词尾)然视其左右 (然而,连词)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并解释1群贤毕至 (形容词作名词,贤士)2少长咸集 (形容词作名词,年轻的人,年长的人)3映带左右 (名词作动词,环绕)4一觞一咏 (名词作动词,喝一杯酒)5引以为流觞曲水 (使动,使流;使弯曲)6所以游目骋怀 (使动,使放纵)7足以极视听之娱 (极:副词作动词,尽情享受;视、听:动词作名词,眼睛、耳朵)8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数词意动,把看作一样)9齐彭殇为妄作 (形容词意动,把看作相等)10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方位名词“西”“东”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望”的方向:向)11舞幽壑之潜蛟 (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12泣孤舟之嫠妇 (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13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朋友。)1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南:向南,名词作状语。)15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下:攻占,方位名词作动词用。东:向东进军,名词作动词用)1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17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受否定副词“不”与助动词“能”修饰,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头。)18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带补语“于其址”,名词用作动词,筑舍定居。)19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代词“之”一般不受名词修饰。“名”用在代词“之”前,名词活用作动词,命名。)五、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1死生亦大矣。 (判断句)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判断句)3又有清流激湍,映带(于其)左右。 【省略句,映带(于其)左右。】4引以(之)为流觞曲水,列坐(于)其次。【省略句,以(之),坐(于)】5悟言(于)一室之内。 【省略句,(于)一室之内】6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定语后置)7不能喻之于怀 (“于怀”,介宾后置)8亦将有感于斯文 (“于斯文”,介宾后置)9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也”,表判断)10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也”,表判断)1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介词结构后置)12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动词“随”后省略了宾语“之”)13有碑仆道 (“仆”后面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在”)14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介宾后置)15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16客有吹洞箫者。 (定语后置)17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被动句)六、要点选析1简述兰亭集序的思路是如何展开的。以平易清隽的文字,描绘了兰亭四周暮春之初的自然景色和“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聚会盛况,并从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生死观,驳斥了“一死生”“齐彭殇”的谬说,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抒发了作者盛年不常而流年易逝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2说说课赤壁赋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提示:赤壁赋是一篇游记散文,但作者绝不是为了记游,而是重在抒情和说理。苏轼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将抒情和说理都依托于景物描写,因景而生情,借物而喻理,写景、抒情、说理。三者结合得非常紧密。文中描绘清风、江水、明月的写景句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文中抒情的部分始终不离开这几处景物描写,这就是因景而生情。作者正是看到江上的清风明月之后,产生了“遗世独立”之情:“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文中说理部分也紧紧扣住这几处景物描写,用自然景物来隐喻哲理,阐发哲理。这就是借物喻理。如第二段中“客”关于人生无常的议论,都离不开自然景物,“羡长江之无穷”一句扣住江水,“抱明月而长终”一句扣住明月,“托遗响于悲风”一句扣住清风。这几句表明了3简述游褒禅山记是如何因事说理,叙议结合的。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叙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为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做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4简述游褒禅山记是如何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1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从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从略,后洞从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从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从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从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又议“志”从详,议“力”“物”从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