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研究.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54053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研究 摘要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与创新精神是本世纪全球教育的主旋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构建有一定普遍性的合作学习模式,既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又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对培养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拟论述如何从合作学习方面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合作学习态度、较强的合作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合作创新意识;从自主合作教育方面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自我完善能力和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道德意识,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从合作学习评价方面培养学生乐于参与评价的意识,初步具有全面、公正、积极、自信的评价与自我评价能力。关键词 合作学习 模式 教学策略一、问题的提出 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以及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主题的背景下,一切创新研究都将是集体性的工作,需要团队的合作、共同的创新。人的合作与创新精神将成为21世纪的时代精神,成为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与创新将成为21世纪全球教育的主旋律。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正式兴起以前苏联上世纪80年代推出的“合作教育学”理论为标志,并被西方国家广泛重视和研究,形成多种合作学习模式。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斯莱文(Robert Slavin)的学生团队学习模式(Student Team Learning)、约翰逊兄弟(David Johnson & Roger Johnson)的共同学习模式(Learning Together)、沙伦(S.Sharan)的团体探究模式(Group Investigation)、卡甘(S.Kagon)的结构方法模式(Structure Approach)、科恩(Elizabeth Cohen)的复杂指导模式(Complex Instruction)以及伯里顿(J.Britton)和巴内斯(D.Barnes)的合作方法模式(Collaborative Approach)等。与其他领域革新所不同的是,在合作学习领域中至今还没有一个在所有方面都被普遍认可和接受的模式。 在国内,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介绍西方合作学习理论,并在一些省市的个别学校进行了一系列尝试性探索。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杭州大学教育系的“个性化教育的探索”、山东教科所的“合作教学研究与实验”、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系的“协同教学实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的“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实验”,上海的“小学语文活动型教学研究”探索等。先后出版了王坦老师的几部合作学习方面的专著。但是,目前还未形成被我国中小学所推广的合作学习模式。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可见,合作学习已成为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要求。 综上所述可知,把合作学习具体落实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构建具有一定普遍性的语文课堂合作学习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二、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 合作社会互动的一种方式,指个人或群体之间为达到某种确定的目标,彼此通过协调作用而形成的联合行动,参与者须有共同的目标、相近的认识、协调的活动、一定的信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中,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一起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教学形式。斯莱文(Robert Slavin) 定义合作学习为:所有共同学习方法都包含这样一种思想学生们在一起学习,对自己和组内其他成员的学习都要负责。这种理论的核心很明了:当所有人聚在一起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的时候,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相互依靠对个人提供了动力,使他们:(1)互勉,愿意做任何促使小组成功的事;(2)互助,力使小组成功;(3)互爱,因为人都喜欢别人帮助自己达到目的,而合作最能增加组员之间的接触。 戴维森(Davisen ,N.)定义合作学习七要点是:小组共同完成、讨论、解决难题;小组成员面对面交流;在每组中的合作、互励气氛;个人责任感;混合编组;直接传授合作技巧;有组织的相互依赖。 WJohnson & TJohnson的著述中,把合作学习称为共同学习(Learning Together),并提出共同学习的五要素:正相互依赖(positive interdependence);个人责任感;面对面交互活动(face to face interaction);教授合作技巧(collaborative skills);检查小组交互活动。 本文论述的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问题。本课题所依据的有合作学习理论(杜威哲学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社会心理学与共同学习理论 、认知心理学与共同学习方法 ),建构主义教学论,信息交流理论等。三、模式建构(一)设置课堂合作学习环境传统课堂教学中,信息交流形式通常是师生单向或双向交往,目前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后的“秧田式”座次编排班级的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交流则呈师生多向交往形式,而理想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交流应是立体多层次多向交往和网络式交往(如图),在这种师生交往中,教师成为群体中普通一员,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平等、广泛的信息交流。 师 师 师 生 生 生 生 生 生 生 生 生师生单向交往 师生双向交往 师生多向交往 生生 生生 生 生 生生 生生 师 师 生生 生生 生 生 生生 生生师生立体多层次多向交往 师生、生生、小组间网络式交往1、学习小组组建:根据全班学生的学力(指一个人在学问上达到的程度。其包含学习者通过学习所达到的在知识、能力、技能技巧等方面的水平和在现实水平上所具备的潜力学习的实际可能性 )水平、个体差异组建4人或5人学习小组,尽量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有时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也可以组建同质小组)。每组成员均分配角色、分享领导:先根据学习具体情况每组设主持人、记录员、检查员、报告员(5人组可增设朗读员),经过一段时间后轮换(开始时担任同一角色时间稍长,以后逐渐缩短轮换间时)。建组做到相对平衡、自愿与调整结合、保持动态(组内角色转换、位置轮换,组间位置轮换,个别学生调整等)。2、学生座位编排:根据学生人数及情况可采取多种座位排列方法,如下图所示:扇形排列法: 双马蹄形排列法: * * * * * * * 课 * * * * * * * 桌 * * * * * * * * * * * * 课桌 * * * * 黑板(屏幕) 黑板(屏幕)同组扇形围坐图 学生座位排列图 学生座位排列图“T”型排列: 田字格排列: 梅花形排列: 3、建组原则:每小组的4名或名学生,按综合能力强弱依次编号,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为号,第、号一般为学困生或个别生。编号教师掌握,不公布给学生;但学生座位的安排要按图中编号编座,以利于学力互补,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组建学习小组要遵循以下原则:(1)相对均衡原则。每个学习小组的水平(智力基础、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等)应保持相对均衡,亦即每个小组都有一定数量的学优生与学困生,男女生数量相对平衡。这样建组的好处是每个小组都能讨论起来,小组里学生间能相互帮助和深入交往,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更有利于小组之间在同等条件下展开公平竞争和相互帮助。(2)自愿与调整相结合原则。学生参加哪个小组,首先尽量尊重学生自己意愿,在基本自愿的基础上作适当调整,以保证达到相对均衡。这样做的好处是能更充分地调动每个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3)动态原则。学习小组组建后,并非一成不变,而应在一学期内变动二至三次,及时从人员结构上解决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展开。学生的座位也要求每周轮换,以利于学生的用眼健康。(二)微调语文课程在遵循课程计划、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语文课程进行必要的微调:重新组合部分教学内容,如低年级的集中识字,高年级的提前归类识字;渗透自我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增加合作技巧训练内容,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方法。(三)学习合作技巧学习合作技巧是顺利进行合作的前提保障。根据语文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合作技巧训练,坚持训练常用合作技巧。同时,把合作技巧融入学生日常规范训练和自我教育之中。一般的合作技巧有:表达感谢对感谢的应答;注意听他人讲话;赞扬对赞扬的应答;耐心等候尽量不让他人等候;求助提供帮助;道歉接受歉意;鼓励他人参与对鼓励参与的应答;提问对提问的应答;拒绝对拒绝的应答;有礼貌地打断别人的讲话有礼貌地接受被打断;提建议对建议的应答;询问原因提供原因;寻求反馈提供反馈;批评对批评的应答;有礼貌地表示不赞同对不赞同的应答;让小组返回活动;观察和评价小组活动;说服他人;解释、妥协。等等。(四)课堂教学程序与基本策略1、课堂教学程序:教师合作设计目标呈现引导、解释 参与、诱导巡视指导 补救 异 异 同 同 评 异 奖 步 步 步 步 价 步 励学生明确目标自主学习活动合作学习练习(测验)反馈2、基本策略:(1)设计合作活动,促进目标转化。检查预习,了解学生学习差异;修正合作设计;师生沟通,转学习目标为学生学习需求。(2)引导自主学习,精讲疑难问题。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注重学法指导,善作精要点拨,让学生从学会逐步到会学;启发思维想象,激励发散,褒奖创新。(3)组织合作研讨,师生共同参与学习。根据合作学习原理,运用合作学习技巧,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形式可以多样化:师生合作、同桌合作、小组合作、组间合作、自由合作等;坚持“共同计划、共同行动,相互尊重、相互激励,积极交流、共享资源,分工合作、人人成功”原则,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能力的目的。(4)练习或测验,共同评价(自评、互评、师评、共评);反馈补救,实施奖励。四、合作学习策略识字、阅读、习作是组成语文教学的三大要素。本文亦从此三方面入手探究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策略。(一)识字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识字是现代语文教学中最能体现“少、慢、差、费”特色的教学内容。因此,如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也是本策略研究的主要内容。 1、低年级学生的记忆力特别好,提前打好识字基础,对学生的阅读写作有很大好处。低年级一般以归类识字、集中识字为主,可结合韵文、游戏,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识字过程中逐步养成合作学习习惯。 2、中高年级阅读前归类识字,除在识字时见面,到课文时又复现,所以巩固率高。所用教学时间,只是分散识字的十分之三左右。 而运用合作学习方式进行归类识字更能促进学生的识记效果。 根据生字归类方法,同册生字可分为:可按偏旁归类的生字,可用熟字或熟字偏旁带出的生字,本册尚不能归类的生字。进行归类识字教学时,运用的合作学习策略可设计为“操作讨论交流”法:(1)操作:先分工到各小组(如A组找出“人字立”、“双人立”、“提手旁”、“提土旁”四种左偏旁的生字,B组找出另四类不同偏旁的生字,等等),小组内再分工到个人,每个人在生字表中找出有自己分到的偏旁的生字。(2)讨论:小组内讨论,对照生字表,逐个汇报所找出的生字,读准字音,检查有否遗漏;再总结每类生字的识记方法或规律。(3)交流:全班交流,按偏旁类型进行汇报交流(投影片展示),说出总结出的每类生字的识记方法或规律,并共同评价。(二)阅读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1、“我能我教”(即组合阅读法):(1)学习任务分工(比如根据课文内容划分为几块或几小节,然后分别布置给各小组的某一位学生)。(2)组建“专家”小组:各组拿到相同任务的学生组建新5人组或4人组,共同讨论相同内容,成为该部分内容的“专家”(expert)。(3)我能我教:各专家回到本组,教本组成员(每人都是专家,每人又都是学徒)。(4)组合讨论:各专家“讲授”完,小组成员分别向有关专家提出不懂的或不明确的问题,专家解答或小组讨论。(5)全班交流:汇报小组讨论结果,提出待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6)评价奖励。2、“编号问答”法:(1)给每组学生临时编号(15号)。(2)老师呈示思考问题,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寻求并解释答案。(3)老师叫号,被叫者代表小组回答问题并作一定的解释;每次给所代表的小组评分。(4)统计分数,评价奖励。3、“合作辩论”法:(1)2人组阅读同一段(篇)课文。(2)讨论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3)4人组进行合作辩论(讨论)。(4)汇报结果。(5)评价奖励。4、“思考讨论交流”法:(1)提出问题。(2)独立思考。(3)小组讨论(2人或3人组)。(4)大组交流(5人组)或全班交流。(5)评价奖励。等等。(三)习作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1、“写作讨论交流”法:(1)提出任务。(2)片段或短文独立写作。(3)两人讨论:向对方学习借鉴或向对方提出建议;共同修改。(4)小组交流:展示习作,讨论交流(借鉴或提出修改意见)。(5)独立修改、誊抄。2、“围圈写”:(1)组内每人用一张纸独立写出一个片段或短文。(2)把习作以反时针(或顺时针)方向移交给下一位同学;每人认真阅读得到的习作,并在上面补充写作。(3)再次移交给下一位同学,同样要求认真阅读和补充。以此方式传递一圈,直到习作回到本人手里。(4)本人仔细阅读被同组同学补充修改后的习作,重新整理誊抄成文。 以上合作学习策略不一定是一堂课的完整程序,通常只是课堂教学程序中的合作学习环节。从教学程序也可看出,合作学习并非单独存在于课堂教学中,往往与班级授课相辅相成。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的讲授必不可少,学生个体的自主活动十分重要,公平、合理的竞争也很必要。五、合作学习中的几种关系和几对矛盾(一)合作学习中的几种关系1、师生关系由于合作学习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进行的,所以在学习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以立足于“教”达到用不着“教”,凭借教材的例子让学生能举一反三,并“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根据合作学习的特点,注意下面几点:(1)调控合作学习的活动过程。一是合作学习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座位固定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巡视教学于各小组之间。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随机进入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时间、合作的形式及次数的选择,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活动的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为前提。(2)鼓励人人参与。在合作学习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忌包办代替,越俎代庖。教师要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在合作中畅所欲言,在合作学习中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3)排除不良因素的干扰。学习场所的设置、周边环境噪音的控制,教师教学的态度、生生之间的人际交往等,都有可能干扰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教师要注意排除这些不良因素的干扰,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教学活动真正成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协调的活动。2、群体与个体关系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学习优势,进而形成群体合力,提高学习的整体效益。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活动时,一要考虑个体素质差异,通过互补性学习手段,达到学生群体之间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促进优生更优,以优带中的态势;二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潜在优势,拓宽生生之间交往的深度和广度,利用优差互补的长处,激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3、合作与竞争关系合作和竞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在合作学习中,合作与竞争可以并存,如何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对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合作学习要求在学生之间建立“互助共进”的合作关系,合作学习应是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人际关系在学习中的表现。合作学习中的竞争有两种情况:一是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竞争,这种竞争大多是分层次进行的。二是组际间的学习竞争,这种竞争能促进学生更认真、更投入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在组织学习竞争时,要注意防止学生中出现互相拆台的不良现象,注意从正面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公平的竞争,在竞争中建立良好的合作学习关系。4、 发展智力和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激励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心理参与,能有效地培养非智力因素。因此,在合作学习中,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就必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合作的动机,激发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培养学生的个性品格,磨练学生的学习意志、增强竞争意识等。(二)有效转化合作学习中的几对矛盾1、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情况下,教师是老板、领导、创造者,而学生是雇员、跟随者和使用者;学什么和怎样学都由老师事先安排好;学生组成小组后,他们就学习由教师选好的材料;老师决定谁在哪一组,给出完成任务的时间限制,并由老师做出评价。以学生为中习,又叫以学习者为中心,由学生对课上学什么和怎样学提供意见;这包括决定学什么,以什么方式学,还包括选择同组伙伴,使用小组的频率,小组活动的内容,评价的方式,奖惩措施。2、外加刺激内发动机:外加刺激来源于学生之外的原因,内发动机来自于学生本身。外加刺激指学习为赢得表扬、获得好成绩,从老师、父母、同学或他人处得到奖励;失去刺激,他们就不愿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内发动机指为学习的乐趣而学习,因他们对所学题目感兴趣,或想提高自己;学生在一起学习,不必使用成绩、奖励,或其它奖惩刺激物。3、知识传递知识构建:知识传递是一个来自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概念,认为学生是直接从老师那儿获取知识;封闭型的问题在这种教学中占统治地位;认为小组的作用是合小组成员掌握老师所讲的材料。知识构建是一个认知心理学上的概念,它讲的是学习者在构建他们的知识网络时,通过把新知识和旧知识及兴趣相联系而完成的;认为小组成员合作时的相互影响会给他们提供许多机会来构建知训并努力扩展知识。4、严密的,社会工程师松散的,相信学生能做对:这一问题是指教师在多大程度上相信学生的小组可以不用教师的干预而能很好地合作。六、初步结论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实验探索和不断验证、总结,已初步形成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模式。对这一模式的进一步验证、应用,将对培养学生语文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学校作为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基地,已在此研究基础上,与西师大合作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创新 (Independence Cooperation Investigation Innovation)的教育理念和课程发展”校本课程研究,其中的子课题“合作创新学习理论与策略在学科中的实践研究”已在四川省达州市教科所立项。 在实践研究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诸如:如何更加有效地处理学习过程中合作、竞争和个人活动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课题研究的一大难题。如何评价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如何把合作与创新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合作小组中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合作创新,培养合作创新的良好习惯? 以上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实验中探索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