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病人输液安全管理初探.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53048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门诊病人输液安全管理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门诊病人输液安全管理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门诊病人输液安全管理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门诊病人输液安全管理初探 学 校: 安徽电大开放教育学院 专业类别: 护理学 姓 名: 罗冬梅 学 号: 1134001200442 指导教师: 荣老师 2013年04月28日1、格式不对。要按照学校的综述要求,自己可以依照来修改。行间距、字体大小等2、不可以大段落抄袭哦!其他的看看语句吧门诊病人输液安全管理初探【摘要】 目的: 及时发现和处理门诊输液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输液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合理分配人力资源,规范门诊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严格执行护理工作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结果: 门诊静脉输液差错、事故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加强门诊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提供优质护理是确保病人的治疗得以安全、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门诊;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医院门诊是面向患者的主要窗口,存在着患者多、病情复杂、就诊时间短、用药种类繁多等特点, 静脉输液治疗又是门诊常见的治疗手段,也是临床护理人员使用频率最高的一项无菌操作1。近几年,各医院非常重视门诊输液室的改进,加强管理,从而保证了门诊输液的安全。现将此方面的探讨综述如下。1 国内外静脉输液治疗的现状顶格写。静脉输液的发展有着300多年的历史,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建立了静脉输液护理相关团队和学术组织,至今已形成了静脉输液治疗的临床理论、实践标准和护理管理等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体系1这种应该都是上标下面的也是。专业的静疗护士在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的同时,也为输液治疗提供了最经济的方法。目前,我国的静疗护理专业化刚刚起步,各医院建立的静疗小组均在探索阶段,尚未形成规范化体系1。如何使适应中国国情的静疗护理走向专业化;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如何改善目前静疗护理技术装备的落后状态;如何加强静脉治疗这一有创性介入技术的风险管理;尽快与国际静疗护理专业发展水平接轨,是我们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2 门诊静脉输液存在的问题分析2.1 药液的安全问题目前,静脉用药种类越来越多,更新较快,护理人员对其认识不足,掌握不够。另外,液体在运输过程中,瓶与瓶之间发生碰撞、挤压致瓶身裂痕和瓶口松动,细菌侵入液体产生致热源2。2.2 查对问题门诊用药范围广,难以掌握规律;医生不固定,接受的处方来自全院各科室,个别医师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治疗环境嘈杂,人员活动频繁,容易分散护士的注意力,影响查对;病人姓名相似甚至一样,稍有疏忽就会输错;门诊输液病人随来随输,无法固定床位,增加查对难度2。2.3 配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门诊输液室人员密度大,操作台及空气中都可能有大量的细菌或真菌,护士在配制药液过程中有可能使液体受到污染;联合用药增多,除配伍禁忌外,频繁加药,反复穿刺瓶塞使大量的微粒进入液体中,特别是橡胶塞玻璃瓶粉状制剂。据报道,输液加药和操作时可使微粒物质增加913倍3。2.4 输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消毒不严,出现输液反应;巡视病房不及时,液体输完没及时更换使管内有回血;病人随意调节滴速,致使液体输入过快3。2.5 服务态度问题有些护士工作缺乏主动性,服务态度差,说话语气生硬,沟通解释工作不到位,更有甚者,当患者有疑问时,表现出不屑一顾的神情,致使患者及家属对护士反感,在情绪上与护士对立,而发生纠纷。2.6 法律意识淡薄护士工作中法律责任意识不强,只忙于日常护理工作,不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在医疗活动中规范了护理行为,规定了病人的权利和从医者的义务,如果对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护理常规不加强学习,服务理念滞后,缺乏职业危机感和服务意识4,必将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如门诊病人病情复杂,意外情况发生率高,特别是危重病人,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不注意“证据”的收集和保存,致发生纠纷时出现“举证”困难。护士在护理操作中违反操作规程,工作疏忽大意,忽视患者知情权,未履行告知义务、保密义务等,就会侵犯患者权益引起纠纷甚至诉诸法律5。3 门诊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措施3.1 环境布局要合理门诊输液室是一个病人流动性很强的治疗场所,为了便于观察,保证安全,应分区管理。3.1.1 设置皮试观察区将药敏试验病人集中观察,制作药敏须知警示牌,备齐各种急救药品和物品,出现不良反应便于早发现、早处理。3.1.2 成人输液区放置输液须知警示牌,使病人共同配合,保证输液安全。3.1.3 小儿输液区内设小儿输液床,空气消毒机,根据小儿特点,墙壁涂彩画,空间悬挂各种装饰物品,消除患儿恐惧心理,使其配合输液,利于控制滴速及输液过程观察,避免小儿输液外出时出现安全隐患6。3.1.4 重点观察区放置特殊标志牌,对输液病人加强巡视, 区内常规备抢救药品和物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护士不能离开现场7。3.2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护士接到药房治疗单, 首先要认真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 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史、过敏史、家族史。 核对患者、病历、治疗单与药物, 有疑问的立即查找原因, 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7。对已执行过的医嘱在再实施前要认真询问用药后的反应, 发现医嘱有疑问及时与医生联系。3.3 制订门诊输液核对程序, 并严格按程序实施3.3.1 实行签名、签时制配药者执行完操作后在输液瓶上签名, 执行静脉穿刺者不但要在输液瓶签上姓名、时间,还要在治疗单上签上姓名、时间7。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查找责任者, 另一方面可以查对出患者因主观因素提前或推迟的治疗, 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3.3.2 双向核对姓名制执行输液的护士核对患者的姓名时,先叫一遍患者的姓名,无误后,再让患者自己报出姓名或者用身份证、亲属等方式,至少同时使用两种身份识别方法, 可防止患者因听错姓名发生的差错事故7。3.3.3 严格输液标识多组输液的患者在输液器配上醒目的标识, 巡视护士每隔1530min核对标识1次, 发现无标识的要及时补上, 标识要醒目, 看上去一目了然, 并多次嘱咐患者和陪伴者共有几组输液、还有几组待输的液体, 终止输液前再次核对无误后方能拔针。对无病历和治疗单的患者, 应查对处方, 不能怕麻烦, 凭印象或听信患者的话执行医嘱7。3.4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静脉输液微粒污染加强医护人员的微粒防范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输液区内输液时,不能清扫病室,防止尘土飞扬。加强管理,减少陪护人员,配药室及其他各室病房要定时消毒,包括紫外线消毒与喷洒消毒等。尽量避免混合加药,严格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加药时尽量减少针头对胶塞的穿刺次数,加药后进行澄清度的检查8。3.5 加强相关法律知识培训定期组织护理工作讨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护理风险问题和媒体报道的护理差错事故等进行分析、讨论,定期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进行医疗法律、法规教育,并请专业人士讲解护理纠纷案例,加强每位护士的护理风险意识,以增强法律意识,预见静脉输液护理安全隐患和护理薄弱环节,减少医疗事故争议和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9。3.6 人力资源合理分配目前我国护士无论是绝对或相对数量均严重不足10,王社芬11认为分工明确,定岗定位,设接诊护士、治疗护士、巡回护士能适应输液室工作的高效率和快节奏。根据各班技术含量及所负的责任不同,给予不同的分值的工作量计分,输液班每穿刺一人015 分,配液班配一次药013 分,拔针一次011 分等,使护理工作完成迅速而有效12。合理进行排班,安排毕业12 年护士主要负责成人病人注射,35 年有穿刺经验的护士或护师负责儿童输液注射,减少了因穿刺技术不过关引起的投诉,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满意率13。3.7 提高护士业务素质门诊输液室护士除掌握静脉输液的基本技能外,应具备多科室、多类型疾病的治疗、护理、康复和咨询工作能力,必须加强理论知识及技能的培训14。科室每月组织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及操作训练,并进行考核,促使护理人员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对输液并发症及有可能发生的情况, 制定抢救程序, 并在实际工作中加强训练, 所有护士必须熟练掌握。3.8 加强健康教育健康宣教也是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的重要方面,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可以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能力,提高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依从,提高护理质量。门诊输液不能单纯认为是一种技术操作,应视为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的统一体15,应注意观察患者情绪、想法、感受,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积极参与并配合治疗,从文学教育、语言宣教、形象教育等方面传递医学常识。对于静滴抗癌等刺激性强的药物,输液前应及时告诉病人药物外渗后所导致的后果,嘱病人随时报告输注部位的疼痛和烧灼感觉, 提高病人觉察静脉炎发生的意识16。门诊患者输液教育具有阶段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应采取按需宣教,反复宣教,才能适应健康教育的要求。4 总结社会的进步和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都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医院赖以生存的前提。为此,护理管理者必须加强安全质量管理, 门诊输液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要做到安全、快捷、高效。在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护理安全措施仅仅停留在人员的安全意识、法制观念的教育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考核上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如何把好执行的各个环节。【参考文献】 1 徐艳,花蕾,李淑迦.医院中静脉输液治疗护理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探索.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6):65.2 段素芳.门诊静脉输液的质量控制.护理研究 ,2005,19(10):2152.3 费迎珍.静脉给药中微粒来源及对策.护理研究,2002,16(3):144-145.4 金晓艳,刘晓玲.加强护理管理,预防护理纠纷.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5(1):66.5 蔡德芳,桂鸿斌,李江涛.护理健康教育中潜在的法律责任问题.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200.6 田园,姚秀超,陈燕.病区输液的质量管理.河南外科学杂志,2008,(2):135-136.7 陆娟.门诊输液的安全管理.现代医药卫生,2007,23(3):417-418.8 潘玉萍,朱会霞,王圣美.基层医院静脉输液微粒污染的再讨论. 当代医学(学术版), 2008,14(2):148.9 陈亚燕,陈巧燕.加强护士静脉输液的风险管理.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22(5):452.10 郑玉英.整体护理开展的阻碍因素及干预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2):952-953.11 王社芬.中美临床护理工作比较.实用护理杂志,2002,18(4):75-76.12 韩青.儿科输液室实行护理工作量化管理的体会.现代护理,2001,7(5):46-47.13 黄霜霞,陈燕群,杨嘉丽.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的现状及展望.广西医学,2005,27(2):217-218.14 张立萍,张丽鹃.门诊输液室的护患沟通技巧.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2):1133.15 钟冬秀.应用输液巡视单加强输液病人的管理.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1,21(2):183-184.16 宋林萍,郝秋莲.常见抗癌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5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