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模拟二.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353038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模拟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模拟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模拟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孟津一高20112012学年度上期期中考试语文模拟二编写 许志勇 审稿 李军丽 黄海炎亲爱的同学们: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各卷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含相关读本内容)。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现代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3题。汉字的魅力优于拼音文字说到汉字,不能不提及世界文明史。世界的古代文明,可以说就是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圈,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圈,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印度圈,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圈四大文明。这四大文明之中,前三者互相交往而发展,成为近代文明的源流,只有中国几乎未与其他文化发生关联而独自发展出汉字文化圈。国人对此是充满自豪感的,无论是对汉字的发展历史,还是对汉字所承载的中国独具的文字文明和文化底蕴。但是,由于汉字本身的特点所带来的缺陷,如撰文用字多、字型复杂、难记、难读,在过去几十年中,汉字的发展前景广受汉字文化圈中一些国家的关注和议论。但肯定的一点是,要想准确把握汉字的功过是非,必须仔细回顾和耐心审视汉字所走过的历程,对汉字发展史上的基本事项进行简洁明晰的梳理和叙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现代的汉字发展史,从前印度时代的汉字书写工具材料史到汉字印刷的发展史,那些对汉字有成见的人就会明白:现在就想把拥有四千余年悠久历史、担负着人类文明发展史一翼的汉字塞进博物馆里,还为时尚早。汉字的表记法从古代到现代是连续发展的,从甲骨文、青铜器文字、篆体字,到隶、行、楷,没有文化断层。汉字不是拼音文字。而与汉字、汉学有关的律令制度,如国家概念、产业、生活、文化等,也都跨越广阔的版图,从中国平原,传播至东方的朝鲜、日本,南方的越南,用文字连结了中国与周边世界的文化。虽然多数国家后来又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但依然有着汉字的影响和痕迹存在。如朝鲜的自创文字“谚文”的意思是“非正式”的文字,因而朝鲜“正式”的文字依然是汉字,这跟日本称汉字的“真名”,称自创的文字为“假名”相同,都是出于对汉字的尊崇。但在过去的近百年里,世界潮流曾经缩小了“汉字文化圈”,就连毛泽东、鲁迅等也曾主张废除汉字,认为汉字终将改为世界通用的表音文字,但事实并非如此。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字改革实施拼音文字的作用只不过是充当了学习汉字的辅助工具。韩国在文字政策上曾先后经历了汉字时代和“韩文专用”时代。许多韩国专家指出,抛弃汉字使韩国社会出现了知识、英才哲学和思想的贫困,今天的经济危机,就是韩国半世纪以来推行韩文专用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因为它导致韩国社会出现大量文盲。所以,韩国开始反思,于1991年11月和1994年9月在汉城先后两次举行了“汉字优于拼音文字”的国际汉字学术研讨会,并且成立了“国际汉字振兴协议会”。日本也是如此,它曾减少了可识的汉字字数,但现在又增加了。现在,世界潮流不仅在扩大“汉字文化圈”,还在促使汉字为创造21世纪人类的高度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汉字不仅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根基,而且是能够超越语言的不同而让彼此知晓共通意的人们,透过汉字,不用语音也能达到彼此理解、彼此认同和彼此融合。1从全文看,对“汉字文化圈”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汉字文化圈”是在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圈文明中产生的,它的诞生并不是与其他文化圈交流的结果。B“汉字文化圈”是指通过使用汉字进行交流的文化圈,21世纪的今天,汉字的使用人数正在逐步增长。C“汉字文化圈”是所有会使用汉字的文化人的圈子,而不同于音乐人的“娱乐圈”、政客们的“政治圈”。D“汉字文化圈”是随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而逐渐形成的,汉字文明影响之处,都是“汉字文化圈”的一部分。2对“汉字具有独特魅力”的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汉字是表意文字,因此,透过汉字,不用语音也能实现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畅通无阻的沟通与交流。B汉字的表记法是连续发展的,从甲骨文、青铜器文字、篆体字,到隶、行、楷,没有文化断层。C汉字承载着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文明与文化底蕴,抛弃汉字,就可能出现知识、哲学和思想的贫困。D在四大文明之中,只有中国圈文明几乎未与其他三大文明产生关联而独自发展出汉字文化圈。3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汉字有撰文用字多、字型复杂、难记、难读等缺陷,它的发展前景曾广受汉字文化圈中一些国家的关注和议论。B世界潮流缩小了“汉字文化圈”,所以毛泽东、鲁迅等主张废除汉字,认为汉字终将改为世界通用的表音文字。C回顾和审视汉字走过的历程,包括汉字发展史、汉字书写工具材料和汉字印刷的发展史说明汉字有着旺盛的生命力。D中国推行汉语拼音的实践,韩国日本对汉字的态度变化,说明汉字文化圈有必要并开始重新认识汉字的魅力。二、古诗文阅读(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巨鹿之战 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陈余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钜鹿城。楚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悦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且扫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注释】 钜鹿城,古县名,治所在现在河北平乡西南。卿子冠军,卿子是当时对人的尊称。宋义是上将军,在诸将之上,所以称为卿子冠军。承其敝,承,趁;敝,疲惫。枝梧,抵抗。4、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胜则兵罢 罢,通“疲” B.故不如先斗秦、赵 斗,使相斗C.立羽为假上将军 假,假扮 D.救钜鹿下者十余壁 壁,营垒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 B.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蟹六跪而二螯 以乱易整,不武C.项羽乃悉引兵渡河 D.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6、以下几句话,编成为四组,都能表明项羽有勇有谋的一组是( )()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 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 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 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项羽为鲁公,为次将 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A. B. C. 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充分地表现项羽及其军队的勇猛和超强的战斗力,为后文埋下了伏笔。B项羽认为,虽然若论坐于军帐,运筹决策,他比不上宋义;但是披坚甲执锐兵,勇战前线,宋义比不上他。于是作为次将的项羽心里不服宋义为上将军。C由于宋义不戮力救赵攻秦,拒谏饰非,饮酒高会,“久留不行”,所以项羽杀了他。D项羽军破釜沉舟,抱着必死决心,于是士气大增,无不一以当十,势如破竹地战胜了秦军和诸候的军队,最后诸侯军“无不膝行而前”的臣服。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20分)8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5分) (2)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5分)9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注】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趱:赶快。苫:用草覆盖。(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毛泽东七律 长征)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 。 (徐志摩再别康桥)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王) 其身正, ;其身不正, 。 (论语子路) 岁寒, 。” (论语子罕)其身正, ;其身不正, 。(论语子路)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西南联大的闻一多闻一多在联大中文系讲楚辞、古代神话和唐诗三门课,立论新颖,考证严密,深受学生欢迎。他的古代神话课,图文并茂,用整张的毛边纸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因此,不单是联大中文系、文学院的学生争着听这门课,就连理学院、工学院的学生也赶来听。闻一多是一位浪漫的诗人,他会把讲课变成一个充满诗意的过程,所以他把上午的课换到了晚上。七点多钟,电灯已经亮了,闻一多穿着深色长衫,抱着几年来钻研所得的大叠大叠的手稿抄本,昂然走进教室。学生们起立致敬又坐下之后,闻一多也坐下了;但并不马上开讲,却慢条斯理地掏出纸烟匣,打开来对着学生和蔼地一笑:“哪位吸?”学生们笑了,自然不会有谁真的接受这绅士风味的礼让。于是,闻一多自己点了一支,长长的吐出一口烟雾后,用非常舒缓的声腔念道:“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为真名士!”之后才开始讲课,有时讲得兴致盎然,闻一多会把时间延长下去,直到月光洒满校园的时候,才带着清凉的露水回到他的新南院住宅。闻一多讲唐诗是联大叫座的课。他原来就是诗人,对唐诗的理解,其见解和感受有别于其他学者。闻一多最赞赏五言绝句,认为五言绝句是唐诗中的精品,二十个字就是二十个仙人,容不得一个滥竽充数。汪曾祺说:“能够像闻一多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因为闻先生既是诗人,又是画家,而且对西方美术十分了解,因此能将诗与画联系起来讲解,给学生开辟了一个新境界。”他讲唐诗,不蹈袭前人一语。将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一起讲,特别讲到“点画派”。中国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讲唐诗的,闻一多当为第一人。闻一多特别欣赏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他的宫体诗的自赎一文中,曾把这首诗评价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首诗有浓厚的唯美倾向,却带有几分人生幻灭、虚无颓唐的意味。何兆武评价说:“闻先生的思想主潮早年和晚年是一以贯之的,本质上还是个诗人,对美有特别的感受,而且从始到终是一包热情,一生未曾改变过。”唐诗中有这样空灵唯美的诗意,有人生幻灭的虚无感,更重要的是,唐诗中的人间疾苦更能引起闻一多的感触。闻一多经常跟学生说起这样的事情,说完以后就讲唐诗,讲杜甫的三吏三别,他愤怒地说:“为什么隔了一千多年了中国的事还是这样悲惨,比那时候还不如?”学生还因此有这样一个作业“给蒋委员长的一封公开信”,令他们记忆深刻。抗战期间,看到国家糟糕到这步田地,闻一多如坐针毡,他在给学生臧克家的信中写道:“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火烧得我痛,却没有能力炸开那禁锢我的壳,放射出光和热来。”以1943年为时间标记,闻一多走出书斋,从一个学者变成了一个激情喷发的民主斗士,在许多公开场合作“狮子吼”。1946年西南联大开始分批北上,为了工作需要,他坚决留在昆明。在白色恐怖下,1946年7月11日,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惨遭暗杀,闻一多的处境十分危险,但他置生死于度外。7月15日,他义无反顾地前往参加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面对国民党特务,他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悲愤地表示为了民族“要像李先生一样,前足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的坚定决心。追悼会后,又出席了民盟在民主周刊社为李公朴被暗杀事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当天下午在回家途中即遭到国民党特务杀害,时年不满48周岁。(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闻一多的课堂氛围富有诗意,为了创造意境,他可以把时间改到晚上,映着灯光和月光给学生讲。课堂上的闻一多很有名士风度。B闻一多将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一起讲,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讲诗歌的,闻一多当为第一人。来源:学#科#网Z#X#X#KC闻一多特别欣赏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认为这首诗带有几分人生幻灭、虚无颓唐的意味。D闻一多也是美术家,他不仅善于鉴赏中外各种风格的画作,而且能将绘画意境和诗歌意境融为一体。E闻一多写:“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火烧得我痛,却没有能力炸开那禁锢我的壳,放射出光和热来。”这句话是在痛苦自己没有迸发出激情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2)第四段末引用何兆武的评价:“闻先生的思想主潮早年和晚年是一以贯之的,本质上还是个诗人,对美有特别的感受,而且从始到终是一包热情,一生未曾改变过。”你怎样理这句话的含义?(6分)(3)从本文来看,闻一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分点陈述。(6分)(4)关于闻一多的牺牲,有人十分敬佩,有人十分惋惜。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阐明自己的看法。(8分)六、(15分)1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间或/从不间断摭拾/横遮竖拦疏浚/提前竣工庇佑/惩前毖后B纤巧/纤尘不染铜臭/乳臭未干恰当/安步当车应届/应有尽有C怂恿/毛骨悚然摹绘/装模作样开拓/落拓不羁着眼/着手成春D晕厥/月晕而风奢靡/靡靡之音侪辈/跻身文坛稽首/无稽之谈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巴金在晚年以“说真话”的勇气和平易近人的文字,倾心创作随想录,反思自我,拷问灵魂,其作品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高峰。 B“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不孚众望的中国航天人为大家奉献了这次“天神拥吻”的盛景。 C热播电视剧蜗居针砭时弊,描述了当今都市持续攀升的房价下各阶层的生活情状,引起了观众的共鸣,但瑕不掩瑜,剧情过多讲述了社会的不良现象,有炒作的嫌疑。 D阅读使人充实。掌一盏孤灯,品一口香茗,在浩如烟海的历史著作中,与神遇已久的古人邂逅,真有说不出的畅快。2.C项,“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句中先说的是剧情的优点“瑜”,后说的是剧情的不足“瑕”,应使用“白璧微瑕”。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69岁的农村老太柴小女为救4名落水儿童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她的事迹感动了十里八乡,感动了万千网友,被众多网友称为“最美奶奶”。B据称,各大商业银行限制信用卡在支付宝网上交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套现可能产生的呆坏账风险,为此商业银行出台了一系列新措施。C七十二疑冢、许昌城外、漳河水底、铜雀台下,一千多年来,曹操墓到底在哪里,谜团重重。这一问题随着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二号墓地的考古挖掘得以解开。D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茅台“耍酒疯”,短短的1个月内,西安市场飞天茅台的零售价以平均每天10元的速度上涨,一个月涨了308元,涨至1 788元。年初的茅台限价令成了摆设,价格“闻节而动”,中秋节成了中秋“劫”!3、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偷换主语,“被称为最美奶奶”的主语应为“柴小女”。B项句式杂糅,“的主要目的”“为了”保留其一即可。C项“问题”与“解开”主谓搭配不当,可将“问题”改为“谜团”。答案:D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标题与词牌有严格的区别,标题表明词所涉及的内容,词牌是与音韵相配合的乐调,二者分别表示词的内容和形式。B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主要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有时为了突出谋臣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C“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它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形式上的束缚,不讲究格律,不讲究押韵。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全书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和表,共一百三十篇。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4C(C项中新诗也有格律和押韵。) 1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先生博闻强识,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的出。有时候 , , , , , 。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敲几下之后 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 他背诵到酣畅处 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 忽然记不起下文 记忆力便又畅通A、 B、C、 D、http:/www.ks5u.com/Blog/?UserId=99760917. 论语是一部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书,值得我们认真阅读、仔细品味。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这话虽有些夸张,但精读细研这一千古不朽名著,一定能使我们受益无穷。结合你自己的阅读,谈谈你对“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理解。(不少于60字)(8分)18.指出下列对联所写的历史人物。(每个1分,共5分)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半碎霸图空。_ _督亢图中不杀人;成阳殿上空流血。_ _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_ _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_ _先师功德垂青史,儒学精华照五洲。_ _19、假如你所在的学校要开展“图书漂流”的读书活动,你要放漂大卫科波菲尔一书,请你写一段话对该书作一简要介绍,可以从作者、内容、主题、人物、等方面谈起。要求字数在100字左右。(5分)16、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代表作,书中包含了作家本人的许多生活事实。小说以大卫科波菲尔的成长史为主线,主要写了大卫科波菲尔经受人间磨难,饱尝人间辛酸,经过不懈奋斗,终于获得了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5分)20.仿照下联对“中国历史书”的述说,请你以“语文课本”为对象写出上联。要求:合乎对联的基本写法; 要反映出语文课本的特征。(6分) 语文课本: 中国历史书:揽古今风雨,凸显华夏脊梁,点点滴滴,诉说天道沧桑。21、收中外佳作,展现文学画廊,字字句句,刻画人间善恶。(内容符合语文课本特征2分,对偶2分,上联末字为仄声下联为平声1分,表达晓畅1分,)七、(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地狱里,一大群人手拿长勺围着一桶汤,却因为勺太长而够不到自己的嘴,就这样人人只能“望汤兴叹”,愁眉苦脸;天堂里,一大群人也是手拿长勺围着一桶汤,虽然勺柄也长,但大家都舀起汤来喂对方,这样就都高高兴兴地喝到了汤。 你从材料中得到哪些感悟?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精美时文】 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 史铁生 现在我常有这样的感觉: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一夜一夜耐心地等我。不知什么时候它就会站起来,对我说:嘿,走吧。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徐志摩这句诗未必牵涉生死,但在我看,却是对生死最恰当的理解,作为墓志铭真是再好也没有。 我正在轻轻地走,灵魂正在离开这个残损不堪的躯壳,一步步告别着这个世界。这样的时候,不知别人会怎样想,我则尤其想起轻轻地来的神秘。 生我的时候天降大雪。一天一宿罕见的大雪,路都埋了,奶奶抱着为我准备的铺盖趟着雪走到医院,走到产房的窗檐下,站了半宿,天快亮时才听见我轻轻地来了。母亲稍后才看见我来了。奶奶说,母亲为生了那么个丑东西伤心了好久,那时候母亲年轻又漂亮。这件事母亲后来闭口不谈,只说我来的时候“一层黑皮包着骨头”,她这样说的时候已经流露着欣慰,看我渐渐长得像回事了。但这一切都是真的吗? 我蹒跚地走出屋门,走进院子,一个真实的世界才开始提供凭证。 太阳晒热的花草的气味,太阳晒热的砖石的气味,阳光在风中舞蹈、流动西蕃莲顾自开着硕大的花朵,蜜蜂在层叠的花瓣中间钻进钻出,嗡嗡地开采。蝴蝶悠闲飘逸,飞来飞去,悄无声息仿佛幻影。枣树下落满移动的树影,落满细碎的枣花。青黄的枣花像一层粉,覆盖着地上的青苔,很滑,踩上去要小心。天上,或者是云彩里,有些声音,有些缥缈不知所在的声音风声,铃声,还是歌声?说不清,那声音清朗,欢欣,悠悠扬扬不紧不慢,仿佛是生命固有的召唤,执意要你去注意他,去寻找他、看望他,甚或去投奔他。 我迈过高高的门槛,艰难地走出院门,眼前是一条安静的小街,细长、规整,两三个陌生的身影走过,走向东边的朝阳,走进西边的落日。东边和西边都不知通向哪里,都不知连接着什么,惟那美妙的声音不惊不懈,如风如流 梦是什么?回忆,是怎么回事? 倘若在五十光年之外有一架倍数足够大的望远镜,有一个观察点,料必那些情景便依然如故,天空中美妙的声音,便一如既往。如果那望远镜停下来,停在五十光年之外的某个地方,我的一生就会依次重现,五十年的历史便将从头上演。真是神奇。很可能,生和死都不过取决于观察,取决于观察的远与近。比如,当一颗距离我们数十万光年的星星实际早已熄灭,它却正在我们的视野里度着它的青年时光。 时间限制了我们,习惯限制了我们,谣言般的舆论让我们陷于实际,让我们在白昼的魔法中闭目塞听不敢妄为。白昼是一种魔法,一种符咒,让僵死的规则畅行无阻,让实际消磨掉神奇。所有的人都在白昼的魔法之下扮演着紧张、呆板的角色,一切言谈举止一切思绪与梦想,都仿佛被预设的程序所圈定。 因而我盼望夜晚,盼望黑夜,盼望寂静中自由的到来。 甚至盼望站到死中,去看生。 我的躯体早已被固定在床上,固定在轮椅中,但我的心魂常在黑夜出行,脱离开残废的躯壳,脱离白昼的魔法,脱离实际,在尘嚣稍息的夜的世界里游逛 风,四处游走,串联起夜的消息,从沉睡的窗口到沉睡的窗口,去探望被白昼忽略了的心情,我一心向往的只是这自由的夜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