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南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2别云间 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三年为抗清兵东走西飘荡,今天兵败被俘作囚入牢房。无限美好河山失陷伤痛泪,谁还敢说天庭宽阔地又广。已经知道黄泉之路相逼近,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鬼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灵旗下面要将故乡河山看。 3 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宣室:汉未央宫前正室;、逐臣:指贾谊曾被贬谪。、才调:才气。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可惜他不垂询民生却是穷究鬼神。这是一首托古讽时,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4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烦 一作:频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注释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诗题下有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古典诗歌中常以问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平。这首诗的首联也是如此。“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一问一答,一开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5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朝代:宋代作者: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译文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 注释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莫言:不要说。赚得:骗得。空喜欢:白白的喜欢。拦:阻拦,阻挡。.这首诗作于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的时候。诗人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故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便被外放做官。作者途经松源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一个“空”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放”、“拦”等词语的运用,赋予“万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第一句当头喝起,“莫言下岭便无难”,这是一个富于包孕的诗句,它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困难的种.6淮中晚泊犊头朝代:宋代作者:苏舜钦北宋诗人,字子美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译文春天的阴云,低垂在草色青青的原野上,时而可见在那幽静的地方,有一树红花正在开得鲜艳耀眼,天晚了,我把小船停泊在古庙下面,这时候只见淮河上面风雨交加,眼看着潮水渐渐升高。注释淮:淮河。犊头:淮河边的一个地名。犊头镇,在今江苏淮阴县境内。春阴:春天的阴云。垂野,春天的阴云笼罩.这首小诗题为“晚泊犊头”,内容却从日间行船写起,后两句才是停滞不前船过夜的情景。诗人叙述中所见的景象说:春云布满天空,灰蒙蒙地笼罩着淮河两岸的原野,原野上草色青青,与空中阴云上下相映。这样阴暗的天气、单调的景色,是会叫远行的旅人感到乏味。幸而,岸边不时有一树野花闪现出来,红的,黄.7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白朴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那刎颈交,却有几个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白朴一生悠游不仕。(1)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_ (2)本诗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渔夫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3分)_ 参考答案:zx98.com6(1)答案:用“黄芦”“白蘋”“绿杨”“红蓼”等自然景物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絢丽多姿画面,提供了渔夫远离尘嚣的生活环境,从而表现了渔夫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情致;同时点出此时的时令是秋天,为下文的“秋江”做了伏笔。(每点1分) (2)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渔夫形象。诗中渔夫生活在远离尘嚣的环境中,过着像鸥鹭那样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寄寓了自己厌弃功名、鄙弃官场、流连山水甘心淡泊宁静、追求自由的品格情操。(每点1分)8寿阳曲远浦帆归朝代:元代作者:马致远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译文夕阳西下,酒家里好像也显得宁静闲适,只有几只船儿还未曾靠岸。空气里弥漫着花香,连水好像也变得香了,茅舍也进入了夜色之中。断桥头上卖鱼的人也散了。注释浦:水边。酒旆(pi):酒店的旗帘,酒家悬于门前以招徕顾客。两三航:两三只船。航:船着岸:靠岸.有文场“曲状元”之称的马致远,其散曲描绘的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这首曲是他所作的潇湘八景组曲中的一首。湘水从广西发源,流经湖南零陵,与从九嶷山北流的潇水会合,称为潇湘(今称湘江),流入洞庭。宋人曾画潇湘风景山水画八幅,称为“潇湘八景”。这支小令,描画出水村小镇黄.9作品内容编辑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谁说没有军装?吾与君同穿那件长袍。国家发兵征战,整理好我们的长戈与短矛,与君同仇敌忾。谁说没有军装?吾与君同穿那件衬衫。国家发兵征战,整理好我们的铁矛和大戟,与君协助歼敌。谁说没有军装?吾与君同穿那套罩衣。国家发兵征战,整理好我们的铠甲与兵器,与君共赴国殇。10满江红怒发冲冠(宋岳飞)怒发(髪)冲冠,凭栏(亦作“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2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潇潇:形容雨势急骤。长啸:大声呼叫。 汉司马相如 上林赋:“长啸哀鸣,翩幡互经。” 宋岳飞 满江红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许地山 空山灵雨生:“它在竹林里长着的时候,许多好鸟歌唱给它听,许多猛兽长啸给它听。三十功名尘与土:三十年来,建立了一些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等闲:轻易,随便。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朝天阙:朝见皇帝。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又,明王熙书满江红词碑作“朝金阙”。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11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碣(ji)石:原渤海边的一座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大约在6世纪中叶以后,碣石山前的近岸成为陆地而离渤海较远,使碣石山不再成为观海的胜地。沧海:大海。海水苍青色,因此称沧海。澹澹(dn):水波动荡的样子。竦(sng)峙:挺立。“竦”和“耸”相同。“幸甚”两句:这是为配合音乐的节律而附加的,每一章后面都有,跟正文没有什么关系。鵾(kn)鸡:古书上说的一种形似天鹅的大鸟。鸷(zh)鸟:凶猛的鸟。镈(b):古代锄类农具。流澌(s):江河解冻时流动的冰块。蘴(fng):古同“葑”,芜菁。藾(li):蒿类植物。神龟:古人将它作为长寿动物的代表。竟:终了。盈缩:指寿夭。盈,长。缩,短。112王安石的孤桐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注】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愠:疾苦,怨愤。相关试题及阅读答案(1)从诗的内容上看,这是一首 诗。(2)这首使用什么样的抒情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作简要分析。(3)前六句描写了孤桐怎样的特点? (2分)(4)分析作者借托“孤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5)请你用两到三个词语概括一下诗中所描绘的梧桐树形象的主要特征。(4分)(6)诗人为什么要以“孤桐”作为本诗的标题? 请简要谈淡你的看法。(4分)阅读答案:1、咏物。2、本诗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孤桐天生枝繁叶茂,古都却干直入云,深深扎根于大地,越老越强,越是暴露越是茁壮的特点,表达作者的人生追求: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年龄越大、环境越恶劣,意志越顽强,甘愿为百姓解除疾苦而献身。3、根深叶茂,高大粗壮。(2分)4、表达作者的人生追求: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年龄越大、环境越恶劣越顽强);为民造福,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3分)5、孤寂(孤傲、孤高)、正直、虚心、顽强(不屈)、奉献等等。6、本诗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孤桐的形象来抒发自己作为一个杰出的改革者却不被人理解的孤寂(或曰天才都是寂寞的)之情。(答出“托物言志”得1分,答出孤桐命意得3分)注释天质:天生的性质。森森:形容树木茂盛繁密。寻:古代度量单位,八尺为一寻。凌霄:形容桐树长得高,接近了云霄。弥:更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怨恨。斫:砍,斩。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梧桐树天生就能长得茂盛繁密,岿然屹立,拔地高达几百寻。穿越了云霄,也不屈服,这是由于深深扎根大地的缘故。岁月越久根越壮实,太阳越炽烈叶子越浓密。政治清明时,时时想着解决民间疾苦(像帝舜抚琴唱的那样),愿被砍伐制作成五弦琴。13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 黄庭坚 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注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8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6分)9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夸张了。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参考答案】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天上掠过归雁;进而作者仿佛已由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望着归雁,就想唤一条小船归去;突然,耳旁响起朋友的声音:这是一幅画。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作真景了。作者从画面引出真景,再从真景返回画境。答出画境的,给2分;答出想象中的真景的,给2分;答出从画面引出想象中的真景,再返回画面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不恰当。表面看,这首诗确有不合常理处,但其实十分高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欣赏画中景色而产生幻觉的一种独特感受,从而赞赏画的高度逼真。批评者却未能领悟诗的这种佳趣。答出诗表面不合理其实很高妙的,给2分;能简要说明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认为前人的说法恰当,只要言之成理,也可给分。听蜀僧濬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注绿绮:古代名琴。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 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答:(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答: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答案网整理16(6分)(1)“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 “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2) 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 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钩时得小溪鱼,饱卧花阴兴有余。 自是鼠嫌贫不到,莫惭尸素在吾庐。 林和靖似乎以为老鼠不到他家里,是因为他家里穷,而不直接承认这是猫儿捕鼠的功劳,这也许是写诗的时候故作波澜之笔,并非真意。但是,他看到猫儿吃饱了就在花荫中一躺,无所事事,却并不责怪,这恰恰表明他确实懂得了养猫的作用。但也有人说他是借猫来嘲讽贪官污吏的。官仓鼠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1-22注释译文编辑官仓(cng):官府的粮仓。斗(du):古代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一作“牛”。健儿:前方守卫边疆的将士。谁遣(qin):谁让。朝朝(zhozho):天天。君:指老鼠。13官府粮仓里的老鼠,肥大得像量米的斗一样,看见人来开启粮仓也不逃走。守卫边疆的将士没有粮食,辛劳的老百姓正在挨饿,是谁天天把官仓里的粮食送入你们这些官仓老鼠嘴里去的呢?3这首诗,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揭露官仓管理不善,细细体味,却句句是对贪官污吏的诛伐。诗人采用的是民间口语,然而譬喻妥帖,词浅意深。他有“斗”这一粮仓盛器来比喻官仓鼠的肥大,既形象突出,又点出了鼠的贪心。最后一句,又把“鼠”称为“君”,俨然以人视之而且尊之,讽刺性极强,深刻地揭露了这个是非颠倒的黑暗社会。5文言文十四.关汉卿曲二首 (一)基础积累 1.给下列汉字注音 恁()斫()拂()斜() 2.根据词语搭配,用恰当的动词填空 (1)我_的是梁园月,_的是东京酒,_的是洛阳花,_的是章台柳。 (2)你便是_了我牙、_了我嘴、_了我腿、_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 (二)熟读精思 1、一枝花不伏老中自夸多才多艺的诗句是_; 其内在的含义是_ (三)课后能力迁移 1.下列各项中,对四块玉别情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点相思几时绝”是全曲重心,巧妙地表达了无休无止的相思之苦。 B.“凭栏袖拂杨花雪”写出女主人完全沉浸在离别之情当中而忘却了周围一切的情状。 C.“溪又斜,山又遮”写的是情人沿山溪而行的场面。 D.作者用“凭阑”、“溪斜”、“山遮”之景,突出“人去”后的情态和意绪。 2、下列对一枝花不伏老中“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铛铛一粒铜豌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 A、表现了作者桀骜不驯的个性,与世俗抗争的激情根据四块玉别情的意境,将它改写成200字左右的语体文。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自从那天送你远去,我心里总是对你难舍难分,这一点点相思绵绵不断,什么时候能停止?。 我依靠着栏杆,凝视着情人的远去,伫立了良久;片片像雪一样洁白的柳絮,落在我向你挥别的衣袖上。你的身影已看不见了,只见弯弯曲曲的小溪向东流去,重重的山峦遮住了你运得的道路,心上的人他真的走远了。天净沙秋朝代:元代作者: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太阳渐渐西沉,已衔着西山了,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多么的孤寂,拖出那长长的影子。雾淡淡飘起,几只乌黑的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花朵,在风中一齐摇曳着.白朴杂剧代表作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取材于唐人陈鸿长恨歌传,取自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句。剧写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故事。其情节是:幽州节度使裨将安禄山失机当斩,解送京师。唐明皇反加宠爱,安遂与杨贵妃私通。因与杨国忠不睦,又出任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反.一、天净沙秋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枯藤缠绕的老树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孤独的瘦马。夕阳已经朝西落下,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天涯。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水仙子咏江南朝代:元代作者:张养浩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阳光照耀江水,腾起了薄薄的烟雾,两岸人家彩绘的屋檐相连,画梁相接。江面上荷花丛生秋光恬淡,看沙鸥正在江面上一次次飞舞盘旋,家家珠帘里飘出香风。美丽的船只好像从天边驶来,酒家的旗帜迎风招展。真让人喜爱啊,江南!注释“一江烟水”句:意思是说阳光照耀江水,腾起了薄薄的烟雾。烟.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两句采用对偶的写法,从大处落笔,先描写江上之景,雾霭弥漫,烟云缭绕,再写两岸人家,鳞次栉比,画梁相接,正合乎水仙子的曲牌作法。首句画出一幅天然美景,江面经晴日照射,氤氲荡漾,更显出烟水迷茫之致。次句“两岸人家接画檐”写出了江南地区人口稠密和繁华富.正宫】醉太平_堂堂大元,朝代:元代作者:未知作者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黔 无驴( ) 好 事者( ) 庞 然大物( ) 远 遁( ) 窥 之( ) 稍近益狎( ) 跳踉( ) 以为且噬己也( ) 二、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 庞然大物( ) 憖憖然( ) 他日( ) 虎大骇( ) 益习其声( ) 驴不胜怒( ) 计之曰( ) 技止此耳( ) 三、填空。 1.黔之驴选自 ,作者_ _ ,字 _ _代文学家。黔,地名,包括现 、 等省的部分地区。 2.古代散文,简称古文,是和_相对的文体。唐朝_ _、_等人提倡古文运动,在文学史上形成了以_、_、_、_、_、_、_、_为代表的唐宋八大家。 能力训练 四、认真阅读全文,完成文后各题。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_憖憖_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_,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蔽林间窥之( )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蔽林间窥之( ) 远遁 ( ) 以为且噬己也( ) 蹄之( ) 2.翻译下列句子。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译: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译: 驴不胜怒,蹄之。 译: 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 3.写出出自这个故事的两个成语。 4把第二分为三层并概括出各层大意。 5仔细阅读课文,注意文中是怎样表现虎的心理变化的,写出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 答: 6.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什么道理 。 答: 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6.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什么道理 。 答: 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7.老虎的心理描写。答: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 莫相知 以为且噬己也 计之曰:“技止此耳!”8.这则寓言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答:参考答案: 自主积累:一、qin ho png dn ku xi ling sh 二、巨大的样子 小心谨慎 另外 害怕 渐渐 忍受 考虑 本领 三、1柳河东集柳宗元 子厚 唐 四川 贵州 2骈文 韩愈 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 曾巩能力训练:四、1偷看 逃走 咬 用脚踢 2老虎见了它,是巨大的样子,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了。虎又渐渐靠近驴子,进一步戏弄它,碰闯、依靠、冲撞、冒犯它 驴禁不住发起怒来,用蹄子踢老虎。于是跳起来大声吼着,咬断驴的喉咙,吃光它的肉,然后才离开。3庞然大物 黔驴技穷 4一层:(“他日”至“终不敢搏”),写虎对驴“鸣”的反应;二层:(“稍近”至“技止此耳”),写虎进一步大胆试探,激怒驴使出“蹄之”的绝招,终于识破驴的真相;三层:(“因跳踉”至“乃去”),写虎吃掉驴,得胜而去。5以为神 莫相知 以为且噬己也 觉无异能者 终不敢搏 技止此耳 6貌似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8.驴。这则故事由虎的正面描写来描写驴的外强中干,从而起到讽刺的作用。黔之驴练习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 窥之( ) 远遁( ) 虎大骇( ) 黔之驴( ) 好事者( ) 益狎( ) 跳踉( ) 且噬己( )2与“驴不胜怒”的“胜”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 ( )A美不胜收 B百战百胜 C引人入胜 D不胜其烦3下面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哪一项不正确? A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驴)以入。 B至则无可用,(驴)放之山下。 C(虎)以为(驴)且噬已也,甚恐。 D然(虎)往来视之,觉(驴)无异能者。4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1)然慭慭然( ) (2)因虎因喜( ) 然往来视之( ) 因跳踉大嘲( ) (3)去乃去( ) (4)益稍近益狎( )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益习其声( )(5)以为以为神( ) (6)则至则无可用( )以为且噬己也( ) 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 )5分别从老虎和驴的角度写出课文给你的启迪。 从老虎的角度: 从驴的角度: 6“黔驴技穷”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请模仿下面对成语“揠苗助长”的释义,试解释“黔驴技穷的意思。(要求:成语故事情节须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能全文翻译,100字左右) 【揠苗助长】春秋时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禾苗生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 (见于孟子公孙丑) 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而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黔驴技穷】 二、阅读理解、分析(一)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1)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呜,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2)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咽,断其喉,尽其肉,乃去。7解释下列加点词。船载以入( ) ( ) 庞然大物( )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 ) ( ) 憖憖然( ) 虎大骇( ) 以为且噬己也 ( ) ( ) 远遁 ( ) 觉无异能( )益习其声( )( ) 蹄之( )稍近益狎( )( )荡倚冲冒( )( )( )( ) 计之曰( ) 断其喉( )技止此耳( )( )( ) 尽其肉( ) 乃去(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虎见之,宠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9请用选文原句在下面横线上写出老虎逐渐接近驴的过程。虎见之 10仔细阅读课文,注意文中是怎样表现虎的心理变化的,写出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 11“稍出近之”、“稍近益狎”两句中的“稍”是什么意思?这两个字对表现“老虎”有什么作用? 12选文用词精炼而传神,请以“蔽林间窥之”中的“窥”为例作具体分析。(2分) 13有同学说,文中的老虎连驴都害怕,是只“胆小虎”。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理由。 14把第二段分为三层并概括出各层大意。 15、认真阅读课文,分别用一个词或短语来概括驴子与老虎的性格特点。 (二)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三戒黔之驴) 【乙】临江之人,畋(音tin,打猎)得麋麑(音m n)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音d,惊吓)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致死不悟。(三戒临江之麋)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 ) 益习其声 驴不胜怒 普少习吏事(赵普) 亦荆吴形胜之最也(黄鹤楼) 虎因喜 以为神 问塔动之因(梵天寺木塔) 以为犬良我友 自是日抱就犬 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7下列句中加点词与“蹄之”的“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B富人于五所园也 C鞭数十,驱之别院 D遂以名楼8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 9三戒是柳宗元谪居永州时所写,借糜、驴、鼠三种动物的可悲结局,讽刺社会上的三种人。读后请思考作者讽刺的是哪些人。 (三)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益习其声 蔽林间窥之 香远益清(爱莲说) 坐窥井邑(黄鹤楼) 乃去 至则无可用 太祖乃悟(赵普) 至于园可无憾矣(于园) 尽其肉,乃去 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7甲乙两文中共有四个句子含“者”字,其中一个“者”的意思和用法与其它三个不同。这个句子是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2)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9“黔驴之技、黔驴技穷、庞然大物”均是由这则故事中演化出来的成语,请运用这三个成语,简洁地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 10老虎和眇者对陌生事物有不同的认识过程和结果,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黠鼠赋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苏子在夜里坐着,有只老鼠在咬(东西)。苏子拍击床板,声音就停止了,停止了又响起一次。(苏子)命令童子拿蜡烛照床下,有一个空的箱型器具,老鼠咬东西的声音从里面发出。童子说“啊,这只老鼠被关住就不能离开了。”(童子)打开箱子来看里面,空空的一无所有。(童子)举起蜡烛来搜索,箱子中有一只死老鼠,童子惊讶地说:“老鼠刚才是在叫的,怎么会突然死 了呢?以前是什么声音,难道是鬼吗?”(童子)把箱子翻过来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走了。就是再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 苏子叹了口气说:“怪了,这是老鼠的狡猾!(老鼠)被关在箱子里,箱子是坚硬的、老鼠不能够钻透的。所以(老鼠)是在不能够咬的时候咬(箱子),用声音来招致人来;在没有死的时候装死,凭借装死的外表求得逃脱。我听说生物中没有比人更有智慧的了。(人)能驯化神龙、捉住蛟龙,能用龟壳占卜、狩猎麒麟,役使世界上所有的东西然后主宰他们,突然被一只老鼠利用。陷入这只老鼠的计谋中,吃惊于老鼠从极静到极动的变化中,人的智慧在哪里呢?” (我)坐下来,闭眼打盹,自己在心里想这件事的原因。好像有人对我说“你只是多学而记住一点知识,但还是离道很远。你自己心里不专心,又受了外界事物的干扰、左右,所以一只老鼠发出叫声就能招引你受它支配,帮它改变困境。人能够在打破价值千金的碧玉时不动声色,而在打破一口锅时失声尖叫;人能够搏取猛虎,可见到蜂蝎时不免变色,这是不专一的结果。这是你早说过的话,忘记了吗?”我俯下身子笑了,仰起身子又醒悟了。(我)于是命令童子拿着笔,记下了我的文章。黠鼠赋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狸狌,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狌无所食,饥而嗥。束氏日市肉啖之。狸狌生子若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嗥,嗥则得肉食。食已,与与如也,熙熙如也。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瓮者,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鬣,又磔磔然,意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狌怖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1-6卫地有一个姓束的人,所有世间东西他全都不爱好,他只喜欢蓄养猫。猫是捕捉老鼠的动物,姓束的人蓄养到了一百多只,住宅周围的老鼠都将要被抓捕完了。猫没什么吃的,饥饿了因而嗥叫。姓束的人每天买肉喂猫。猫生出来的子辈和孙辈,因为吃肉的原因,竟然不知道世间有老鼠;它们只要饿了就嗥叫,嗥叫就得到肉吃。猫吃完了,懒懒散散的样子,和悦快乐的样子。城南有个读书人家里以老鼠为患,老鼠成群结队地行走,有的老鼠还掉进了瓮中,读书人急忙从姓束的人那里借了猫用来去除去鼠患。狸狌看见老鼠的两只耳朵高耸,眼睛鼓起显露在外面像黑漆一样贼亮,有红色的胡须,又吱吱地鸣叫,猫料想老鼠是奇怪的生物,沿着装有老鼠的瓮的边沿行走,不敢下去。读书人非常生气,把猫推到瓮中。猫很害怕,对着老鼠大声嗥叫。过了很久,老鼠估计猫没有其他的技能,咬它的脚,猫用力纵身逃出1.举世之物:所有世间的东西。举,全。2.咸无所好:全都不爱好。咸,都。无所,没有什么。3.唯:只。4.畜:畜养。5.狸狌,野猫,这里是指猫。6.家东西:泛指住宅周围。7.且:将要。8.尽:完,没有。9.嗥(ho):野猫吼叫。10.日市肉啖之:每天买肉喂养它们。日,每天。市,买。啖,吃,这里是指喂。11.若:及,与。12.以啖肉故:因为吃肉的缘故。以,因为。啖,吃。故,原因,缘故。13.但:只,仅仅。14.辄:就。15.食已:吃完。16.与与如也:原指走路慢腾腾的样子,这里形容懒懒散散的样子。17.熙熙如也:和悦快乐的样子。18.南郭:城南。19.士:读书人。20.病:以为祸患。21.堕:落,坠落。22.假:借。 23.以:用来。 24.去:去除(鼠患)。25.耸:高起,高耸。 26.突:突出,鼓起。 27.露:显露,暴露。28.如漆:像黑漆一样(贼亮)。 29.鬣(li):这里指老鼠的胡须。30.磔磔然:指老鼠吱吱鸣叫的声音。31.意为异物也:(猫)料想(鼠)是奇怪的生物。意,料想。为,是。异,奇特,奇怪。32.怖:恐惧,害怕。 33.甚:很。34.久之:过了很久。久,很久。之:凑足音节,不译。35.度(du):估计。36.啮:咬。37.奋掷而出:用力纵身逃出。掷,腾跃。奋,猛然用力。3。1-6捕鼠是猫的天职,明宋濂的狸狌却写了畏鼠之猫。狌身如狸、貌似虎,是野生的猫,卫人束氏却偏偏喜好畜养。文中说,南郭有士患鼠,某次一鼠堕入米缸中,他急借束氏畜养的一头狸狌,携之回家,要它入瓮捕捉。“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鬣,又磔磔然,意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狌怖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鼠无论怎么大,总不如猫,何况狸狌又是形体大者,竟然对之“怖甚”,被它啮足,只得奋力跳出陶瓮。鼠跌入后跳不出来,足见鼠体既不如狸狌之硕,鼠力亦不及远甚.2-6第一段:写一个姓束的卫国人喜欢养猫,多达上百只的猫将四周的老鼠吃得精光。第二段:写城南有个读书人因家中老鼠为患,想借束氏的猫来灭鼠。第三段:写猫遇老鼠之后的种种表现。2-64主题思想编辑文章选自明人宋濂lin的寓言体散文集龙门子凝道记,以生动形象的故事说明抽象 深刻的寓意,十分耐人寻味。八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文言字词、知识的能力基础,因此学生 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工具书与注释,掌握关键字词,理解全文内容。同时,现今许多学生 都是优越的条件下长大的,依赖性强而独立性差,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明 白父母过度的溺爱、生活条件过度的优越,会使人缺少磨炼,生存能力日益下降甚至丧失。2-6(1)告诉人们过分的享受、过度的溺爱,都会带来不良后果。养尊处优的生活会让人连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也失去的。缺乏锻炼,长期不锻炼业务,必然丧失专业技能。(2)优越的生活条件,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就会使人意志消磨,减弱生活能力,最后变成一个又馋又懒又虚弱的废物。(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作者简介宋濂(作者)宋濂(13101381)生于1310年十月十三日(11月4日),明代散文家,文学家,字景濂,号潜溪,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