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性支出投资性支出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934743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购买性支出投资性支出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购买性支出投资性支出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购买性支出投资性支出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 购买性支出 投资性支出,教学目的:了解财政投资性支出的基本理论与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政府投资范围。 第一节 投资性支出的一般分析 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 第三节 农业财政投资 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1,第一节 财政投资性支出的一般性分析,一、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双重关系:投资是一把“双刃剑” 1.正向作用: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基础,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货币资本的投入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因为,没有货币投资,任何其他投入都是不可能的。只有有了货币投资,才能购买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力,生产过程才能够开始,经济才能增长。“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凯恩斯:利用乘数理论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作了定量分析。所谓投资乘数是指增加一元投资所导致国民收入增长的倍数,也叫投资倍数。公式: 投资乘数国民收入增量投资增量 1(1边际消费倾向)1边际储蓄倾向。,2,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的主要表现:,需求效应:投资可以增加社会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因为,投资需要购买资本品(生产资料),投资还需要雇佣工人,总投资中大体有40%会转化为消费资金,这又会增加社会对消费品的需求。 供给效应:投资可以增加社会有效供给,形成社会资产,成为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3,2.逆向作用:投资规模或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益低下,会引起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影响经济的正常增长。 在投资规模上,使经济达到均衡的公式要求,投资要等于储蓄,即投资储蓄。 投资储蓄资源闲置,经济萧条; 投资储蓄通货膨胀,物价上升 在投资结构上,要求投资结构符合产业结构协调化和高级化的要求。反之,投资结构失调会导致产业结构失调,社会需要的产业或产品发展不足,不需要的产业或产品发展过多。导致资源浪费和结构性物价上涨。 可见,运用得当,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运用不当,则对经济增长带来多方面的负面影响。,4,二、政府对投资的调控,1.政府调控投资的目标 投资总量:通过政府的调控使社会总投资=社会总储蓄。 投资结构:通过政府的调控使投资结构的优化协调和高级化。 2.政府调控投资的方式 计划经济时期采取单一的直接调控方式;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采取以间接调控为主,兼顾直接调控。 间接调控:对象是民间投资,即非政府投资 直接调控:对象是政府投资。,5,三、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1.影响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比重的因素 不同国家以及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是不同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经济体制。一般来讲,实行市场经济,非政府投资在社会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实行计划经济或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政府投资所占比重较大。 经济发展阶段。发达国家非政府投资占比大,而欠发达和发展中国家政府投资占比大。,6,2.政府投资的特点,非政府投资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个人 自身积累和社会筹资 微观效益 规模有限 周期短 注重经济效益,政府投资 财政 税收、无偿取得 宏观效益 大规模 长周期 注重社会效益,*政府投资与私人投资是一种互补、互替和互动的关系,投资主体 资金来源 目标 规模 周期 重点,7,3.政府投资的范围,不同的国家由于采用的经济体制不同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其政府投资范围也不同。 确定公共投资范围的根本标准:是否有利于提高宏观效率,促进社会公平 可见,政府投资的范围是从事非政府部门不愿意投资或没有能力投资的项目。如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领域的项目。,8,4.政府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又称稀缺要素标准,是指政府在确定投资项目时,应当选择单位资本投入产出最大的项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依据:“短板效应”。 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是指政府投资应选择使边际人均投资额最大化的项目。资本劳动力比率越高,说明资本技术构成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经济增长越快。 这一标准是强调政府应投资于资本密集型项目。 就业创造标准:是指政府投资应当选择单位投资额能够动员最大数量劳动力的项目。 这一标准要求政府不仅要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财政投资规模(外延增加就业机会),而且还要优先选择劳动力密集型的项目(内涵增加就业机会)。,9,我国基本建设支出增长率 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表5-1 我国基本建设支出增长率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构成,表5-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构成 (%),年份,11,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一、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 包括:基础设施的含义、特点、性质,以及基础设施投资与一般投资的关系。 二、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包括:基础设施提供方式及其特点。,长江三峡工程,12,一.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 1.基础设施的含义 基础设施是支撑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它决定着工业、农业、商业等直接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的内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上的基础设施是指社会公共设施和基础工业。 公共设施:包括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通信、水利、城市供水、排水、供气、供电、供暖等设施; 基础工业:主要是指能源工业和基本原材料工业(包括建筑材料、钢材、石油化工材料等)。 广义上的基础设施,除了公共设施和基础工业外,还有农林部门以及提供无形资产和服务的部门的所需的固定资产。,13,2.基础设施的特点,与其他产业相比较,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从整个生产过程来看,基础设施为不同的生产者提供“共同的生产条件”,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即:不能被单个生产者单独使用,或被某一个生产者独自占领。这种公用性、非独占性、不可分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基础设施具有非排他性。 从基础设施投资与一般投资的关系来看,基础工业是处于国民经济上游的生产部门,它对中下游产业的贡献在于(功能定位)提供原材料。基础工业不发展,中下游产业会面临原材料短缺而难以正常发展。再从价值构成来看,基础设施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构成其他部门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因而它们的价格变动具有很强的连锁效应,会引起整个产业成本的波动,产生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 基础产业一般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的投资多、建设周期长、单个企业很难独立完成项目的建设。非政府部门进入基础产业一般地讲存在着资金上的障碍。,14,3.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混合物品,基础设施的三个特点表明:基础设施是非政府部门不愿意投资或没有能力投资的项目,因此,对其投资是政府的职责。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由于正处于经济起飞时期,基础设施短缺是一个普遍问题,也是制约经济发展重要障碍,即“基础瓶颈”。所以发展中国家大都十分重视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实际上,发展中国家的财政,除具有一般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外,还部分地充当着社会资本原始积累的角色。 而发达国家由于经过了长期的工业化过程,基础设施比较发达和完善。虽然政府也重视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但投资的力度相对要小一些。,15,4.基础设施投资与一般投资的关系,由于基础设施是处在“上游”的产业部门,基础设施投资是一种“社会先行资本”。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构成其他部门(也包括本部门)必需的投入品和服务,如供电、供水、道路和交通等等。因此,一般要求适度加大基础设施投资,而且要适度超前发展。 一般来说,基础设施的感应度强,感应系数较高。 感应度系数反映当各个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某一个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即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产值量。,16,基础设施的感应度强,感应系数高这一特点表明:基础设施投资与一般产业投资之间,应该均衡增长、协调发展。 也就是说,政府为达到一定的产出量,基础设施投资和一般产业投资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配比关系,且按一定的比例递增。 如图5-1,当基础设施投资与一般产业投资分别为KL1和KG1时,共同决定的产出量为Q1;如果一般产业投资增加到KG2,而基础设施投资不增加,那么组合点为C,即产出量不可能为Q2,反之,如果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到KL2,而一般产业投资不增加,那么组合点为A,即产出量也不可能为Q2。要使产出量增加到Q2,必须使基础设施投资和一般产业投资分别增加到KL2和KG2 。,17,产出模型图,O,K L 2,K L 1,K G 2,K G 3,D,产出线,C,B,Q3,Q1,A,Q2,K L 3,I1,I2,I3,K G 1,欧美发达国家: Q1C Q2D Q3,日本、韩国 : Q1A Q2B Q3,图51 产出模型图,一般产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发展路径,图例 K L:基础设施投资 K G:一般产业投资 I:等产量曲线,18,二.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1.基础设施提供方式的特点 从经济性质看,基础设施从总体上说属于混合产品。可以由政府提供,也可以由市场来提供,也可以采取混合提供方式。 但在发展中国家,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工程一般采取以政府为主,吸收社会资本参与的多种形式混合提供。 政府选择基础设施投资方式时,通常以基础设施项目的特点为依据。比如,是否关系国计民生、是否关系到国家安全、是否具有自然垄断、是否具有外部效应等 。,19,如:农村道路、城市街道具有很强的外溢性,难以通过收费弥补成本,私人部门通常不会投资于这类基础设施,一般要由政府承担。 而电信业中的长话服务,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可以通过收费弥补成本,也不存在外溢性,因而适宜于民间部门投资。,20,2.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7种,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 用费。 包括:满足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反垄断 需要等方面的项目。 例如:纯公益项目(生态、环保、防洪、 城市道路):免费提供; 农田浇灌、工程调水供水等:收取使用费 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 利,或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 例如:地方性公路和桥梁等公共设施的建 设:采取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提供方式。,21,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 对于具有一定的外部效应、盈利率较低或风 险较大的项目,政府可以采取投资参股、优惠贷 款、提供借款担保、低价提供土地使用权、部分 补贴和减免税收等方式,与民间共同投资,混合 提供。 例如:高速公路、高新技术产业等基础设施 建设,适于采取这种提供方式,政府在其中主要 发挥资金诱导和政策支持作用。 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 例如:特定的电厂、电站等。,22,BOT投资方式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经营转让”方式,是政府将一个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权授予承包商。承包商在特许期内负责项目设计、融资、建设和运营,并回收成本、偿还债务、赚取利润,特许期结束后将项目所有权移交政府。 例如:发电厂(站)、高速公路、能源开发等。,23,TOT投资方式 TOT即“转让运营转让”方式,是将现有已经建成的设施转让给投资者,一般不涉及项目的建设过程,避开了BOT方式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和矛盾,如建设成本超支、工程停建或者不能正常运营、现金流量不足以偿还债务等,又能尽快取得收益,因此,容易使双方达成合作。有些项目可能需要进行技术改造,但同新建项目相比,面临的风险和矛盾已大大降低。 如:西临高速。 ABS资产证券化融资 以目标项目所拥有的资产为基础,以该项目未来的收益为保证,通过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的一种项目证券融资方式。如:三峡债券。,24,第三节 农业财政投资,一、农业的地位与特点 二、政府稳定、发展农业的政策措施 三、农业投资的范围与重点,25,一、农业的地位与特点,1. 农业的基础地位 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农业为人类提供了最基本的生存资料 农业为工业提供了最重要、最基本的 原材料。 农业又是工业生产的主要的市场之一 其次,农业发展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 代化的前提和基础 为工业化提供了资本积累的源泉; 工业化提供了剩余劳动力; 工业化又是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前提和 内容。,26,第三,农业稳定是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 重要因素。 农业是一个特殊的生产部门。从供给看,由于 农业是一个自然再生产过程,受自然因素影响较 大,供给波动较大。而农产品的需求是相对稳定 的,这就导致农产品价格的波动,进而影响整个经 济的稳定。 可见,农业问题,不单单是农民问题和农村问 题(当然和农民的利益、农村的发展直接相关), 它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密切相关,应该从全局 和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农业问题,才能真正制定出促 进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落到实处。,27,2.农业的特点,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相 交织在一起。农业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其不 仅具有周期性、季节性、地域性等特点,而 且要面临双重风险(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 同时,由于自身效益低,社会效益高,而具有 明显的效益外溢特性。 农业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农业是财政投资的 又一重点领域。,28,3.农业投资的资金来源分析,从理论上讲,农业发展的资金来源有三: 农户自身积累(内部来源)。 银行信贷投资。 政府财政投资。 实际上,农业内部积累要成为主要的资金来源,有两个条件必不可少: 农产品的价格必须高于其投入成本,否则,农业部门的积累就无从谈起; 农业投资的收益率必须高于至少不低于全社会平均的投资收益率,否则,农业部门即便产生了利润也不会向农业投资转化。显然,农业内部积累不可能成为资金的主要来源。 在农业盈利率较低的情况下,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商业银行也不可能把大量信贷资金投向农业。 在这种情况下,财政就担负着向农业投资的重任。,29,二、财政稳定、发展农业的政策措施,1.方针: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在“多予”上下功夫,调整国民收入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资,按存量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国家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30,2.对策: 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中心的农村综合改革。 调整粮食风险基金使用结构,实行“三补贴”政策。即种粮农户按面积直补、良种推广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 大力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增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科技进步、综合开发等方面投入。 着力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生学杂费。 加大农村医疗、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投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大力推进农村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综合开发。,31,三、农业投资的范围与重点,1.以农田水利为中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后稷;赵洪璋、李振声、李振歧、朱显谟、山仑、周尧;袁隆平1998年品牌价值1008.9亿元) 3.农民教育与培训。义务教育、技能培训等。 4.公共卫生与社会保障等。,32,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各项支出及其比例,33,34,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一、财政投融资的概念、意义和特征 (concept、significance and features of FILP ) 二、我国的政策性银行 (government policy bank in China ) 三、我国政策性银行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improvements in Chinese policy bank system),35,一、财政投融资的概念、意义和特征,(一)财政投融资概念 财政投融资即“政策性金融”。就是采取将财政融资的良好信誉与金融投资的高效运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办法,进行融资和投资。 也就是说,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制度、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入股)或融资(贷款)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 含义:采取贷款的方式投资:与商业性投融资的相同点。 它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与商业性投融资的不同点。,36,(二)财政投融资的现实意义,国际经验表明,财政投融资,是发挥政府在基础 设施投资中的作用的最佳途径。 1.财政投融资是我国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需要。 “市场失灵”的问题还相当突出,需要运用财政投融 资手段调节资金的运行。 2.财政投融资的特点,在于既体现政府政策取向, 又按照信用原则运营,投资的主要领域是先行资本或 公共物品。 3.财政投融资可以形成对企业和商业银行投资的 诱导机制。财政投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仅表现 为短期内“数量增加”,而且更表现为长期内“质量 的提高”。,37,(三)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1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财政投融资的双重目标:一是实现财政投资方式的改革,提高财政投资的效益。二是为专业银行的商业化创造条件。 2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只有那些具有公共物品特征的基础产业部门,包括农业才可享受政府投融资服务 。 3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一看市场,二看利率水平。 4财政投融资的管理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政策性银行是政府投资的代理人 5财政投融资的预算管理比较灵活。国家预算调整(增加或减少)需要经过人代会审批通过,而财政投融资预算在一定范围内(比如50)的追加,无需主管部门的审批。,38,历史悠久,规模巨大,“第二预算”,20世纪40年代,日本开发银行,日本进出口银行(日本输出入银行),国民金融公库、中小企业金融公库、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环境卫生金融公库、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住宅金融公库、公营企业金融公库、北海道东北开发金融公库和冲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库,特点,二行,九库,背景资料:日本的财政投融资体系,日本的财政投融资体系是以大藏省的资金运用部为中心,以财政储蓄、各种保险和年金等形式广泛吸收社会资金,通过有关政策性金融机构,以投资、贷款和认购债券等方式进行公共投资的政策性金融体系。,39,二、我国的政策性银行,(一)“三大”政策性银行概况:1994年 1.中国国家开发银行 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3.中国进出口银行 (二)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特点 1.业务职能的政策性。 2.资金来源的政府性与市场性相结合,40,A.政府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财政借款:即由政府组织资金,再转借给 政策性金融机构使用。实际上,财政借款正是政 策性银行区别于商业银行的独特手段,构成了政 策性银行长期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来源。 财政贴息:主要是政府从每年预算中划拨 贴息资金,对特殊行业、特殊项目提供低息(或 无息)贷款。 税收减免:由于得益于政策性银行的“政策” 二字,政策银行长期享有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 B.市场性:主要是指市场化的发行方式。即 通过中央银行下达指令性派购计划,由商业金融 机构定向购买金融债券来筹集资金的方式。,41,背景资料:国外政策性银行的运营特点,以国家信 用为背景,国家财政 提供 有力支持,自主决策 自主经营 自担风险,保持合理 盈利水平,运用新的 金融手段,42,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图5-2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43,本章小结,【关键词】 社会消费性支出 行政管理费 国防费 文科卫支出 财政投资性支出 基础设施 BOT投资方式 财政投融资,44,本章小结,【复习与思考】 1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是什么? 2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的性质是什么? 3分析我国行政管理费的增长变化原因,并思考控制行政管理费的思路和措施。 4简要分析文科卫支出的经济性质。 5简要分析目前我国教育支出的规模和结构,简述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 6. 公共卫生必须由政府提供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7如何对文科卫支出加强管理,提高效益?,45,【案例】三峡工程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三峡工程预计总投资不超过1800亿元,通过国外出口信贷及国际银团贷款、企业债券、国内商业银行贷款等多渠道筹资,比原筹资方案减少支出23.5亿元。其中: 1.国家投入的资本金,占工程投资总额的60%。包括通过全国电网征收的三峡建设基金。葛洲坝电厂发电收入。 2.国内金融机构贷款,占20%。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1994-2003年每年提供贷款30亿元,总额300亿元,贷款期限15年。商业银行贷款100亿元(建行40亿,工行30亿,交行30亿)。 3.国外贷款,占6-8%。涉及德国、法国、加拿大、瑞士、西班牙、巴西、挪威七个国家提供的出口信贷约占60%,期限19年-21年;以德累斯顿银行、法国兴业银行与香港汇丰银行为牵头行的银团提供的商业贷款约占40%,期限15年-17年,参与提供贷款的银行达到26家。 4.资本市场融资,占10-12%。从1997年开始,先后发行三峡债(96、98、99、01、02)五期企业债券,募集资金160亿元。,46,【案例】国家破产知多少?,目前,世界上已有二十多个国家面临破产,如西班牙、希腊、海地、阿根廷、加蓬、印尼、马达加斯加、瑙鲁、冰岛、巴基斯坦、摩尔多瓦等28个国家。 所谓国家破产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财政收入不足于支付进口商品所需外汇,或其主权债务大于其GDP。 如:希腊负债3000亿欧元,2010年赤字占GDP12%,为欧元区标准的4倍,今年的公共债务预计为GDP 的120%,正在努力向中国兜售国债250亿欧元。 西班牙欧元区第四大经济体,银行体系非常脆弱,失业率高达1%,高出欧盟标准9个百分点。 冰岛总人口32万人,2009年GDP193.7亿美元,而主权债务1383亿美元,其中:英国、荷兰450亿英镑(约55亿美元)。2010年1月5日25%的国民向总统请愿,不愿为银行的烂摊子买单,总统表示全国公投。,47,国家破产与企业破产共同之处是收不抵债,不同之处是企业有破产法保护,而国家无法律保护(漏洞)。最大区别在于“国家主权的神圣不可侵犯性”,所以,国家不能拍卖,让其从版图说消失,成为新殖民地。 那么,如何解决国家违约问题?理想方案是将“自私的”债权人整合到集体行动之中,将不同的资产、不同的法律制度结合起来,为国家发行新国债提供法律平台。 观点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张从法律层面改革,建立国际金融机制,以规定债权人的联合行动机制,破产国可申请“破产保护”。 观点2:美财政部“合同志愿派”,主张在债务发行合同上,增加“多数债权人可进行债务重组”条款,为债务危机提供解决机制。,48,本章完,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